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後感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58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史記》讀後感14篇

《史記》讀後感 篇1

今天,在語文課上,包老師給我們講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一課。使我很受感動,給了我很大啟發,使我在學習上有了前進的指明燈。

讓我最感動的是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課文中是這樣寫的:

正當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頭上。原來,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想到這裡,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恥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書。

就這樣,司馬遷寫作用了整整13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鉅著,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他忍辱負重,歷盡艱辛的精神使我受到了很大感觸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退縮了,學完這一課使我懂得了:在今後的學習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退縮,要克服困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不計較個人得失,就一定能在學習中取得成功。

《史記》讀後感 篇2

歷史是一面鏡子,觀照祖國璀璨的古代文明,學好歷史,擦亮智慧的眼睛,我們永遠不迷濛。今年暑假我好好地讀了《史記》。

《史記》整理和儲存了從五帝傳說到西漢中葉三千多年的歷史資料,全面而系統地記敘了我國這一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諸多方面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作,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有荒淫殘暴的商紂王,有禮賢下士的齊桓公,有大義滅親的陳桓公,有臥薪嚐膽的勾踐,有機智勇敢的甘羅,有公正無私的石奢,有奉公守法的公儀休。都有十分深刻教育意義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久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中。

《史記》作者司馬遷為寫此書經受的磨難同樣也打動了我。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宮刑對司馬遷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這不僅催殘了他的肉體,而且在精神上給了他極大的打擊。開頭他簡直感到痛不欲生,然而,當他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使命猶在,他不能輕易毀滅自己的生命,多少個寒暑過去了,司馬遷殫精竭慮,耗盡心血,終於完成了《史記》這部內容浩繁的鉅作。

從司馬遷寫《史記》中使我體會到: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

《史記》讀後感 篇3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大文豪魯迅先生對《史記》的稱讚。這本書描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它的地位無可取代。

拋開刀光劍影,不談勾心鬥角。《史記》中最讓我佩服的是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這個故事描述的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獲得了大家的稱讚,廉頗卻認為他只是逞口舌之能,一心想給藺相如一個下馬威。藺相如知道後不與廉頗爭高低,反而處處躲著他。當廉頗明白了藺相如為了自己的國家寧願自己受委屈,也不想“二虎相爭”、便宜敵國的苦心後,負荊請罪,二人更是成了至交。

我佩服藺相如的寬巨集大量,當廉頗誤會了他之後,沒有與廉頗爭吵,鬧得人心惶惶,而是處處避讓廉頗,希望趙國上下能團結一致。我佩服廉頗的知錯就改,並能負荊請罪。正因為如此,二人才成了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有了名傳千古的感人事蹟。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我多想去和她說聲“對不起”啊!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如果自己道歉了,那多沒面子啊!還是等她先轉身向我道歉吧。就這樣,一對好朋友最終分道揚鑣了。

合上《史記》,淡淡的墨香仍在鼻尖縈繞,但從中看到的故事仍讓我不斷思考。

《史記》讀後感 篇4

最近我喜歡看歷史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史記故事》,這本書裡面記錄了很多的歷史故事,我很喜歡看。

這裡面有兩個故事我很喜歡,一個是破釜沉舟,講的是項羽殺了宋義後,當上了將軍,他要率全軍渡河,去鉅鹿救援趙軍。等軍隊過河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沉入河底,將吃飯的鍋碗全砸碎,來表示自己決一死戰、誓不後退的決心。將士們看到沒有了退路都勇往直前,最終打敗秦軍。自此各路諸侯紛紛歸順,項羽成了各路反秦起義軍的首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光要有想法,還有一定要下定決心行動起來,堅持往下做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還有一個是田忌賽馬的故事,講的是齊國大將田忌很愛賽馬,於是齊威王要和他比賽賽馬,他們現將自己的馬分成相同的等級,相同等級的馬和相同等級的比賽,可是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厲害,田忌每場都輸了。後來孫臏知道了這件事,他就讓田忌再去和齊威王賽馬,比賽的時候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這樣田忌就贏了兩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時如果一個方法不行,就要換一種方式思考。

聽了我的介紹,你有興趣嗎,快來和我一起看看這本書吧。

《史記》讀後感 篇5

穿過瀚汗的書城沙漠,我身心疲憊,因為一望無邊,因為滿是黃沙之地。直到一片史記綠州,一切都不是幻覺,一種生命力煥然而生。——題記

在夜幕降臨,我最愛的就是《史記》。靜靜地,如同靜靜的流淌的河,流過我的心底。

也許是因為歷史書本的空缺,也許是遺落了太多太多,許久許久的共鳴,我便愛上了《史記》。

沒有太多的伏筆,沒有太多的傷愁。它留給我的,只是書上沒有寫的,然是在讀後,一種百感交集的情緒充斥著身心,一種莫名的回首,忘卻自己。在你讀它時,它便慢慢在浸漬著你,控制著你的思想,直到心底,它便深深地留下了烙印,怎麼也揮之不去。

我喜歡呂后的狠毒,喜歡她對戚夫人的所做。那才是真正的的女人。正如《史記》所說,“那總比虛偽的為丈夫找小老婆,卻又背後耍心計得要來的強。”我喜歡楚霸王在生命的最後,用盡自己的最後一點餘力來拼搏。然後在烏江,回憶,惜別。“力拔山兮,氣蓋兮……虞兮虞兮奈何兮。”楚歌的淒涼迴盪。我喜歡亡國之帝——溥儀,在皇太后顫抖的將玉璽交出時,他正在爬樹、嬉笑。然後儘自己所能,普天下眾生。直到他沒有了故宮一角,顛沛流離。

或許我曾夢見歷史,卻沒有親生經歷。可是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人物,因為《史記》。以前我總是在歷史的小黑屋,沒有陽光,沒有雨露,可現在,我懂了。

請不要輕易說誰好誰壞,誰是誰非,請認真讀每一位歷史人物。就如《史記》所說。

《史記》讀後感 篇6

讀《史記》我總會想到這一本書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用自己餘生寫成了這本流傳千古的史書,他用《史記》想未來的人們證明了中華民族在古代的輝煌昌盛,以及文明的發達。是這本書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在此書中上有三皇五帝,下寫秦到漢朝的故事,我雖然討厭秦始皇的霸權,但卻喜歡漢武帝劉徹那堅忍不拔,野心勃勃的信念。在此書中,我認識了許多英勇的將才,例如:周亞夫、李廣、衛青、霍去病。這四個人都是漢文帝至武帝時的名將,尤其是周亞夫。

周亞夫治軍一向嚴謹。皇帝的車架去了,連門口的士兵都要去過問,盤查,這樣的將才,匈奴怎可輕易進犯。周亞夫曾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一吳王劉濞為首的七王之亂,可見其英勇。

再說李廣,李廣一生只為國家,得到的獎賞自己從來不要,他的箭法極高,有著“飛將軍”的稱號,百步穿楊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探囊取物一樣簡單。匈奴人十分渴望他能加入匈奴陣營。可他卻從來不幹這種賣過的恥辱。

衛青和霍去病,他們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衛青早期就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外甥霍去病也不遜色。初出茅廬就捉住了匈奴首領單于的叔叔,獲得了冠軍侯的稱號。後來更是舅舅和外甥各領人馬與匈奴相抗衡。為打敗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希望每一位中國人都來讀一讀。

《史記》讀後感 篇7

一直在想這是怎樣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著油墨的書香讓我無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簡的堅韌,但那不虛美,不隱惡的文字仍向我展開歷史的長卷.那些封沉的記憶在搖曳的光影下若隱若現,跨越無限的時間和空間我看見了英雄項羽的懦弱,瞧見了小人劉邦的偉業,瞭解了將軍的小肚雞腸,傾聽了易水的蕭蕭哀鳴。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記憶中那些閃耀的光芒,在此處早已褪去了聖潔.這裡沒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歷史浪尖上的偉人。“人”一個多麼難得的稱呼.向所有的人呈現“君權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記》裡,沒有皇帝,沒有將軍,有的只是劉邦,李廣。或許剛才的話錯了,這《史記》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無懈可擊。因為它有司馬遷的秉筆直書,因為它有司馬遷的堅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長信燈旁緊緊抱著孤單用心寫下文字的身影。

聽說人死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顆會是司馬遷的眼睛嗎?我抱著《史記》走進兩千年後的歷史。

《史記》讀後感 篇8

書是人類世界的瑰寶,人類的進步離不開他的存在。高爾基以前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人類離不開書。這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做《史記》。《史記》是由夜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用一生的心血寫成的,都收集了《史記》中的最精華的部分。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人們喜愛。而且文中的幾個故事多事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那些故事使人一讀就引人注目。這次,我就讀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明白吧!但是大家並不會十分的瞭解他的為人,一生的事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與楚王是同性。他從小就刻苦學習,記憶力超群。他們關心國家的盛世存亡。之後楚懷王被秦王拐騙到秦國裡,還被脅迫拿出土地交換。懷王不肯,之後被秦國囚禁冤死。他的兒子頃襄王繼位,但是頃襄王也是個不明是非的君王,一些奸臣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之後,屈原被流放到了江南。秦國攻進了楚國的都城,焚燒了楚國的廟祖,剷平了楚國的祖墳。屈原聽到訊息後他不願意看見楚國滅亡,於是他抱著一塊大石頭,沉入了汨羅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走過了一生。屈原沉江那年,一些附近的人為了紀念這位堅貞不屈、剛正不阿的偉大詩人就在這天把粽子扔進江裡,划龍舟來祭奠偉大的屈原。

在《史記》這本書中收集了許多故事,有上古時期的傳說,還有歷史的光輝。《史記》幾本書很有價值。期望同學們能看看。

《史記》讀後感 篇9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史記故事》,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裡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

《史記故事》一書講述了上起皇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 3000 多年的歷史變遷故事。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文學、美學、天文、地理、醫學及占卜等方面,幾乎囊括了各個立即時期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堪稱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鴻篇鉅著。

這本書裡共講了很多故事,有大禹治水、一鳴驚人、神醫扁鵲、完璧歸趙、紙上談兵、紂王暴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紂王暴虐故事。主要講的是商紂王聰明,力氣大、行動敏捷,可沒用在治國上,還為了妲己濫殺無辜,誰勸他就對誰用型,真是罪惡不赦,無藥可救。西伯侯的兒子姬發很聰明,看不慣商紂王的行為,想了個辦法,他把對商紂王懷恨在心的人集中在一起反抗商紂王,因為商紂王做盡了壞事,所以一上戰場,大家紛紛反過來攻打商紂王,商紂王只好點火自焚。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說:活該,真是自作自受,惡人有惡報呀!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佩服的人,像飛將軍李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聰明的韓信、智慧的藺相如而我最佩服的有著驚人記憶力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他為了抒發自己心中的不快和抑鬱,寫下了名垂千古的《離騷》。

《史記故事》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中國過去的許多歷史,還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願更多的朋友走進這本書,去收穫更多的知識與快樂吧!

《史記》讀後感 篇10

這一段時間,我一向在讀《史記》這本名著。它不像有的書華而不實,《史記》這本書非常吸引人,父母和我爭著看。

《史記》這本書的作者司馬遷忍辱負重,真實地記錄了中國朝代的興替,適合地評論了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彷彿再現了歷史社會畫面。書中有很多大家認識的人物,如孔子、晏子、廉頗、藺相如、屈原等,記敘了黃帝以來的故事、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秦的興衰、漢的打造和鞏固,時間跨越了三千多年。

讀了這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我想到了不少。我的見解不可能和專業職員相比,但我的真實領會。我的領會有兩點,第一點是古時候的君王分兩種,一種是一心為民的君王,一種是貪圖利益、沉迷於酒色之中的君王。而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心為民的君王,遭到百姓的熱愛和後人的讚揚,而後者則讓百姓唾棄,最後導致國家滅亡。雖然經歷了幾千年,但道理是一樣的,大家常在電視上看的那些貪贓納賄的官都會遭到法律的制裁。

我的第二點感受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老百姓不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每一天都有戰爭。各國諸侯你掙我搶,都想一統天下,而不考慮及百姓死活。沒了錢,就加強稅款;沒了糧,就逼迫百姓交糧食;沒了打仗的人,就到各家各戶去找身強體壯的人。弄得百姓妻離子散、民不聊生。

然而,大家此刻的生活多麼完美。不需要擔憂發生戰爭,不需要怕吃不飽穿不暖。在這種環境中,大家更要好好學習。

這就是我讀《史記》的感受,期望大夥也看一看這本史學鉅著。

《史記》讀後感 篇11

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把《史記》看完。《史記》原著是司馬遷,魯迅曾這樣讚美過《史記》:“史家這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的意思是:《史記》就好比沒有韻味的離騷。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寫到西漢武帝時期,記敘了許多歷史事件和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越國和吳國 打仗,剛開始越國戰勝了吳國,越國大將靈姑浮用箭射中了吳王的大腳趾,吳王回到吳都,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王位給了太子夫差,讓夫差替他報仇。夫差後來 又和越國打了一仗,吳國大敗越國,勾踐帶著殘兵敗將退到了會稽山,越國的大臣文種向吳國求和,並請求讓自己的國君勾踐當吳王的奴隸,吳王同意了。吳王整天 讓勾踐割草餵馬,郊遊的時候,勾踐都是站在車前趕馬,路人總是對他指指點點,說:“這是越王勾踐。”最後吳王放了勾踐,勾踐在吳國度過了屈辱的三年,終於 回到了越國。

勾 踐回國之後,為了使自己不忘在吳國所受的侮辱和苦難,晚上睡覺睡在柴堆上,藉此磨鍊自己的意志,把動物的苦膽懸掛在房樑上,每次吃飯前,先嚐一下苦膽。他 時時刻刻將報仇之事牢記在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臥薪嚐膽”。勾踐暗暗訓練軍隊,製造武器,終於找準時機進攻吳國,打敗了吳國,洗雪了恥辱。

《史記》非常有趣,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曆史知識,希望大家都來讀吧。

《史記》讀後感 篇12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這本書。這本書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皇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前122年,共約三千年歷史。它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古代社會波瀾壯闊的生活畫面,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熱情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人:有寧死也不肯過江東的楚霸王;有孤高傲視,滿懷楚地蒼生,寧可葬身魚腹也不願追隨流俗的屈原;有忍辱負重二十年,臥薪嚐膽終復國的越王勾踐;有在易水岸邊揮淚告別,孤身入秦,用生命寫就千古悲歌的荊軻……然而,我最敬佩的就是越王勾踐。他和吳國打仗,結果敗了。他不甘心,奮發圖強,立志壯大越國,報仇雪恥。他把床上的席子掀掉,鋪上柴草當褥子,每天晚上枕著兵器入眠。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鬥志,就在座位旁掛了一個苦膽,不論是坐著、躺著還是吃飯的時候,都不會讓苦膽離開自己的視線。每次吃飯前,都會嘗一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會稽的恥辱!”他和平民百姓過一樣的日子,舉國上下一條心,國家悄然強大起來。後來,越王勾踐歷經二十多年,終於滅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

《史記》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許多歷史故事,我以後要多看書,增長知識。

《史記》讀後感 篇13

一直在想這是怎樣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著油墨的書香讓我無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簡的堅韌,但那不虛美,不隱惡的文字仍向我展開歷史的長卷。那些封沉的記憶在搖曳的光影下若隱若現,跨越無限的時間和空間我看見了英雄項羽的懦弱,瞧見了小人劉邦的偉業,瞭解了將軍的小肚雞腸,傾聽了易水的蕭蕭哀鳴。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記憶中那些閃耀的光芒,在此處早已褪去了聖潔。這裡沒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歷史浪尖上的偉人。“人”一個多麼難得的稱呼。向所有的人呈現“君權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記》裡,沒有皇帝,沒有將軍,有的只是劉邦,李廣。或許剛才的話錯了,這《史記》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無懈可擊。因為它有司馬遷的秉筆直書,因為它有司馬遷的堅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長信燈旁緊緊抱著孤單用心寫下文字的身影。

聽說人死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顆會是司馬遷的眼睛嗎?我抱著《史記》走進兩千年後的歷史。

《史記》讀後感 篇14

這一集簡直可以當作笑話來講。

衡山國的諸侯衡山王。王后死了,王后的大兒子是太子,二兒子和小女兒聯合新王后來反對太子,特別是小女兒很放蕩。也許權高位重的人都是這樣的,自以為聰明,結果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衡山王要造反,還沒造起來的時候,太子告弟弟,說弟弟謀反,而且和侍女私通;衡山王又告太子不孝;當漢武帝徹查的時候,太子弟弟為了脫罪,又告他爹謀反。亂成了一鍋粥了。

結果就是被漢武帝一鍋端。

聽得真的是很好笑。

所以也深刻的理解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話。首先連自己的家務事都擺平不了,還談什麼謀反。帶著很輕鬆的心態去看待這樣的歷史,只是覺得很荒誕,王立群先生的描述似乎讓我看到了一場場默劇。

可是身處其中的人卻怎麼不能輕易的看透看穿呢?

還有就是漢文帝也是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了他的弟弟,絲毫不顧手足之情就讓他弟弟自殺了。可見他的心機之深。漢文帝一再的放縱他的弟弟,讓他的弟弟覺得有至上的特權,在自大輕狂中失去了看穿事情本質的機會和能力。

這樣的糖衣炮彈裹著親情的外衣,真正打擊起來的時候卻是威力無比,讓人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了。所以,有的時候,並不是表面上人對你好就是真的好,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去分辨誰是真的好,而誰在包藏禍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