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學視聽教材編制中的幾點體會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08K

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學的一個重要臨床分支學科,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學階段正畸學的基礎理論是否紮實,直接關係到有志於從事這一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能否順利有效的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對正畸醫師的培養和正畸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口腔正畸學視聽教材編制中的幾點體會論文

大學階段口腔正畸教學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是大課講授理論,教學目的主要側重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近年來,由於不斷擴招,學生數量大大增加,單純大課講授,因不夠直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視聽教材在優化口腔正畸教學過程,提高口腔正畸教學效果方面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

視聽教材既為教材,就是用於教學的範本,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運用現代電子技術與裝置,製作可重複使用的聲音圖象結合的新型教材。因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根據所講授的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零與整、虛與實之間實現互相轉化,因而使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情景全部再現於課堂。由於是聲畫並茂、視聽結合、直觀、形象、生動、,擅長呈現活動影像,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有利於加速學生的感知和理解過程,能發展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

正畸視聽教材可以把病人1-2年的治療過程濃縮在幾十分鐘內,使學生對矯治的全過程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從而加深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因此正畸教學更需要好的視聽教材幫助教師完成教學計劃。

作者從事口腔正畸教學和臨床工作多年,具有較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深感一部好的教學片在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近年來,參加了兩部衛生部口腔正畸學視聽教材的編寫與製作,在此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如下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指令碼的編寫

口腔正畸既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也需要熟練的臨床操作技能,如何將二者緊密結合,並形象生動的加以表達,是我們撰寫文字指令碼時就要特別注意的。

1、編寫人員的要求。要求編寫人員在一線工作,有較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熟悉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明瞭所要編寫的教材部分的教學目的,內容安排,重點和難點,而且熟悉本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進展,並在平時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典型病例素材。在《功能矯治器與矯治技術》一片中,編寫人員配備情況為教授一位,副教授二位置,講師一位,其中三位教師的在研課題與所編內容有關。

2、編寫內容的要求。一定要深入到教學大綱中,深入挖掘教學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編寫前應閱讀相關的書籍、文獻,使其源於教材,高於教材。不僅能夠獨立成片,還要與文字教材配套使用,起到承上啟下,觸類旁通的作用。編寫時,對問題的闡述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揣摩學生的求知心理。在充分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後,將重點放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有利於他們創新思維。例如,在《功能矯治器與矯治技術》一片中,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除了講述功能矯治器各方面知識外,更是將重點放在對功能矯治器製作和臨床使用方面的講授上,當學生在畫面上看到治療前後明顯的對比及治療效果時,好奇心及強烈的求知慾促其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有的同學,根據力學原理,就大膽提出了改進矯治器的想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熟悉教學物件。由於我國目前主要通過繼續教育和進修等途徑培養正畸醫師,因此一部好的教材不僅面向在校生,可以輔助教師課堂教學,還要兼顧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基層醫師等人群的臨床思維,所以在構思階段,就應注重現場感,以期有利於自學,用來規範臨床操作。在臨床上,許多醫師對功能矯治器中的鋼絲粗細掌握不準,顧而在編寫中,刻意突出此部分內容,用以指導正確製作矯治器,規範臨床操作。

4、指令碼語言。視聽教材的特點是以形象、直觀、生動的畫面加上解說代替單純口授筆寫。因此其中的語言很重要,作者體會是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儘量接近生活語言,要多用短句,一句話中概念不要太多,這樣才能適應一過性影視特點,讓觀眾對所要表述的知識有理解和消化的時間。例如作者曾用“小下巴即下頜後縮”這句話,小下巴是個俗語,生活中常見,而下頜後縮對於初學者而言則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術語,不易理解,用小下巴引出下頜後縮,形象生動,既不突兀,又易理解。

  二、素材的收集

要想編制一部好的教學片,沒有好的素材,片子就沒有質量,一定注意素材的收集。在《功能矯治器與矯治技術》一片中,片子中不僅要有典型病例臨床操作的現場畫面,還需要有一些相關的病例資料,如矯治前後照片、模型、X光片、文獻圖片等材料用來輔助理解。由於錯牙合畸形患者療程較長,一般均在1-2年,平時就應該注意這些相關資料的收集。這些材料的來源不是一個人的,也不是一個科室的,而是集體的,是眾多同行多年的知識結晶。收集的材料要儘可能的全面,儘可能的多,以量多保證質優,才能在編寫中因“材”而寫,突出重點,使片子有深度、有廣度。除了需要學術性較強的素材外,還應注意蒐集一些相關的生活片段,以使教材生動活潑,興趣盎然,激起學習興趣,同是功能矯治器與矯治技術一片,在片中增加了兒童在生活中戴用矯治器的鏡頭,播放時,學生在觀看此部分內容時,氣氛活躍,印象深刻。

  三、拍攝中要注意的事項

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操作精細,視野限制不易拍攝,但典型病例可以有計劃的安排拍攝,因此,在拍攝前,應就表現內容、表現形式、表現手法等與拍攝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拍攝後應該觀看是否符合要求,以免遺漏或有誤。即便如此,同一個鏡頭,最好選用不同的典型病例進行多次拍攝,以擇優錄取。如在《功能矯治器與矯治技術》一片中,咬合重建就曾拍攝6-7人次,在後期的編制過程仍有鏡頭少的感覺。另外,拍攝臨床操作時,最好事先在頭腦中將動作思考一下,拍攝時一氣呵成,不要拖泥帶水,以增強畫面美感,減少無用功。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思考、研究、探索,及時總結,就一定會製作出高質量的作品。

  參考文獻

1.鄭豔.口腔正畸學教學特點及教學手段的探索.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5(4):390-391

2.徐桂珍.視聽教材稿本編寫入門.北京醫科大學電教中心

3.李明勇,馬軒祥,宋應亮,等.口腔修復學多媒體課件—《種植義齒》的研製.實用口腔醫學雜誌,2000;16(3):223-22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