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10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傅雷家書》就是一本苦心孤詣的教育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最適合家長和孩子的閱讀。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獨特,他是通過書信把真情傳遞給遠方的孩子,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真誠地指導,而且還暗暗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讓人讚口不絕。

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有必要看看,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一封家書能給家人帶來自己在外生活的狀況,能在家人迫切想知道自己的狀況的時候給家人寄去一封平安信,一封家書能敘述著許許多多的海外遊子的心聲,能透露出他們的真實情感。古語中的“家書抵萬金”也印證著這一點。在《傅雷家書》這一本書中,我們能夠讀到的是一位父親與兒子通過一封家書的聯絡過程。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現在已經很少使用到以信的形勢與父母交流,但在我讀完這本書後我依然能夠讀到信中的那種親情,能讀到一位父親對兒子成長的關心。因此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本書——《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寫於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至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加上九月二日夜遺書,記十二年七個月零六天,估計有三百五十五封,現存三百零八封。《傅雷家書》就摘編自其中的一百八十五封,其中給大兒子傅聰的書信較多。在一封封家書中,我們能夠讀到傅雷對過去教育方式的懊悔,對兒子進步的鼓勵與支援,對藝術發展規律的思考和探求,對兒子生活上的關心。弗雷不僅是一位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的著作家,也是一位貫通中西文化的藝術評判家,更是一位成績卓著的教育家,這本書從傅雷嘔心瀝血培育的兩個兒子成為世界著名鋼琴大師傅聰和我國優秀的特級教師傅敏,更顯示了他們先做人,後成家,淡泊名利,超脫小我,獨立思考,我盡我心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也明白了傅雷一家能有所成就的'原因。

在書中開篇就有傅雷說出他的教育方法的嚴厲和他對這種教育方法的懺悔,但是在信中,我們不僅看不到父親對兒子的嚴厲,而且看到一位父親對海外留學的兒子所給予關愛,以及他的知錯能改。我們能從那一封封信中看出父與子之間對藝術的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這些都彰顯出了一對父子之間的那種濃厚的親情,這更能體現親情並不在於平時生活,也在書信中感受這份情感。還有另外一種感受。弗雷不但能夠從整個音樂史的高度,準確的把握和區別每位作曲家的特色及其流變,而且真正領略到每位作曲家代表性作品的經典妙處。同時在美術繪畫上更是獨具特色,顯示了一位美術批判家的超凡才氣和品格。他不是侷限於個別畫家、作品的分析,而是高屋建瓴地、巨集觀地把握物件,敏銳、準確地洞察畫家和作品,並總結出了一切創造性藝術家所必備的素質傅雷對藝術的造詣值得令人品味。閱讀全書,即使是一封封家書,也蘊含了濃厚的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父母對我們的管束、斥責都為我們好,現在父母給我們的不僅是家庭的溫暖,而且給了我們濃厚的親情,還有在他們人生路途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要明白父母的苦心以及去感受親情的濃厚。這本《傅雷家書》父與子雖相隔千里,但書信中透露出親情,何況現在這個年代父母給予我們更多,所以我們要聽父母的話我們應該珍惜這份親情,在父母的愛護下快快樂樂的成長。

讀完《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許多,最重要的就是傅雷先生與兒子的親情和對藝術的造詣,這是純淨的靈魂,高尚的人生,值得品味,值得分享。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傅雷家書》是翻譯家及文藝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這是一部最好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作為父親的傅雷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這主要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那麼傅雷是如何教育兒子的呢?

首先,他認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這些家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為了兒子,他以身垂範、孜孜不倦,現實中又有誰能完全做到呢?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現在有多少家庭的父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剛嚐到點甜頭,就高興的得意忘形了?自己對待長輩,不分輕重,時不時還會惡語傷人;教育子女一遇到點小困難,便畏首畏尾,總想著去逃避,不願擔負為父的責任……是時候該靜下心來想想了,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其次,深深觸動到我心靈的是,他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愛意。頗深印象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的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里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之間的小故事。”誠然,每個人都有展開翅膀,飛出巢穴的那一刻。父母們是多想看著我們茁壯成長,卻又多想不願我們離他們而去啊。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成人,為的還不是望子成龍,希望我們能有點出息?恩情深似海,這份愛,水不能溺,火不能滅。來日的一言一行,定不能忘了他們的教誨,也決不能辜負了這分情,更要爭做棟樑之才。

在閱讀中我也感悟著自己那份父子情,父母每日的辛勤勞作,就是一面鏡子,照耀著我也要勤奮努力。我開始理解父母平日裡的那份嘮叨,是這些所謂的閒言碎語教會了我許多東西,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的,如今想來都是受益匪淺的。

讀《傅雷家書》,我想既會成長父母,更會激勵我們青年,讓我們更深刻領悟親情的含義,做人的追求。強烈推薦,你也來讀一讀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滄桑一世,他陪我看盡萬家燈火,數盡萬家燈盞,我執筆卻沉默……

——題記

我客觀面對世界予我的一切不公,唯獨父親,我從來面對的很少。我以為我這一生能接觸他的不多,但自讀了《傅雷家書》後,便開始注意他對我的一切。時光把一切返還,徘徊於時間的長廊,逐一尋找地上不慎落下的塵埃,抬頭,卻發現盡頭之處早已是濃墨重彩。

我的父親似乎與傅雷一點兒都不像,他沒有高文憑,也做不得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面對子女,他說的話很少,“我不會去管你"是他最經常說的。我特別奇怪他撒謊的時候,怎麼也不臉紅!

我幼時上過兩次國小,其中的變故,在後來母親的敘述中我才得知,是父親的一番手筆。記得第一次上的國小學生魚龍混雜,老師操著一口不流利的普通話,且教管嚴厲,孩子們聽不懂就打手板。我不知道曾經的那雙小手紅腫了多少次,母親只能心疼地輕撫,一次碰著父親回家,看見一愣,卻也是緘默。

不過一週,我便來到了市裡的國小,現在想想,緘默的`背後,父親當時究竟求了多少人情。"書是萬萬不可少的,砸鍋賣鐵也要給你們買書!"這是父親在我很小時說的另一句話。因而,我在國小就讀了好多書,於是便有了不少參加比賽的機會。

可是,比賽從來都是母親陪伴的。我多麼希望有一天父親也能到場同我一起見證我綻放光芒的時刻,但他一次次的推脫都使我難過。直到五年級那次領獎,我驕傲地站在舞臺中央環視四周觀眾謝禮時,突然在角落看到了父親。他帶著帽子,蜷縮著身子在角落,似乎生怕別人看到他,我從來沒見過他這樣。我們很快對視上,那一瞬間,他的眼中射出的是又悲又喜的光。雖然他力避我的視線,張惶得要破窗飛去,但那雙眸子卻又包含了幹言萬語,錚錚鐵漢的萬幹柔情似乎都融於其中,溫柔地,卻又深沉地鍍在我的心上。

我何必拿父親同傅雷比較呢。你也不必拿自己的父親同傅雷比,他們唯一的相似之處是那一份對子女的痛愛。確實,他生就平凡,但他因為有了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早出晚歸,辛苦奔忙,竭盡所能只為給你更好的成長條件。希望你不受家庭的牽連而低人一等,想要你前程似錦一帆風順,希望你去追趕山邊的風,去咀嚼林中的花,去把雲朵收集起來晒太陽。而他呢?則是默默守在你成長的路上,等你回頭,發現他就在你出發的地方一路走一路標記,只等你返還,與你把酒借月,徹夜長談。

我的父親不是傅雷,但我愛他。或許大多數父親不善言辭,但永遠不要懷疑他對你的愛。"我的父親不是傅雷"也是一種和解,是坦誠的雙臂擁入的一個懷抱。願天下子女都能把標在父母身上的無所不能的標籤撕去,從吶喊"我的父親不是傅雷"到"我的父親是他自己!”的接納。在和解的過程中,我們面對一切而作出的選擇,都會變得堅強而有力量。最後停下步伐,回頭看看我們的父親,真情地說一聲:“爸爸,我愛您!”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那裡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我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

僅有經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能夠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我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提議,便是期望經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啟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

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我,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我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活力)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後感、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終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平時並不太接觸現代經典作品的研讀,對其的精髓瞭解甚少,傅雷家書記得在中學時期語文課本里有摘取一部分,回憶起來只記得那是傅雷父子間的書信往來,而現在看完整本書卻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新的反思!

傅雷、傅聰、傅敏間聯絡是以書信方式,現在的發展如此迅速,手機電腦早就成為我們主要的通訊工具,方便快捷。但認真感受一下,是否覺得這種方便讓我們彼此之間少了些什麼?是珍惜,是真誠,是感情……看傅雷家書上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的是距離所不能阻隔的關愛教誨,是父母對子女的期盼,是相處的溫暖和快樂……現在的家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如此,可以說這是許多人需要學習的。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身心受到傷害,讓孩子變得反叛。父母應該學習如何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而我們則應該去感受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另一方面也能學著去欣賞藝術,在生活的很好的處事做人,正確的走自己的道路。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但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個嚴父,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為人極為嚴肅,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後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但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書裡傅雷表達了作為一個父親的真誠的愧疚之情。在我看來一個父親能在孩子面前坦誠的`承認自己的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傅雷不僅如此還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他的形象不僅在我心中上升了一個高度,相信在傅聰和傅敏的心裡他們的父親是個可親,可敬,可愛,可佩的崇敬之人。

最值得思考的是他們之間的相處之道,正如傅雷在信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應該互相學習,包容彼此,改變自己。沒有絕對正確的人,只有不願去理解的人。

當然,傅雷家書所表達出來的絕非只有這些,只是對於我來說這是最觸動我內心的,期望以後的重讀能帶給我更多的學習和思考,因為他的精髓一兩次的研讀是無法瞭解透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傅雷家書》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聰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十分的感動。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進取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並且他敢於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靠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僅有想傅雷那樣進取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為一名理智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必須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裡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註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脹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儘自我的職責。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我,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我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說道那裡,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可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為我著想,為我研究,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來,可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裡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必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所以《傅雷家書》拉近了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跟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傑出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涯,傅雷也進行了有利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準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見解跟倡導。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斯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能從中學習到教誨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能夠從中學習提高技巧的措施,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友人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本人懇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破下的三個準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衝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素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醉生夢死地培育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老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破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惟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心田所想,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否定錯誤,從本身的閱歷中給出教訓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導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來是強調技能、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自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維經歷也在始終的進步,在傅雷身上咱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維。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終生苦心孤詣,醉生夢逝世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誠摯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示。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福氣,操縱在自己的手裡。"咱們都希望成功,渴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勝利的方式和技能,幫助你開啟財產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讀完《傅雷家書》,通篇洋溢著愛子之情,既有對文化藝術的探討,又有對其生活瑣事的關心。厚重而不失輕鬆,深刻而不離日常。雖說沒有字字珠璣,但卻字字含情,以小見大。皆是傅雷夫婦發自內心的性情文字,身為一個局外人,也不禁心生感慨。

傅雷對兒子的要求看似嚴苛非常,實則,他十分尊重兒子,並時時寬慰他,把自己過來人的經歷作為傅聰的參照。正如當傅聰陷入消沉的情緒當中,傅雷道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哲思,並告訴他要辯證地看待挫折與成功。這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父親。

有一回考試當中,我在一門學科上取得了良好成績,心中竊喜著並且洋洋自得,卻在下一次考試中溺在了這門學科的深潭中,缺氧一般幾欲不能呼吸。我受不了這強烈的疾升速降一好幾天沒有開懷地展顏一笑。一切索然無味。晦暗的世界中,只見著我的失敗。那時我的父親告訴我:人的一生充滿曲折,前路漫漫,依舊坎坷,有得意必有失意,不要過分沉溺其中,必須學會理性面對挫折,將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以良好的心態處理它。現如今細細思考,我好像悟通了什麼,我們在面對挫折時,要以另一種心情來對付這一件已經過去的事,就會發現或許它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不必介懷往昔,流年還在奔向遠方,我們的格局是星辰大海,不是瑣屑常事。

傅雷在此書中曾說過一句話: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在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

初初讀到,我只覺得韻味悠長且晦澀難懂。心間疑雲頓生:怎麼就不能顛倒順序?一步步實現,豈不麻煩?直至後來,我看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五年寒窗,固然能培養出工程師,但學會做人,則需要一輩子。看完之後,我即刻便想起了我的外公。再一次訓話當中,他說,做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做人永遠要排在第一位,先學會做人再去做事,這是一個不變的定律。它就好比數字一,其餘的'東西都是零,有了一,才能在一的基礎上疊加越多的零,在這時零才會有越大的用處;但若是沒有一,那麼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傅雷對兒子的教導又何嘗不是如此?他要傅聰先學會做人,並反覆強調如何做人。告誡他待人要謙遜有理,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時刻心懷祖國與人民。明白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立身處世等等。再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攻克人生的下一步難關成為藝術家、音樂家和鋼琴家。一步步摘得人生的成功果實,多麼苦心孤詣的教導!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傅雷家書》是一本家教範本。大味必淡,淡而有味,讀懂了,便也功成。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讀《傅雷家書》,由於對時代背景不是特別瞭解,也沒有高深的藝術修養,所以家書的內容都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傅雷給予兒子那深邃如同大海般的情感,卻無法忘記。傅雷曾在給兒子的信裡說:“要囑咐你的話是說不完的,只怕你聽的起膩了。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牽掛與擔憂之情溢滿了字裡行間,足以讓讀者動容。

“可是等到空下來,或是深夜,就老是想著你,同爸爸兩人談你,過去的,現在的,抱著快樂而帶點惆悵的心情,忍不住要流下淚來,不能自已。你這次回來的一個半月,真是值得紀念的,因為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興奮、最幸福的一個時期……只要常常寫信來,只要看見你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滿足了。”這是傅雷的夫人梅馥寫給傅聰的信中的一句話,雖然不是這本書中特別重要的部分,卻令我感觸頗深。自己的兒子隻身前往遙遠的海外,離開生身父母之鄉,不免在想到他的孤寂與無助時,又是淚眼朦朧。父母愛得那樣深切,花了那樣多的心血,在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即使知道兒子離開他們飛往他鄉會有更好的前途,可是這是以園丁的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早晚檢視信箱,左等右等,焦急萬分,在這本書中,不難見到傅雷與妻子急切期盼兒子來信的場景,“終於你的信到了!”似乎是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似平凡的思念,可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又怎麼知道思念的愁苦呢。

傅雷的文字讓我看到了細緻入微,無微不至的關懷,雖然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舔犢之情放在第二位,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這種夾在老師的教導與父母的關愛之間的話,是不同於一般父母的,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的家書,傳遞於大洋之上,是多麼渺小卻又珍貴的存在,悠悠歲月,茫茫大海,只有書信在這些長時期,遙遙數萬裡的兩地之間,把一家人的心緊緊的聯絡在一起。

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掩去了俗不可耐的矯揉做作,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只有作者親手一筆一畫寫在紙上的文字,才能讓觀者感受到真切的溫暖,無論電子郵件或是電話簡訊,都是遠隔千里的,在眼前的只有冰冷的螢幕,人與人的距離遠了,也生出許多隔膜和冷漠。不禁又想到了試卷上經常出現的題目:書信應存還是應亡?也許傅雷的家書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別忘了杜甫的一句詩:‘家書抵萬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