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精選3篇)
  《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1

在這比較枯燥的測量環境下,讀書時比較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可以豐富生活,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公司為我們測量分隊送來了《積極情緒的力量》這本書,我讀後深受感悟。其感悟如下:

陽光透過窗簾照進臥室,將沉睡中的我們從斷斷續續的夢中喚醒,每一天我們都經歷著類似的事情,但並不是每一天都過得一樣。醒來時不一樣的心情給我們帶來的可能是不一樣的一天,有人對美好一天的到來充滿了無限的希望與動力,有人卻因為夢被驚擾而焦慮煩躁。完全相同的溫暖陽光帶來的卻是不一樣的我們,到底是被什麼影響了?上天究竟施了什麼魔法?

傑出的積極心理學研究者芭芭拉?弗雷德裡克森將其歸納為積極情緒的力量。

這是人人都有的力量,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的運用它。積極情緒就如同那使得花兒盛開的燦爛陽光一樣,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與開放性;它的概念就如同那黑夜中的閃電,給予追求幸福的人新的啟示;它能夠以獨特的方式,讓我們的世界觀、心理能量、人際關係以及潛力都煥然一新,而這一切的一切主要都是從它擁有的六個重要真相中體現出來的。

讓那一大早起來就對美好一天的到來充滿無限的希望與動力的我們就是積極情緒,積極情緒是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寶藏。它體現的真相之一就是讓我們感覺良好。我們並不是因為生活圓滿、身體健康才感受到積極情緒的,而是由衷的積極情緒創造了圓滿與健康,請注意,是由衷的積極情緒。但是身為積極情緒的受益者,我時常感覺這東西的短暫性,取而代之的常常是消極情緒,至少是中性情緒。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想讓生活過得更美好而現實卻往往背道而馳。

矛與盾,一攻一防。在我們的理解中,這兩者是相互對立的,可是在戰場上,有誰會只拿著矛或者只拿著盾去作戰?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兩者又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也不例外,表面上這兩者完全相反,但是在心理學家們的研究中,此兩者關係密切,3:1的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共同構成一個名詞——積極率。簡單的這樣說似乎沒有什麼說服力,思緒縝密的芭芭拉在書中就給我們呈現了好多的證據:馬歇爾?諾薩達關於商業績效與積極率之間的研究是提出積極率的數學表示式;研究婚姻科學的專家約翰?戈特曼對婚姻與積極率的研究以及另外一名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羅伯特?施瓦茨關於抑鬱症治療患者的研究則不可否認的支援了諾薩達的數學……關於這樣的證據比比皆是。所以,更明確的說就是積極情緒受到一個臨界點的調控,也就是積極率。

因為消極情緒,我們得以活到今天。比如說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遇到凶殘的生物產生了恐懼感,於是這情緒觸發了“特定行為傾向”,也就是逃跑的衝動,因此祖先得以存活,如此演變下來,我們人類有了生存的空間,打造了現在的世界。

積極情緒則讓我們活得更好。它沒有消極情緒產生的作用那麼明顯,只是擴充套件人們關於可採取的行動的想法,開啟我們對常規之外更廣泛的思想和行為的意識,它涉及的尺度更大。積極情緒開啟我們,它能擴充套件我們的思維,拓寬我們的視野,敞開我們的心靈和頭腦,使我們更善於接受、更富有創造性。這是積極情緒的第一個核心真相。在改變思維這方面,它傾向於相處,包括和陌生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第二個核心真相是積極情緒讓我們變得更好,為我們構築最美好的未來。通過開放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使我們能夠發現和構建新的技能、新的關係和新的生存方式。從構建心理優勢、良好的心智習慣、社會聯絡、健康的身體來幫助我們做一個成功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不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積極率至關重要,它可以預示你的生活軌跡將給你帶向衰落失敗還是欣欣向榮。但是問題出現了,既然3:1的積極率能帶來欣欣向榮,那我們為什麼不努力追求達到100:1,甚至更高?“物極必反”,的確,達到理想狀態固然是好的,但是爬得越高摔得也越痛。數學告訴我們,欣欣向榮的上限是11:1。讓生活中消極情緒的比例越來越小並不是什麼好事,有內疚和羞愧這樣的消極情緒才能讓我們去彌補做錯的事情,否則,我們可能就是自高自大的人了。

情緒就像彈簧,可伸可縮。不管我們怎麼壓它,只要一鬆手它還是會恢復原來的狀態,這就是人性格方面的韌性水平。韌性是一種隨時間增長的內在資源,而正是積極情緒在推動著它增長。所以在具備韌性和不具備韌性的人之間,最關鍵的差異就是他們的積極情緒。面對壓力時我們擔心的越少,恢復原本平靜心態的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積極情緒,自然而然地積極情緒就會抑制消極情緒。當然也可以直接從消極情緒方面入手,直接減少它。順理成章地我們就達到這兩者的最佳配比,也就是積極率。從而邁向作者所說的欣欣向榮的大門。

肚子餓了我們本能地會去找東西吃,情緒也一樣。感覺積極情緒短暫而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追求它,這也是追求幸福的方式,但這規則並不是簡單就能遵循的。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說些積極的話或者常帶微笑當成是追求積極情緒,但這是錯誤的,前面我們提到了由衷的積極情緒就是關鍵。試問皮笑肉不笑的方式能帶來什麼?更多的也許是悲哀吧。所以簡單的說出更多的積極話語或擠出微笑實際上可能弊大於利。不要擔心做不到,只要真心去感受去體會生活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經常和積極情緒打交道。

在我們工作中的例子吧,在認真工作之後得到業主、領導的肯定,喜悅感油然而生。這就是由衷的積極情緒。在測量過程中,遇到挖機遮擋測量視線時,當我們告訴他需要移動挖機時,他很配合的移走挖機,這時產生的也許是感激之情。這也是由衷的積極情緒……積極情緒的表現除了喜悅與感激之外還有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與愛十種形式。這些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只是奔波於現實生活的我們很少細細咀嚼它們的.美妙之處。體驗積極情緒,我們所需要的不只是想或者簡單的說:“要開心,相信自己……”這聽起來很空洞,它僅僅是一個願望。還要去做去減少消極情緒,增加積極情緒,提高自己的積極率。就像書中所介紹的方法——也許對於我們是適用的——反駁消極思維、打破思維反芻的桎梏、真誠、找到生命意義、品味美好等等。

可見,積極情緒的力量對生活工作的重要。讓我們每天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從內心深處由衷的表現出積極情緒,用它去思考生活中的每件事的意義,不僅在這過程中享受了在這個世上的美好,更為自己積極情緒的成長鋪平了道路。

  《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2

暑假期間,我認真研讀了芭芭拉弗雷德裡克森所著的《積極情緒的力量》,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什麼是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積極情緒的表現形式,積極情緒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減少消極情緒、增加積極情緒,從而收穫欣欣向榮的生活。在接觸這本著作前不久,我和朋友觀看了一部名叫《明日世界》的電影。裡面父親和女兒的一段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我小時候爸爸你給我講的故事……有兩隻狼在爭鬥,一隻狼代表著黑暗與絕望,另一隻代表著光明與希望。你希望哪隻狼贏……你就要去餵養哪隻狼!”我們每天產生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又何嘗不是兩隻爭鬥的狼呢?

這本書給我自己以及班級管理帶來了一些啟示。首先要勇於正視消極情緒。消極情緒分為必要的消極情緒和無端的消極情緒。必要的消極情緒讓我們面對現實,勇敢前進。比如失去很寶貴的東西時,哭泣可以釋放我們內心的痛苦。做錯事情時,內疚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審視自己的錯誤行為。出現矛盾時,憤怒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情緒促進溝通。這些消極的情緒讓我們立足現實,腳踏實地。當一些消極情緒超出了逗留期,變得過度、多餘、醜陋,我們就要植入積極要素加以應對了。在與學生相處中,我想一位老師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如生氣、失望,也不是百害而無一利。比起輕蔑、灰心、放棄,這是一種更用心的溝通,飽含著更高的期望,對學生的心靈有時能起到震撼的作用。在教學管理中,我認為學生對失敗、挫折的體驗是必要的。一個浮躁的學生,上進心強卻學習不踏實,一次落後於人的成績單勝過老師的說教。這個時候,只要因勢利導,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挫折、沮喪可以促使他思考反省,從而認識自己,激發出鬥志。

作者在書中還推薦了十一種方法來增加我們由衷的積極情緒。真誠、找到生命的意義、品味美好、數數福氣、計算善意、追隨激情、夢想未來、利用優勢、與他人在一起、享受自然美好以及開啟心靈,都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柳暗花明、欣欣向榮。生活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對個人而言,建立積極情緒的檔案袋是個不錯的想法。試想工作受挫時,開啟喜悅檔案袋。裡面有單位的錄用通知單,品味當時的欣喜,回望當初的夢想,從而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裡面還有一位學生在去年感恩節送的卡片,上面的英語字型稚嫩,還有點語法錯誤,但是卻流露出學生真誠的感激。這個學生最近在紀律上有些讓我頭疼,可看到這卡片,想想收到卡片時的感動,我一定會多一些耐心和愛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積極情緒可以感染學生。如果學生回答錯了問題,老師善於啟發或感謝其為大家指出了普遍易錯的問題,都會化消極為積極,鼓舞學生。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如何面對挫折,懂得感恩、學會欣賞等主題班會活動,教會學生用陽光的心態看待問題,看到他人的閃光點,品味生活的美好。這本書還給了班主任一個有益的啟示,即設立善意之日,通過增加學生的善意舉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情緒。班內放置感恩日誌,鼓勵學生利用幾天記錄他們感激的人和事物。通過表達善意,學生可以鞏固學生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可以釋放正能量。

黃瓜是苦的,丟掉它,何必去追問為什麼苦呢?生命是一樹繁花,值得我們帶著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和愛去栽培它和欣賞它。這就是此書帶給我的神奇力量。

  《積極情緒的力量》讀後感3

《積極情緒的力量》書中闡述情緒化是指由於受某件事或人的影響,隨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做事。主要表現在易激動、易被激怒,做事不想後果,也就是一種很衝動的情緒,衝動的情緒其實是最無力的情緒,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

文中說:感情用事的人往往對人處事情緒化,言行籠罩強烈的感情色彩,不根據事理、不考慮實際可能,有的人對人持有偏見,缺少實事求是的誠意,一遇牴觸便走極端,或硬拼蠻幹。易於衝動,憑感情用事的人在性格上往往偏於情緒型。情緒型的人舉止受情緒左右,情緒不穩,易衝動,在情緒衝動的一剎那,理智引退,意志失控,憑感情用事,造成友誼的裂痕,交往的中斷或財務的損傷,事後冷靜下來也感到不值得。但又怕丟面子,不肯收回成命,經常處於內心矛盾衝突的痛苦之中。

情緒化的人一般商業智商值不高,在商場上易掉入對手的陷阱。導致一敗塗面,在決策事時不夠理性,易失去很多良好的機會。

以上解釋“情緒化”的概念和危害,讓我明白一個人如果總是情緒化地處理一切事務,那麼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防止情緒化很重要,尤其是作為教師如果處理班級事務,面對學生總是情緒化,學生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教師在學生面前具有權威性,大多數學生都是聽從於老師的教導。出於對老師的服從,面對老師情緒化的言行可能只會逆來順受,唯命是從,心靈深受傷害。

另外教師情緒化語言對學生性格的形成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國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於極不穩定的階段,性格處在形成中,可塑性強,如果老師總是用情緒化的言語面對學生,學生很容易從老師的言行舉止中受到薰化,從而模仿老師的形神,也易行成處理事務情緒化的不良性格。

教師情緒化語言影響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教師情緒化語言總是帶有傷害性、攻擊性。教師在班內動輒就怨天尤人,惡語相加,長期以來學生會從老師的思維中形成這種思維意識,遇到生活中的困難,也會潛意識地用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給學生帶來終生的傷害。比如,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這時老師以情緒化的語言對他(她)說:“這樣簡單的題,你都不會,我講課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你真弱智。,我從來沒教過你這樣的笨學生!”今後學生怎麼還敢回答問題,如果學生經常面對這樣的語言,可能由於害怕出錯而不敢做其它事情,長期這樣下去就約束了學生的`行為發展,形成一種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性格,這就會給學生帶來終身的影響。

我覺得教師處理學生“問題”的情緒化,一方面表明了教師對教育學生缺乏應有的責任心,由於純粹憑自己喜好和厭惡的性情與感受去對待學生,往往造成教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教師個性心理的不成熟與不穩定,在某種程度上還可能是教師自身壓抑、焦慮、苦悶的反應。這些反應既來源於“問題生”製造的“問題”,或者是來源於教師對待他們的上述不正確方式的本身,而這兩者又可能“相輔相成”,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迴圈,教師越處理不好學生“問題”,學生“問題”就越大,教師就更加情緒化。情緒化的教師很容易“製造”出情緒化的學生。中學階段是學生的人生十字路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得體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幼稚與成熟的交界點,有無畏的任性,也有強烈的自尊,很多中學教師因為忽略了理解和關愛,而敗在了這群孩子的手裡。血氣方剛、厭世妒俗的情緒用在教育孩子的課堂上,是有損老師尊嚴的。老師與學生乃至學生家長之間的肢體衝突,每年都在各所中學時有發生。

回頭看看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情緒化的時候,也打過學生,撕過學生的作業、小說。只不過教書時間長了,一切都淡然了,學生的調皮與無知也難對我造成多大的情緒波動,不過影響總是有的。有時候準備好好的一節課,進教室後由於學生的某些不和—諧的因素會上的很糟,或者在課堂上應有的靈感不能產生,收不到該收到的教學效果,這也應該屬於情緒化的範疇。真正的老師應該和演員一樣,演員演戲,必須全身心的投入角色,生活中不管發生了什麼事,走上舞臺他就是劇中的角色,該哭就哭,該笑就笑,這樣才稱的上是一個好演員。老師進入課堂,就應該全身心投入教學,排除一切干擾,一心只在課堂,這樣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教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有喜怒哀樂。但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讓情緒為我所用,而不是讓它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阻礙。所以教師的情緒化言行要不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