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7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集合1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一開始讀覺得似曾相識,後來慢慢覺得有點像《圍城》。後來一查說錢鍾書受過這部小說影響。不知真假。起初讀《圍城》的時候一直哈哈哈,為錢老文筆和智慧折服,同時暗自感嘆刀子下得真準切中要害。同樣,毛姆文字幽默犀利甚至有點刻薄,揭露人的矛盾以及複雜性。兩年前我曾讀過英文原版,心浮氣躁,被雜事幹擾,半途放棄。如今閱歷稍漲,比兩年前能更深地體會作者。但是感覺作者對女人和物質的`態度略偏激。

夢想,現實,慾望,婚姻,自由,似乎熊掌和魚不可得兼。會間歇性迷茫,但其實大體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抱有美好期待。雖然偶爾也會懷疑,但很慶幸自己是個俗人。

記得當年大學聯考作文是雷抒雁的一首詩《星星》,題材不限。一個17歲的姑娘,眼裡全是星星,哪裡見過灰塵和石渣。所以考完我就完全不記得自己怎麼湊了800字在那張作文紙上,這首詩卻是深深記下了。如今,如果說時間給了我點什麼的話,那就是我眼裡還有星星,但是內心卻明白星星除了發光上面也會有坑坑窪窪,就像即使忙碌地在地上撿六便士,我還願意時常抬頭看看月亮。

仰望星空的人,

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

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空的人知道,

那兒有灰塵、石渣,

和地球上一樣複雜。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斯特里克蘭的出場並不驚豔,甚至是有點荒誕無奇。拋妻棄子,沒有留下一毛錢給未成年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妻子;在窮困潦倒之時,一位欣賞他的畫家雪中送炭,可他卻恩將仇報,勾引畫家妻子並將其拋棄;後來流落到小島同土著女人結婚生子,只因她能滿足他對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飯生孩子......所有的這一切,都讓男主頂著大大的渣男光環。可就是這樣的.一個毫無人性的人,毛姆卻稱之為是偉大的,分分鐘不得不質疑三觀,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欲揚先抑?

直到在生命的最後,他用畫筆把那種靈氣、純潔、邪惡、情慾、思考、探求......完完全全地表達在他那沒有多少人能看懂的畫中。他使有幸見過這幅畫的人震撼難忘,又驕傲而不屑地讓這幅天才之作在火焰中陪伴著他的靈魂歸於沉寂,他完成了對生命的探索,而對藝術瘋狂的追求也在此刻得到了昇華。沒有六便士又怎樣,月亮不照樣熠熠生輝!

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無論處於怎樣境地,無論年齡、受教育程度、外界環境如何,都有選擇一生中最想為之努力東西的自由。這種自由只取決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願你走出半生去尋覓六便士,歸來仍守得住心頭的那道白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這本書的故事,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依據著名的畫家高更的一生為原型塑造的。

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非常怪的人,擁有美好幸福,圓滿的家庭,還不錯的事業,但卻突然離開家庭,想要去巴黎進行繪畫,這讓他的妻子覺得他有了婚外情。

在隨後他在巴黎生病,受到了朋友的幫助,可卻讓朋友的家庭毀於一旦,他漠然的'態度在我看來是非常不解的。

以及到後來世人都覺得它是紅毛怪,可從始至終他都在堅定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畫畫。直到最後我才明白,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對理想充滿著熱愛的人,他熱愛繪畫。

再到患病,將死之際,他在家中的牆壁畫出了一幅,傳奇大作,但卻要求他的妻子在他死後將它燒燬,他並不看重自己是否能夠成名,也不看重他擁有多少財富,他只是單純的去享受繪畫的過程。

從全書來看,它的視角是在描述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描述主人公內心想法和活動的,但換個角度想想,就瞭解斯特里克蘭德對夢想,的堅定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他選擇了月亮,並且堅持到底。

就如同書名所說,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月亮還是六便士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無數讀書公號推薦過的毛姆這部長篇,一口氣八個小時讀完,然後義無返顧甘願成為推薦者的擁躉,希望有更多人讀到它。毛姆描摹人物簡直活靈活現,英國式的反諷暗喻堪稱登峰造極,不論斗轉星移世間萬物如何裂變,人性最深處的東西俱是相同,用尖酸刻薄的文字寫出更深刻叫閱讀者駭顏,如果有人不喜歡這樣的文字,準是他描摹人性太過赤裸太過精準。每個章節的精彩部分我都想評論,又覺得蒼白無味的旁白辭不達意,一閱到底的慾望不忍打斷,即便長篇累牘的敘述也頗有樂趣,無暇顧及它的現實意義,只覺得說的真就是這麼回事!

第一人稱講述所見所聞真好,看上去很客觀,其實很主觀,他在文中巧妙地表達他能寫而不屑於寫的俗套手法,狡黠又智慧。這類雲淡風輕與己無關的'寫作風格現在比較常見,看似沒心沒肺,實則更具迷惑性。小說題目與小說內容豪無關係,我覺得沒必要非要套上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名頭牽強附會,我猜沒準作者在考慮書名的時候恰巧抬頭看見月亮,低頭看見桌上的六便士,這般理解更如作者所願,僅此而已。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無需多言,看書名便可知曉,這是講理想與現實、原始蠻荒與世俗的故事。

男主人公原型是法國畫家高更,雖然不認識,查了下原來是與梵高並列的後印象派巨匠。都說藝術家都特別有個性,小說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顯得比一般藝術家更甚。能夠放棄原本圓滿的家庭、原本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思特里克蘭德就是個追求自我的'、追求藝術的變態狂魔。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寧願忍受著飢餓、疾病和世人的唾棄去追尋心中的那個世界。但是他是幸運的,在塔希提他有了愛塔的相伴,最終完成了一直嚮往的那個世界的繪製。

是要月亮還是六個便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月亮,但是沒有藝術家的那種狂野與執著,奔波、勞碌,終被社會大潮所融化。小說最後耐人尋味,思特里克蘭德在英國的兒子成為一個牧師,還獲得了勳章,上過前線,認識了不少朋友,取得了不錯社會地位,對比想像到愛塔的兒子未來生活的狀態,作者好像是在表達,文明帶來了進步與榮耀,很少有人會堅守心中的那份理想,隨波追流,變得虛榮與功利,原始蠻荒雖然落後,但是卻自由而真實。這是我的理解。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其實一開始讀這本書,不太讀得懂。現在終於明白原來藝術力量可以如此之偉大。斯特里克蘭一開始給我的印象就是不負責任,壞脾氣,不務正業。但是在讀到後面斯特洛夫的妻子為她傾心,為了她去自殺,我就在想,可能他身上確實有一種無形的魅力,有一種氣質在深深吸引著她。後來她死後,他依然繼續逐夢,到了馬賽,過著仍然是打一段時間工,畫一段時間畫,永遠都是在充飢。他對於生活品質根本就沒有什麼追求,鬍子邋遢,衣衫襤褸,可他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堅持不住的畫畫。後來他遇見了阿塔,那個一直深深愛著他的女人,她把他帶到了世外桃源,在那兒他可以專心作畫,那個地方對他來說那麼那麼合適。於是他一生中忙忙碌碌的奔波,在這兒他終於停下了腳步,因為他找到了月亮,所以他一直堅持在這創作。

儘管最後他得了麻風病,他依舊筆耕不綴,在死前完成了藝術之作。他畢生追求的東西,始終是最初的想法,他堅持了一生,儘管會被誤解,甚至被嘲笑,可是他無所謂,只要他覺得是正確的,他就一定一定會堅持。他最後依舊驕傲的毀掉了自己的傑作。他從來都沒想過用自己的'畫賺錢,他只想安安靜靜的完成,想追求內心深處的那份寧靜。我對他的態度,由一開始的厭惡,到現在深深的敬佩。他可以用一句話形容: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懂。由衷敬佩他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月亮與六便士》是由英國作家毛姆寫成,譯者是傅惟慈先生。它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位原本成功的證券經紀人,在進入中年後著了魔般的愛上了繪畫。為了畫畫他拋棄了家庭,到巴黎去追求理想,過著困窘的生活。最終,他去了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在那裡他找到了靈魂棲息的'枝丫,並創造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作品。

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家庭時的無情無義與決絕讓我感到窒息,在我心裡對他實在喜歡不起來。加之他親手將懦善的施特略夫的家庭摧毀。我對他更加沒了好感。但同時當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對他有了絲絲敬佩。他揹負罵名,忍受困窘只為了畫畫,沒有一個人理解他。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瘋了。他可以生活一團糟,他可以食不果腹,但不能沒有顏料。他的前半生安安穩穩,同許多人一樣。好像大街上隨便一個,再普通不過了。可是,某一天這樣一個普通人,他突然將他的前半生全部拋棄了,我以為他發現了自己丟失已久的靈魂,而只有畫畫才能滿足他。他追尋的是自己的靈魂與熱愛。當眾望所歸與他所熱愛的一切背道而馳時,他選擇了他熱愛的一切。這,也是一種勇氣。

所有的人都在追逐六便士,他卻看見了映在心間的一輪明月。所以,他的畫一畫難求。而他不願明月落塵,只想自知皎潔。我於是頓筆思索就像書中所說“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輪明月,皎皎生輝,常伴左右。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是月亮閃亮,還是六便士閃耀?網上總是說: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大概指精神追求,六便士指世俗價值。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這本書在文青之中也算是久負盛名的一部小說了,毛姆以畫家高更為原型改編了這個故事。

男主循規蹈矩生活了四十年,在某一天突然頓悟去追逐內心訴求,一封家書,斬斷過往。有人盛讚男主敢愛敢恨、追求自我,有人抨擊他自私自利、不顧親人朋友。

棄結髮伉儷、睡朋友妻子、撩懵懂少女,怎麼看都不是“正人君子”所為,怎麼就能這麼得人心呢?有些書讀起來也是不少困惑,不得其解。

他是一個合格的證券交易員,卻更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對生命的渴望、對美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讓他衝破一切藩籬,終於在世外小島找到了自己。

從出生成長到死亡歸土,我們走的越遠,腳步會越來越沉重,並不全是因為體力的下降,更是因為心裡的負擔不斷增加。我們得到的越多,擁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國小回家路上蹦蹦跳跳歡快的'步伐,也就只能停留在回憶之中。我們嚮往的總是遠方、活成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卻因為世俗的眼光和繁瑣的世故而身陷囹圄。也許深得人心的,是毛姆筆下的那片閃亮月光。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有些事,想想就好。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花了點時間,思考該如何評價這本好評如潮、被許多人奉為圭臬的書。

看到很多人在爭論到底應該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俯身去拾六便士,然後得出一個讓我很想呵呵的結論:要對這個庸俗的社會豎起中指,一頭扎進理想且永不回頭的人才是最酷的。毛姆塑造了一個冷漠自我的天才,藉以藐視一個現代社會的文明人所倚重的一切,物質、名利和人際,撕掉這層面具之後的我們還剩什麼,我理解為三個層面,一是自我,二是自我對外界的感知,三是自我 感知的個性化表達。非要在月亮和六便士裡選擇其一,大概就像在問你媽和我同時掉進水裡你要救誰這種智障問題一樣吧。斯特里克蘭是個極端設定的小說角色,極端自我又極端天才,人們可說他恃才傲物也可對他的成功頂禮膜拜,但如果他的'一身臭毛病落在一個凡夫俗子身上,比如一個同樣不顧一切追尋夢想卻最終失敗的人,眾人的評價一定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夢想與人情味、友善待人、社會道德感並不矛盾,相反其實我更喜歡布魯諾船長關於生活的溫和追求,這同樣是一種美。

整體來說有啟發有感想,其實可以打四星,扣掉一星純粹是因為部分對女性充滿惡意、過分刻薄的諷刺(不客氣地說一句,毛姆大概是個自命不凡的樸素唯物主義論者),以及不喜歡各種過於直白、充滿灌輸性的主題說教。

斯特里克蘭用繪畫這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感知,毛姆也是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是這看法是否被人認可就見仁見智了,我只是一個持保留意見的讀者。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看完莫名的震撼。原本有著美滿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斯朱蘭,年近不惑之時選擇拋棄一切去追求自己畫畫的夢想,自私又純粹,可憎又可敬,如此決絕義無反顧。他血液裡強烈地渴望一種放蕩不羈的旅途,變遷和無法預見的刺激,使他選擇一種更驚險的未知生活。

讓斯朱蘭著魔的是一種熱切的創作欲,叫他不得安寧,逼他為了創造美東奔西走。他是終生跋涉的朝聖者,永遠思慕著聖地,那心魔對他毫不留情。有些人渴望真理,為追求真理,他們寧願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斯朱蘭就是這種人,只不過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

一開始,我發問自己他是天才嗎,可大部分天才命運的最終都不好。我用自己狹隘的世俗觀念去理解了六便士,猜想了一個看到月亮的天才的結局。他讓我想起功成名就特立獨行的偏執狂喬布斯和埃隆馬斯克。而讀到結尾,斯朱蘭在病痛掙扎中完成了自己最傑出的畫作,他痛苦的一生都是在為這幅畫做準備,隨著作品的完成,那飽受折磨的孤僻靈魂終於安歇。他願意死,因為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我突然想,梵高為什麼要割耳朵,海明威為什麼會自殺,尼采為什麼瘋了?

人生來孤獨。現實的生活裡,是否我們自己也有過那樣的時刻,被魔鬼抓住了靈魂,願意帶著那份可貴的狂熱嘗試去追逐內心向往的光明?可惜,我們還是被六便士所困,抬頭看見月光,低頭撿起了六便士。似乎,這也沒什麼不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隔著一把梯子,也需要幾把刷子。藝術即生活,生活本藝術。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斯朱蘭也算是藝術家的典型代表 為了追求自己的幻想不畏世俗眼光 衣食住行吃飽穿暖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都不是他所考慮的物件 精神的滿足心靈的自由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粗暴 不修邊幅 什麼都不管 不顧他人的感受 甚至可以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那個隱藏的魔力驅使著他去做自己想做的 無關名利 無關金錢 他的畫不給別人觀賞 不當作謀生的手段 他為了自己的創作不惜一切來到大溪地 我不免覺得藝術家確實是奇特的物種 斯朱蘭的種種行為都不符合常人認知 他把女人當作是他縱慾的工具 創作的源泉 卻又反感她們對愛情的'追求 對他的約束 他可以殘忍無情到和照顧他度過生病期的德克的妻子同居 然後不需要了又拋棄她 對她的死毫無愧疚 也可以毫無徵兆的拋家棄子獨自追求夢想 不管他們死活 ?我簡直可以把他稱作瘋子 !

我確實沒辦法做到感同身受 兩個並肩齊走的人都不見得能做到思想統一意見一致 更何況這個奇特的藝術家 我能感受到的是那個年代的女性可以心甘情願成為工具 她們是那麼卑微低下 當代我們更要追求的是女性的獨立 !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之前感覺自己好久沒有讀書,不想就這麼放棄一個這麼好的習慣。所以就把每個月用來衝網易雲音樂會員的12元取消了,改衝了kindle的unlimited。然後隨便選了一本,就選了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都不像一部小說。作者像魯迅先生的大部分小說一樣以一個旁觀人“我”的視角描繪了主人公的折騰而又傳奇一生。看完之後我當時有很複雜的感觸,因為不想這種乾脆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裡消失找不回來,就想在這裡寫一寫。

作者之所以把書名叫為《月亮與六便士》,是因為在他之前一部作品的評論中有這麼一句話“很多人看得到天上的月亮,卻看不到腳邊的六便士”。然後就用這個做了這部書的書名。但是我覺得這部小說想說的並不是月亮和六便士孰高孰低。而是代表了不同人的追求,這種追求本身沒有高低貴賤。就像書裡的船長說的.,他和主人公追求的都是“美”,只是方式不一樣,主人公用畫畫的方式,而他用生活的方式。就像易中天先生解讀的莊子思想一樣。

因為平時加班,週末要陪老婆孩子,就先寫這麼多吧,希望以後能有騰出更多時間來寫寫類似的東西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第一天看了三章,第二天接著看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完全忘記前面的東西,只能又從頭開始。不得不說,確實有點難代入。

看書的全程都在心裡默默譴責主人公,真是極度討厭他了!!!憑什麼覺得自己的月亮就比別人的六便士高明很多?對所有人永遠都是戲謔與謾罵,從不顧慮其他人的感受,罪狀真是多到數不過來!!!

如果說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是對立的,他追求純粹的藝術,並不在乎俗世的雞毛蒜皮,那麼,他拋妻棄子毫無歉意,因為他們是他藝術道路上的絆腳石,為什麼又要招惹別人的妻子?發洩完性慾又殘忍地拋棄,害她慘死?對於真心幫他的人不但沒有感恩之心,還永遠謾罵,如果他覺得這沒什麼,為什麼又在別人罵他的時候大打出手?你也知道憤怒?

你眼裡只有畫畫,為什麼還要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死乞白賴地讓別人供你吃喝?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要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助力!自私自利,無情無義!

更可恨的是,在所有人眼中,這些罪行都因為他是天才而可以被原諒,他在他們眼中是偉大的,以至於我看著看著就懷疑整本書是不是在反諷。

你可以追求月亮,但永遠離不了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一位親愛的書友,她以辯證的態度,和我討論這本書,她認為精神是建立在物質上的,當然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感謝她吐露心聲,對我敞開心扉,讓我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月亮與六便士,不知道作者是不是這樣想的,月亮代表靈魂,六便士代表物質。怎樣你才會抬頭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彎腰去撿六便士,當然是精神達到一定高度,物質也有一定保障,這才成為可能。有些人滿腦子的指夢為馬,浪跡天涯,用我爸的話來說,就是特麼吃飽撐得,所以我不敢和他說我想怎樣怎樣。畢竟在他生活的年代,物質極其匱乏,追求物質是更重要的事。如果他滿腦子都是浪跡天涯,估計我早餓死了[偷笑]

這兩個的追求,就像計劃生育一樣,要巨集觀的去看待,有些國家鼓勵早生多生,我們國家就是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為什麼會有差異性,就是目前那種對發展更有利。

在這個物質充盈的時代,很多人有了所謂的精神追求,去浪去旅行去尋找自己,在這個浮躁快節奏的'社會,我鼓勵人們這樣做。倘若社會大都是一堆這樣追求的人,一些讀書人就會倡導追求物質的生活,作者就是在自己優秀作品裡去注入倡導超越當時社會狀態的人。沒有人能說那種好,那種壞,就是作者的觀點去引領我們思考。就像計劃生育,我國是為了降低人口生長,一些國家是提高人口。

總之缺啥補啥吧!我目前的狀態,會抬頭看看月光,也會彎腰撿起這六便士,就像我爸不想把我餓死一樣。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有一次看奇葩說,有一期關於要不要保持上進心的辯論,劉楠提到了這本書,說其中有一句話“我用盡全力,終於過了平凡的一生”,劉楠的大意是說一個人要想往前走肯定是需要上進心的,哪怕只是想要維持現狀也必須用上進心來加持,否則只會後退。當時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一直記著有機會要讀一讀這本書。

看完全書,卻沒發現原文裡有這句話。但這本書確實很值得一看,據說這是以高更為原型的,主人公斯朱蘭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和靈魂自由,在中年時期離開自己安穩的生活環境,拋妻棄子,背井離鄉,四處漂泊,從一個完全沒有繪畫功底的小白開始,經歷了很多很多生活上的磨難,最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找到了靈魂的歸宿。看這本書會有一個很大的態度反轉,前半段會深深痛恨這個人,自私、粗魯、卑鄙、無恥、薄情寡義,毫無責任感,看到後來卻不得不被他堅持夢想的`那種韌勁所震撼和折服,這是一個活到極致的人,他的心裡除了自己的夢想什麼都沒有,人情世故、親情、友情、安逸的生活或者痛苦的生活,他都不在乎,純粹到極致,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偉大的成就。現實生活中,怕是沒有人能做到不被世俗牽絆,所以我們大部分人也只是普通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