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8.63K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為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為了可以吃飽,完之後再為下一頓而努力著,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裡做著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為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保持自己體內的溫度,提供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著這上面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馬上飛過去,來品嚐那裡的美食,我邊看邊擦著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麼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直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裡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給我們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可以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可以體會的回到家裡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裡,吃到餃子也就表示著回到了家裡,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2

今天,我看了一個關於《舌尖上的中國3》的視訊短片,頗有感觸。

看過視訊,我知道了:原來在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味道里,辣最年輕,也最刺激。貴州遵義市,是一個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把辣椒當做下飯菜來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貴州人,經常會隨身攜帶一瓶辣椒醬,既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又是對辣椒的忠誠。在成都的菜市場裡,辣椒遍地都是,隨處可見。很多成都人對辣椒都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之情。想想我們廣東人,我們對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為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時,偶爾放一點提味。

說完辣椒,我再來說說白菜。冬季的中國東北,很多人都會吃白菜。它對於東北人的意義,不僅僅是由衷的喜愛,而且是打小的飲食習慣。東北天氣嚴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眾食用。沒有了當季的新鮮蔬菜,那麼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選。對於東北人來說,醃酸菜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用新鮮的白菜來醃製,味道會更好。這件事看起來難,但做起來卻很簡單。醃好的酸菜可以配魚煮著吃,也可以和肉攪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餡兒的餃子。時代在變,大家的口味也在調整,可對於大多數的東北人來說,不變的就是對酸菜的熱愛。

我覺得,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著不同的味道,我們應當享受這種美妙的味覺之旅。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3

作為一個正宗吃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幾乎讓我所有的饞蟲都被瞬間激活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部觀後感。那些看起來質樸,但是美味的食物讓我對於中國各個地區的美食都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第二季開播之前我就看過了預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樸實的勞動者帶給我們的感動。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著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採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釐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馬佔堆這個人讓我對於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為了給家裡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馬家裡對於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4

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數千年來,中國人對食物都是極為講究的。在我看來,這不僅是對美食的追求,也是對生活的追求。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離不開一日三餐。食為生活之根本,一個人對食物的態度,代表著他對生活的態度。

我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不乏山珍海味、玉盤珍羞。但我認為,人間最難得的美味並不在名家酒樓的豪華宴席裡,而在於尋常百姓家中的飯桌上,在於一頓家常便飯背後的人與食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國》,用攝像機帶領我們走訪大江南北,尋找人與食物之間的故事。我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各異,飲食習慣千差萬別。但在這些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飪方式,不同的鍋碗瓢盆中,承載的對生活的信念卻始終相同。

在《舌尖》裡,有許多讓人心生觸動的鏡頭:

養蜂人為謀生計,每年花期出遠門忙碌一定會帶上家中準備好的路菜。只要吃到家鄉的味道,就能忘記遠行帶來的疲憊;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過年回家剛進門口,只要聞到自家廚房熟悉的飯菜香味,在外的辛酸也就變得不值一提;遠離家鄉的人,收到母親或姥姥臘制的肉,內心總是滿滿的溫暖......中國人吃飯講究團圓,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即使是粗茶淡飯,也沒有比這更美味的了。食物,是一種鄉情的牽絆,是親情的關心,是遠在他鄉的思念。

在大山裡,有一種原始的美味叫做蕨根餈粑。從大山中挖取蕨根,用山林裡的材料組成天然的過濾系統,清洗蕨根,提取蕨根漿液,不斷沖洗,不斷過濾,把蕨根漿煮熟,裹上澱粉,便成為蕨根團。這是一種自然的美味,是祖先在食物缺乏的時代裡靠智慧創制出來的美味。蕨根餈粑傳至今日,已不僅是美味的傳承,更是對自然虔誠、感恩的心態的傳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已不僅限於果腹,還要求色香味俱全。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紛繁複雜的烹飪方式,給予食材全新的生命。在中國廚房裡,廚藝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一代代傳授,在傳授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授。廚藝的傳授,已不僅是簡單的手藝相傳,更是在傳承著祖祖輩輩對美食與生活的追求。

在廣州老城區酒家門前,一大早便排滿了人,等待著早茶的開始。廣東早茶,講究慢慢享受,早茶開始,享受的一天也就開始了。但年輕人是花不起時間去享受一頓早茶的,他們要為事業拼搏。老年人是喝早茶的主體,他們也經歷過青壯年時的勞累奔波,才得到晚年的安定享受,體會生活的情趣。其實,人勞累一生,得到的財富再多,最實際的,也不過是吃一頓安穩飯菜,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

中國人品嚐美食,從來不滿足於味蕾的享受,更多的是追求人與食物的交流。飲食,代表的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如影片所說:品嚐世間美味,也是在體會人生百味。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5

《舌尖上的中國2》開播以來不僅收大人們的喜歡,在國小生中學生也廣收歡迎。下面是一位中學生寫的一篇《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觀後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晚上做完作業後,跟著媽媽看電視!媽媽晚上在看《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看著看著,我也入迷了!感概中國美食跟中國文化一樣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到開始呈現出來的那鍋燉魚,我的口水差點流下來,心想我的媽媽可不會做這道菜,要是會的話該多好啊!接著更多美食接憧而來,太多了:什麼多味筍乾、鹹肉黃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著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說,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說,我會盡量學的,為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著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裡,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說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說,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6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昨天晚上實在沒時間,僅僅看了一集半,就斷網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首先,最讓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種毛豆腐,我吃過,在數分老師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還有臭鮭魚和火腿湯我都有吃到誒,就是紀錄片裡講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華的維度和徽州一樣,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樣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紀錄片裡說的"杭州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醬鴨",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來給高中班主任帶了這種當地特產,也不知道老師覺得口味怎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鳴謝單位,雖然僅僅只有幾個單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電視臺",我還以為江西的某個美食也有介紹,甚至會有萬年的貢米的,但是七集看下來都沒有看到關於江西的美食上場,觀後感《《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陝西、山西的麵食,東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筍,雲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慶的辣食…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雲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麼黏,吃多了容易脹氣的,他們怎麼會以這個為主食啊!我們只有打麻餈的時候或打年糕的時候會用糯米的。

這個紀錄片確實很贊!尤其是那宣傳片的首頁,如果沒有看到鏡頭最近的.筷子,遠看還以為是紅色的寫意山水畫,實則是臘肉的紅色紋理,那麼富有文化底蘊…

我知道,我所品嚐到的僅僅只限於川菜和徽菜,但是,這一記錄片帶我領略了中國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蘊的美食,留在腦海的不僅僅是那熱騰騰的氤氳的美食熱氣,還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悠長,以及味蕾中對大自然最為無私饋贈的感激。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7

北風呼呼的吹,雪花飄飄灑灑。村頭的二踢腳響起,臨近春節了,街頭巷尾家家戶戶瀰漫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媽媽的石磨又啟用了。經過泡製的黃豆再加上兩勺水灌進石磨頂端的小孔裡,蒙起眼睛的小毛驢繞著石磨慢悠悠的拉磨轉圈,一會功夫,白花花的生豆漿沿著石磨下邊沿流了出來,一盆、兩盆,滿滿當當,這便是水磨豆腐的食材。

大火呼呼的吞噬著鍋底,開水在鍋裡翻滾,一雙佈滿裂紋的手在使勁的擠壓著裝滿生豆漿的紗布袋,豆汁沿著木板流進開水鍋裡,沸騰著,翻滾著,等擠壓完全部的豆腐食材,鍋裡的火候也差不多了,媽媽最拿手的就是拿出一種叫滷水的新增劑,慢慢的點入翻騰的豆漿鍋裡,奇蹟就在這裡,大鍋裡的豆漿開始分離,一會功夫,豆花開始成形。屋內屋外瀰漫著濃厚的豆腐味,我們孩子們自然很饞,口水已經在喉嚨裡下嚥多次,這時候媽媽便會先盛出兩勺加上佐料讓我們解解饞。接下來,媽媽會用大漏勺把大鍋裡分離好的豆花裝入一個大竹篩子,上面加一塊洗乾淨的木板,木板上面放置一塊大石頭進行擠壓,滷水從篩子的空隙裡流淌下來,小狗小雞們也都聞出原汁原味的豆腐味兒了,在院子裡追逐打鬧,哄搶豆腐渣兒解饞。個把小時後,篩子裡的滷水已經被擠壓乾淨,掀開木板,這原味豆腐算是完工了,媽媽會小心翼翼的把篩子裡的豆腐切成方方正正的塊存起,以便春節享用。

農村人過年,最實誠的就是每家每戶都自己宰殺一頭大肥豬,豬血便是這時候收集的。

入秋,天高氣爽,在隴東北部山區,蕎麥花開遍漫山遍野,充足的吸收了大自然的陽光、水分,辛苦的農民在秋後便儲存好這冬天用來享用的蕎麥麵。蕎麥麵加上新鮮的豬血,經過精心的揉搓,精洗之後,像山東人攤煎餅一樣,一張一張,媽媽在節前馬不停蹄的趕製,

攤好豬血蕎麥麵以後。白裡透紅的蕎麵在案板上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大的食材算是準備好了

乾淨清亮的胡麻油在鍋底 旋轉,隴東特有的乾菜加入鍋底沙沙作響,媽媽利索的向鍋裡新增各種佐料,自然少不了豬血蕎麵,少不了香氣四溢的豆腐,蔥是剛從地窖裡挖出來的,嫩綠色的蔥花撒在豬血豆腐的碗裡,看著都讓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

在隴東,把日子過好了叫“殷實”,誰家殷實不殷實,就看那一碗豬血豆腐了!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8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眾多的美食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著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著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著留著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為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為貴,他們並沒有為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著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為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新增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眾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援,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為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為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眾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9

今天才開始看舌尖上的中國,真覺得以前沒看真是損失不小,完全就是一百科全書啊,資訊量真大,眼睛眨一下都會錯過很多精彩,感覺中國的歷史真是悠久,中國人的祖先真是智慧,中國的傳統文化果然精華,中國的飯真好看又好吃。

但是片中也時時在暗示,村裡人都去城市打工掙錢了,好多技藝面臨失傳,讓人痛心,機器代替人力,人類得到了閒暇,不用負重勞作,卻也失去了最純樸真實的美味,如陝西老漢所言,還是石磨磨出的香啊。我輩九零後誰還會願意去學這門技藝呢?以後還能吃到純正的什麼呢?豬肉?大米?還是蔬菜。上帝是多麼的公平,人類只有失去重要的東西才會得到想要的東西。

查幹湖的捕魚者每次都只會用大網去捕兩公斤以上的魚,故意漏掉小魚,這已經成了祖先流傳下來的約定,真是令人感動,彷彿與自然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人類只取自己所需,不去傷害大魚,不去打破生態平衡,而大自然供養他們的祖祖輩輩,每年同樣的厚愛和饋贈。從來不會食言和背叛,比人的關係都可靠,可如今人類更像是小人得志了,貪婪的慾望讓他們目光短淺,能捕到的魚每年都在減少,不止是魚,樹木,河流,冰川都在慢慢變化,不在乎大自然的人,有一天,大自然也不會管他的死活。

節約這個概念以前真不在我心裡,只要是免費的,姐們我恨不得多用點,後來身邊好多長輩的言傳身教讓我真是改變了,那麼多次的教誨,特別是她們自己那麼的節儉,她們可不會區分是不是免費的,我這心裡就算是塊石頭也化了,可是沒吃過苦,受過窮的人,真是沒法處處都記得啊,今天看了挖藕的人,一天工作下來,腰痠背痛的還要忍受各種折磨,真是讓人心疼,菜場的藕只有兩塊五一斤,可沒想到背後的辛苦確是給我250塊我都不願做的,所有的辛勞都應該被尊重,所以我現在都很少在大街上亂丟垃圾,也是考慮環衛工的不容易啊。

所以我是多麼感謝我生在這個年代,這個國家,這個地方,我可以吃到那麼多好吃的,去那麼多好玩的地方,大自然還留有原來一半的風貌,我還能看到雨看到雪,早上出門散步的時候我心裡就默唸,感謝爹媽,感謝陽光,感謝空氣,感謝每一個身邊走過的路人,能這樣走著,真好。小時候有首歌是這樣唱的,媽媽的草地,是溫暖的搖籃,請不把草地損壞,讓媽媽心酸,地球是我們的媽媽,我們都是她的孩子,熱愛媽媽吧,請不要給媽媽增添麻煩,熱愛這一切吧,也許下一秒,他就是別的樣子了。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0

老爸,《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好,你要看呵!我對烹飪有一種偏愛,知我者莫過於女兒也。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記錄片,從始至終,“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才是這部記錄片的主題。

那吱呀呀的石磨聲,呼呼的擀麵聲,讓人自然地想到了農村的生活。年夜飯的場景,不斷的出現,我們感受到中國人特有的大家庭的和諧。廣東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廣西的米粉,山西的哨子面,蘭州的拉麵,每一種食品的挖掘製作,觸動我的不僅僅是味覺感受,更多的是中國文化的美感。

他們的大多數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們不是飲食技術表演者,而是參與者,是主角,展現的是他們的生存,情感和命運。鏡頭的不斷轉換中,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撲面而來。彷彿我們也在旅遊,邊吃邊遊。我們又好象在對話,與人對話,與天地對話。

第五集——廚房的祕密,講述精湛的美食技藝的人有關的故事。我們的菜餚,經歷了煮蒸炒三次重大的飛躍,他們的共同本質無非是水火關係的調控。美食作家沈非巨集為該片撰寫的解說詞,“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說得都深刻呵!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是一檔美食節目,不如說是以美食為主題,反映了一種原始的世代傳承的飲食文化,傳遞了人們對自然的無限敬意,和感恩。每一個鏡頭都樸實、善良、感恩、平靜,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到溫暖,盡流露出濃厚的鄉思之情。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1

舌尖上的中國味,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也空前的受歡迎,我想這應是與其本身獨特的定位有關吧。與其說它是在介紹中國美食,更不如說是在介紹中國的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

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只是看菜品,更能看到每個地區的文化特點。每一道菜,與其說是菜,倒不如說是一本書,它講述著中國人文的演變,也是一部電影,它演繹著一個家庭或是一個人的一生。或許菜品的口味是不同的,但它傳達的精神卻是所有人的。

一方人成一方魂,就像是每集的標題名,不論菜品還是文化,它承襲自然的饋贈,講自己的故事,在轉換中收集靈感,在味蕾中品生活。《舌尖上的中國》它所講的並不是某個菜系或某些極其“高大上”的菜品,而是每個人心中最熟悉的味道,最平凡的生活。五歲的寧寧與外婆一起做年糕,艾草被一遍遍揉搓取汁,老人,孩童——最溫馨又最落寞的風景;歷經四代人的百年興蝦鋪,76歲的郭紹芬看著老伴的遺照,回憶50年裡做蝦醬的日子,“愛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與你的過往。”

當然,《舌尖上的中國》在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與感動的同事,又反應了一系列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長大後的寧寧,是否記得年糕的做法?做蝦醬的醬缸又是怎樣的命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若我們不去傳承,它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2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為重要的部分,人每一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為了能夠吃飽,完之後再為下一頓而努力著,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裡做著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為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堅持自我體內的溫度,供給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著這上頭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立刻飛過去,來品嚐那裡的美食,我邊看邊擦著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樣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向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裡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能夠給我們供給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能夠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能夠體會的回到家裡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裡,吃到餃子也就表示著回到了家裡,不管自我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3

《舌尖上的中國》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後蘊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廚”不僅在節目中學到了許多美食的做法而且還增添了許多(領略了)“語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媽媽正一邊看著《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一邊在照著節目炒菜。終於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興致勃勃的夾了一口,然後帶著哭腔說:“媽,菜太鹹”。海洋媽拍拍他的肩膀說:“那就讓時間沖淡它吧!”多麼幽默的媽媽啊!

說起吃,中國上下五千年有著太悠久的歷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不得不說---餃子。它也是我的最愛!

總聽父母說,他們小的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一頓餃子。可是現在的吃貨們是何時想吃就何時包煮。我作為現在的中國吃貨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小白菜餡的餃子。先說說餃子的形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巧玲瓏”。一個個又圓又小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謂“濃縮的都是精華!”煮好後的餃子更是漂亮,那餃子皮幾乎都是透明的!透著小白菜嫩嫩的綠,輕輕地咬一口,餃子餡的熱湯(清香)便溢在(滿)嘴裡,享受著湯中濃濃的美味!怎麼樣,有沒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家餃子的與眾不同。媽媽告訴我,這用來做餃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和麵也有講究,要揉得有勁道,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餡鮮皮薄才真正好吃。

媽媽的餃子常常讓我回味無窮,因為我知道餃子不僅味美,還包著對兒女無限的愛!

每個吃貨都有自己最愛的美食和最難忘的故事,那麼你是吃貨嗎?你最喜歡中國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4

這幾天,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憑藉著高清的攝影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對熱愛美食的中國人的描寫,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為一個小小的美食愛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我不禁一陣感慨呀。在這裡,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心得。

食物,對中國人來說,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說:“民以食為天。”而美食,更是廣大中國人民所追求的,中國人對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熱愛恐怕可以居於世界之最。正因如此,無數的美食隨著地域,時間,空間的變化也不斷變化和改進。中國人所創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數的。無論是湘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長,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稱,有的則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覺備受好評。每個人對食物的愛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的鹹的,有的喜歡辣的,有的喜歡甜的,有的喜歡苦的,更有甚者喜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每個人都對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個湖南人,就只吃得慣湘菜那香辣,濃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島,北海那一帶吃味道較為清單的海鮮,就很吃不慣。我認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錯的,浙菜就不太對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學就有很多喜歡浙菜和粵菜的。

食物,真可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性格都可以隨著食物變化,像川湘一帶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樣火熱,開朗。食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的基因裡,用舌尖品嚐中國的飲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15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造就了講究的中國人,也便造就瞭如同山水畫一般充滿了文化氣息的中華美食。

近來《舌尖上的中國》在全國熱播,我也便忙裡偷閒地瀏覽了一下。這一部介紹中國美食文化的紀錄片,統共七集,處處充斥著一個又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鏡頭,與滿含文藝情節的解說,以如此誘人地詮釋著中華美食,也從中滲透著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習俗,中國人的質樸,與中國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是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說是在介紹中國的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單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已不單單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