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愛的教育》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63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愛的教育》讀後感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在我房間的書架上,已擺放著不少的書。其中有一本叫《愛的教育》。

書面雖已破舊不堪,但我卻對它情有獨鍾,因為它是父親留給我的最珍貴的禮物,也許正是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愛。我從小是個性格十分內向的孩子,也許是幼時父母忙於生意,對我缺少溝通的機會與時間,我常常孤獨地仰望著天空,以為我這一生絕不會有愛,也不會有愛心了。於是,我除了上學讀書,剩下的時間總是獨自悶在小房間裡翻弄著早已被自己翻爛了的書,那段日子書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託。轉眼到了我十歲生日那天。我以前對此日有莫大的厭惡。這天,父母給了我生命,卻沒有給我愛。父親似乎洞悉了我的一切,他去書店找了好久,據說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這本書並把它送給了我。在書的'扉頁上有著父親的一句話:讀完它,你就會知道什麼是愛,然後你便會擁有愛。當我收到時,已經淚眼婆娑了。我花了整整一天讀完了它。愛的教育,對我是一次愛的洗禮。書以一個國小生的日記形式,反應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生活,字裡行間體現了“愛”,充滿了“愛”,沉甸甸的、厚重的——愛。我不由地想起了《聖經》對愛的定義:愛是恆久忍耐,不是嫉妒;愛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的教育》正是用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來詮釋愛的真正含義,一篇篇看似平凡的故事卻包含著一個個深刻的愛的哲理,我的心境變得日漸豁達開朗……

《賣柴人與紳士》是《愛的教育》一書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很有身份的紳士的兒子卡羅與一個賣炭人的兒子貝蒂之間吵架,紳士的兒子罵賣炭人的兒子:“你爸爸是個窮叫化子。”說實在的,卡羅並非故意侮辱貝蒂,可貝蒂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告訴了他的父親賣炭人。賣炭人找到老師,老師將情況告訴了那個紳士,紳士立即要求兒子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賣炭人和貝蒂道歉,並要求兩個孩子坐在一起。讀後,我深受啟發,深刻地領悟到父愛如山的厚重之情。

《萬里尋母記》是《愛的教育》中的另一個故事,我讀這篇文章,幾次潸然淚下,幾乎哽咽著用心讀完這篇文章。正是崇高至上的母愛讓母親為了孩子,遠渡異國他鄉,關鍵時刻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將僅有的財產留給孩子!也正是崇高至上的母愛讓一個年僅13歲的兒子為了尋找母親能歷經九死一生!難道這一切不是“愛”之所致?與馬爾可相比,我顯得多麼渺小啊!我要汲取他的精神,坦然地去愛和被愛,讓自己的心靈、自己的生活處處充滿愛。如今,儘管爸爸媽媽共同生活的日子已走到了盡頭,但我堅信他們對我的愛依然存在,我對他們的愛也依然存在。

感謝《愛的教育》給我帶來了許多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我要感謝社會,人在旅途,從一個起點,到一個終點,而在旅程中,為你提供一切的,就是社會。它給了你家庭,給了你權利,給了你生活。總會有人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滿,只是人們缺少一顆感恩的心,才會沉澱出那麼多的不滿。我覺得感恩的心是一劑正確調整心態的良藥。它告訴你:人們在感恩大自然的同時,也應該感激這個默默守在你身邊的社會。

還要感謝的是在生命中出現的所有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我覺的“感恩”是尊重的基礎。是愛的充分體現。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汙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讀完了《愛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只有不斷的去發現,去感恩,才能讓人

覺得得很溫暖。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群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是一種人人都想要而得到的感覺。愛能夠使你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你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你。大愛無形,大愛無疆。愛沒有國別、區域、種族、敵我、恩怨等時間或空間上區分。這種博大的愛正是以寬容的胸懷,去愛所有的人或物,希望世間沒有仇恨,沒有猜忌、沒有歧視、沒有冷漠。希望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愛一個人,就要因對方的快樂而快樂,因對方的痛苦而痛苦!這就是愛!偉大的愛!博大的愛!純潔的愛!無私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我讀一本好書”暑假活動中,我一口氣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首要敘說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個學期中所記的日記,以及每月一次教師所講的關於義大利少年的故事。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重、濃郁的情感力氣,無不訴說著崇高純真的人道之愛便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使愛在提高。

我走進安利科的日子,如同與他一同共享著日子的一點一滴,目擊著安利科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日子、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日子的尋求!

跟著看書的頁數的一頁一頁深化,我因感動而流淚的次數不斷的在新增,我供認這是一本洗刷心靈的書本,招引我的,好像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麼高,而是在普通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包含散發出的人道之愛便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真得很巨大。

小說記敘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級整整一學年中所閱歷、調查和感遭到的全部,其間交叉了他的`爸爸媽媽、姐姐寫給他的話及教師給學生謄寫的每月故事,經過他們來表揚愛的美德、和崇高的心靈,教導青少年愛祖國,愛公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勞作,孝敬爸爸媽媽,尊敬師長,團結和睦,互相協助,維護弱者,憐惜不幸的人。

愛,像空氣,每天在咱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咱們所疏忽,可是咱們的日子不能短少它,其實他的含義現已融入生命.就如爸爸媽媽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爸爸媽媽一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許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略的東西卻最簡略疏忽,正如這廣博的愛中深重的親子之愛,許多人都無法感遭到。愛之所以巨大,是由於它不只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莊嚴與心情。

《愛的教育》中描寫了一群充溢活力,活躍要求進步,如陽光般絢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窮,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夸姣中的。他們從身世到性情都有懸殊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一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誠之情。這兒邊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力說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只使書中的人物遭到薰陶,相同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間所體現出的激烈的情感所震懾。而面臨咱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氣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根底。

愛不加虛偽,不加冷藏,其實,假如咱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咱們周圍的全部,必定會發現,在這個國際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協助我、我多夸姣呀!我想《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夸姣的感觸帶給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4

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溢流於紙上,扣人心絃,動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戶曉,成了教育和鼓勵孩子們的積極進取的名篇佳作。通過拜讀,給我感人至深的啟示是:愛不但可以創造生命,更可以創造奇蹟!“啟示”激勵著我,也使我漸行漸明:教育是一種不懈的追求、無止的探索。

愛是基礎。

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也就要求我們做到他說的那樣:“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聯絡實際教育、教學,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習心困生、學習暫困生,對這一特殊群體我們要以特別的愛予以施教,予以關愛,沒有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學習的棄兒、做人的盲童;反之,因為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社會的棟樑、國家的希望。愛心是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是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唯其如此,才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因此,我們推言:沒有愛的教師是不完美的教師,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愛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世界需要人人充滿愛,世界才能變得更精彩!

愛是責任。

愛因斯坦說得好:“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教師責任感的最好量化。”責任心的體現,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就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它要求我們老師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絲絲縷縷: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既關心學生,又關注生活;既注重大處,又注意小節……因此,當學生思想出現情緒波動時,我們不妨同學生談談心,瞭解第一手開導情報,以便展開教育、指點迷津;當學生學習表現疑惑難題時,我們何不主動與他溝通,或輔導方法,或補習知識;當學生之間呈現誤解、溝壑時,我們做老師的應做好調解員、當好裁判員,讓學生重拾友情、再溫友誼………

林林種種,我們不能不說這就是責任,這就是愛的教育!

愛這種東西,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一句話有愛就好,有愛的日子真好。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湧動。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撒學生,愛滿校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愛,一個神聖而熟悉的字眼,愛讓我感悟到了很多。在生活裡,有同學間的友愛,有師長的愛,有父愛,有母愛。而《愛的教育》更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

這本書是義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寫的,它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對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的孩子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愛的教育》充滿了博愛的精神,這種愛像一根紅線貫穿亞米契斯的作品流光深遠,使這本書超越了時空,獲得普遍。永恆的價值,成為一部讓人受益匪淺不可多得的作品。小說記錄了對長輩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這本書細膩生動的刻畫了個種高貴品質—————愛國。善良。寬大。應用。俠義。無私令人深受感動。有《班長》。《窮人》。《告別》。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受啟發。如《納利的保護者》不僅告訴人們貴賤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而且要更加關愛那些貧窮的人。

愛是個人不能缺少的,我們一生下來,爸爸媽媽對我們有愛,爺爺奶奶對我們有愛……而我們又是怎樣面對這些愛的呢?爸爸媽媽愛你,讓你多吃青菜,增加營養;爺爺奶奶愛你,讓你多穿衣裳,彆著涼了,而我們顯現出的確實不耐煩的表情。讀了《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我以前是忽略了“愛”這個偉大的字眼,從現在起,我要珍惜所有人對我的愛,並將我的愛奉獻給別人。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愛是恆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不以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杯。

轉瞬間,我們離《愛的教育》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個字是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的,愛是對祖國,對父母,對朋友真摯的愛。愛是一種付出,愛是一種給予,其實也是一種回報。愛每時每刻都存在,而我們應該去關愛大家。

由此,我不禁聯想到這次汶川的地震想到了國家領導人對四川人民的關愛,想到了廣大武裝消防官兵對四川人民的付出,想到了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的支援。這些不都是傳遞著“愛”嗎

愛是博大的,是無窮,是神聖的,請大家記住:只要人人都獻出些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一書是爺爺在我上國小4年級的時候買的。可是,我翻了幾頁便沒再往下看。心想:太無聊了吧?都是咱們平常生活的事。於是,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一放就是3年,一直都沒有動。直到去年寒假才被迫拿起書來讀。

一開始只是看看情節好寫讀書報告,後來我才發現這真是本好書。為什麼說它是一本好書呢?一是本書刻畫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如:受人愛戴的卡羅納,令人佩服的德羅西,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蒂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比如從《寬巨集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羅納是一個勇敢和寬巨集大量的人。他勇於承擔不屬於自己的錯誤,並且讓老師饒恕那些犯了錯誤的人。從《我的同學科列帝》中則可看出科列帝是一個勤奮能幹的人。他一邊替父親料理店裡的事物一邊學習,還要照顧母親。文中的德羅西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是一位善良的人,從《7號犯人》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羅納、科列帝和德羅西這樣善良、能幹、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

但是,作者在書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蒂和有些虛榮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後搞得被學校開除了;他的母親來學校為他求情,他還在一旁不知廉恥的笑;那個人要是倒了黴他就幸災樂禍。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咱們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文章通過學校和社會上的小事教會咱們愛。“愛”是什麼?是愛父母,愛國家,愛身邊所有的人: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因為有人罵了他的祖國,寧可捱餓,也不要罵他祖國的那些人的錢;倫巴第的小哨兵為了觀察形勢而犧牲;《達達的看護人》中的無名少年隊醫院裡一個重病人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菲魯其奧為了救自己的外婆,而死去這樣的故事不勝列舉。

非常佩服作者亞米契斯他沒有用普通人常用的枯燥無味的說教來教育咱們。而使用一個一個日常的小故事來教會咱們愛。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現其實愛就在咱們的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現。其實愛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門前媽媽替我圍上圍巾;從外面回來父母遞上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是父母鼓勵我;學習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老師提醒咱們等等,其實外就在咱們生活中。只有善於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讀完這篇愛的教育讀後感,同學們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呢。

《愛的教育》讀後感7

讀完愛的教育,我都出版很深,這本書沒有華麗優美的語言,故事情節的設計也不夠懸念迭起、扣人心絃,但作者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個看似尋常卻並不簡單的故事,裡面處處洋溢著愛的心聲。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濃郁的感情力量,將近乎完美的親子摯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和鄉國之戀等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在這麼多故事裡,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從亞平寧山脈到安地斯山脈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馬爾科的小少年。由於家裡身負重債,馬爾科的母親決定到工資待遇比較高的地方當傭人,雖然他們都很捨不得她離家這麼遠,但是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讓她離開。母親離開不久的那段時間,他們之間彼此之間還有些聯絡,但是自從有一次母親寫信回來說身體有些不適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收到過母親的來信。馬爾科的父親想盡各種方法提現,過去都石沉大海,沒有任何迴音,收不到母親的信原本的冷清的家裡變得更加冷清,他們不瞭解母親的情況。每天擔心的以淚洗面,最終13歲的馬爾科因為思母心切,自告奮勇決定去母親到的那個地方去尋找母親。他的年齡太小了,父親不放心,堅決不同意他這麼小就出門,馬爾科想盡各種方法終於感動了父親,讓父親相信他有能力將母親從那裡找回來。

打包好行李之後,馬爾科坐上了一艘前往那裡的輪船,到了開始了萬里旋木的旅程。一路上他飽嘗人生的酸甜苦辣經歷,各種艱難險阻險阻,一次次的落空,又一次次的`獲得線索,無數次徘徊在絕望和希望之間。終於他依靠著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路途中,好人心的幫助輾轉數個城市找到了因為生病而奄奄一息的母親馬爾科的出現給了母親希望和力量。他鼓起勇氣積極接受醫生的治療,最後終於恢復了健康……

這個故事深深懂觸動了,我的心絃小小的馬爾科,為了找到自己的母親一個人翻山越嶺,忍受著無人說話的孤寂和沒錢吃飯的心艱辛,一次次希望落空的打擊,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由此可見,對母親的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

愛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就能讓人心裡刻下,深深烙印的讓人倍感溫暖的感情,父母養育我們,給我們無私的關愛,我們應該加倍報答他們朋友關心我們陪伴我們,我們應該與他們友好相處,對他們心存感激。

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呈現,雖然描寫的都是普通人和樊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呈現,雖然描寫的都是普通人和平凡是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偉大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8

“愛”這個字一直都是讓人捉摸不透的。在我的印象裡,從小到大都沒人有告訴過我關於愛的準確定義,愛到底是什麼,代表什麼,在哪裡,是需要我們自己用時間去琢磨和理解的。

《愛的教育》主要講的是一位叫安利柯的義大利市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寫的學年之紀事。它主要揭示的是同學之愛,師生之愛,家人之愛,以及對祖國之愛。

對於嚴師,大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都是抗拒和害怕,也不乏有反抗的心理出現。文中的先生看上去難以親近,但他默默地關心著生了紅粒的學生,也不責罰在他背後趁他不注意玩鬧的孩子,而是用親切的語氣試圖和學生們拉近距離,用愛和學生交流。這顯然是極有效的。比起棍棒下的教育,用愛去感化學生,就是以身作則的最好表現,也是育人的初衷。

同學間的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友誼,其實是最單純的。雖然文中挺身而出救一個快要被車撞到的低年級學生而被壓到腳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概率實在太低,但是也讓我感到由衷欽佩。小孩子的友誼總是純真的,單純的,也是最富有愛意的。這種愛意無關風月。

“愛國”二字是我們最不常掛在嘴上的,覺得國家大事,國家的繁榮昌盛,都和我們沒有實質性關係,其實不然。五湖四海的人只要在同一個國家,就是一家人。哪怕是素不相識,萍水相逢也要多多照應。這就是愛國情的體現。在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本里提到過,愛國其實很簡單。不需要我們在聯合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也不需要我們上前線保家衛國,我們只要做到最基礎的對國旗尊重,對國歌尊重,不知法犯法等基礎要求便足夠了。文中那可憐的孩子忍受不了別人對他國家的侮辱,那些對他而且很重要的,別人以同情之心給他的錢,他全數丟還回去。只因他心裡明白沒有什麼比國家的尊嚴更加重要。這就是愛國的意義。

整本書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不是它的配色或語言有多溫柔,而是它故事的純真和不加修飾的愛。“愛”這個字在中國其實是不常被聽見的,國人大多靦腆,從不把愛掛在嘴邊,也不繫統地告訴孩子愛是什麼。我們所講究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難道就不是愛的.教育了嗎?不,它是,一切的教育都是以愛為基礎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罷了。愛是無法觸及的,可它是能被感受的,天天哭喊著自己缺愛的人大多隻是不明白愛的真正意義罷了。愛代表的不只是愛情,沉下心去感受,愛一直縈繞在身邊,只是我們從未發現它的存在。愛的教育,愛的真諦,並不是羞於說出口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9

在五年級的時候,我有幸拜讀了[義大利]亞米契斯的大作《愛的教育》。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國小生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絡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帶給我愛與美的享受。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沒有騙人的宗教式宣傳,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看了這本書以後,我也身有感觸。

書裡有一篇故事《小抄寫匠》,這篇故事講了一位國小生能為家庭分憂解勞,忍受著父親的責罵。這時也使我自愧不如。生活在不缺吃不缺穿的環境裡,不僅不懂珍惜,還天天吵父母買這買那的。而父母為了滿足我們的條件,天天忙這忙那的,白天上班,晚上還應付我們的吵鬧。這也使我陷進到深深的回憶裡。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炎熱的天氣把我熱得夠嗆。所以幻想著這時要是有一瓶冰爽的可樂那該多好啊,於是我就開口向媽媽要錢,說要買可樂。媽媽就馬上說:“我天天上班連口水都沒能喝上,而你天天在家看電視,地板髒了也不懂得拖一下,你也沒能替我分擔一下,我這樣都是為了誰啊。”聽完媽媽的話,我就在想:不就是買一瓶可樂嘛,有什麼呀,用得被罵一頓嗎。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錯了。

我們已經長大了,也應該學會為媽媽分擔家務活,不然讓媽媽一個人忙裡忙外的,很累很累。再說了媽媽這麼辛苦不也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她就算再苦也不會覺得累的,只是一味默默的做下去。這也是母愛的偉大。也許我們在媽媽回來的'時候,只要倒一杯熱騰騰的茶,問一聲好,捶一下背,媽媽就會覺得為你這麼累是值得,也會覺得好親切,好開心。

我們可以擁有母愛的力量,向前駛去,而母親也可以擁有我們的力量,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愛護我們。

在這本書裡讓我知道的不只是怎樣為父母分憂解勞,也讓我知道了:在生活中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都必須要有一顆美好的愛心。

書裡也講了每個人都具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們的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也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公民。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量和不可抗拒的感情魅力,使人覺得這本書嚮往著美好與親切。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愛是亙古長明下的燈塔,他定睛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於我來說,可以算是“年代久遠”了。可當我翻起這本書時,我與它的間隔便消失了。在書中,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義大利文中就叫做“心”。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從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國小生的視角,寫他在一學年裡的故事,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裡行間,融入了人世間最偉大、最平凡、最樸實的愛:學生之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歌頌了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要尊重每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你和相同的性靈。在叔本華說這句話時,他已經在做了。在《愛的教育》這部書中,也有一篇這樣的小故事:

紳士的兒子諾比斯跟班裡最小的一個孩子燒炭工的兒子倍梯吵架。諾比斯自知理虧,無法辯解,就衝著倍梯氣急敗壞地罵道:“你父親是乞丐!”倍梯頓時面紅耳赤,默不作聲,熱淚奪眶而出,回到家裡,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的父親。之後,全身黑糊糊,個子矮小的燒炭工領著兒子來到學校向老師抱怨,恰巧諾比斯的父親正在門口給兒子脫外衣,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進教室,得知事情的原委,紳士拉著諾比斯說;“照我的話這樣說:‘我說了愚昧無知的話,侮辱了你的父親,請你原諒。如果我的父親能緊握你父親的手,那將是非常榮幸。”諾比斯不情願地按照父親的話給倍梯道歉,紳士向燒炭工伸過手去,燒炭工用力緊握著。然後,燒炭工捅了兒子一把,兒子心神領會,撲倒在諾比斯懷裡,倆人緊緊擁抱……

在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需要尊重。然而,它卻是來自對他人的愛,對社會和世界的愛,因為有愛,這世界才精彩;因為有愛,人們的胸懷才寬廣。一舉足,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處處灑滿了尊重的種子,愛加上寬容加上理解,就匯成了一個博大的海洋,這個海洋就叫做“尊重”。

合上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回想起生活中的我,在遇到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時,我冷眼相待,而卡羅納卻願意把自己的零花錢給一個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的同學。和他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得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稱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一切。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我覺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裡面有歡樂、有悲傷、眞的很有教育價值!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九十四頁《伍藍地的媽媽》這篇,伍藍地的媽媽真的好偉大,竟然為了伍藍地苦苦的向校長哀求,希望校長讓伍藍地從返校園,但伍藍地實在太不應該了!竟然看見母親苦苦的哀求也不為所動,看到這一篇,讓我覺得真的好感動!父母對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為寶貴的吧!

這部作品內容豐富,裡面有許多很好的例子,讓人覺得這部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意義,這部作品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的關懷,什麼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價值,我相信有了這些東西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這部作品可以繼續傳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讓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明白,愛有多麼重要!有多麼珍貴!

人,是感情動物,愛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教育界又一次高呼“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永恆不變的真理。本文中,筆者就職高學生自卑情結化解、職高後進生轉化以及職高教師職業枯竭防治等方面,闡述了“愛的教育”在職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實踐經驗措施,提倡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的“以人為本”教育觀。

在愛的教育的情景中,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滿懷的愛心就是滿心的喜悅。作為教師,看著自己的學生一個個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樑,“桃李滿天下”,那是一種怎樣的喜悅啊!有了這種成功,看到了自身的價值,教師就會對工作產生極大的熱情,就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耕耘,甘當蠟燭,甘為人梯,安貧樂教,樂於奉獻。更是在這樣的師生心靈交融中,教育教學變成了師生雙方共同用心靈的彩筆去創造的一幅美妙的藝術品,這樣的創造過程充滿了美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創造性地精心雕琢著自己的藝術品(學生),整個雕琢的過程中充滿了美,教師給學生美的教學內容,運用美的手段、美的教學語言、自身美的魅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引起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聯想,把他們帶入了嚮往的美的境界,這種充滿了社會情感美、理智美、德性美的活動過程讓人深深地陶醉於其中,感受它並受它感染,淨化了人的靈魂,昇華了人的品格,這是何等的一種幸福!作為教師,我們熱愛著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們深愛著祖國的孩子;作為教師,我們深愛著孩子,所以我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裡,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一連幾天都是烈日當頭,讓我連邁出家門的勇氣也消失殆盡了,無意中發現被我丟在一旁的《愛的教育》這本書,就不經心地翻看起來,可沒想到開篇就給了我很大震撼。事情是這樣的,“我”班上有三四個調皮鬼戲弄身有殘疾的同學克洛西。克洛西實在忍不住了,就憤怒地將墨水扔了出去,卻扔到了老師身上,老師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嚴厲地問同學這是誰幹的,當克洛西要站起來時,一個不相干的`同學卡隆卻提前一步站了起來,想為克洛西承擔責罰。老師知道實情後,表揚了卡隆。但令我吃驚的事老師沒有按常理出牌,他沒有責罰那幾個調皮鬼,而是告訴調皮鬼自己相信他們能改好。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我想這是同學之間的友愛;在學生犯錯的時候,不是一味的責罰,而是給予學生鼓勵、信任,我想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接著,在每月一話中,老師講了一個故事給同學聽。1895年,法意兩國為了奪回被奧地利佔領的土地,聯軍向奧地利宣戰。一天,意國的騎兵到了一家農舍門口,便詢問一個少年是否看見過奧軍,少年如實說奧軍在三天前就走了。為了避免敵人埋伏,士官打算爬上樹觀察地形,可他不會爬樹,就請求少年的幫助。少年二話不說就爬上了樹,可沒想到他一上樹就被敵人發現,敵人惡狠狠地朝他開槍,士官急忙叫他下來,可他為了全方位地觀察,並沒有立刻下樹。可這回一枚子彈向他急速飛來,並擊中了他,一位少年英雄就這樣走了。

面對敵人臨危不懼,英勇地奉獻自己,我想這就是愛國。老師又講了敘利亞的故事。敘利亞一家生活貧苦,父親接了別人家的書信來抄寫用以補貼家用,每夜執筆伏案到很晚了才睡,敘利亞很懂事,為了減輕父親的壓力,就半夜偷偷從床上爬起來幫父親寫。就這樣過了好多天,因為晚睡他複習功課時常打瞌睡,惹得父親對他嚴厲地責罵。後來有一天,父親半夜起來,發現了敘利亞在幫他謄寫,知道了他打瞌睡的原因,抱著孩子的頭大哭,對自己不明就裡的責罵感到後悔。

用自己的行動回報家人,我想這就是感恩。

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老師的愛、同學的愛、父母的愛...... 每種愛都是發自肺腑,都是那麼純真。同時我也明白了我們身邊存在著不同的愛,我們其實是被愛包圍著的!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懷著一顆愛人之心,我們的世界也會成為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處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後,對愛有了新的認識。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來寫的一本書,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雖然很簡短,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著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每放學回家,我就把這本書捧在手上,在陽光溫暖的陪伴下打開了這本書。我猶如一匹貪婪的餓狼。一頁一頁地仔細閱讀起來。這“愛的魔力”吸引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這書裡一篇篇故事雖然語句普通,但是它們都包含著深刻的含意。

書中的`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相對富裕,家庭環境輕鬆,快樂,和諧。他的父親是以為工程師,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思利科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恩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裡面記載了恩利科平時的所作所為,所感

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啟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宣讀的每月故事。它告訴我們小讀者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習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讀了這本書之後,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日記是《我們的新老師》。這篇日記裡寫了老師很親切,很溫柔,不管學生做錯了什麼事都會原諒他,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總是捨不得批評他們。作者把老師和學生寫得非常親切,感人,把它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寫得非常具體,從中我知道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愛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愛國之情,都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身邊。愛像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你的身體;愛像一杯清水,時時滋潤你的心窩;愛像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野花,需要隨時發現,隨時採摘。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讀完這本書,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因為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為愛而變得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窗外,雨正淅淅瀝瀝的下著,望雨絲如簾,窗外的景物迷濛如夢。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心裡一直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最高等的教育到底是什麼?當我捧著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中其實早已經有了答案。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心中沒有了愛,那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思想的傀儡。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屬於日記體作品。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善良、聰明、樂觀的孩子。作者以一個孩子的視角精心設計了這本書,我剛剛讀了序言,就已經被這書中所詮釋的“愛”吸引了。

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後面的內容——那是一個溢滿金色陽光的十月,孩子們開學還沒多久,就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一次上學的路上,一個一年級的學生沒有注意到馬車,和同學們玩耍,摔到了地上,那倆馬車迅速地朝他駛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個三年級的男孩勇敢的衝了過來,抱起了孩子。小孩得救了,可救人的小勇士卻來不及拖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這是一種雷鋒精神:勇敢。第二天,校長先生就宣佈了一個令人難過的壞訊息,救人的男孩要依靠柺杖走路了。讀到這裡,我用種說不出的感受,是難過,是失望,更是一種悲哀。還記得前段日子,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小悅悅接連被兩輛車無情的碾過,周圍路過的.幾十個路人都視而不見,一個兩歲的生命,還沒有綻放就已經枯萎,最後是一個老奶奶把小悅悅送進了醫院。儘管如此,這個生命還是過早的凋零了。我們必須要對那些自私無情的人進行嚴厲的譴責,也必須要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錯誤思想引起重視。歸根究底,還是因為這些人的心中缺少愛,缺少對別人的愛。

不經意間,又看到了窗外的雨,純潔的雨。思想和興趣又被拉回到了手中的書上。這本書不僅教人勇敢、善良,還教人堅持、頑強。老師對同學們講了盲童的故事,他們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卻沒有放棄,而是努力地去尋找另一個寶貴的東西。女孩子們竟然可以分辨出染過的毛線和沒有染過的毛線,男孩子們也可以知道正在旋轉的陀螺的準確位置,這些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可她們都是盲童啊!他們不能看到親人的臉,也不能看到太陽的光芒。可她們就是用樂觀、堅強,硬是讓溫暖的陽光照進了他們的心裡,刻在了他們的記憶裡。

不知不覺間,夜已深了,我仍然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在“雷鋒精神”日益口號化的今天,“愛”才是一切的基礎;在教育方式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請不要忘了,愛的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