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6W

教材是指教師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資訊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從表現形式上說,它既包括以教科書為主體的圖書教材,又包括各種視聽教材、電子教材以及來源於生活的現實教材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材的創造性使用貴在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論文

《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比較多,為了在教學中全面地落實新理念,教師在內容上面面俱到地“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繽紛地“精心包裝”,課堂上出現了內容複雜、程式繁雜、氛圍嘈雜的現象。這種教學,缺少創造的話題,擠佔了學生的創造時間。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應根據文字特點,尋找教材的可為之處,捨棄不為之處,聚焦、放大、凸現所“為”的地方,顯示出教材處理的創造性。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靈感是一種頓悟性的潛意識活動,一般指突如其來的.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或是突然閃現的解決問題的創造性設想。閱讀教學中的靈感。主要指積極思維中的學生在對知識資訊的憂心組合後而產生的新領悟、新看法。靈感常常出現在激情湧動中,因此,激發閱讀的高漲情緒,是促進學生產生靈感的先決條件。

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教學活動既是知識、資訊的交流過程,又是教師、教材、學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用情感去感染學生,並使其產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從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學習的動機與需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中產生創造的靈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童慶炳在《語文與流淚》一文中指出:“語文的世界應該是人文的、情感的神祕的世界語文課應該成為孩子們人文的、情感的審美的世界的鑰匙。我感到憂慮內地是,我們現在的孩子,不會正確地運用自己的笑與哭。為了生活的感受,我們需要美麗的笑和充滿魅力的淚。當語文課能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淚的時候,那語文課就成功了。”語文教學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資源,可以說任何一名成功的語文教育家都是調動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學生內心真正被文章所蘊涵的美感折服,在情感的震撼、美感的愉悅過程中取得類似核聚變的教學效應。

二、提出創造性的語文問題。創造源於問題。問題是教育之源,是思維之核,是教學之資。沒有問題,就沒有富有價值的思考,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教育。

科學的研究始於問題,科學的教學當然離不開問題教學。語文的科學,就是怎樣使“語文姓語名文”的問題;科學的語文。就是怎樣合理地開展語文教學的問題。語文是百科全書,但閱讀課上。我們要解決真正的“語文”問題。所謂真正的語文問題,是體現語文性質的問題。創造性閱讀教學不能為了單純的創造而離開語文,進行科學創造。《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的基本特徵。”所以,創造性閱讀教學要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提出“語文”問題。

 三、尋找出發揮學生想象力的閱讀點。想象是指人腦中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結合而產生的新表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中心環節,想象深入到思維,才能有完整的創造思維。因此,想象的發展有利於創造思維的形成。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於語言描速的顯像結構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藉助想象來完成,又因為作者寫作時,需要通過想象創造活生生的形象,因此,語文文字,特別是文學類文字,是訓練學生想象力的絕好材料。比如,找到文章的“空白點”,發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做合理的補充;又如,找準“分散點”,引導學生展開多向思維,不拘泥於一種想法,幫助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探索,讓學生在發散思維中鞏固知識,接受教育,培養思維能力;再如,抓住“關鍵點”,即抓住教材中那些含義深刻、表達精煉的關鍵詞句。設計富有想象力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體會,又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鍛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