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2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1

一個老頭兒,獨自搖著小船在墨西哥灣的暖流裡打魚。已經八十四天了,他什麼都沒打到,連一條小魚也沒釣著。可是,“那雙眼睛啊,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透出一股開朗不屈的精神。”

像桑提亞哥的自信是絕對自信,是不以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自信,是不用於其他人比較的自信,不被眼前的困苦所打擊的自信。在他的生存哲學裡,及時遭遇到了極點的背運,人也只能自信。

正是這樣自信的他,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但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放棄、不灰心。俗語道,不論成敗論英雄。他那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為遜色,他必將成為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值得每個人倡導。

我國古時的愚公,不也如此,明知開山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他“知其不可而為之”仍堅持開山移石,並讓世世代代堅持下去,正是這樣的心,感動了天地。桑提亞哥也是如此,以不懈的堅持,八十四天未打到的魚,卻依舊堅持出海捕魚。若以常人的意志,恐在第三天、第四天就放棄了吧。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鐵杵磨成針”說的也是像桑提亞哥般不被風雨所擊敗的意志吧。他曾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依舊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

“面對困難要鎮靜,要有信心,而不是抱怨。”作者海明威同時也以硬漢老頭兒桑提亞哥的經歷,告訴我們,人不抱希望是愚蠢,即使生活欺騙了我們,也應樂觀應對。最後借用普希金的詩,給正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的人們,及當初在迷途中的桑提亞哥和他的草魚。“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2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這句話總會浮現在我的腦海,給予我繼續前進的勇氣。

一位老漁夫,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劃到很遠的地方捕魚。在經過一番耐心的等待後,終於有一條大魚上鉤了,但魚卻不願輕易放棄,與老漁夫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魚一直拖拽著小船,想讓老漁夫知難而退。可漁夫卻死死拽住釣線。儘管釣線讓老漁夫的手抽了筋,磨得直流血,但卻從來沒有被放鬆過。終於,魚筋疲力盡,浮出了水面。可是老漁夫還來不及為剛才的勝利慶賀,新的挑戰者便到了。受傷的大馬林魚的血液瀰漫在海水中,引來了無數的鯊魚,對漁夫的戰利品發起了攻擊。老漁夫奮起反抗,但最終回到海灣時,大馬林魚早已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在岸邊精疲力竭地倒下了。

儘管老人最終失敗了,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他勇於抗爭,堅強不屈,奮戰到了最後,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有種著勝利者的風度,是精神上的強者。

雖然都是漁夫,但聖地亞哥卻與其他漁夫有著很大的不同。其他漁夫把捕魚作為改善生活的方式,他們將捕魚所得用來更新裝置,靠捕魚掙錢。而聖地亞哥卻不同,他將捕魚手藝與自身身份,行為準則和自然法則完美結合在一起,將捕魚看做事業而非牟利手段,將魚看做對手和朋友。他尊重生命,在和男孩一起抓住一對金槍魚中的雌魚時,看到雄魚一直陪伴著雌魚而感到傷心難過,甚至還請求雌魚的原諒。在抓捕大馬林魚時,他將魚看做朋友和對手,不停的和魚聊天,還想象著魚的感受。

讀完《老人與海》,我想起一部電影《完美風暴》。電影裡,一艘漁船到遙遠的海外捕魚,三個月後,海面上生成了一個巨大的風暴,橫斷在他們和家鄉之間,他們本想等待風暴平息後回去,卻發現冰箱壞了。如果繼續等待,他們沒日沒夜三個月的成果便會消失殆盡,如果現在回去,便能在魚腐爛前回到家鄉。經過一番思忖,船員們決定冒險迎擊風暴。在後來的幾天裡,他們面對著強勁的旋風和數十米高的巨浪,雖然最終他們沒能逃出風暴,全員喪生,但卻展現出無所畏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聖地亞哥英雄式的鬥爭中所表現出的勇敢、頑強永遠激勵著我。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3

什麼是死亡?身體上的滅亡?生物學上的死亡?其實還有另一種死亡,人生價值的泯滅與失去,一個人精神上的死亡。什麼是人生價值的死亡?這裡的人生價值並不是我們現在講的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是作家失去靈感,漁夫捕不到魚……

老人與海講述的正是一個漁夫八十多天捕不到魚,最後抓到一條大魚卻被鯊魚吃掉的故事。最讓我難忘的,是他對於鯊魚的態度。對於鯊魚,他並不像大多數人一樣咒罵,怨恨,而是以一種難尋的對手的心態對待它,尊重它。老人對待鯊魚與其說是兩個對手,不如說是立場不同的知音。

這種心態實際上是對自己和對手最大的,最好的尊重,也可以說是戰勝他人最好的方法。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你對於一個對手的態度不是咒罵與輕蔑,而是尊重對方時,往往可以發現對方的優點,長處,從而避開這些對法擅長的地方去攻擊。而對於另一種“對手”,有時並不一定是人的對手,而是一道難題,一個挫折的“困難”,如果我們可以用積極的,上進的去對待,克服這個困難,無疑是最好的方法:當你被一個困難難住的時候,心理想是的,我被難住了,但這是否證明了我有一些方法不足,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我從沒有想過的方向,這其實提供給我一種全新的思路,告訴我沒意識到的缺點與不足;當你想放棄時,認真想“我真的'要放棄嗎?我要讓這麼好的,可以難住我,讓我提升自我的問題就這樣溜走嗎?”……這樣,當你終於克服這個困難的時候,你收穫的不只是戰勝的榮譽感,可以提升自我,開闊思路,對自己查漏補缺,還會有更大的榮譽感。甚至,如果對方和你一樣的想法,你還可以收穫一個惺惺相惜的知音。再回頭看那困難,曾經的大山已經成為了你人生的一塊踏腳板。

當然,老人最後是失敗的——他只帶回了魚骨架和一身傷痛,但是他卻不感到沮喪,因為他已踏入了人生,技能更高的境界。他也因此重獲新生,他回到了他的家,從精神。價值的死亡狀態中脫離,“復活”。每個人也許在某一天,都會像這樣“死亡”,但如果你可以在“死亡”中尋找到“生”的道路,併為之努力,為之奮鬥,即使你在最後帶回的只有被啃食殆盡的魚骨架,但是你已經躺在了生的床上,而那曾經讓你死亡的困難,已成為你的門前階。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4

這本書非常的奇妙,彷彿有一種不能說清楚的魔力吸引著我,封面是一個老人在一隻破舊的小船上,雙手撐著船沿,雙眼無奈地向海裡張望。彷彿那裡面浸沒著他的信心,他的勇氣。

老人叫聖地亞哥,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天天悶在家裡睡覺,夢到那金黃的獅子,那金黃的獅子,彷彿在我的腦海裡吼叫,那一聲聲的怒吼,穿透了我的心臟,我不禁顫抖了一下,它是在證明自己的力量吧,想展示自己的尊嚴吧,他高傲、不屈且強大,老人渴望的是這個吧。當老人在海上與大馬哈魚搏鬥時渴望的是這個吧!當老人與鯊魚搏鬥時渴望的是這個吧!當老人帶著一副魚骨頭回到家時也依然渴望的是這個吧!其實,他已經做到了,有不屈於現狀的鬥志,有著號稱“最大力”稱號的力量,儘管面對著大海,他失敗了,但他沒有被打倒,如書中那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會被打敗“。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凌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這句話吸引住我的視線,令我感到恐懼,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幾個?大概我就是那大多數人吧,今天在這裡跌倒了,下次再經過這裡的時候,心裡會猶豫吧,甚至是恐懼,“我會再次跌到吧?上次跌的可不輕呢。”是啊,人們都會說“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但是站起來了,下一次還有勇氣再從這裡走一次嗎?

”人不抱有希望是很傻的。“在沒有失敗,人人手中都握著勝利的門票,上帝賦予我們生命,思想,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作者是這麼想的,老人也是這麼想的,他再次出海捕魚的時候心裡就抱著滿載而歸的希望吧,在遇到一條大馬哈魚時,心裡是抱著肯定能捕到的希望吧,那麼我們有自己的希望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面對著人生的苦難與困境,我們應該抱著不服輸的希望吧,哪怕結果不盡人意,但是還是不能放棄希望,那是愚蠢的。

在人生的苦海中,我們應揚帆起航,不放棄、不屈服,同老人一般,同那金黃的獅子一般堅韌地與大海搏鬥下去!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5

很早以前就聽說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於是前段時間從圖書館借來了這本書,細細品讀。

老人與海這本書講述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的捕魚經歷:接連85天沒有捉到一條魚的漁夫聖地亞哥又一次出海了,他花費兩天時間追逐並最終制服了大馬林魚,卻在返航途中遭遇鯊魚,儘管老人拼盡全力同鯊魚進行驚險的搏鬥,老人費盡千辛萬苦捕來的大馬林魚仍然被鯊魚吃光了,自己也受了傷。但他卻依然堅持著信念……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良多。

首先是老人的耐心、意志力和信念把我深深的折服,一個漁夫,在連續85天沒有捕到一條魚,而又身無分文的情況下,竟然依然信心十足地出海打漁,在這樣的逆境下,如果換成別人,一定早就放棄了吧。而在老人追捕大馬林魚的時候,他又表現出了極強的耐心和意志力:老人在手抽筋,睡眠不足,孤獨一人,甚至只能吃生魚的情況下,並沒有放棄追逐大魚,這需要多麼強大的耐心和意志力啊!

其次,老人在一些細節上也突出了他高尚的品質。他為了不讓男孩違揹他父親的意願,主動要求男孩留在那條“幸運船”上。但在捕魚的時候,他卻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是男孩在這裡就好了”。由此可見,老人還是需要男孩的幫助的,但是為了男孩好,他卻把男孩留了下來,由此可見,老人是一個為他人著想的人。還有老人和孩子關於不存在的黃米飯和漁網的對話說明了老人是一個樂觀的人。而當老人知道馬丁送了他一餐飯後提出要把魚肚子送給他,這說明了老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老人反覆到的雄獅說明了他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人。

另外,男孩在故事中雖然沒有花大篇幅描寫,但他對老人不離不棄,還處處為老人著想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老人花費巨大精力捕捉大馬林魚的過程和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過程是一樣的,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肯堅持、肯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而那幾條鯊魚不正象徵著成功路上的挫折嗎?雖然故事中的老人最終並沒有戰勝鯊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肯拼搏,成功之門一定會向我們開啟!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6

在寒假裡,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此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海明威。它主要由於這本書的成就而榮獲一九五四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本人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一位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立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太大,把它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據說這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海明威終於他一貫的寫作方法,細緻地描寫人物的行動,諸如出海前的準備工作,出海後如何下餌,魚上鉤後如何跟他周旋,最後如何把它殺死了綁在船邊,以及如何和一條條鯊魚搏鬥的整個過程,都絲絲入扣細細道來,使這些外在的事件表現出內在的涵義。

老人聖地亞哥,儘管一開頭就處於不利的地位,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認為“倒了血黴”,而別的漁夫都把他看作失敗者,他“消瘦而憔悴”,手上有“刻得很深的傷疤”,沒錢買吃食,得靠那孩子給他送來,然而它的英勇正在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第八十五天決心“駛向遠方”去釣大魚。等到真的釣了一條大馬林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等到鯊魚一再來襲時,他用盡一切個人手段來反擊。儘管結果魚肉都被要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老人在第一條鯊魚咬去了大約四十磅魚肉後想:“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話道出了本書的主題。從這方面看,本書並不是什麼寓言,而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力作。

海明威在原來的故事中加了一個男孩子。他五歲起就常陪老人一起出海釣魚。這孩子馬諾林除了用同情和崇拜來使讀者覺得老人的偉大以外,還提供了一更復雜的主題:迴歸。孩子帶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見到他過去的自我。所以,獨立在海上的那三天裡,他經常唸叨著:“但願那孩子在這兒就好了。”沒說一邊,他就能重振精力來應付這艱苦的考驗。

綜上所述,《老人與海》在短短的篇幅中融合了複雜的層次,把他們交織在一起,可以說做到了渾然一體,天衣無縫。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7

即使匆匆的閱讀了《老人與海》,我也感受到了一個老人堅定的毅力,勇於搏鬥的英雄氣概和不懈的奮鬥努力。人雖然老了,但雄心壯志依然存在,老人身上的那些光芒也影響著我們這些後代。

這是一個老漁夫捕魚的故事。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大家都看不起他,但他依然堅持不懈,終於捕到了一條大魚,但在海上,老人遇到鯊魚的襲擊,老人不但沒有退縮,還與鯊魚奮力搏鬥。最後鯊魚吃了大部分的魚肉,老人只能帶著殘缺的魚回到岸上,那魚僅僅只剩魚頭、魚尾和脊骨了。我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老人是怎樣鼓起勇氣戰勝大魚和與鯊魚搏鬥?人類到底有怎樣的志氣去戰勝龐然大物?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只要有充分的自信,有敢於面對的勇氣,有堅強的毅力,就能激發自身的力量,不怕任何事物,不畏懼任何人。

老人,外表孱弱,內心堅強,他不僅敢於向命運抗爭,向失敗和死亡挑戰,也告訴我們面對磨難要緊握雙拳,勇敢的挑戰自己的極限。生活中,每每遇到挫折,我們都不甘失敗,面對困難要鎮靜,要有信心,不要抱怨。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最不過尋常的事。世間又有哪個人能一帆風順的走在陽光道上?就像老人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海,海上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有著許許多多不確定的因素,海里的魚兒隨意地遊動,機靈得很,老人只能長久的等待,或許一天能捕到很多條魚,也或許一條都捕不到。可老人不氣餒,老人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他不相信命運,就像我們常說的失敗便是成功之母,次次失敗,並不代表不會成功。

這本書中,我很佩服老人的勇氣,也很欣賞老人的堅強,無論大魚有多凶猛,還是鯊魚們有多可怕,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去面對挑戰。我認為,人的一生,最不缺的就是挑戰,挑戰成功,便是王者,挑戰失敗,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再次面對和挑戰。我想,即使是老人只帶回去了殘缺的魚,也依然會有極大的成就感,依然是個偉大的英雄,他不會後悔,他會為自己的勇敢和努力而驕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