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集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71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集合1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月亮與六便士》中有這麼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

他,是斯特里克蘭。在四十七歲時,他放棄了原本作為證券經紀人的安定生活,毅然選擇了繪畫。他的生活也從平靜變得捉襟見肘、風餐露宿。在他死後,他才被世人知曉。

四十多歲的那天,斯特里克蘭以畫畫的原由與妻子分離。到了巴黎後,他一度窮困潦倒。但他認識了善良的斯特羅伊夫,他也是位畫家。斯特羅伊夫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他尊重、珍惜斯特里克蘭。儘管斯特里克蘭嘲笑他畫技愚鈍,對他的善良關心毫無感激之情,斯特羅仍不計前嫌地關心照料他。當斯特里克蘭病重時,善良的斯特羅將他接到家中照顧,甚至讓自己的妻子委身照顧他,拿出家中積蓄給他買藥。結果,斯特羅的妻子竟然和斯特里克蘭在一起了,並要和斯特羅一起走。可憐的斯特羅不在乎這段荒唐的事,依舊愛他的妻子,甚至提出要把他的房子給他們住。悲慘的故事總會以悲劇結尾,他妻子死於自殺,斯特羅也失去了精神支柱。

斯特羅的善良使他造就了懦弱的性格。他守不住自己的愛人,而對於不在乎自己的人卑躬屈膝。誰說善一定會有善報,我不禁對他的遭遇扼腕嘆息。不過,斯特羅的出現為這本充滿揭露人性的書,多了一絲善良與純潔。

斯特里克蘭詮釋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夢想什麼時候都不晚。

有些人為了夢想而放棄安寧的生活,也許會被認為是愚蠢的選擇。在某種條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一種讓自己最開心的生活,自己始終處於寧靜淡中,難道就是生活成了亂麻嗎?

成為一名收入一萬英鎊的外科醫生,與一個漂亮的太太相依而命,這就是成功了嗎?

也許,成功取決於對生活賦予的意義,取決於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取決於對自己的要求。成功並不只是單純的物質方面的成功,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情感的昇華。我們不應為了世俗錢財權利富貴而低頭,去撿地上滿街的六便士,也應該學會脫俗,在精神上造就自己,望望頭上那最為皎潔的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一顆追夢的赤子之心誰也阻擋不了,一顆守護夢想的堅決之力誰也摧毀不了,而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它可以讓人變得瘋狂、變得堅強、變得勇敢、也變得堅韌,而有時候為了心中的嚮往,就算是放棄一切榮譽、信仰、財富和名利也在所不惜。而《月亮與六便士》當中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熱血和狂熱的人,為了自己心愛的繪畫事業,他不僅狠心的放棄了證券公司穩定、高新、安全、舒適的工作,而且狠決地拋棄了自己溫馨、幸福、健康的家庭,然後孤身一人去到了繪畫事業蓬勃發展的巴黎,過著貧窮、飢餓、煎熬、悽苦、飄零的生活。可即便是這樣身心飽受折磨,他也依舊沒有想過要放棄,更沒有滋生過後悔的念頭,他這樣像被魔鬼般附體的行徑著實讓人很難理解。

可是夢想的力量就是這樣迷幻,儘管滿大街都是六便士的蹤跡,可是毛姆就偏偏只看到了清冷、孤獨、純潔、夢幻的月亮,所以即便是要經受世人的質疑、嘲諷、抨擊和排擠,他也無所畏懼、毫不退縮,他這倔強、堅持、努力和執拗的精神也不得不叫人感到震驚和羨慕。是啊,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是充滿牛鬼蛇神的,所以一切的風雨、磨難、挫折和打擊都是逃不掉、避不過的,追夢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永不言棄、永不放棄、永不妥協和永不屈服,唯有這樣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而換句話說,就算結局再差、再狼狽,可只要心靈上和精神上滿足了,那麼人的靈魂也就知足了,也就不會在遺憾、不甘、不服的無間地獄裡飽受煎熬了。

不過世人的顧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魚與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當你選擇了一樣東西的時候就得適當放棄另一樣東西,這就是生存的法則和規律,由不得你任意妄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相對的,毛姆為了夢想放棄了工作和家庭,所以他在異鄉遭受摧殘、打擊、考驗都是理所應當的懲罰,畢竟在這條漫長、曲折的追夢路上他虧欠了太多人。而這個故事由此也告誡我們,做人應該腳踏實地、切實務實一點,切不可好高騖遠、衝動行事,不然代價和後果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

追夢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盲目、自私的造夢者是會被世人唾棄的,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在現實、實際的基礎上去打造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在傷害別人、辜負別人的基礎上圓自己的夢想。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終於把書讀完了,我好像很久很久沒有安安靜靜認認真真的讀完一本書了。以前不覺得的自己浮躁,每天瞎忙還覺得挺充實,當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安靜的思考安靜的看書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如此浮躁。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我很佩服斯特里克蘭德,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是最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曾放棄。親情、友情、愛情、金錢等等都無法束縛住他,他對於藝術的熱愛凌駕於所有東西之上。

我最佩服他有勇氣捨棄原本富餘安逸的生活,義無反顧的投身自己的熱愛當中。我們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放下所擁有的。

我在這本書裡學到了什麼呢?我想有以下3點:

1、追求理想的道路都是孤獨的,學會享受孤獨,學會理解別人的不理解。

斯特里克蘭德的藝術生涯相對來說是孤獨的,不被世俗理解。我想到我剛開始做萌煮的時候,身邊的人都無法理解。我解釋過,講過道理,但是沒有什麼結果,他們依然持懷疑態度。那怎麼辦?去做就是了。因為我堅定這件事是我認可、喜歡並且願意去做的,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自己願意自己一個人面對,如果有人支援,就是錦上添花,沒有人支援,我也無所謂,畢竟生活是我的,在乎別人那麼多意見幹嘛呢。

2、有利他的目標,目標堅定不移。

這裡的目標是指的大方向,我的目標就是推廣萌煮,讓更多的人瞭解萌煮,認識到科學育兒的重要性。以前我的目標是自私的,我總是想升級升級升級,反而把最開始樂於分享的路走偏了。

3、學會放下。

放下以前可能有的一點點光環,一切重新開始。即使現在是一個小小的社長,也需要有空杯心態,不斷的去向上學,向下幫。

放下慾望,放下自己的掌控欲,放下自己的金錢慾望,很難啊~

放下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一切從零開始,踏踏實實修煉自己的內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普通甚至平淡的生活不僅存在於小說中,而且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並非如此。雖然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跑船一直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孤獨,寂寞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伴隨著寂寞是無聊的。這種感覺是週期性的,當你到達時顯然有很多時間,但你不想做任何事情。

儘管船上的工作存在許多缺點,但事情是人為的。你怎麼想,那你的業餘時間將如何生活?玩紙牌,下棋,唱歌等都是船上常見的娛樂活動。我不喜歡打牌,我也不喜歡玩遊戲。唯一的愛好是吹口琴而不是吹得好,但沒有什麼害羞。而不是說我喜歡演奏口琴,不如說我想重新獲得我的愛好和愛好,因為我的學習很重。同時,這也是一個消磨時間,驅走寂寞的好方法。

房間是我的私人空間,移動海景房,我不需要支付抵押貸款,支付水電費...購買食物和廚師等,並給它大廚。床是我自己的世界,雖然還有一點點,但我怎麼能幸福!只是翻滾,剛從床上滾下來,它有點疼。如果你與世隔絕,你必須付出代價。從移動海景房,您可以看到壯觀的日出或日落,或者像鏡子或巨浪一樣的海平面,以及雷鳴般的和不斷變化的天氣場景。如果你在甲板上幸運,你可以看到可愛,敏捷的海豚,甚至巨大的鯨魚。

一切都有兩面性。如果你無法改變它,最好找到一種適應方式。當你沿著匝道走下去並踏上回家的路程時,你會發現,你每天過的平凡生活比努力工作更加快樂和悲傷。

誰能想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誰擁有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突然有一天他會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多年放棄自己的生活去巴黎?每個人都認為他因為新的愛而放棄了他現在的生活,但事實是他來巴黎只是為了追求他的理想 - 繪畫。然後開始了另一種幸福生活,伴隨著痛苦的生活。他一定發現他堅持某個時刻,一個晚上,並且總是追求他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埋藏在他心底的童年理想應該是他的一生。

我的朋友們,生活是一步一步,平淡無奇,他們再也不能給我帶來驚喜了,當我遇到他們時,我知道,他們會說:同樣的;甚至,甚至他們的愛情,卑鄙和無聊。我們就像一輛從末端到終點返回的電車,甚至可以計算出乘客的數量。生活安排得那麼好,我不禁驚慌失措。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不是天才,依然勇敢。——題記

作為一本常年佔據必讀榜和棄讀榜前十名的書,說實話,這本書很難讓人愛起來。主線劇情也並不複雜,倫敦一位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在夜校學習一年繪畫後,辭職並離開家,前往巴黎學畫,後來在一個小島病逝。生前並沒有多少名氣,死後成為著名畫家,他的原型是高更,與梵高齊名。

很多人將此書理解為: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

如果將這樣一個故事定義為一箇中年男子為追夢,放棄事業和妻子,最後一舉成名,從而反思理想與現實的話,不免有些遺憾。他追求的'是藝術嗎?僅僅如此嗎?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這個問題著我讀完了這本書。

克蘭德在決定學畫時,並不知道自己是天才啊,他之所以選擇,是因為畫得開心,他作為一個人士,理想卻是創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長大的,自己渴望實現的目標,只是有時我們的願望和目標似乎有些遙遙無期,難道我們就要放棄嗎?我們都是時代大潮中一粒微塵,我們活著,拼命奔向目標,不是為了到頭來發現自己不是天才而放棄,而是書中想告訴我們的;不是天才依然可以勇敢,不負此生。

理想是一把雙刃劍,你要實現勢必要放棄一些東西,很多人放棄了理想,因為我們活不成純粹的人。只要月亮你就會餓死,只要六便士你就會活得庸俗。若想兩手抓,又會發現,月亮夠不著,六便士太少。

只有極致純粹的人,才能不顧一切的去追求理想。但這也是一種悲哀,偉大而孤獨。

賦予一個人超常的才華,自然也要拿走一些,讓貝多芬耳聾,莫奈失明,草間彌生出現,圖靈。選中的天才,自有其痛苦和快樂,而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披著一個理想的外衣,活在市井中。

我們的生活很簡單,很單純,沒有雄心壯志,也沒有割肉喂鷹。因為平凡乃至平庸,所以才能擁有最簡單的快樂,吃飯喝茶,看一花一樹,滿足於當下。

這樣活著不能說不是一種幸運,人最終都要歸於塵土尋找平凡。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毛姆所寫的一部小說,講了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家庭,放棄一切去畫畫的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閱讀了《月亮與六便士》之後的感想吧。

書的內容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家庭,放棄一切去畫畫。果然有很多人讀完這本書就告訴我們應該勇敢追尋自己的崇高理想,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然後全盤否定安定體面的生活方式及現今社會狀況,一本正經地給自己灌雞湯。

考慮問題的邏輯從來不應該是簡單的是或否

首先,作為一個普通的新時代社會青年,大家的普遍狀態是的我有一個小小的夢想,但客觀條件不允許,或者又是自己能力有所欠缺,甚至自己也猶猶豫豫不太確定到底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我這時候看了這本書,腦子一熱,就覺得我不管我要追求自由,你們不懂我,這個社會太世俗太虛偽了。非要等現實給自己來一巴掌才能幡然醒悟。

思特里克蘭德會有這樣的所作所為,是因為他既可以無視社會輿論,也可以完全不在乎物質享受,本質上就是對這個社會無所求!他是這樣說的:“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而我們絕大多數人並不具備這種純粹的喜愛,拼搏奮鬥是為了好工作,好生活,或者說是選擇的權利,努力也都是想要一個結果的。我們的興趣愛好也只是被稱為興趣愛好,如果真的達到他那種程度,我們根本不會自責和懊悔過去的不作為,然後發誓要好好努力;而是會像網癮少年沉迷於吃雞遊戲一樣無法自拔。生活中對於我們來說有意思,有價值的事情太多了,父母,朋友,甚至逛街吃飯,玩玩遊戲,追追劇都在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普通人更重要的分清主次,追求利益最大化。想要更好的生活,可是覺得努力奮鬥太辛苦,目標其實沒那麼重要,安於現狀也沒什麼不可以;如果不甘心就這樣下去,對世界還是充滿好奇,那多去嘗試也值得肯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高低之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心。

想要詩和遠方,不妨先安頓好眼前的“苟且”生活。做好本職工作,不給家人增添負擔;然後付出比別人多數倍的財力精力,慢慢的打磨自己;最後無論結果好壞,都能自己承擔。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生平為素材,除了高更的生平經歷外,毛姆還賦予斯特里更為鮮明飽滿更富有爭議的人格。書中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月亮是什麼,六便士又是什麼?劉瑜先生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有一句非常巧妙的話:月亮是藝術和理想,六便士是世俗價值觀和慾念,這部作品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生活和藝術,夢想與現實的故事。

小說講的是一位家庭美滿、事業如日中天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步入中年後人生之路陡然一轉,決絕地告別自己的事業、家庭和所有一切,流浪巴黎學畫作畫的故事。斯特里在異國他鄉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但他並不是很在意,認為只要能滿足基本需求就足夠了。他生了一場大病,德克把他接到身邊悉心照顧,他痊癒後搶走了恩人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把這個本來溫馨美滿的家庭拆得七零八落之後又毫無留念地拋棄了布蘭奇,致使她最後無法接受吞食草酸自殺。斯特里最後選擇遠離文明社會到與世隔絕的一個太平洋小島上專心繪畫,他與島上的女子阿塔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震驚後世的傑作。但他在臨死前,卻囑咐妻子把他的屍體和壁畫一起用一把火燒掉,和自己的心血一起化為塵土。

這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詩與遠方的故事,斯特里是真的不把功名利祿和外界的評判放在眼裡,他在這份曠世奇作完成的過程中就得到了滿足,之後會不會被世人看見,能不能得到讚譽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的偉大在於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並且再也沒有為六便士低過頭。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運,命中註定是哪樣就是哪樣,人不僅要活著,還要生活。專心抬頭追著月亮走也好,認真低下頭撿地上的六便士也罷,邊撿著六便士邊抽空抬頭看一眼月亮也好,你要有認清自我的勇氣,也要給予自己去追尋真實所想的自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看完了。但是從始至終,我都對斯朱蘭恨不起來。雖然他做了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拋妻棄子、奪友人妻,聽起來是個不負責任、狠心冷血、沒有良心的混賬東西,我一邊生氣、著急、為了為他犧牲付出的人扼腕嘆息,但是我卻怎麼也對他恨不起來。

這個世上,大多數人甘願循規蹈矩。但是輕而易舉的快樂往往無法帶來內心深處的滿足。很多人心底渴望更加驚險的快樂,但是極少數人選擇了涉足險灘。

斯朱蘭便是一個。

他年近四十,青春不在。他有身份有地位有正經工作,有老婆有孩子有在別人看來無比幸福而平穩的生活,他完全可以輕鬆無憂地渡過安穩富足的餘生。但是,他卻無比堅決地放棄了這被別人所羨豔的一切,選擇了兒時的一個心願,選擇了跟隨自己的內心。

他內心似乎有某種劇烈的力量在掙扎,似乎有某種無比強大、無以抗拒的東西控制了他,讓他無法自拔。

物質的需求對他來說幾乎什麼也不是。他可以吃不飽、穿不暖、可以沒有女人,但是他不能不畫畫。他打零工、做苦工,掙到的錢全都用來買畫紙、買油彩,他付出一切只為了畫畫。

儘管現實殘酷,他仍以理想眼光把義大利視為俠盜馳騁古蹟如詩的國度。他畫的是一種理想,低階平庸陳舊的理想,但畢竟是理想,這讓他的性格獨具魅力。

在生命的最後,斯朱蘭似乎終於把內心世界完全展露出來,他默默作畫,心知時日不多,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機會。他肯定把自己對生命的一切理解、一切頓悟都表現在畫中,終於藉此獲得了靈魂的安寧。附身的惡魔終於驅走,他痛苦的一生都是在為這幅畫做準備,隨著作品的完成,那飽受折磨的孤僻靈魂終於安歇。他願意死,因為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但斯朱蘭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他是終生跋涉的朝聖者,永遠思慕著聖地,那心魔對他毫不留情,他也寧願付出一切去追尋。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這本書講述了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理人查爾斯,突然間拋妻別子、離家出走、遠赴巴黎,只為了追求自己心中隱藏許久繪畫夢想的故事。主人公查爾斯的性格是怪異而且不擅於交際,在當時他的繪畫作品也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追捧,但是查爾斯堅持自己內心世界的追求,不斷的創作,不斷的挑戰自我,最終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筆燦爛的文化財富。

我剛開始認為查爾斯是一個瘋子,他沒有歸屬感和責任感,他拋家棄子,只為了自己而活。但是慢慢的我覺得,查爾斯也是個了不起的人,他不在乎衣食住行、不在乎世人眼光,他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併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單純的只想一心繪畫。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取捨,學會堅持。堅持夢想是最簡單也是最難以執行的追求,我們每個人都有對於愛好的追求,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所剩無幾。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環境和外界事物所打斷和干擾,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希望能夠有所收穫,因此不斷的向身邊環境進行索取,我們努力學習希望能夠獲得更好的考試成績,而沒有投身於知識本身;我們堅持運動希望能夠鍛煉出更健康的身體,而忽視了運動本身的樂趣,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於追求物質世界的豐富多彩,而忽視了自己內心最根本的需要。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我們很難像查爾斯一樣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即使外界紛繁複雜、燈紅酒綠,我們依然能夠懷揣自己內心的信仰,手握六便士,心依然向著月亮。

在這本書的最後,“他們每個人都相信,在這個元旦的早晨,生活會稍微變得好點。”跨越兩個時空,善良、焦慮、不完美卻又真實迷人的靈魂,努力在愛中彌補傷害,也終將獲得力量,像個英雄一樣從黑暗走入光明,從而提醒我們:不要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氣,因為它一刻也未曾離開過我們。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又是一個懶散的早晨,開啟窗,清晨的絲絲涼意在這個夏天顯得特別珍貴,我靜靜地靠在窗邊,隨手拿起床邊的《月亮與六便士》,藉著晨起的陽光,看了起來。

故事的主人公——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原來是和我一樣的平凡人,只是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在故事裡,月亮是夢想與信仰,六便士是安逸與舒坦,縱然腳下鋪滿了便士,而他的眼裡卻只有月亮。我為斯特里克蘭歡呼!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後悔從來沒有光顧過他的意識。當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就像一幢房子,馬上就要結頂了,結果他卻說“我要重新造”,從而在別人懷疑、嘲笑、不理解的目光中,他能有勇氣活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我表示無限敬佩。

夢想與信仰,從我們呱呱落地起,就與我們相隨,本是靈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斷浸染中被磨滅。斯特里克蘭,在他活到四十歲,渾身已沾染了俗氣時,能毫不回頭,拋棄一切,內心的堅毅已徹底的震撼了我。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生活中也許我們能夠忍受奮鬥時候的艱苦,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一樣,但是我們卻不一定能夠忍受安定之後的重新開始,很多人的生活,一旦被打破就會一蹶不振,但是,像斯特里克蘭那樣,主動打破,追逐夢想,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最喜歡書裡的這段話:“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似乎在很多時候都變成了幻想,或者最後夢想也被現實打敗了,但是,在這本書中,我發現,每一個人,每一個夢想,在追逐中是最閃亮的,夢想之所以美好,是因為追逐讓我們擁有了更多。

陽光透進來了,我伸了伸腰,又是一個元氣滿滿的早晨,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我也要打破平靜,追逐我的夢想,尋找我最閃亮的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劉瑜曾如此評價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以高更為原型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藝術,放棄了優渥的生活,用畫筆繪畫出光輝燦爛的生命。

有人嘲笑他的痴,但我卻佩服那追月的勇氣。在這個喧囂的年代,鮮有人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有追逐心靈的超遠的勇氣,那種追逐詩與遠方的勇氣。

詩與遠方從來都不應該是我們為了眼前的苟且而該捨棄的。王爾德曾吶喊“我不想謀生,我想要生活。”故不論是在玫瑰莊園還是在陰暗監獄,他都不曾沉淪與苟且,他用那心底的美好寫下一篇又一篇令人沉醉的故事,鑄就了更深刻的靈魂。

亦如那埋頭於黃金小巷22號的卡夫卡,其父親是一名有名的商人,而卡夫卡卻放棄了那可以給他帶來優越生活的職業,以孤獨作伴,以夢為馬。《變形記》《城堡》……在這孕育而成,給孤獨的送去慰藉。讓人即使在物慾時代,也能在意這精神上的錘鍊。

但讓人為了詩和遠方放棄眼前的苟且,又是多麼的異想天開,是多麼的不真實。可如果放不下,為什麼不二者兼得,在這充滿物慾的年代,“詩意地棲居”。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是某個秋日的雨後,王摩詰登高遠望,淺吟此句,心境定是閒適幽靜的,暫離了書案,儘管物質上並不富足,但他依然從空明的秋景中找到了精神的閒暇,得到靈魂的超脫。無獨有偶,蘇子被貶黃州,生活過得十分拮据,但他也未囚於這拮据生活,仍在明月夜裡與友人漫步亭中,賞月弄影。由此可見,精神的閒適是不同於物質的閒適,當靈魂足夠富足、豐厚,即使物質匱乏了,奔波於生活,人依舊可以覓得精神的棲息地。

荷爾德林的話仍然縈繞在我的耳畔:“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於這塊大地之上。”所謂 “詩意的棲居” 不就是享受精神之閒暇嗎?

同樣,“我就要走了,去往茵尼斯弗利島,築起泥巴房”,一座湖島,一間泥房,九排豆壟,一個蜂巢,伴著雲雀的拍翅聲,葉芝於心中茵尼斯弗利島獲得了靈魂的滋養,享受著精神的閒暇。

當世人都汲汲於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何不選擇在心中建起這樣一座島,追尋寧靜淡泊之境,並於其中體味閒暇之趣,走向生命的自由與舒展。

在物慾時代,詩意棲居。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

好像每年年底的時候才靜的下心讀書,這可真是有點糟糕呢。

讀之前其實聽過很多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探討,大家都在說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選擇。但其實我在讀的過程中,看到的更多的關於人性的探討。以前沒有讀過毛姆的書所以不是很瞭解他的寫作特點。但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矛盾。毛姆寫人真的很厲害,寥寥幾筆就活靈活現。斯朱蘭,德克,人性的矛盾在他們身上體現的非常充分。斯朱蘭極具繪畫天賦,極具個性,直率灑脫——作為旁觀者也許你會這麼認為。但你若是與之親近,而你只是我這般的俗人,你大概會覺得他自私冷漠不識趣,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拋家棄子,對德克的好忘恩負義。德克也同樣如此,是的,作者筆下的他雖然繪畫才能一般但是眼光獨到,他很早或者說是最早發現斯朱蘭是天才,同時他又很惜才,對斯朱蘭照顧有加。可是德克的善良和同理心由於缺乏底線,讓人忍不住看不起。從不同的側面來看他們,他們的每一面好像都是人性的極端,當這些在同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你會感到矛盾,但是很真實。天才與自私,善良與軟弱,多希望不是這樣的組合呀,可是偏偏人性就是複雜。而越是個性分明的人越體現出這種複雜。斯朱蘭筆下的其他人物,比如斯朱蘭夫人,布藍琪以及大溪地的那些女人們,毛姆幾筆就寫出了她們的特點,有很多書友覺得是毛姆對女性有偏見。對此我保留我的意見,畢竟我不曾瞭解過毛姆和他的時代背景,我更願意相信那是寫作需要,是為了突出斯朱蘭的人物特點。

書中關於斯朱蘭作品的描寫我有點get不到,我實在是藝術素養太低,見識太少,想象力又匱乏。希望自己以後多多增長見識多多接受藝術作品的薰陶,也許那個時候再來讀這段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書中大溪地的描寫確確實實的讓我羨慕了,彷彿桃花源一般,與我一直所幻想的地方几乎沒有差別。大溪地於斯朱蘭是歸宿,不知我的歸宿在哪裡。更不知是否能夠找到,是否有足夠的個性去尋找。

可斯朱蘭的後半生活的太純粹了。我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書名:月亮與六便士

作者:[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譯者:徐淳剛麥克安德魯上校煞有介事描述的那種浪蕩浮華,連個影子也沒有。斯特里克蘭把椅子上胡亂堆放的衣服扔到地上,讓我坐下。

趾高氣昂 夢想活在上層社會的可憐女人

“有人建議讓她當演員,我當然不同意。有名的劇作家我都認識,只要我張口,明天就有角色給她演。但我不想讓她和那些人打交道。”

欲情故縱 總得想點手段才能得到聽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對於斯特里克蘭近年的生活,我故意不聞不問。我沒有表現出對他多有興趣,最終,我得逞了。他開始談論自己。但是,他的口才太差,這些年的經歷他講得含糊不清,所以許多地方我只能憑自己的想象來填補。對

沉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牛奶麵包??????又算是什麼呢

他完完全全過著一種精神生活,真是令人欽佩。

追求理想的人是這麼一副行屍走肉的狀態嘛?!

他走出來,帶上了門。在我的想象中,我看見斯特里克蘭把他的帽子往桌上一扔,坐下來,點燃了一根菸。同樣墜入情網,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是:女人可以一天到晚談戀愛,而男人只有幾分鐘。

無知者無畏嘛!有限的生命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不可放棄與浪費的奢侈品。因為無知,所以探尋,因為探索,所以才慢慢的明白我們真正追尋的生命的意義所在。人生的探索路上是孤獨的,這種孤獨誰又會喜歡?但是沒有這種孤獨與付出,又何來的幸福與快樂可言。這也許就是人活著的智慧,痛並快樂著!不然枯燥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

世界冰冷而殘酷。沒有人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必須深懷謙卑。我們必須看到寧靜之美。我們必須隱忍地生活,這樣命運之神才不會注目我們。讓我們去尋求淳樸、善良者的愛吧。他們的無知比我們的知識更可貴。讓我們保持沉默,滿足於我們小小的角落,像他們一樣平靜溫順吧。這才是生活的智慧。

當你的所作所為超出一般人的認可範圍之外,他們就是覺得你腦子有病,沒有個性

亞伯拉罕沒個性。”“上帝的磨盤轉得很慢,但磨得很細。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這本書間斷了好幾次,內蒙,開學,但讀完之後還是有幾句想說的。

之前並不知道題目所隱含的意義,月亮與六便士都是很平常且有等級之分的:月亮高高在上,主宰整夜星辰;而在英國,便士是最基本的貨幣單位。

而斯先生意外或有意拋棄他在英國的家庭,轉而去尋找他自己真正所喜愛的生活方式。

二者生活方式也是月亮與六便士的一種象徵,前者生活優渥,妻美家滿;後者窮困潦倒,顛沛流離。

而他在中年四十六歲時為何會做出這種選擇,令人驚詫的行為?在作者暫時瞭解到之前只是簡單歸結為女子的原因,而斯太太一度陷入無助哭泣當中並後期略帶責備反思譏笑之感。

斯先生,他放棄了“月亮”,但他看起來比以前過得更舒適自在。他選擇了“六便士”,雖條件大不如前,但這才是他的巔峰人生的開始。

一個人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並且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甚至給予極大的嘲笑,放蕩不羈的生活,厭煩過度依賴式的女人愛情。

他轉轉停停,一路上遇到不少人。荷胖是最令我感到人物刻畫深刻的一個人。他不聽妻子勸阻,照顧斯先生,病好時候還佔據了他的畫室,在兩人暴露情感之後又把房子留給他們,還時時處處打探妻子心意與生活。

在斯先生離開之後,他又對妻子不計前嫌的相關細節描述更是加深了他對他的真摯和斯先生脾氣怪異和對女人態度—不要煩他。

在他後期生病甚至生病作畫,醫生的言語側面展現出艱辛和震驚,而他的冷靜無我狀態更是震驚我。

他瘦小蜷縮,看起來更不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卻在死前創造出那麼偉大的作品。當提及那所房子時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畫作化作灰燼,這或許是對世間的另一種告別吧。

死後,他的名聲大噪,而眾人只知斯太太而不知妮娜陪著他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並且在晚年創造的心態及觀後感。

人們都不對一個土著女人產生多大興趣,人們最後瞭解的斯先生也是一個不完整虛假的。除了我,這是世人的遺憾。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是一位證券經紀人,家庭富裕美滿,妻子溫柔賢惠,孩子健康聰明,妥妥的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羨慕的“人生贏家”。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驚掉下巴的事情,年近40的他放棄了擁有的一切,隻身一人去了巴黎追求自己的理想—畫畫,他的妻子覺得他是出軌了,其他人覺得他太過於自私。其實之前有刷到過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有人把重點放在了他不負自私自利的重點上、同情與他的妻子,不諳世事的孩子。有人把重點放在他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他的妻子不是他的靈魂伴侶,所以他的做法無可厚非,其實這兩者的觀點都沒有絕對的正誤,因為每個人思考的方式所站的角度不同。

當斯特里克蘭來到巴黎去學習繪畫。在這裡他甚至連溫飽都不能被滿足,可是這一切對他來說都無關緊要,只要能畫畫,紙筆就是他的全世界,但是他作畫只為尋求自己內心的世界,在極度貧困的境地下,面對別人的賞識,他甚至都不願意將他的畫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的行為舉止皆令人厭惡,彷彿他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矛盾體。為了找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他必須完全拋棄肉體。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中,他找到了那座小島,和當地的一個土著女孩結婚(遇到的唯一一個不會打擾他的生活的女性),在窮困潦倒的日子裡記錄不斷迸發的靈感,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裡,疾病纏身雙眼失明的他終於找到了自己內心最終的伊甸園並將其展示在牆壁上。畫作完,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而他最後的遺言是讓妻子燒掉這驚世之作,他所作的畫從不為名與利,只是單純至極的追逐夢想。在這個滿地皆是六便士的世界裡,他抬頭看到了自己的月亮。

我想對於普通人來說,既然不能也不應該脫離現實生活,單頁一定不要忘記你心中的“月光”。一邊腳踏實地的工作,一邊仰望星空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應該是最好的狀態,畢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