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4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弟子規讀書心得15篇

弟子規讀書心得1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而學文。

《弟子規》只有一千多字,卻在現在這樣受歡迎,值得這麼多人去刻苦學習;《弟子規》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作者李毓秀生於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是一個小人物,只是一個小秀才,他主要的活動就是教書,但他終生研究《大學》、《中庸》,他創辦了一個學校,叫"敦復齋",當時非常受歡迎,被人們尊稱為"李夫子"。因為他經常和孩子接觸,所以寫成了一部書,叫《訓蒙文》,後來又經過賈有仁的修訂,才流傳至今。

一部並不古老,作者和修訂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書,卻引起這麼大的影響,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的主題也是中國的道理,中國的規範,主要就是說明:仁、孝、悌、愛。它三字一句,既押韻,又精湛。

眾所周知,一個社會的人民群眾,如果行為規範好,這個社會就會非常和諧,而要保持社會的和諧,就要學好行為規範,每個人都要從小教育,而《弟子規》中最有概括力的就是這幾句話了: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現在的獨生兒女的教育問題是家長們最關心的,而有一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在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懂得的.感恩父母,這是因為《弟子規》能告訴我們孩子們應該做的事情、懂得事情,告訴我們應該在:言行、習慣等方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這種習慣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我們現在就應該背《弟子規》、學習《弟子規》,每天背四到八句並不是什麼難事,到週末在把前幾天背的複習一遍,這也就是古人說的:溫故而知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弟子規》吧!我們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一起: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弟子規讀書心得2

在寒假裡,我認真閱讀了《弟子規》感到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清代李毓秀所著,原名為《訓蒙文》。正如名字所說,它是能告訴我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信》篇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因為這幾句話說明了凡是開口說話,就首先要講信用,那些欺詐不實的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比如說,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與別人約好的事,要時刻記在心中一定要做到。我們在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中還學過宋慶齡奶奶的一個小故事“我不能失信”,介紹的是宋慶齡奶奶小的時候因為答應了下午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她最想去的伯伯家,沒有去看她最喜愛的鴿子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誠實守信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你失信於他人,那麼別人就不會信任你,你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碰釘子”、“摔跟頭”,不是那麼一帆風順;而如果你誠實守信,那麼恰好相反,你做什麼事情都會順利,哪怕做錯了也會有人來指引你成功的方向。

《弟子規》使我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所以,我以後要多看這本書,不但要看懂它,還要按照書中的禮節做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弟子規讀書心得3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發現許多追求西方文化的中國人經常以蔑視的態度看待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這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不僅過時,而且使我們更加完美。《弟子規》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孩子,還是孩子,少年,甚至是壯年,老年人都很熟悉,熟讀成背。《弟子規》早已成為中國兒童成長的歷史篇章和腳印。

弟子規,聖人訓……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朗朗上口的《弟子規》,一遍又一遍地聽著《弟子規》給我們帶來的諄諄教誨,一遍又一遍地體驗著《弟子規》中每一個字所蘊含的哲。我認真練習了書中的任何一個字。我在文章中理解了許多深刻的真理。

孔子用簡單的1080字描繪了人生中的131件事,一切都意味著人生哲理。父母呼,不要慢。父母的.生活,行不懶。是的,我們的父母生下我們來撫養我們,整天早出晚歸,日夜奔波。我們的父母回家一定很累。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為父母服務,因為父母給了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一定還沒有結束!

說到生活,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家,爸爸累了一天,也回家了。他很痛苦,很累,但我抱怨作業。來吧,好兒子,給爸爸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縈繞在我耳邊,沒時間,沒看見我在做作業嗎?我不耐煩地回答。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意識到我錯了,爸爸累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即使我毫不猶豫地給父親按摩,也不足以讓父親為我付出代價!

父母教,必須敬聽。父母的責任,必須尊重。人的一生難免會犯錯,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總會被媽媽告知。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水,也在眼角落下,看著我表面上不敢反抗,但心裡已經產生了很多不滿。但是看完《弟子規》,我知道媽媽對我好,對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像成年人整天嘮叨一樣,我們就像一棵小樹。如果我們不修剪它的枝葉,我們就不能長成一棵直的參天大樹。

以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用心去做。弟子規講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啟示。孝、愛、謹、信、愛、仁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必須努力學習孔聖人對我們的教育和指導!做一個優秀的學生。

讓弟子規點燃我們心中的火炬,點燃我們心中不朽的燈。讓弟子規永恆,讓經典永恆,讓愛永恆!

弟子規讀書心得4

自從學校發了《弟子規》,暑假裡我幾乎每天讀、背。對照《弟子規》所寫的,我反思反思自己,有些做到了,有些做的不夠好。

在《弟子規》總敘裡告訴我們首先要孝順爸爸媽媽和長輩;其次,要謹慎、誠信、守信用,泛愛眾人,再和有德的人親近。這些我都有做到,外婆生病了,外公要照顧外婆,我們又不跟他們住在一起,所以從我會打電話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他們,和他們說說學校裡的`有趣事,因為外公外婆兩人會很寂寞,我每天向他們彙報彙報,他們都很開心,外婆的病也會好得!在家裡,有什麼好吃得,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分享;有新同學轉到我們班來了,媽媽鼓勵我要主動關心新同學,多和他一起玩,我都有做。

在“入則孝”這一篇裡告訴我們:父母呼叫我們的時候要馬上回答,不能不回答或回答很遲鈍。父母命令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就要馬上去做。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必須要尊敬地聽。父母批評我們時,必須要仔細聽,要順承。

《弟子規》是四句為一小節,有些我讀了不懂,爸爸幫我找來複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的《弟子規》,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在他講的《三字經》裡也聽到過,就是“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時就能在大冬天先把被子捂熱,等著勞動了一天的爸爸回來後睡覺能暖和些。這個故事讓我感動,他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父母,體貼父母,這個我還沒有做好。

《弟子規》雖然我都會背了,但裡面的意思我還要搞懂,還會寫下我的感想。

弟子規讀書心得5

我很高興通過尚學路上的圖書館平臺,讀到了我們的中國經典《弟子規》。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多啟發。

“父母打電話,不要放慢腳步。父母的生活,不要懶惰。”這句話讓我感到非常羞愧。我記得有一次,我媽媽染了頭,不小心把膏子染進了眼睛,叫我幫忙。但我只是玩電腦,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慢慢地回答。我母親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很多天。現在想起來,我真的太不合適了。要明白,我母親頭上的銀髮是因為我而生的。

“兄道友,兄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愛弟弟,做哥哥的要尊重哥哥。兄弟可以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順也包含在其中。明白了這些,每次我有好吃有趣的東西,我都會想著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從不一個人享受。家人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一直以我為榮。和表哥相處的時候,我也學會了寬容別人,體諒父母。

“早起,晚睡,老易到,珍惜此時。“早上早起,晚上晚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到老年,所以此時每個人都要珍惜寶貴的時光。我們認識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桌子上刻的“早”字仍然印在我的腦海裡。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生命太短暫了。我們應該多想辦法,花很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心”,這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

“你必須告訴你,你必須回去。生活是正常的,事業是不變的。”出去告訴父母,回來通知,以免父母錯過。通常生活的地方應該固定,選擇的職業或抱負應該努力完成,不要輕易改變。我以前去過哪裡,我沒有告訴我的父母,當我回來的時候。自從我明白了這句話,我決心擺脫這個壞問題,成為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日夜相處,我會成為一個懂事快樂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書心得6

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了以前做兒女的是多麼尊敬長輩,可現在我們是怎麼做的.。

父母,忍著疼痛將我們生下來,養育我們,供我們上學,把飯盛到嘴邊。可我們長這麼大,誰又給父母成過飯?在以前,做子女的幫父母做事根本不用叫,對父母恭恭敬敬。

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我們不要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恨父母。雖然父母很嘮叨,但不是為了我們好嗎?父母疼我們,愛我們,可我們卻根本不理會她們的苦心。《弟子規》中說:親有疾,藥先嚐,晝夜待,不離床。父母生病了整夜照顧,熬的夜要先嚐一嘗是不是很燙。現在是父母這樣盡心盡力的照顧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

媽媽出去做事了,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掃地、洗碗、煮飯。媽媽回家端一杯茶,遞一雙鞋,爸爸工作累了,幫他捶捶背。其實好兒女並不難做,難做是我們不樂意去做。

從現在開始,多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弟子規讀書心得7

弟子規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特別是其中一句;“冬則溫,夏則清”不僅讓我們知道了基本禮儀,還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後面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讓我給大家講講黃香溫席的故事吧!過去漢朝的時候,有個叫黃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當他九歲時,已經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趕走吸人血的蚊子,讓父母好好睡覺。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暖,讓父母睡得暖和。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京城,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有一次早上,我沒有看見媽媽在廚房裡做早餐,在衛生間也沒看見她,我著急了,跑到了媽媽的房間裡,發現媽媽正躺在床上,雙手捂著肚子,氣色也不太好,我問媽媽:“媽,你怎麼了?”媽媽小聲回答我:“我肚子疼!”我聽了,忙說:"媽媽讓我來吧!"說著趕快到我的房間拿了一個“暖手寶”遞給了她,還給她換了一床厚厚的被子,然後再燒了一壺水,並拿出一包“茶,10分鐘,水燒開了,發出“嗚——嗚——”的響聲,我在媽媽的杯子裡倒了小半杯開水,只要等開水變溫我就可以給媽媽衝藥了,等開水變溫的時間大約要5分鐘,在這5分鐘裡幹什麼呢?對了,去教媽媽怎樣才不會讓肚子痛的'祕訣吧!我拿了一把小椅子,坐在了媽媽的床頭說:“現在是冬天沒有暖手寶會冷的,再說你的被子又那麼薄,算了,我的暖手寶給你吧,我再買一個!媽媽只是微笑著點頭,並沒有說些什麼。我看了看手錶,過了6分鐘了,我急忙把藥衝好,遞給媽媽,媽媽肚子好了後,不斷的誇我說,你讓我體會到了“冬則溫,夏則清。”

孝心是幸福的基石,只要將它拿去,幸福之屋就會倒塌。

弟子規讀書心得8

為了響應教育新改革,我校開展了晨誦活動。一至六年級學習《弟子規》。作為老師的我在寒假期間閱讀了《弟子規》的全部內容。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對長輩有禮有敬、對兄弟恭敬友愛。對個人而言,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有時在具體工作中還是免不了有爭強好勝、驕傲自滿的情緒在裡面,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後於別人一大截。

讀完《弟子規》後,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保持謙虛的態度,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多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再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弟子規》規範人的行為,一句話一個道理,它給了我們很多工作中的啟示。

作為教師,我們要正視自己,實事求是地發現問題和不足,認真改正和彌補,在工作中積極進取。最後,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閱讀《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細節決定成敗。《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用簡明通俗的語言,教導大家如何提高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應有的禮節。我們都是普通人,大多時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做好,那就會出現“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不平凡。

閱讀《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能變成和諧的世界。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己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情懷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認真讀過,用心去做,並且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便可終身受益。

弟子規讀書心得9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

弟子規讀書心得10

晚上,伴隨著涼風,我打開了《弟子規》,映入眼簾的是“如果你穿衣服,如果你吃飯,不如別人,不要生戚”這樣一句話。仔細看下面的註釋,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思:至於外表,或者飲食不如別人,不用擔心自卑。突然想起了“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老話。

躺在床上,思緒隨著涼風飛翔,飛到西晉這個時期,我看到了年輕時的阮咸。雖然家裡不富裕,但吃穿也很平常。但他在富人面前卻平靜自若,一點也不自卑。6月6日,每個人都把衣服拿到陽光下晒太陽。阮咸也不例外。根據當時的風俗習慣,他還把衣服晾乾了。當他看到阮咸在路上晾晒他的舊衣服時,他來看他。但阮咸一點也不在乎。他認為:財富不是可以誇耀的資本,貧窮也不是恥辱。人們活著是否有尊嚴,取決於他的美德和知識。

思想不再飛翔,回到現在的生活。我看到一個小女孩在一所幼兒園門口告訴他的同伴,送她上學的父親是他們家的.司機!可笑可悲的背後是深深的思考: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我們的孩子怎麼了?注意物質的奢糜和攀比,讓純真的孩子到此為止!想象一下,如果我們都以目前的趨勢發展,那麼10年後,20年後,甚至100年後,我們的後代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呢?到時候吃穿的比較會怎麼樣?無數的問號在我腦海中迴盪,久久不能散去...

多虧了這本《弟子規》,他提醒我們,他喚醒了我們,他告訴了我們生活的真相,告訴了我們如何做好生活,過上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

弟子規讀書心得11

俗話說,國有國規,家有家規,今天我要講的是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康熙時期的學者李玉秀,分為出家、出門、待人、接待、學習五個部分。後來改編自清代賈存仁,改名為《弟子規》

接下來,我來談談《弟子規》中的幾個典型守則。

雖然事情很小,但不要擅長;雖然事情很小,但不要隱藏。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事情很小,但你不能善意;雖然物品很小,但你不能私下隱藏它們。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另一句話——不要善良,不要善良,不要邪惡。這兩句話都告訴我同樣的道理:你不能認為事情很小,但你可以隨意做,積累更多,事情越來越大,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壞人。

親愛的我,孝方難;親惡我,孝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親人愛自己,尊重孝道很容易;但如果親人恨自己,恨自己,他們仍然可以孝順,那就是真正的孝順。事實上,如果你想接觸一個對你好的人,那就很容易了;但是如果你想接觸一個對你不好的人,那就很難了。父母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善良無法報答。在父母的`一生中,我們應該盡我們孩子的孝順。不管父母有多難伺候,我們都應該加倍孝順。

雖然《弟子規》是古人用來要求自己言行的規範,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仍然應該遵守這些古老的教訓和規範。我們不應該認為事情很小,我們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應該因為父母的脾氣而不忠和孝順。與古人相比,我們應該用的言行。

弟子規讀書心得12

《弟子規》共分為總敘及其它七大部份,分別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規範和禮儀,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學習它首先對孩子們是必需的,因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祖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厚德則中國才會更加興旺發達。尤其是德,如果孩子沒有德,縱然他(她)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將來也未必會成為社會的棟樑。其次,作為大人,學習《弟子規》也是大有脾益的。

因為我們要培養的是德才兼備的好孩子,俗話講“打鐵尚得自身硬”,何況是為人師長。而另一方面,我們現在的社會普遍強調和遵循的都是急功近利型的競爭模式和發展思路。若以這個作為行為準則,有利可圖的,大家就爭先恐後、趨之若鶩;沒名沒份的,大家都退避三舍、恐及其身。那麼久而久之,在利益面前人們將道亦無道;大而推之,則國將不國。

所以就大人和孩子一塊學習《弟子規》來說,我覺得倒不失為一次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不斷進步的有益嘗試。大人自己通過學習和力行《弟子規》,每一條都和孩子一起學,一起做,不論孩子說什麼、做什麼,大人都堅持原則不動搖。久而久之,孩子必將在學習生活、待人接物和尊老愛幼等方面有一個可人的進步。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閱讀弟子規我們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為嗎?是呀!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往往在吃穿方面挑來揀去,這不正是俗話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嗎?”學了《弟子規》之後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讀書心得13

《弟子規》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的收益。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佈。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地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說:“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後,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聖人的教誨,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會兒就直叫他們名字。可學了《弟子規》裡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後,我會有事無事地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書心得14

明明,別玩了,去寫作業吧。

知道了!知道了!我馬上去。

你今天在學校吃了什麼菜,吃飽了嗎?

吃飽了,吃飽了,別總問我。

明天星期一去學校別忘了系紅領巾。

“我知道了...

媽媽,你真囉嗦,我的耳朵要長繭了。

父母的千言萬語在我們心中是囉嗦煩人;我們誤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是多管閒事。父母教書,一定要聽,父母責,一定要順從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慚愧。

兄弟道友,兄弟道恭。兄弟和睦,孝順。兄弟應該愛他們的`兄弟,兄弟應該尊重他們的兄弟。只有這樣,兄弟們才能和睦相處。每次我有美味有趣的東西,我都會記得給我哥哥留一份。當我哥哥不講理時,我不會像以前那樣對他凶猛。在與哥哥相處時,我學會了分享和謙虛。

記得放學後和幾個同學一起回家好幾次,沒有提前給父母打電話。同學家玩的時候忘了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結果媽媽擔心到處打電話,最後決定在同學家放心。

還有一次,我媽媽和我聊天:她說我從一年級開始就學到了很多興趣班。不幸的是,沒有人能長期堅持下去。我對興趣班沒有熱情,熱情也不高。我回來後沒有練習。結果,我半途而廢。這件事感動了我。

出必告,回必面,居無常,行業不變。出門要告訴父母,回來要通知父母,避免父母關心。平時住的地方要固定,選擇的職業或志向要努力完成,不要輕易改變。自從知道了這句話,我就決定擺脫這些壞習慣,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不要輕易放棄!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規》是我的一面鏡子,展現了我無法發現的許多缺點。通過努力,我想我會成為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書心得15

最近,我們班受到周主任的影響,開展了每天讀弟子規的活動。

首先,我們很不耐煩。我們每天背誦的東西太多了。那些突然讀了文言文和中文書的人絕對不能容忍再加一個弟子規則。周先生似乎看到了我們的不情願,併發誓要向我們解釋:如果你讀了弟子規則,你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真理。現在你可能不能接受,但我相信你很快就會迷上弟子規則。

周老師的話讓我們對弟子規則感興趣,所以我們仔細閱讀。嘿!的'確,周老師說的一點都是對的。我們真的對弟子感興趣。學生們每天上課前都會仔細閱讀。

弟子規則確實讓我們知道了很多道理,讓學生的行為變得優雅。例如,弟子規中有一句話:父母呼喚,應該不慢,父母的生命,行不懶。這意味著:父母打電話,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慢同意很長時間,父母解釋,立即開始做,不要拖延或拒絕懶惰。我感到很慚愧。因為平時喜歡玩電腦,連爸爸媽媽都懶得動身。學完這句話,我開始改變這個壞習慣。每次爸爸媽媽給我打電話,我都會馬上過去,一點也不拖延。爸爸媽媽一再誇我是個好孩子!我臉紅了。我不能平靜地接受這個讚揚——這都是因為受弟子規的影響!

我還買了一本弟子規的書,不僅有解釋,還有典故,啟發了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則溫,夏則溫,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典故。東漢有個孩子才九歲,他叫黃香,因為母親早逝,他和父親相依為命。我父親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在冬天,他擔心他的父親太冷了,他先鑽進床上暖和被子,然後讓他的父親睡覺;夏天天氣太熱了,他先用扇子打床,然後讓父親睡覺。看完這個典故,我很感動,明白黃香念念在觀察父母的需求。我相信黃香只能在冬天和夏天做嗎?當他有時關心父母的心,相信父母的整個日常生活時,他會盡力付出。我也想學習黃香,關心父母。

啊,弟子規,你教我做人做事,謝謝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