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6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3篇)

  《蘇格拉底》讀後感1

《蘇格拉底》是一部涉及生物發展的科學幻想小說。文中的蘇格拉底是一隻經變異而懂人類語言的狗。

小說對“蘇格拉底”的描寫似乎有些誇大其辭,但如果我們仔細品讀,則不難發現作者在誇張狗的同時,也保留了一些狗的本色、特徵,這樣一來,作品便又合情合理了。

文章中,作者無不痛心地寫到那些無知、貪婪的人們對科學的探索與發展的阻礙和扼殺。文中的看狗人詹寧斯便是如此。在他的眼裡,這條會講人話、聽人話的狗成了一棵搖錢樹,他根本不知道蘇格拉底的真正價值之所在。正因為他的無知,葬送了一個會對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天才,使人們失去了一次進行科學探索的機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科學家們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無論他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用心研究,面對那些不懂科學的人來說,根本毫無用處。無知無識的人們對於科學研究的破壞性是毀滅性的。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一個大哲學家,大思想家,他的智慧和思想在全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但蘇格拉底本人卻被當時的當政者慘害了,他死之後,人們才發現了他存在的意義。

但真理永與我們同行!

  《蘇格拉底》讀後感2

合上《蘇格拉底之死》,記憶最深刻的是蘇格拉底所言的一句大意是:他知道自己的無知,然而他覺得自己還是比別人都要聰明那麼一點點。他說是因為他知道他並不知道那些他實際上不知道的事,而其他人都以為他們知道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的事。

理想主義者蘇格拉底,也許正因如此《理想國》才稱之為理想國。兩本書要一股腦看完,都為對話形式,其實略微枯燥(理想國目前只看了三分之一),且有的邏輯性本質不嚴密,而形式的貌似嚴密看得容易頭暈目眩,一旦你順著他的思路思考就容易喪失部分自我邏輯思維能力,甚至我懷疑我能夠意識到的他的部分邏輯思維辯證錯誤,或許也不過是因為在此之前我提前的經歷閱歷思索導致。

那麼如果我不曾知曉呢?是不是我們對於我們未知事物的接收程度就是最高的呢?而如果我們對未知接收程度最高的理由只是因為尚屬於未知的範圍。那或許這便是荒謬得以容易存在的理由?突然又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都經不起深思熟慮的推敲思索,一方面是總覺得容易進入思維的矛盾怪圈,另一方面是追本溯源其實是極難的一個事。

只是又讓人覺得可悲的是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許公元后二十一世紀的人與公元前五世紀的人(蘇格拉底)的思考能力很可能相差無幾,又或許大部分普通人甚至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也許你會說蘇格拉底可被當時稱之為最智慧的人呢,也許這也是事實,可同樣,事實卻也是二十六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純粹理性思考能力貌似並沒有革命性的變化,你困惑的迷茫的思索的好像他一樣全都和你一樣困惑迷茫思索過。(也許這麼對比缺乏科學性,畢竟樣本太少,而對比也不對等。

自然,我也不知如果是事實,這樣的無明顯進步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忘記今天具體是什麼事情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突然說到如果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這個人,完全是因為這個人的經歷的話,也就是說如果任何一個人經歷了他所經歷的經歷也會變成他的話,那麼他的一個特殊性體現在哪裡呢?又有什麼資格說他是他,而不是別人?

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我之所以說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更多時候是因為我認為就算別人經歷了和我一樣的經歷,ta也變成不了我,也不一定真的就能理解我。我認為存在某種可以說是自我選擇的東西存在,又或者說只是,我希望存在。

《蘇格拉底之死》體現了某種程度上蘇格拉底的人格統一性,他為完成自己的某種理想主義而犧牲,甘願犧牲。雖然他說過他自己的無知,而很明顯他也同樣透露出一種高人一等的驕傲。

不過最讓我難能可貴的一點是我覺得顯而易見的論點,如若對方不解,蘇格拉底總是很有耐心的為其作進一步的解釋(儘管存在有的解釋是我無法認同的,又也許是柏拉圖編纂的,蘇格拉底並沒有那麼有耐心?),而我個人如果我覺得顯而易見的對方卻完全不解,我很可能不會多言隻言片語。

自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蘇格拉底,甚至自以為是的認為他是一種理想化追求超越了求生本能。這種偉大的犧牲感或許與戰爭時期英勇獻身的士兵並無二致。這種行為在大部分的.我們看來也許屬於愚蠢,也許也並非毫無意義。但卻又不能不承認這種信仰背後的偉大。

讓我聯想到今天看到的在《月亮與六便士》上所言的一句:難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裡,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蹋自己嗎?難道成為成為年收入上萬鎊的外科醫生,取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也許看上去契合度不是那麼高,但總覺得有種本質的吻合點存在著。即你如何看待影響你如何選擇與如何行為(自然行為本身也包含了選擇)。

6.19號等與坐飛機時看完的《蘇格拉底之死》,後感卻一拖再拖,所有理由都是藉口。安慰自己也許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留下的更會是精華。又怕什麼都留不下,不光光是書籍。

  《蘇格拉底》讀後感3

我對蘇格拉底的一點了解,除了課上張老師所講的有關內容,也就是吳飛老師譯的《蘇格拉底的申辯》。慚愧的很,這本書至今沒有讀完。不過確實很吸引人,不僅僅是它的哲學思想的交鋒,還有滲透其中的形而上的思辨性。

《蘇格拉底的申辯》中的第一部分記錄了申辯的由來經過,不同版本的差異,以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詮釋。給人一種龐雜而有些混亂的感覺——一方面說他是“引進外邦的神”而獲罪,又說其實真相是他的懷疑精神動搖了民主的基石。當然後者更合理,只是這推理論證的過程讓人有些困惑。

最精彩的還是申辯的正文。遺憾現在剛看了個開頭,同時真的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聽他——其實是柏拉圖借他的口——對希臘進行美德教育。我不懷疑《申辯》其實是柏拉圖主觀構思加上他對於民主制的控訴再加上蘇格拉底確實的思想脈絡,但是在讀他與莫勒圖斯辯論的那一段,總感覺有點怪。他首先要申辯的是“敗壞青年”的罪行。蘇格拉底給莫勒圖斯下了個套,他先問“是否很多人可以帶好青年”,把莫勒圖斯帶進去,繼而類比說馬,難道很多好人可以帶好一隻馬,而一個壞人儘可以讓整個馬群失去前進的方向嗎再回到人本身,難道可能一個人把青年帶壞,而其他所有好人都無法挽回嗎既然這樣的邏輯不能成立,哪麼只有一種可能,即莫勒圖斯自己在詆譭蘇格拉底。

這樣的邏輯真的很霸道。且不說馬和人的比喻是否相類,一個人對於整體的禍害是否真的如蘇格拉底所言是不太可能的也值得思考。我們知道,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是無知的,而他的有知體現在他知道自己無知。所以無論是在街頭與人爭論還是法庭上的申辯,他都是在“啟發”對方,但其實對方的本意並沒有真正表述出來,而是順著蘇格拉底的思路簡單的選擇“一條路”。我想,這恐怕也是很多人看不慣他的原因之一。

他的哲學思想是講究“德性即知識”,但是他對於理想生活的理性思考,以及外延的形式上的申辯,與城邦本身的現實生活存在著最根本的矛盾——精英治國還是民主政治於是,就引出了您上課時提出的黑格爾的悲劇理論。我覺得蘇格拉底的悲劇與俄狄浦斯王的悲劇還有不同,俄狄浦斯王的例子具有倫理血源性,本身就是很偶然的,而蘇格拉底悲劇在於思想,具有更大的普世意義,也更增添了他的悲劇性——沒有人應因思考和言語而獲罪。當今民主制下的基本法則卻無法照耀在雅典的上空。

所以,我們為他的死而悲哀,也許還是要著眼於兩者的悲劇性上。在那樣的環境下,他也許想用死給大家上一課——你們遲早會後悔的,到時,我在法庭上的申辯將成為大家追述我思想的一部分。不論柏拉圖有多少異於老師的論斷,至少,主題思想沒變。《申辯》仍然是蘇格拉底一脈相承的思想路徑。這就夠了。

我相信蘇格拉底是一個對自己的信仰到底的人,也很難想象他的助產術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學識而非幫助他人獲得“美德”,他的理想至少有一部分是希望希臘人能通過他的努力過上更加理性,從而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當然,有人認為他是過於特立獨行,與智者沒什麼兩樣——從申辯來看,這似乎也是隱藏的一條人們憎惡他的原因。但很顯然,智者強調論證過程要如何如何有邏輯,把對方摁倒;蘇格拉底則追求跟我論辯你,是你,要最終有所收穫。說到底,他追求的認識自己,其實和人的本性有點相違。神願意認識自己的無知麼人恐怕就更不願意了。死,是必然的。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申辯中最後的:“是該走的時候了,我去死,你們去生。我們去做的哪個事更好,誰也不知道,除非是神。”死而得道,生而不知其所,生與死的判斷,還真的不好說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