活用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探討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6W

多少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由於教材方面的影響,教學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學生不感興趣,致使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知識的學習過程,缺少生活的氣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識。那麼,如何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呢?:

活用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探討

我們一直在講,要用“活”教材,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許多課總是跳不出“以本為本”的框框,對教材中脫離現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教學內容,不加工也不改造,原原本本的搬進課堂,課堂教學設計沒有現實感,學生無法領略“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豐富內涵和“數學為生活服務”的深刻意義,課堂教學設計,不是把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不能滿足他們實際生活的需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不能靈活運用教材。怎樣靈活運用教材?董老師的課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方法

  方法一:加工改造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材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題材老化”、“資料過時”等問題,實際上教材並不是惟一的教學資源,它只是為教學提供一個範例而已。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善於處理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學會加工改造教材,在不改變教材中數學知識的前提下,脫掉數學知識已經老化、過時的“舊衣”,換上充滿現實生活氣息的“新裝”,使傳統的教學內容煥發出新的活力。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緊密聯絡實際,從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關的數學材料,捕捉有益的數學資訊,把學生“身邊的數學”引進課堂。

  方法二:替換更新

大膽而創造性地處理教材,甚至是重組或改編教材,是教師的業務權利。對於教材中遠離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取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真切地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思考、積極合作、真誠交流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喜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方法是人創造的、積累的,能不能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關鍵在教師。從董老師的課中,我們還可以引發這樣一些有益的思考:

  思考一:體現理念

教學行為受課程理念的支配,有什麼樣的課程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數學問題生活化”、“讓數學走進生活”是一種全新的課程理念,它有利於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和學生捆綁在教科書內、機械地講解、記憶那些國小生認為枯燥的數學知識,而應該選擇那些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資料,組織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數學原理。董老師的課,從教師的行為層面上,已體現這一課程理念。在董老師的課堂教學計劃中,本來沒有“請班長幫助XX同學”這一情節設計,但在實際授課中,當老師問:“大家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嗎?”竟然有人說:“我還不很明白”,教師及時捕捉這一資訊,並結合所學知識,巧妙地設計出“班長從自己的座位起,要走幾米路才能幫助XX同學”這一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組織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不理解的同學測量出兩人座位之間的圖上距離,為理解知識創造條件,已經理解的同學自己做,使學會的知識更加鞏固,班長幫助不理解的同學做,使不理解的學生徹底理解,班長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還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這獨具匠心的即興設計,正是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思考二:傾注心血

要用“活”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不知要傾注教師的多少心血。教師要提高認識。有人曾提出:投入這麼大的精力去創設情境,加工改造教材,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我們認為,這種作用不宜定量刻畫。的確,照本宣科,教師輕車熟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但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發展不只是知識技能,還包括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諸多方面、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整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才能夠實現。我們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就要加工改造教材,讓數學走進生活。教師要花費氣力,深入觀察學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準確把握數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絡,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要有紮實的教學功底,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要具備靈活駕馭課堂、科學處理教材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