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我感恩有你——《傅雷家書》。在你那無聲的悄然訴說裡,我茁壯成長

封封家書,傳達的不只是技巧與禮節,更是深沉的父愛。“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我萬分感動於傅雷先生對子女的關愛。讀著《傅雷家書》,我想到了你——我的父親。

窗外,如濃墨般黑漆;窗內,如白晝般明亮。我正為數學題而煩惱,筆尖在紙上渲染著墨跡,然後再草草劃掉,反覆幾次依舊如此。我懊惱地搖了搖頭。“吱呀—”門悄然而開,父親來到我的身旁,默默坐下靜觀,然後對我說:“要靜下心來,細心、耐心!”此時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對傅聰說:“你在考慮這許多細節的時候,必須心平氣和,精神上很鎮靜,切勿煩躁,也切勿焦急。”我冷靜,再冷靜,執起筆開始再一次地驗算,終於,柳暗花明!我欣喜地望向父親,帶著些許自豪。父親的嘴角微微上翹:“凡事都要細心、靜心、耐心,就一定能成功的!”白熾燈靜立於桌上,散發著溫暖柔和的光。

舞臺上,所有燈光匯聚一處,臺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嘈雜喧嚷。我緊握竹笛的手愈發冰涼,緊張地不停顫抖。驀然,一隻溫熱的手掌輕撫我背,雄厚的男音在耳邊響起:“不必緊張!練習了那麼多次了,就當再來一遍吧!你是在享受它,並不是演奏它。”抬頭,我對上父親深沉的目光。“看譜的時候不妨多哼,彈的時候儘量少哼,尤其在後來,一個曲子相當熟的時候只宜於‘默唱’,暗中在腦筋裡哼。”傅雷對即將上臺演奏的傅聰也是這麼說的。我想,聽傅雷先生的,聽父親的,我肯定可以的!心中的緊張如冰融化。走上臺,舉起竹笛,深呼吸,我開始用不一樣的方式,訴說著故事。人群裡安靜無擾,唯有音符在大廳上方環繞飛旋,深沉而美妙。

《傅雷家書》,感恩有你,謝謝你教會我待人處事的道理,更明白父愛竟如此深沉溫暖!父親啊,感恩有你,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踏出每一步,因為那每一步中,都填滿著你深沉溫暖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聰從小離家在外漂泊,在那個通訊技術不甚發達的年代,書信是傳遞資訊,傳達感情的有效手段。我們來看看傅雷先生給兒子寫信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它各方面。” 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父親的這些書信無疑給了他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支撐自己不斷前進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雷家書》可以說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

在傅雷先生寫信時,應當是無拘無束的,心裡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著擔心“審查”,也用不著擔心“批判”。正因為這樣,《傅雷家書》如山間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捲的白雲,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鷗,如無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結晶體。感情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摯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做勢。《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縱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未知能有幾人,因為這確實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學貫中西,兒子也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在相互尊重和愛護的基礎上達成充分的默契。

傅雷先生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愛國思想。從傅聰孩提時受到父親的嚴厲家教,到在國內鋼琴比賽中獲獎到赴波蘭留學等,其中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即使自己的國家對自己做再過分的事,他依然信賴並且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傅雷先生雖然已經辭世了,但他的精神卻永世長存。

傅雷家書讀後感3

最近閱讀了《傅雷家書》一書,其中蘊涵的“豐厚的家訓智慧”令我印象深刻。傅雷教給兒子傅聰的不僅有音樂上的藝術追求智慧,也有與人相處的為人處世智慧。

一是藝術追求的智慧。有情感追求方面的智慧。“以音樂而論,我覺得你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羅賓斯丹那種感傷情調,你的情感都是內在的。”讓傅聰仔細體會每首協奏曲中的情感,並絕不含糊地將它們在琴曲上表達出來。有技巧追求方面的智慧。“第一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明顯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之極,touch是delicate之極,最後一張非常brilliant。”在強調外在追求的同時,傅雷也提醒兒子注重內在追求。讓他不要心急,慢慢發現毛病,慢慢改正。藝術追求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他對藝術是有熾熱的愛與不懈的追求的,他同樣希望傅聰可以在藝術上有所作為,所以傅雷才肯讓兒子出國學習音樂。藝術追求的智慧體現在選擇。在兒子的大學時期,他自己選擇了出國留學,傅雷心裡的不捨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但他明白國外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於是,他選擇了支援。不知怎的,我竟會覺得傅雷與孟母有些相似。孟母為了小孟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他不辭辛勞三次搬家。或許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吧正是選擇的智慧。

二是與人相處的智慧。與妻子相處。在傅聰與彌拉結婚之後,他告訴傅聰,要對彌拉進行培養:“不是說把她培養成一個什麼專門人才,而是帶上帶她走上嚴肅、正直、坦白、愛美、愛善、愛真理的路。”還告訴他夫妻之間要和諧相處。與老師相處。在傅聰想去波蘭學習,但不知如何跟傑老師開口時,他說必須要真誠,先表達感謝,再真誠地坦白,並在最後表明,還要回去繼續向他學習,相信他一定會原諒的。與外人相處。傅雷說要懂得分寸,會拒絕,不能什麼事情都答應別人,不然他們會覺得是理所應當。與人相處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對人的尊重。他對孩子只給建議,不給決定。這樣的尊重和開明讓我想起了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鄭明勳的父母。鄭明勳的父母永遠尊重孩子們的決定,雖然培養時都是從鋼琴開始,但如果孩子們對別的樂器更加感興趣,他們也絕不會反對,而是尊重、支援。最終,鄭家三姐弟都十分優秀,登上了國際的音樂舞臺。

《傅雷家書》從傅聰自身講到傅聰對音樂、對藝術再講到傅聰對家人、對世界,程度逐漸加深,範圍不斷擴大,智慧也不斷延伸。豐厚的家訓智慧全面而有內涵,使人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夜幕降臨,在一片靜謐的夜色裡,閃現著一團淡淡的亮光,那麼柔和,那麼安詳。

在溫暖的燈光下,我們開始了晚餐。母親總是把大家的飯全部盛好,才滿意的坐下來,父親呢,每每是拖著沉重的步伐,緩慢的坐下來默默的開始吃飯。我於是開始母親笑談,偶爾和父親小心的說兩句,在聽到他淡淡的迴應後,便又繼續快樂的講述自己所遇到的開心事。母親會很高興的笑起來,父親似乎不太在意,但我知道他一直在認真地聽我說著。就這樣,我們的生活在一片片笑談中進行著,父親是沉默的,母親是溫和的,但他們都是一樣愛著我。

父愛如山,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有過高興地逗人發笑的動作。他總是如大山一樣的沉默,如大山一般的堅強。就是在她堅強而又沉默的愛裡,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學會了如何應對考試的失敗、學會了如何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記得,小時候我怕黑,父親就帶我去田野裡散步,在黑糊糊的世界裡,我緊緊抓住父親的手,他鼓勵我說:不怕不怕,看,什麼也沒有啊!於是我不再膽怯。父親用他獨特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敢向前走。他像一座大山,默默地將我的一切盡收眼底,暗暗為我加油。

母愛似水。母親是我的情感依賴,母親的性格溫柔似水,我幾乎很少聽到她與父親爭吵,他對每個人都是那麼和藹,臉上永遠過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我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搬來凳子坐在暖洋洋的庭院,讓母親為我按摩,她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我,在她緩緩的動作中,我感覺有一股清澈的水流在我的身體內遊走,那緩慢的細流遊走在我的心田,帶走了我心中所有的不快,洗去了我工作上的壓力,讓我靜靜的體驗著母親的愛,深深的感動,細細的回味。母親用它純淨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自信,永遠保持一顆樂觀純潔的心,用愛和溫暖化解黑暗和陰冷,她像一泓清澈的溪流,時刻圍繞在我的身旁,輕輕的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父親和母親用山一般的堅韌和水一般的柔情讓我在成長的路上時刻享受親情,讓我一路走來,不覺孤單,一生回味,感動無限。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唐時杜子美既言“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是一份牽掛,也是當面不能言時的交談。我知道的名人家書中有麥家的《致兒子的一封信》,對青春期兒子的絮叨與執著,像極了過年才吃的那碗“福羹”,熱熱乎乎,粘粘糊糊;還知道《曾國藩家書》,嚴肅求實,猶如良藥苦口,對子孫頗多教誨。《傅雷家書》則是求同存異,有渾然天成的中式書卷之氣,又自帶旁徵博引、開明開放的西式格調,情感冷靜、凝重,卻傳遞著溫暖的親情。

《傅雷家書》記錄了傅聰與父母的家信往來,父子交談人生的哲學,朱理為人之道;母親則關心生活細節、交流年輕時的經驗。在這一封封包含深情,富含教育智慧的書信中,傅雷先生對人生,對藝術,對祖國的原則和堅守,汩汩流出……

彷彿就像一艘精神駁船,將家族高尚的品質,紙短情長,在這尺素間傳承流淌。

傅雷先生品行貴重,以身作則,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更注重潛移默化,是子女身邊最好的榜樣。傅雷先生在翻譯英法經典上頗有建樹,這一切的成果均與他個人的刻苦、敬業密不可分。但在家書中無一字不向少年氣盛的傅聰灌輸著做人的根本——“敬業、謙虛、忠實、樸質”。正因為傅雷以身作則,廢寢忘食,手不釋卷地追尋那心目中神祕的文學力量,傅聰也更加地奮發練琴,細細琢磨浪漫而哲學的肖邦。

傅雷先生與長子傅聰的情感,是分享與建議的教育方式,亦師亦友,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值得現代家庭借鑑學習。文字的珠璣中,無法準確地概括為人父對小輩的呵護情懷,它就如同清茶與茶葉,不沉不浮,相偎相依,為國家文化弘揚而貢獻自己綿薄之力,為社會風尚進步而燃化自己短暫的生命,為大我之成而淡化小我之利,即使是在身體力行,最艱難的時刻,互相勉勵。傅聰的恩師,傑維次基讚美傅聰“……愛自己的祖國很深,出色的音樂技巧與天才似的頭腦,註定要為自己的熱愛的母國爭光……”

傅雷先生在對傅聰嚴苛的音樂培養的點滴中,都滲透著父親獨特的慈愛,而這種愛意的載體,是對愛國,對敬業,對謙虛嚴謹的為人之道的言傳身教。家書中談到“先做人,再做藝術家,次做音樂家,後做鋼琴家”的朱理學為人哲學,都附著在這單薄的、漂亮的“雙鯉”間往來流淌。

傅雷先生對生活的熱情,對家庭的熱愛,對事業的孜孜不倦,對國家的忠誠,對社會的關愛與對於華夏大文明的探索,傅雷一生的未盡之憾,對後人都是一種熱切的盼望。盼望當今之少年能以“星火燎原”的勢頭,在更好的環境中充盈自己,衝破屏障,向前?望!

世界不會因你的靜止而停轉,那麼就繼承先生的夢想,接過希望的火炬,承載著這艘駁船的精神力量,繼續航行,新生活的曙光等待你的?望!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6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於心''。這些話語已成為我的座右銘,它們出自哪裡?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不同的家庭就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兒子常年於海外求學,作為父親只得通過書信與之交流,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這就是傅雷與兒子傅聰的兩地情,將其家書彙集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我常問到你的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為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麼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並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每次看到這,我都發自內心地羨慕傅聰有個這樣的好父親。

通讀這本書,不難發現,字裡行間透露了傅雷對傅聰的關心牽掛之情,如開頭引用的兩句話,還有傅雷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是強調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吧。在這本書中,“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一一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並且‘’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將這兩個方面合起來,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泰然處之,而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

家書中,當兒子精神消沉時,傅雷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如同和風細雨款款相慰;當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傅雷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融會貫通於這兩類書信中,主旋律都是讓兒子做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時刻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熱情。縱觀這本書的語言,都是那麼平易近人,樸實自然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對他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哲理的啟示,滿含慈父的舐犢之情。

不錯,作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長以“愛”教育好孩子呢?若僅像某些家長的一個''打‘’字當頭,能得出一個好的結果嗎?就怕當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了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之後,他們的金色童年也就成黑色童年了吧。

展讀百餘封家信,我總覺得呈在面前的是作為父母為海外求學的兒子撐起的一把巨傘,擋風遮雨,而巨傘之下洋溢的是濃濃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某些所做所為,身為孩子的我們不懂,覺得很困惑。

《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在背後對我們的愛。

傅雷是一個典型的好爸爸的例子。他博學,睿智。是孩子們的好老師,好父親。

有一次處“倘若你情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這句話完全是商量的語氣。但在那個年代下,封建迷信思想還是很嚴重。可見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思想都比較先進。這樣的父親,是當時每個孩子都渴望的。

在那時,父親就像是一座高聳的山,只可遠望,不可攀爬。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父親敬而遠之,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父親,會被打。

其實,挺羨慕傅聰,傅敏有這樣的父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能理解他們,而且表達這麼明確。家人之間本不需要猜忌。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親人。

在我們的眼中,父母可能不像這樣。但他們對我們的愛,就如傅雷夫婦對他們孩子們的愛。可能沒這麼坦誠,可能沒這麼直白,可能沒這麼顯而易見。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現他們對我們的愛。

有時,我們可能會怨他們這麼??攏?贍芑嵩顧?欽餉綽浜螅?贍芑嵩顧?欽餉床煥斫饢頤塹取5?牽?垂?聰胍幌耄?頤搶斫夤??鍬穡勘人?竅冉?僥睦鍶ィ??履訓啦緩寐穡?/p>

我們只看到了他們不好的一面,但有去感受他們的另一面嗎?

我們讀過書,看過故事。難道你沒有看過其中某些主旨是“每件事物都有兩面性”嗎?所以,當你怨他們的時候,有去想過為什麼這樣嗎?

有些人會覺得,這很正常啊!誰沒看過自己父母不爽的。我可以告訴你,是有,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但,我也要告訴你,不爽歸不爽,但千萬不要埋怨他們,不要恨他們,哪怕他們怎麼對待你,哪怕他們是錯的。可以討厭,可以不理解,但不要恨。他們畢竟是你的父母,就算不是親生的,他們也養了你,讓你受教育了。這是要感恩的。

父母愛你。但有時候過分的愛,會變質。一種變成溺愛,寵你寵出新高度;另一種則是要求,不斷的要求,使你成為完美。

溺愛,我們都知道。溺愛會使人自視極高。

要求,有兩種可能。

一是使你成為完美的人,活得瀟灑,但內心卻容易妒忌。二是放棄自己,嚴重會衍生出其他的人格,而這些人格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在要求的過程中,你完成不了,而自己又沒自信,但又不能讓他們失望,於是慢慢的自己變了。有一天,受不了的話,你原來的那個人格就會死亡。取之而代的是你分裂出來的人格。

所以,愛,也是門技術活,需要技巧,需要情商,需要觀察與理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8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裡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

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啟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

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後感、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後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傅雷對子女深切的愛意,在《傅雷家書》中表露無疑。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是傅雷最想要教導子女的,也是這篇書信中著重強調的。

對兒子的生活,傅雷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同時,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裡。”這是對的,但毫無經驗,涉世不深我們在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業時,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傅雷家書》無疑使人生道路上的指路燈,它將教你做人的道理,告訴你應對人生的態度,它也會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開啟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我們先說說傅雷先生,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以為他是外國人,可他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和和藝術評論家,看來我真是孤陋寡聞這麼著名人的我都不知道!

一開始聽說《傅雷家書》的時候,就特別想看,就買了一本,可是裡面的內容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婦寫給他們的孩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而已,沒有什麼吸引人眼球的部分。但是隻要你仔細看傅雷先生及夫人所寫的書信內容你會發現書信中包含著傅雷先生及夫人對兩個孩子深厚的愛。

傅雷先生的教子方法獨特,用書信的方式教育遠方的兒子,當然中間透露出傅雷先生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和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傅雷先生總是耐心在書信的指導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或許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嘮叨,這不是嘮叨,這是愛,是無私的父愛,是不求會好的父愛。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在無形中教你如何堅強、自立。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裡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對兒子孜孜不倦的教誨,是許多家長的好榜樣。但我不希望家長不要只學傅雷先生的一個“打”字,那樣光打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要是“打”會有樂觀的結果,那麼孩子們還有什麼生活的餘地。我只希望家長能用平和的口氣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父愛是一座燈塔,遠航時指引我們衝破迷霧找到正確的道路。父愛猶如母愛,是無言的付出,他默默的關注孩子的的一切,防止孩子迷失在遠方。傅雷先生就是父愛的代表,濯洗我們的心靈。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裡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經典的文學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它們像一座噴泉噴出智慧與歡愉的水花,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這個寒假老師讓我們用心讀這本書,看著這個不吸引人的名字,心想“家書”不就是“家信”嗎,現在誰還寫信啊,再說別人的“家書”有什麼可看的?帶著這種抗拒情緒,在家長的監督下我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彙集了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文學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這些信不僅讓我感慨萬千,也讓我的父母百感交集,那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愛意感動了我。

在《傅雷家書》中,即使傅雷夫婦和兒子相隔萬里,只能通過書信來傳遞親情、溝通交流,也不放鬆對兩個兒子的培養——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他們把兒子當做朋友,互相吐露心聲、交流感想。作為父親的他,很關心兒子的生活和成長,無論什麼問題他都會給兒子提建議或意見,例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如何正確處理愛情問題等。他還通過書信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品味追求進行指導,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教導兒子待人要謙敬、謙遜,做事要嚴謹、認真,禮儀要得體,獲獎不驕傲,遇困難不放棄,要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些細緻入微的教導充斥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與掛念。兒子傅聰也不負重望,在父親的教導下真正成為一位德才兼備的鋼琴大師。 “你的彈琴成績真叫我們高興、自豪。”傅雷在為兒子驕傲的同時也不忘教育兒子要反覆思考一下自己的收穫或遇到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自我。

傅雷的家書不是長篇累牘,不是嘮嘮叨叨,而是在溫情細語中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兒子,把兒子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追求的對手,並隨處充當兒子一面“忠實的鏡子”,同時,通過寫信訓練兒子的文思、文筆。一封封普通的家書,飽含了傅雷對兒子無私的愛。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非常羨慕傅聰有這樣的一位好父親。他會以益友的身份去和兒子交流溝通,而不是以一個嚴厲的父親以命令的口吻去說教。而我們身邊親子之間卻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我想如果父母能像傅雷那樣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那麼孩子就會更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議或意見,會對家長敞開心菲的交流,這對孩子是有多麼大的益處啊!

如今長大的我也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意,他們雖無傅雷先生的智慧,但他們用行為詮釋著什麼是父愛與母愛。 父母如春夜無人知曉的春雨,如夏日拂面而過的晚風,如清晨的每縷陽光,如深夜的點點星輝,陪伴在你不經意的時候。他們的言行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因為他們的心都一樣,那就是都擁有一顆為孩子著想的大愛之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媽媽在我讀四年級時就為我買了這本書,便沒有去好好品味。這當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讓人怎樣兼顧事務與學業。有了它,我便確定了路該如何取走,事該如何處理,人要怎樣去做。

《傅雷家書》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兒子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兒子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小書裡,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書中我也讀懂了自己面對以後的生活不是手忙腳亂地去過。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讓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條不紊,不去因為瑣事而放寬自己的事業要求。不因為自己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影響了自己分內的學習任務。做好自己,老師的作業認真完成,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父母多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理解你,懂你。

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裡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

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蘊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從這裡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再說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著握著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溫室裡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寫給兒子傅聰書信的全集。整本書充滿著父愛,充滿著父親對兒子的激勵,充滿著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及父親在對兒子做事不妥時的批評和教育。

在書中開頭,傅雷寫給傅聰的幾封中就寫到“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此類的如同對兒子懺悔的話語,可以看出傅雷在傅聰兒時嚴厲的管教。但是如果不是傅雷在傅聰兒時對他的嚴厲管教,哪裡來傅聰長大後的輝煌與成就?

傅聰出國後,傅雷則是“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為兒子的成功而高興,但又無時無刻不掛念著兒子。從書中也不難看出,傅雷具有很深的音樂造詣,在每次兒子的音樂演奏後,他總能在信中給兒子說出音樂演奏的缺點與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

傅雷還是一位善於傾聽孩子心聲的父親。每次傅聰來信說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艱辛,傅雷總是耐心的在回信中告訴他解決的方法和對策。傅雷時常在信中給傅聰指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他擔心在國外的兒子一心投入藝術,不關心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就寫信告訴傅聰“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傅雷的愛子之心在一封封書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傅雷家書》,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的。也許他們不善於用言辭表達,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雖然有些舉動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愛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傳授我們做人的道理,但他們不會叫一聲苦,不會喊一聲累。有時,父母也許對我們嚴厲了點,但是他們對我們嚴厲,其實是為了我們以後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們向父母發脾氣時,是否應該想一想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呢?

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替父母著想,盡我們所能去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終日奔波勞累的父母搬個凳子,端杯茶,捶捶肩,讓他們也體會到我們的愛。

父母之愛都在不言之中,為何我們不用心體念父母給我們的愛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