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後感(彙總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4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讀後感(彙總14篇)

《家》讀後感 篇1

湖南大學,在我大學聯考之前我並不知道它的存在,我就是屬於那種為了考大學而考大學的人。選擇了湖大並不是因為我有多麼的喜歡它,只是因為選擇它可以使我的大學聯考分數得到充分的利用。

來到湖大的我是迷茫的,沒有目標的,如從大學聯考這個巨大魔圈裡跳出來的倖存者。可是當我來到了湖大並對它有一定的瞭解之後我就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所以選擇了它我不後悔。在《我的大學我的家》這本書裡我看到了湖南大學那獨特的魅力。厚重的歷史文化,濃濃的書香氣息,沒有一處不吸引著我,它就像是一位穿了誘人旗袍的充滿了古典風韻的美女。我已被它深深地折服,我堅定地相信,在這裡我會收穫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想到我們偉大毛主席曾在這片土地有過理想,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頓時,我希望我的夢想在這裡發芽。

千年學府,百年名校絕對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地處儒道佛爭相進駐的嶽麓大地的嶽麓書院最能撼動我的心靈。它是天下四大書院之首,它也不愧為天下四大書院之首,它絕對襯得上這個名號。我曾和同學一起去感受它的古典美,不得不說真的很美,美到我忘了去看每一個景點的名字。那時我在想原來在我們的家門口還有這樣一個讓人為之沉醉的地方。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動聽的校歌時時迴盪在我的腦海,它凝聚了中西方文化的兩種迷人魅力,將湖南大學獨特風韻展現的分外迷人。我不得不為之駐足,為之定神,我的校園之歌,我的家園之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愛晚亭坐落在嶽麓山的清風峽中,它與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都因文人雅士的詩歌文章而揚名天下。可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是革命活動的聖地,這裡有過偉大毛主席革命的足跡,頓起敬意。而我第一次走入其中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愛晚二字讓我想起了我那似乎有些許悲涼的過去。愛晚,我相信在這片土地屬於我的那份愛不會晚。可能我的想法有一些幼稚,但我現在是這麼認為的。

還有自卑亭,我不知為何它有這樣一個名字。但似乎它有一種發人深思的魅力,頓時我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自卑亭不自卑。

在湖大我真的有一種家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種種迷人的風景,更多的是因為這裡有那麼多的可愛的家人,真摯的臉龐,溫暖的笑容,有種不容忽視的溫馨。在這樣的家庭裡生活我想幼稚地說一句我很開心,我很幸福。

昔日楚材之盛,今之楚材更當奮起。楚材之盛讓我感到在這裡讀書是一種壓力,更增萬分動力。我的大學就是家,一個溫暖的家。

《家》讀後感 篇2

昨晚一夜終於把家的最後幾章看完,很有想法,覺慧走了,在封建制度下,我佩服覺慧,他是邁向他的美好的未來,他自由了!

在這個封建禮教的家庭中,各人物我大致留下了這些印象:

覺慧:一個有著新時代思想以及敢於挑戰權威心態的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從不坐轎子,因為他信奉人道主義,他不分尊卑,因為他和僕人鳴鳳戀愛,他參加遊 行,他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辦報,正是這樣的青年才為封建和現代之間架起了一座過渡的橋,敢想,敢幹!

覺民:有著和覺慧一樣的思想,卻終日想著他的琴,他深愛著琴,甚至為了琴在覺慧的幫助下逃婚,幸好老太爺病重。

覺新:三兄弟的老大,作揖主義,無抵抗主義,就是這兩個主義,害了兩個風塵女子,梅和瑞珏,因為父親高克文死了,所以他要照顧整個家庭,他的這個公館,好似一個小賈府,關係很複雜,所以覺新就像林黛玉進賈府那樣,步步留心,聽從長輩的`一切吩咐,他因為聽從長輩的要求,娶了瑞珏,害了梅,他因為聽從了陳姨太的要求,把懷孕的妻子送到了又冷又潮溼的產房,結果連妻子最後一面也沒見到。其實他心裡也不好受,總是默默哭泣,儘自己最大努力承擔一切,到最後,他終於醒悟了,幫助弟弟覺慧走向了光明!

琴:一個有著先進思想的女孩,卻為母親而牽絆,她熱愛她的母親,怕母親被別人說閒話,所以連短髮也不敢剪,她的家庭很不幸,只有她和她母親相依為命。她和覺新相戀,是信任支援著這份荊棘叢中的愛。

徐倩茹:剪短髮,有一個詞概括,灑脫

鳴鳳:命很苦,自幼淪為人奴,在高公館伺候了七八年,最後還是被無情地拋棄,她因為秉持著覺慧的那份愛,所以幾度抱有希望,但最後才明白,沒希望了,她跳進河中,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老太爺:害人不淺,整個一封建老混 蛋,為了面子,他害了多少人,整日做著四世同堂的美夢,年紀這麼大了,還娶了個姨太,自己不夠,還把鳴鳳送給馮樂山這個王八蛋做姨太......陳姨太:年紀應該不大,卻樂此不疲地伺候老太爺,做他的姨太,還整日胭脂水粉,把臉塗得紅撲撲的,走過就飄過一股不自然的香氣,還扭著腰,噁心死了,老太爺死的前後,她想透了腦筋,終於想出了請巫師驅鬼和把瑞珏移到過城門又過橋的鬼地方的辦法,他大概整日跟著老太爺,思想也腐朽了。

劍雲:印象不深,他很自卑,喜歡琴卻不敢說

瑞珏:很賢惠的一個女人,身為人 妻,她體貼丈夫,卻不知丈夫心中已有別人,知道後,她也坦然面對,身為人母,她疼愛海兒,最終卻只落得個死......

黃媽:一個和藹的女僕,深受覺民覺慧兩兄弟喜愛

整個故事應該是以覺慧為主線,訴說了一代人在封建制度下受到的壓迫,他們有的崛起,有的卻永遠地倒下。

《家》讀後感 篇3

在這個暑假裡,我看了許多精彩的書,有能讓我管好我自己的,有往事隨風,還有……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本《日不落家》了。

這本《日不落家》散文集出版於十年前,是1991年到1998年之間寫成的,裡面的作品都在九十年代完成的,屬於作者高雄時期的中期。它前面的散文集是《隔水呼渡》,而後面的一本是《青銅一夢》,算是作者的第四本純抒情文集。

《日不落家》儘管沒有前一篇那麼詼諧自嘲,戲謔笑傲,卻感慨更深,滄桑更長,不但對四個女兒更加疼惜,還加上對妻子善盡慈母之職的讚歎,因此在人倫的格局上更恢巨集。

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個八斤重的小小嬰兒駐足,怕他有閃失,怕他不健康;在幾千個日日夜夜裡,等他終於長成了一個壯實的小傢伙。我的寶貝兒,媽媽的的眼睛是否可以暫時從你身上移開,重新揀回自己的愛好,做回自己呢?

寶貝兒,你知道嗎?我始終當你是一個小大人,愛護你,並且,把媽媽所知道的一切道理,均灌輸給你,媽媽對人生的感悟,對你的愛,對你爸爸的愛情,以及對奶奶的尊重,統統一骨腦的送給你。現在,媽媽想要做回自己,寶貝兒,知道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你也一樣哦。媽媽不要再沉迷於你稚嫩的小臉蛋中,在日復一日的平淡日子裡,把自己給弄丟了!當然,媽媽依然愛你,並且,為了更好的愛你,媽媽要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做你的好榜樣。

今天,我讀完了余光中的《日不落的家》,這個一輩子揮不去鄉愁的老頭兒,坐在電視前仔細觀看著世界天氣預報,並在密切留意自己四個女兒所在不同城市的`氣候中,思念飛出去的孩子們。寫下了《日不落的家》,是的,孩子們長大了,總是要飛走的,因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為這個名字叫做父母的職業,它終其一生的職責就是使兒女們足夠強壯足夠堅強足夠獨立,並且最終狠狠心推開他們依賴的小手,邁出稚嫩的小腳步,離開父母,獨自去闖天下。

我看到了一顆父親的心,在對兒女的記掛中漸漸豐盈,我不喜歡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覺得父母的心,一點都不可憐,他們在對子女的愛中,變得更加美好,充實,幸福,快樂;在不斷地悵惘中,在想念中,體味著生命的輪迴與印刻。你自我們而來,但從來不屬於我,只是上帝派來陪伴我們走一程,之後,你就踏上你自己的路,並在早已安排好的命運中,體會人世間的一切感情,親情,友情,還有愛情。

《家》讀後感 篇4

前些日子,讀了汪曾褀的短篇小說《鑑賞家》,頓時被葉三這位獨特的“鑑賞家”的形象吸引了:他熱愛生活,走鄉串戶賣水果三十多年,留意人間幽微、草木細情;他品行高尚,賣水果得四時之先,果大新鮮,童叟無欺;他喜愛藝術,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對美的追求純粹率真……從葉三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對美的純粹深沉、不涉功利的愛,才是一個真正的鑑賞家的本質所在。

細讀《鑑賞家》,小說塑造了兩個鮮活人物:四爺季陶民和果販葉三。季陶民在當時已是久負盛名的畫家,住在大紅門裡,他為人曠達超脫、忘情于丹青,而葉三位居社會底層,熱愛生活,以販賣水果為生。社會地位懸殊的二人沒有雅俗之別,只因畫家季陶民作畫時喜歡喝酒,喝酒時只用果子做下酒菜結識。在相處中,兩人意趣相投、惺惺相惜,季陶民欣賞葉三對美純粹率真的鑑賞,欣賞葉三出自肺腑的不阿諛諂媚,視他為“真懂畫的人”,總對他另眼相看;葉三更是欣賞四爺的畫,四爺畫得不滿意團掉的,他都撿起收集起來,四爺死後畫價大增,很多慕名前來買畫的人,但葉三一幅也不賣、多少錢都不賣,而是自己死後與四爺的畫一起裝進棺材同埋葬。

其實,剛讀完這個故事,感動我的是四爺與葉三這兩個不同“生活圈”的人,卻像伯牙與子期一樣有著共同的喜好,並再次傳頌了一段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傳奇,但隨著再次深讀故事,最吸引我的還是人物葉三,這位能憑藉內心本真表達對喜愛藝術執著的“鑑賞家”。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美的鑑賞和追求,無國度、貴賤、年齡之分,美好的藝術如同一座座無形的橋樑和紐帶,能讓惺惺相惜的心靈彼此通融。如我國的國粹京劇、武術、書法、中醫、圍棋等已經都譽滿中外;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瓷器、絲綢、茶葉、農耕等文明產物外輸傳承。當然,這些被國外人普遍接受發揚的藝術若無自身魅力,無民眾基礎,無藝術的民族性、民間性,也不會被廣為流傳,更不會被國外人士稱讚不絕。

鑑賞家,顧名思義是對文物、藝術品等的.鑑定和欣賞的專家。那麼作為鑑賞家就要求必須具有鑑定和欣賞兩個關鍵環節,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如今,縱觀我們身邊的一些自詡鑑賞水平高的青少年,以走不尋常路線為傲,穿破洞衣服、戴誇張飾品、無厘頭紋身全身皆是、暴力色情的動漫無所不知、嘴裡還不停哼哈一些不入流的美……這僅僅是人云亦云的隨波逐流,是沒用真心來感受藝術的偽鑑賞,甚至是對美的歪曲詮釋。而葉三,雖然是個賣水果的小販,但是他對美的鑑賞,卻是發自本心的熱愛,值得年輕人尊重和學習。

在這紛雜的社會中,讓我們和葉三一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靈去欣賞和發現美,做一名真正的鑑賞者!

《家》讀後感 篇5

家,一個愛、溫暖、避風港的象徵,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中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同時,我暗暗為自己慶幸,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梅、琴、鳴鳳、瑞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結果。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並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後,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鬱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真心地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毀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選擇這種壯烈的方式反抗;瑞鈺,一個善良貞靜的人兒,任人擺佈,因肚子裡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斥,被趕到城外的一間陰暗潮溼的房裡,而他的丈夫覺新太懦弱,導致了她在生下雲兒後離開人世,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這些女性人物表現出了在封建社會裡有太多的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封建禮制面前他不敢揹負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著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失去了所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著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絲遺憾,覺慧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於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爺的封建思想、整個社會制度、整個迷信奪取了多少人年輕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住: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裡洋溢著愛!那麼就讓它作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家》讀後感 篇6

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這是我最籠統的想法。在這個家庭裡,發生了太多的悲劇與不幸。三個不同的女人的死,卻引人深思。

第一個女人是梅。覺新和梅本是真誠相愛的,因為雙方母親不合,就那樣拆散了他們,最終各自成家。難以想象,覺新和梅到底應該對自己的母親懷有怎樣的想法與情感。雖然是自己的母親,可是這樣兒戲般的決定,給他們內心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當今後再面對各自的母親,內心會有怎樣的一番掙扎?可惜,梅卻不用了,她已去了,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離開了人間。他們二人的見面也成為了讓二人無比痛苦的事情。

第二個女人是瑞珏。瑞珏和梅一樣,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所謂的“血光之災”,其實包含了多少禍心只有陳姨太最為清楚不過。說覺新扮演了一箇舊制度維護者的角色一點也不錯。聽說要趕走瑞珏,他不敢反抗,他只是默默的接受了,哪怕他認為這是一個晴天霹靂,哪怕他的兩個弟弟極力反對、勸阻,但是他還是把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去,不敢承擔“不孝”的罪名。或許他也曾想過反抗吧。如果想過,那卻只能證明他懦弱。畢竟若是他反抗了,瑞珏或許就不會因為照顧不周而難產至死。梅是在憂鬱中死去的,那麼瑞珏呢,她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對這樣的一個家,對她的丈夫覺新,對這個醜惡的社會的封建禮教下了怎樣的定義?或許是深深的怨恨與詛咒吧。

第三個女人是鳴鳳。鳴鳳只有17歲,就被高老太爺當做一件禮物送給了馮樂山。畢竟在他們看來,丫鬟與物品畫等號是那麼的自然,隨意交易。結果這位年僅17 歲的少女被逼得投湖自盡。許多人都認為鳴鳳投湖前的內心獨白是家的高潮之一。無論是寫覺慧與鳴鳳的感情,還是那段內心獨白,小說中都寫得極為細膩真實,更能打動人吧。

但是真正讓我揪心的卻是鳴鳳死前去找覺慧,覺慧卻因忙於事業而把她遣走。只是這一瞬,二人卻從此陰陽相隔。

巴金在這裡有沒有想警示世人我們都不清楚,但是至少這個小細節令人扼腕嘆息。本以為鳴鳳的死至少可以使這場悲劇完結,沒想到事情總是那麼不如意。丫頭婉兒又很快被高家用來替代鳴鳳,繼續著人生的悲劇。

三個女人,三場最令我深刻的悲劇。她們的死,都是因為舊社會種種不對的封建制度。還好最後,覺慧他們終於敲響了這個家族的喪鐘。

《家》讀後感 篇7

在讀小說文字的時候,我的大腦幾乎始終處於混沌的狀態,因為我無法理清頭緒。藝術家通過在籠子裡進行飢餓表演,全城人都絡繹不絕地進行觀看,作者描寫這麼個荒誕的行為想要表達什麼?

直到最後奄奄一息的藝術家貼近看管人的耳根說出最後的幾句話:因為我找不到適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這樣的食物,請相信我,我不會招人蔘觀,惹人顯眼,並像你,像大夥一樣,吃得飽飽的。突然明白了:藝術家選擇死亡,是緣於無法尋求到一種認同,一種被世人被世界甚至是一種被自己的認同;也是一種絕望,一種在荒誕的現實中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找不到自我存在的絕望。

他在籠子裡表演的時候,負責值夜班的看守故意離得遠遠的,躲在某個角落裡玩牌,給藝術家提供一個進食的機會。可是每當遇到這類的看守,藝術家情緒便是最低落,最痛不堪言的。因為他所追求的是飢餓的藝術,是藝術本身,所以他不覺得飢餓是痛苦的,是難以忍受的,可以說,他要的就是這種飢餓,因為恰恰是飢餓才能展現他的'藝術,才能夠成就他。

可是沒有人會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所以看守故意給他創造機會進食的時候,他認為是對他的一種玷汙。而觀眾,也只是把他當作籠子裡動物一樣,只是當作生活的調料博取一笑而已,懷著同情或許是譏笑的心態。他想向人們證實,飢餓表演其實很簡單,但是人們死活不相信。直到表演期限的四十天終止時,他的表演藝術依然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同,而他也無法再找到一種能證明自己表演藝術的方法。

數年之後,沒有人再對這種飢餓表演感興趣了,好像人們私下達成了某種默契,到處都籠罩著厭惡飢餓表演的氣氛。儘管肯定有一天,飢餓表演定會再次紅火起來,但這對於活著的人毫無慰藉。可是眼下,藝術家能做些什麼呢?

最終他不得不受聘於馬戲團,在馬戲團,他依然燃起希望:向世人證明,他的飢餓藝術不減當年,他要真正地撼動世界,達到前所未有的轟動。可是激動的藝術家,忘了當今的形勢,所以他的話只能引起懂行人的付之一笑。在世人眼裡,他遠遠不如那馬戲團的獸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調起人的胃口,激起人的興奮。

最後,他連同腐草一起被埋掉了,然而,從他那瞳孔已經放大的眼睛裡還流露出一種不再是自豪而是堅定的信念:他還要繼續餓下去。卡夫卡自己說過:倘若心中沒有對某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對藝術家而言,飢餓是一種象徵,一種精神追求的象徵,即卡夫卡所言一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可是在芸芸眾生的物質世界裡,鮮有他靈魂依託的歸宿。作者用藝術家至死不渝的這種執念這種追求,表達了人的現實生存的困境,表達了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的無法達到和諧統一的矛盾。

《家》讀後感 篇8

我有一個溫馨的家,這個家給予我生命,並哺育我健康長大,我愛我家,但是我更愛我的另一個家,一座無私贈予我無窮知識的智慧搖籃—一座充滿生機的美麗校園。

校園,它是一朵七色花,花香瀰漫著天涯,勤蜂吟唱友誼曲,甜蜜點綴心中花。禮貌是你的裙,奮鬥是你的衣襟,奔跑在寬闊的操場上,行進在校園中。面對著這可愛的校園,面對著校園的篇章。當我第一天踏入金二中,心裡就無比的激盪,金二中就像是一名嚴肅的軍人,遵守規章在心上,它的配飾豔美,它的歷史輝煌,它的心態向上,我是金二中人,我以之而為自豪。

我的二中校園最美麗,清風攜帶花香,心中幾縷陽光,張開輕鬆的翅膀,飛向無憂的天堂,一進門小鳥是樹上的花朵,那蟬是樹的語言,耳畔響起的是愉悅的旋律,眼前映現的是一幢幢教學樓,新教學樓後面是“進”字花園周圍環繞著小草,就像是一幅綠色的畫卷,綠翡翠,晶瑩剔透,沒有一點兒瑕疵,兩側的樹兒,清風修剪著它的頭髮。彬彬有禮的鞠躬問好,疲憊的'眼睛,卻猶如清洗,美景的魔力,讓心中充滿愛意,寬闊的操場,一塵不染,學校的玻璃,淨如水,融入了空氣,環境是校園的容貌,潔淨代表著我們的好心情,讓我們用潔淨譜寫歌曲,共同吟唱,令我們驕傲的優美環境。

再讓我為大家說說紀律吧!嚴明的紀律,是學校的風範,文明的舉動讓學校燦爛。文明的腳步踏遍校園,幸福的空氣飄動瀰漫,彎腰撿起一片紙屑,拾起了善,也收穫了愛。對老師同學問好,是傳達幸福的語言,幫助困難的同學,是心靈的交織,是友誼的符號。每個角落都有著美好的編織一首無窮愛的曲,每個人心裡都有愛的脈搏,用真情去呼吸,用愛去感化每一片土地。我們在文明的藍天下生活,感受和諧的大地,一個個不良習慣在紀律中飄散。每一個都是文明的小使者,展開愛的羽翼,播撒歡聲笑語。文明是學校的一顆明星,紀律是襯托明星的夜,我們是守星人,將愛匯聚在一起,我作為學生會的成員,更應該最好,在守星人中最好模範帶頭的作用。

同住一個家,同用一種話,同用行動鑄造夢,同哭同笑到天涯。環境美,文明美。剪不斷的是情,流不盡的是愛,為此,我們只能用成績來彙報精心灌溉我們的校園。綠葉的痕,描繪著多少個拼搏的春,奮鬥的汗水,照徹真正的魂。

啊!我的家,用我成績來梳理你迷人的長髮,啊!我的學校,好一個醉意的春,我願變成蝴蝶,增添你的豔美!

《家》讀後感 篇9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這是巴金在讀完了小說《復活》之後的一聲感慨,而我覺得這恰是覺新一生的寫照。

整部小說以“五四”運動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過程。這個家庭擁有著華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門大家世代書香,其實在這層光鮮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爺為首的那些所謂的“衛道”“護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們不追隨時代的發展趨勢,固守舊制,壓制一切反抗,竭力維護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這一類的舊話。有這樣一個封建的大家庭,這對於期望新生活卻身為長孫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的覺新來說無疑是道枷鎖,將他的身體心靈牢牢禁錮著,在矛盾,掙扎,痛苦,懊悔中艱難過活。

書中這樣寫道:“‘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他的確有很大用處,就是這樣的‘主義’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衝突地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著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己並不覺得矛盾”,所以,他坦然地以便讀者新思想的《新青年》,一邊繼續地過舊式的生活。

覺新自己也曾說過:“我的一生就這樣完結了。我不反抗,因為我不願意反抗,我自己做一個犧牲者……我跟你們一樣都做過美妙的'夢。可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希望沒有一個實現過,我的幸福早就被人剝奪了,我並不怪別人,我是自願地把擔子從爹的肩膀上接過來的……”

連他都認為自己是一個犧牲者了,又何來反抗一說》所以,在祖父母親的安排下,他放棄了青梅竹馬的梅表姐,娶了另一個少女瑞鈺;所以,他放棄自己喜愛的化學,開始了上班生涯;所以,在他的妻難產而死時卻不能見她最後一面……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可到頭來他又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卻是失去了兩個他愛的女人。

他心裡不是不痛,只是從來都沒有在人前流過淚。他是令人惋惜的,因為他的身份——長房長子,讓它失掉了反抗的資格,只能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對覺新,覺慧多次批評他的懦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因為覺慧能瞭解哥哥作為一個被犧牲者的無奈心情,覺慧能毫不猶豫地選擇逃離這個家庭,但覺新可以麼?

屬於那個時代陰霾下的青年,都擁著一顆劈開黑暗見日明的心。他們在反抗和鬥爭中,有的是一段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只因為心中仍有夢,所以他就能忍住痛,只因為他的心中仍小小地希冀著幸福,所以,他能堅強地活下去,而不輕易輕賤性命。

覺新覺新,你最終還是,覺醒了吧。

《家》讀後感 篇10

20××年距離我國全面達成小康還有3年時間,在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中,我們也不能忘了“本”——傳統文化精神。為了號召學校開展的“書香中華”的活動,我品讀了巴金的《家》。所謂一入好書深似海,看完它後,我感慨頗深。

《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高家長房的覺民覺慧這兩位“新青年”為了自己所追求的而去反抗鬥爭。覺民為了和琴的愛情敢於反對高老太爺與馮樂山私自訂下的親事,為此還離家逃婚,打響了高家反抗封建家庭和封建禮教的第一槍。蒼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的鬥爭和決不妥協下,獲得了高老太爺在臨死前的理解。同樣與覺民是受過思想薰陶的覺慧是高家最具批判與鬥爭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他支援並幫助覺民抗婚,反對並怒斥帶有極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捉鬼”鬧劇,反抗對人的不平等。最終的覺民和覺慧都有了不錯了結局。然而缺少了鬥爭了反抗精神與意識的覺新大哥,失去了曾經深愛過的梅和給自己生了孩子的瑞珏。而巴金之所以寫出這些對比,不也是為了告訴我們只有鬥爭才能勝利嗎。

讀完《家》後我陷入了沉思:鬥爭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精神品質,可以追溯到大禹與自然進行鬥爭,陳勝為了自由而與秦朝鬥爭等。而不同的時代,鬥爭精神有著不同的體現和意義:在原始社會,鬥爭是人與自然為了生存了鬥爭;在封建時代,鬥爭即為進步人士奮起反抗封建制度和腐朽的習俗,追求平等,就好比《家》中的覺民覺新兩兄弟一樣;而在當代,鬥爭即需要我們同破壞社會和諧的人或事去鬥爭。

好的傳統文化精神不僅要銘記於心還得去發揚和踐行。身為高中生的我們,踐行鬥爭精神可以從小事做起,就好比:制止身邊人在旅遊時破壞文物,對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生病時與病魔鬥爭,不放棄生的希望……。就來說說我親身體驗過的事情吧。記得那是國小的時候,我們班的某位女同學因為身材太過粗壯而被男同學嘲笑,剛開始因為害怕幫助了她自己會被報復,所以沒敢向那位女同學伸出援手。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了一節人性開導課,使我決定要去幫助那個女生。在一次那個女生被欺負的時候我走過去安慰那個女生並對那些男生說了道理。雖然不是那麼的有效,但是我對男生那種不公平看待他人的行為作出了我應有的鬥爭,給予了同學援助。

在自己踐行了鬥爭精神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給同樣鬥爭過的人點贊和支援,讓鬥爭過的人得到一絲欣慰。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美好的精神文化如同瑰麗的花園,永遠長存。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精神,不僅僅只是發揚鬥爭精神。不同的人做事風格各有異,但我們必須保持一致的是有一顆愛國和尊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心。

最後我將布魯斯的一句話送給大家:為真理而鬥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家》讀後感 篇11

假如你沒有錢,而且無家可歸,你是會怨天尤人,還是會樂觀面對呢?我向你推薦一本書,這本書語言語簡樸、事情簡單,卻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我想有個家》由伊芙·邦廷著,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和爸爸被困在機場,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他和爸爸為了有個家而共同努力。在他沮喪時,一隻飛出機場的小鳥又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小男孩和爸爸雖然無家可歸,但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再次有家充滿了希望。這件事告訴我:不管生活多麼困難,只要有希望就應該去努力。

小男孩和爸爸都是面對生活十分積極樂觀的`人。每天早晨他們都會去盥洗室認真洗漱、換上乾淨衣服,爸爸還會刮鬍子。他們精神飽滿地迎接新的一天。晚上他們更換不同的候機廳,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而坐著睡覺。雖然處境艱難,但他們卻從不抱怨,相反,他們還會說:我們喜歡走路,喜歡這些航空公司。爸爸會從垃圾箱裡翻出報紙、打電話,然後他會傷心地回來,因為公寓租金太貴。但是爸爸從不放棄,還是會接著打電話,我覺得這都是他對生活的希望在支撐著他。小男孩會收推車、提行李掙小費,然後把這些錢都存起來。因為他看到過一隻小鳥,曾經也被困在機場,想飛出去,雖然多次撞到玻璃但是沒有放棄,終於在某一天電動門開的瞬間飛了出去。小鳥的行為點燃了小男孩的希望,並激勵他為實現自己的希望付出努力。

小男孩和爸爸的經歷讓我想到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Chris。他是一名推銷員,但是因為骨密度掃描器賣不出去,沒錢付房租被攆出公寓。他和兒子住過公共衛生間、收容所……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他還繼續做實習生工作。雖然實習生工作不掙錢,但他希望自己能成為正式的投資經紀人。讀書筆記為了成為正式員工,他下班後匆忙趕到收容所,在別人睡覺時他卻藉著從窗戶透過的月光學習投資知識。他每天都穿著西裝打著領結去上班。工作時間他不喝水不上廁所,這樣可以多打一些電話,多一些希望能找到更多投資人。有一次一位客戶要求20分鐘到達約會地點,他看看手錶感覺時間不夠,但是他二話沒說放下電話飛奔而去……他就是一個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會抓住的人,他最終成功了。

不管是Chris還是小男孩和爸爸,他們都一次又一次遭受著挫折,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就是因為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併為此不斷努力著。

《家》讀後感 篇12

家,一個愛、溫暖、避風港的象徵,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中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為自己慶幸,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梅、琴、鳴鳳、瑞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結果。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並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後,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鬱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真心地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毀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選擇這種壯烈的方式反抗;瑞鈺,一個善良貞靜的人兒,任人擺佈,因肚子裡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斥,被趕到城外的一間陰暗潮溼的房裡,而他的丈夫覺新太懦弱,導致了她在生下雲兒後離開人世,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這些女性人物表現出了在封建社會裡有太多的.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不敢揹負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著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失去了所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著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絲遺憾,覺慧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於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爺的封建思想、整個社會制度、整個迷信奪取了多少人年輕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住: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裡洋溢著愛!那麼就讓它作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家》讀後感 篇13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低落,但是其實萬千世界無奇不有,很多人比我們生活得更艱難,甚至行動不便,但是他們卻樂觀面對一切,勇往直前。《我是演說家》這個節目我一直都有在觀看,我很喜歡各個導師的口才,也很喜歡那些來演講的嘉賓們,他們的故事總是能讓人感動,總是能讓人深思,我想在這個節目裡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演講技巧,更是他們在面對人生時的那種態度和坦然。

最近看了最新一期的節目,其中李帥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在演講中提到了那個17歲的女孩,因為自己想要嘗試一些事情,比如和同學逛逛街,當班幹部,學做飯,但是大家都用“你不方便”而回絕。最後自殺了。其實聽到這裡我早就流淚了,她不過是想要嘗試試著讓自己跟大家一樣,可以做那些事情,但是人們的“你不方便”可能極大的打擊了她的自尊心,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我們的人生都要不斷的嘗試,都希望給自己機會,也給身邊的人力量。

他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在廁所前的那兩個臺階”是啊,他們這個時候是真正需要幫助的,我們又何嘗不能搭把手呢?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把所謂的殘疾人當做勵志的物件,其實我們要學的何止是他們面對生活面對一切的態度,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他們的心態。

看了那期我又重新翻看了他之前在“演說家”上的其他視訊。

他開過網店,這也是一種創業;他寫過27萬字的網路小說,光從字數上就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堅韌的人;他學會了彈吉他、鋼琴,還組建過樂隊;他看遍了世間的美景,和父母遊遍了大半個中國。他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被醫生診斷可能活不過五歲李林全為孩子求醫問藥,跑遍全國各地,李帥從小就成了一個藥罐子,有段時間吃藥甚至按片算錢,一片30元,一次吃一把。李帥6歲前,家裡請保姆照顧他。6歲後,李林全辦了內退手續,專心照顧孩子。李林全總說:“我們兩口現在都覺得李帥跟常人一樣,這就是我的成就。”命運不濟的李帥一生離不開輪椅,他偏不向命運低頭,他用堅強不屈的意志把自己從玻璃人打造成鋼鐵俠,如今他已經23歲了。就像他在演講中說的:“難道生來貧窮就該默默無聞嗎,難道生來醜陋就不配戀愛嗎,難道生來脆弱就該放棄夢想嗎?”李帥慷慨激昂的演講令現場氣氛高潮迭起。對此劉嘉玲直言:“上了很深刻的一課!”

看了他的這些演講,除了能夠激勵自己更多的是感動,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但是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奔跑吧,少年。

《家》讀後感 篇14

家,一個愛、溫暖、避風港的象徵,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中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為自我慶幸,正因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性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咱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梅、琴、鳴鳳、瑞鈺都有不一樣的性格和結果。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並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後,又因自我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鬱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用心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忙下最終取得了勝利,真心地在一齊,過著愉悅的生活;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我純潔的感情,不惜拋棄自我的性命也不願毀了自我,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選取這種壯烈的方式反抗;瑞鈺,一個善良貞靜的人兒,任人擺佈,因肚子裡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斥,被趕到城外的一間陰暗潮溼的房裡,而他的丈夫覺新太懦弱,導致了她在生下雲兒後離開人世,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這些女性人物表現出了在封建社會裡有太多的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不敢揹負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理解了,忍受著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失去了所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最後幫忙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我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忙,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著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下,向目標大步走去,要做自我的主人,不好有一絲遺憾,覺慧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最後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感情,犧牲了一個原本完美的性命。高老爺的封建思想、整個社會制度、整個迷信奪取了多少人年輕的性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我把愉悅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住:青春是多麼的可愛,咱們正處於完美的青春歲月中,咱們充滿了激情,咱們的心裡洋溢著愛!那麼就讓它作為我鼓舞自我的源泉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