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作文集合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學經典作文集合九篇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這些都是國學的精華,我們從小到大都與國學在一起,他們無不每時每刻影響著我們。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影響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我們也把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果說文學是一個華麗的王冠,那麼國學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明珠也要久遠的時間才形成,國學也是有悠久的歷史。從《詩經》到《楚辭》;從樂府詩到唐詩;從宋詞到元曲到明清小說,證明了國學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只不過發展到今朝,變成了現代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

國學這顆明珠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牙牙學語時,就已經開始學“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這些唐詩宋詞。上學了,《弟子規》、《三字經》也時刻教育著我們做個好孩子。大一些了,四大名著就成為我們愛不釋手的讀物。我們同諸葛亮一起與曹操鬥智鬥勇;我們與齊天大聖一起去西天取經;我們去經歷賈寶玉與林黛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我們和一百零八將結為兄弟……

國學經典的背後也有不一樣的故事。就拿《紅樓夢》來說吧。大家都知道,《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作者曹雪芹,但大家都不知道它還有個作者。這個人就是《長生殿》的作者——洪昇。它死去錢把草稿留在曹寅那裡。後來曹家也出了一系列的事,曹寅便沒有時間把這本書付印。後來也許曹雪芹在自己祖父的遺物中翻到了那部手稿,和他的身世很像,便“批閱十次,增刪五次”而不是寫了十載。不過,後四十回出自他手。洪昇因為《長生殿》一事,便不在書稿上署名,後事輾轉相傳,便以為曹雪芹是真正的作者。也許你不一定接受,但書中那麼多江湖之事,在京城出生的曹雪芹哪裡見過?他是曹家獨子,那裡來那麼多姐姐妹妹?當時正開始文字獄,他哪裡敢寫這麼反清復明的東西?

國學就是這樣,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王冠上的明珠。而這顆明珠需要我們呵護,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陶淵明說過:“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這個世界總在不斷髮展,如果我們停住了腳步,就會錯過許多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向海倫凱勒一樣,即使無光、無聲、無語也要繼續學習。只有“學無止境”,學問才能“步步高”。

“每個人學習的態度不同,學習到的知識也不同。”這是我們從課本上的第一課文言文的《學奕》中學到的知識,也是老師經常訓誡我們的話。即使我們沒有很高的智商,但只要一直認真的積累,就可以像朱熹、辛棄疾等人那樣,擁有學富五車的智慧了。

《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的內容少數我們都接觸過了,但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淵源,《詩經》僅僅只是中國文學一部分的縮影。除了《詩經》,還有《大學》、《孟子》、《論語》等不計其數的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所以我們應該不能僅限於課本上的知識。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講到:“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我們現在不認真學習,以後就不能體會到國學的經典,學會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擁有屬於自己的真才實現。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說,學習就要講究學習方法,好比“學而實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切學習的好方法盡在於此。

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從自身的經驗中體會出這些學習的好方法。

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可是,這樣偉大的天才,竟然被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給難道了,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也許是因為那時侯人們的知識還不夠豐富,對大自然研究得還不夠透徹吧。可我們呢,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不僅隨這古人的腳步往前走,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還可以翻閱書籍,如果我們碰上一個小朋友也問了個問題,可自己也答不出來,那不就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笑柄嗎?

我們現在正值學齡期,應該多學習知識,少玩電腦遊戲,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題記

經典誦讀,她好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於捧著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蘊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後,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好像是哪隻饞貓不小心打翻了蜜罐,灑了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覆地讀著,慢慢地領悟著。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很大很大。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了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在一本本經典中沉積下來。《詩紀》、《禮記》、《論語》……從這一本本經典之中,我感悟到了——

——惜生命。《周易》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間最大的道德竟是生存、是生命。正如《莊子》所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是的,只有生存,才算得上有德性,也只有愛惜生命,才會愛身邊的事物。但有些人卻不會去珍惜他那寶貴的生命。有一個男子,竟為欠債還不上就準備跳樓輕生。這樣就是不應該的了。錢乃身外之物,如果你死了,那不就真成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犧牲品了嗎?而且,如果真為錢而放棄了生命,想想也不值呀。可是有人說,珍惜生命是貪生怕死。不,不是這樣的。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十年,臥薪嚐膽,吃遍了苦頭,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保住性命,報那覆國之仇。只有有了生命,才懂得珍惜生命,才會懂得去愛惜別人的生命。

——貴寬容。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寬容了每一條河流,大海才如此遼闊;正是因為接納了每一片雲彩,天空才如此美麗。寬容也是一個人必須擁有的品德。唐朝的唐臨有一次去弔唁一個朋友時,僕人卻拿錯了衣服,但唐臨去說他今天不宜傷心,也沒有去追究這事了。還有一次,僕人為他熬藥時熬得不夠精細,唐臨也不說破,只是說:“今天天氣陰沉,不宜吃藥,這藥,就倒掉吧。”這怎麼不是一個大丈夫所應有的寬厚仁慈之心?但是去有許多人抓住別人的.一點錯誤不放,這樣的處世之道是不行的,我覺得應該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才能算得上有包容心的人。

——尚勇敢。“見義不為,無勇也。”勇敢,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有一個小女孩,在一次廟會中被人別走,但她卻勇敢地與強盜周旋,在他身上留下了記號,最後還機智逃脫,這就是勇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的體現。我覺得勇不一定必須要鬥歹徒、抓盜賊,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小事之中。如主動提出老師講錯的地方,主動承認錯誤等。“悍戇好鬥,似勇而非。”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看上去挺勇敢,但這不是。像有些人在馬路上放開車把騎行,闖紅燈,這些不是勇敢,而是危險而又魯莽的。所以勇敢是在危急時刻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所做的正確措施。

——別善惡。“勿以晉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惡分別是一點點積累的,但是,是不是壞人就一定是不可饒恕的呢?陳寔是東漢人,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小偷為偷他家的東西而藏在房樑上,他沒有說明,只是召集子孫們說:“不要沾染上那些壞習慣,否則,久而久之,品性就壞了。房樑上的那人就是這樣。”那小偷聽了,急忙下來磕頭認罪。陳寔說:“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是壞人,想必是被生活所迫,回去要深刻反省自己呀!”說著,又叫人送了兩匹布給他,那小偷千恩萬謝地走了。你看,善惡本是一念之間,我們千萬不能因為平時的壞習慣而使品性敗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相信古人的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為我們帶來幫助的!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

而在這個“全球化熱潮”席捲全球的時代,英語,成了一種國際化的語言。理所當然的,各個國家都將英語這門語言搬進了課堂,正在努力融入國際社會的中國也自然不會例外。更甚者,視英語重於語文。

而中國的不少學生也認為,學語文不過就是讀讀背背,應付考試的。好在,中國已有許多學者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促使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有的學校專門開設了“國學”這門課程,或者將英語的分值壓低等。但是,只靠學校和有關部門的努力,那也只是讓“國學”重新成為一種選拔優等生的課程,學生們只會像重複英語單詞那樣來回唸叨那幾句固定的詩詞,心裡只想著通過考試。

那麼,“學國學”的關鍵就是是我們了,中國的新一代青年。如果我們肯稍稍將應試心情降低一點,或者在圖書館中習慣性地翻幾頁中國古典文學的書,那我們自然會漸漸培養起閱覽國學的愛好。想一想那種畫面,清閒的下午,暖暖的陽光瀰漫在房間中,捧起一本封面古樸的《詩經》,領略那民風質樸的《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於心中女子的愛慕之情,毫無遮掩地在紙上展現出來。感受將士們保家衛國時所作的《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將士們離家出征遠方時,楊柳飄揚春風蕩,如今歸來路途中,卻已是雪花紛飛漫天揚。

《詩經》的韻味有一些是在它的描寫中展現出來,但更多的還是在誦讀吟唱時給人更深刻的感受。同樣的,《楚辭》、《論語》等經典詩詞,當我們試著誦讀時,我們才真正能體會到當事人的萬千思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當我們誦出此句千古名句時,是否也能體會到荊軻為國家獻身時的剛毅、壯烈!而如今我們的祖國,正面對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卻仍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想,這時候,沒有比一句激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有震撼力的斥責了。

再回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雖有諸多不如意,但當我們豪邁地誦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心中的鬱結之氣便蕩然無存。當我們在西湖河畔漫步或是在沙洲中前行,是否會聯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或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對美景細緻描寫的千古名句?吟詠詩歌似乎在何時何地都能讓我們陶冶情操,開闊胸懷,並能站在古人的位置看事物,賞美景,論天下。

長久在這樣濃郁的中華詩詞的薰陶下,我們的話語便會不知不覺沾染上那清雅的“淡香”,但若想整個人都德藝雙馨,那就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美德是個“高大上”的詞,只有文人雅士,知識分子才能擁有它。其實不然,我們與父母交談時,更心平氣和一些,為他們考慮一些,便是“孝”。我們與他人相處時,要禮貌待人,尊重他人,這便是“禮”。對於我們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保護好自己,便是“自愛”。我們做的各種助人小事,便是“善”……如此,你還會覺得美德遙不可及嗎?

但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換句話說,我們還要將中華之美德,傳給其他人。那些接受過我們幫助的人,那些關注我們的人,那些有心人,他們,會從我們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那春風般的美德,並會努力使其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上生根發芽,直至開出和我們一樣的“清香素花”。我想有一天,我們在街上漫步的時候,隨處都可聞到那清幽淡雅的“香氣”。

有人說我們的傳統文化正在被遺忘,有人說我們絲毫沒有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還有人說……當聽到這些流言蜚語時,我們不禁想厲聲反駁,但那反駁似乎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會被認為是狡辯,因此,我們要用行動來告訴他們: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並沒有被遺忘,我們的美德也仍舊“存在”著,它們,在我們中國新一代青年的手中,會重新生根發芽。待它綻放之時,即是我中華民族美德與文化的濃郁香氣散播到世界各處之時。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其實“國學經典”這四個簡單而又深沉的字,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長輩們提起過。

依稀記得是春節拜年的時候。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大爺爺的家中,那時候表姐長我幾歲,她見到我就歡歡喜喜地把我拉到她的房間,看著那佈滿灰塵的書櫃,輕輕地對我說:“小妹啊,你要多讀國學經典啊!”

吃飯的時候,大爺爺看向我,我記得那眼神,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大爺爺這般意味深長的眼神。他沉默片刻,低沉地對我說:“丫頭,好讀書,讀好書,讀國學經典。”

回家時,表姐遞給我一本書,紙張有些泛黃,卻依舊能看清楚封面的字:“紅樓夢”。表姐對我說:“小妹,多讀國學經典!”

那時的我還很小,就單純地以為“國學經典”是一本書,而且很重要。我慢慢地長大,慢慢地知道“國學經典”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一種傳承。

我慢慢記得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記得《道德經》中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記得孟子的“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我在生活中也見到了“國學經典”的真實事例。在火車上,我見到一位花甲老人,他戴著老花鏡,飽經風霜,他用皺紋遍佈的雙手吃力地翻動著手中的“國學經典”。在路邊,我看見一對年輕夫婦,他們推著嬰兒車,悠悠地漫步在公園裡。年輕婦女輕柔地對嬰兒車裡的嬰兒念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我想年齡不是問題,只要你想學國學,一切就都還來得及。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品,就像品一杯好茶那樣,去品國學,讓心記得這一本本厚厚的、耳熟能詳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國學經典。

我長得越大,就越清楚春節三次聽見“國學經典”的緣由,也明白“國學經典”為什麼婦孺皆知,而且還那般深入人心。

“國學經典”不止陪伴我成長,也陪伴了老人的垂暮,嬰兒的童年。國學經典,謝謝你!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國學如同精緻的布料織成的一件袈裟,上面鑲嵌著很多的美麗的磚石。那鑽石就是整個袈裟的亮點。國學又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樹上的果實就成了整個大樹的代表,是大樹的亮點。沒有鑽石的閃爍,袈裟就不會價值連城,沒有果實的誘惑,大樹就不再吸引人。國學也如此,國學的亮點是國學更有價值。更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這便是智慧。人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自然有很多東西是不懂。但由於人們的攀比和懶惰之心,使人把不知說成知道。用這種方式來獲取人們的讚賞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越是體會到被讚賞的快樂就越要以“知”代不知。從而使你本來的對知識的渴望衝得一乾二淨。最後遠遠不及以前。所以孔子說得好,實事求是的學習的態度是一種智慧。說謊的那種小聰明,在這種高大智慧面前小如砂石。同學們也喜歡這中小聰明:老師講完課,問同學們懂沒有.異口同聲說“懂。”但是到考試時就抄別人的作業了。

平時老師說“取長補短。”正是映襯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個人都與優點和缺點。然而我們人有個習慣。總是看見被人的缺點而看不見自己的缺點,總是看見自己的優點,看不見被人的優點。正是由於這個習慣,使人“不識廬山正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無法發現並改正缺點。這時我們需要一個摯友,就是能大膽說出你缺點的朋友。他使你發現你發現不了的不足,因為種種原因,讓你不得不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擇其善者而從之”,別人與自己有了解清楚了,自然就“其不善者而改之。”

國學與現實聯絡的很緊密,只要你留心發現,你將會發現生活處處皆國學,處處皆亮點。

國學經典作文 篇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記錄著遠古時代到現在這資訊化世界的每個足跡。書在人類生活必不可少。少了歷史書,就如同少了一面鏡子;少了童話書,就讓世界少了幾分有趣;少了科技書,人類文明發展就推遲了一大步??在所有的書籍中,最令我陶醉不已以及對我影響最大的要數經典作品了!

“人之初,性本善??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伴著郎郎的讀書聲,去年,我們班開始了每天必修的課程——國學。老師告訴我們說,所謂國學,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些古文,它所表達的道理卻對現代人很有幫助。在老師逐句逐句的講解下,我才曉得其內容博大精深,真是受益匪淺,我深深地愛上了國學。

學習國學,讓我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以前放學回家,我總想玩電腦或看電視,媽媽叫我做作業,我總說:“媽媽,我再看十分鐘。”十分鐘後,媽媽再叫我,我又說再等兩分鐘,或是又要上廁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業,現在我認識到時間的寶貴,生命的短暫。

我以前上課時不認真聽講,學習怠倦,考試成績不理想,但學習了“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我後悔不已,於是發憤圖強,迎頭趕上,成績進步了許多。

我很貪玩,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媽媽教育時我總愛提到好學生韓晨曦又做了什麼錯事讓老師批評,以此來反駁媽媽。“三人行,必有我師,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了國學,我才知道這話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要立志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國學,我的夥伴,我的老師,我的追求!

國學,在我的成長道路上刻上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印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