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教師讀書心得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1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選]教師讀書心得14篇

教師讀書心得 篇1

作家林清玄如是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當我們端坐於像今天這樣的陰雨天,聽一首輕音樂,讀一本喜歡的書,慢品一口清茶,我們的生活是清歡的。

《新時代的教師》把目光聚焦在教室複雜的現實職業生活。每天我走進課堂,去上各種各樣的課:好上的課,不好上的課;傳統的課,課改的課;校長光臨的常規聽課,新苗杯精心準備的展示課,還有自己很理解的課和自己也不怎麼清楚的課……每天走進,備課、佈置作業、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被學生感動,或者被學生氣得半死……

在紛繁複雜的.生活和改革的面前,我一路狂奔似乎無法停止,但在狂奔過後,通常會感到迷茫。去哪裡享受教育的清歡?

這本書,將教育和“人”結合起來,直擊教師的“教育力”,像老師發問: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教育需要什麼?

校長說:“蘿蔔燉蘿蔔”,沒有骨頭,這鍋湯永遠是蘿蔔味。《新時代的教師》裡說,這個時代的教師,如同新瓶裝新酒一樣,扮演者創造學校和課堂中新教學和學習方式的開拓者。讀完這本書,我也在思考:我還可以做什麼?

我可以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去尋找和孩子們相處時的清歡。現在的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個性鮮明五花八門,所以要求老師不不僅能站在講臺上保持教師的威嚴,還要求我們走下講臺的時候,能夠開啟學生的心靈。

袁嘉駿,我們班每個任課老師都不喜歡他,每個孩子也都不喜歡他。因為他真的太吵,上課時他在教室裡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從我們班教室裡,經常能聽到老師無法忍受他而發出的咆哮;下課時,校園就是他惡作劇的樂園,學校裡每一棵花草樹木都慘遭“蹂躪”,連下水井蓋也沒有被放過……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這個學期卻在我們年級辦公室圈了不少粉絲,更有老師覺得他是我們班最帥、最可愛的孩子。因為“學共體”改變了他,因為“學共體”營造安心安全的氛圍改變了他。孩子之間並不存在真正的討厭,他們之中蘊含的是心心相印、關懷備至的潛能力。所以當袁嘉駿在小組裡顯示出了學習的意願、顯示了他天性中善良可愛的那一面,所有孩子都接受了他。他仍然是那麼調皮和不服管教,但是他在課堂上,用妙語連珠的回覆俘獲了老師的心。課後,他也不再去折騰畫畫草草,而是默默地打掃衛生,幫我分發水果……

所以,我想說,在溫暖的師生關係中能享受到教育的清歡。

我還可以讓自己沉浸在單純的教學裡,真理至上,去尋找教育的清歡。我們行走在課堂裡,我們嘗試著把課堂回到“最單純的歡喜”,去理解、去傾聽、去感受與接受,這就是課堂的“清歡”。

“學共體”課堂,仍然記得學生的這些話語:

——老師,你不忙講,讓我們再思考一會兒。

——老師,數學課我們可以自己搞定了。

——老師,這節課我收穫太大了,那道題我之前只會一種方法,現在我會三種方法。

——老師,剛才我分享的時候,有一點點緊張,不過感覺很好。

——老師,我要把今天學的內容和爸爸分享。

……

聆聽學生生命成長的清歡,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享用。

只有真正沉浸下去,將老師的對教育的喜歡放進去,才能享受到這份來自自身成長的清歡,與名利無關,與世俗無關。

林清玄還說:“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它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是的,我們課堂的清歡也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學生、課堂、教育的追求和熱愛,更來自身邊那些“享課堂清歡”的同道中人。願我們在這個美麗的秋天,都能“享課堂清歡”!

教師讀書心得 篇2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提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提議,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裡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著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景,我會如故事中教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教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可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終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教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裡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讀書心得 篇3

最近,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吸引了我,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國小校園,然而卻關係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當教師?正像書中所言: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要當好教師,就要愛學生,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我會愛我每一個學生。可是面對案例中這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幫助他培養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呢?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績優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

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說:“要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為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教師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愛,這就是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的職業的愛。

今天,我終於明白了,為良師者,必具一顆博愛心、平淡心、細心、耐心、恆心!

教師讀書心得 篇4

有人說:一本好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沒有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課堂將會變得那麼空洞和無趣!

本學期,我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認真閱讀了《禮記·學記》、《學生第一》收穫很大。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資訊,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程度地閒下來,而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定,而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

一、教師,要愛護學生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

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讀書,使我對工作、對生活都充滿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始終充滿激情。每天讀書一小時,我還要持之以恆,相信它會為我帶來豐盈的人生!

教師讀書心得 篇5

這周讀書俱樂部活動正式開始,同事幫我領回了吳非的名著《不跪著教師》。閒暇時摸過書,一下被裡面精彩、真實、鮮活的教育故事吸引了。

書的第一輯開始部分,作者講了一個蘇霍姆林斯基與一個孩子的故事,大意是校園的花房裡開了一朵碩大的玫瑰花,吸引了很多孩子和老師每天都去觀賞。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個四歲左右的小女孩摘下了那朵花,從容的往外走。蘇霍姆林斯基沒有呵斥孩子,他彎下腰,親切的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打算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害羞的說:“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訴她學校有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奶奶有點不相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我就把花送回來。”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領著小女孩,在花房裡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讀完之後,心裡有說不出的震撼和感動。教育家的`一顆慈愛之心像一屢春風拂面而來,在這乍暖還寒時節,又如地海深處的股股暖流洋溢心間,叮叮咚咚,奏響了一支嘹亮、溫馨的愛之歌。

這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用一顆“偉大”的心去呵護孩子一顆“小小”的愛心,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大教育。不禁為智慧者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拍案叫好。

愛孩子就要放下道德評判的“屠刀”。你能容忍一個私自採摘鮮花、神態自如的孩子走出花房嗎?如果你不是老師,或許可以做到。但你是一位老師,你得擺出老師的尊嚴,實施你教育的特權,顯示你育人的本領,於是在那大行其道的教育孩子不要亂攀亂折,要做一個愛護花草,遵守規則的好孩子,甚至於不分青紅皁白的對孩子處罰一番。傳統的道德綁架扼殺了孩子懵懵懂懂的那顆純真的心,可怕的“道德”教育啊,舉起大旗的剎那,其實你就已經失敗了。

愛孩子就要對孩子的善舉給予充分的肯定。光說不做假把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做說話的矮子,行動的巨人。蘇霍姆斯基做到了,表揚孩子不僅僅是口頭,他用兩朵花對孩子的善舉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是怎樣的認可和激勵啊,或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會留下終身難以磨滅的印象。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孩子雖小,但他們每做一件事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在事情沒弄明白之前不要武斷的下結論。俯下身子,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師讀書心得 篇6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和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和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和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和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啟用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和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和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物件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和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和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和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裡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 篇7

在這本書中,第一篇就講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關鍵在於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寫得十分精彩:從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改革的關係來看,教師教學觀念的不同,在施教過程中,將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即使同一種教學方法,在不同教學觀念的指導下,也往往會有不同的效果。就拿傳統的講授法來說,傳統教學觀念就強調“講清”、“講透”,學生聽完課,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了;而在現代教學思想指導下,教師應用講授法時,就會注重在講授過程中,在教材重點、難點、疑點處,適當地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用心思考,同時向學生介紹超多材料、帶給重點資訊,並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結論,而不是簡單地把結論告訴學生。

讀了這段話,我深有感觸。其實這段話告訴我的就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十分重要。新課程標準到此刻為止已實施五年,五年來,每一位教師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新課標十分強調教師、學生地位的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與權威,因而,教師總是板著臉進行單向的知識傳授,在課堂上,未經過教師的允許,學生不得發問,不得說話。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就是一個勁講,“講清、講透”,在教師講清楚的狀況下,學生當然就沒有問題了,因為都被老師講完了。而在新課標中,再三強調既要

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合作、教學相長,教師要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課堂上要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大膽提問,不怕學生問住自己,這樣的課堂上,教師是傾聽者,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結論,而不是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學生。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深深體會到,閱讀教學中,課文的好處不是由老師提取出來教給學生的,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創造,這種發現和創造誰也不能代替,只有靠自身的閱讀實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啟發引導,把學生的認識導向正確的思路,減少學生的無效勞動,提高學習效率。

我覺得今後我們的教學就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會思考。任何智慧的產物都是思考的結晶。記得在走出師範校門之前,導師反覆給我們強調:不要只滿足於做一個教書匠,不要只停留於每月能拿到薪水餬口!確實,離開了師範校門,沒有了導師的扶持,沒有了同伴的.相互的激勵,靠的就是自己跌跌撞撞的去摸索了,迷惘、恐懼、無奈各種情緒都蜂擁而至,很容易就會被捲進盲從的大流之中,從而迷失了自己!因此,對自己的教學理念、目標、原則、資料、結構、手段、方法、模式、物件、效果等等,每一天都做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有所長進!另外,在新課標的大浪潮中,對老師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要求教師具備對各種知識、方法、課程資源整合的潛力,而思考便能夠使它們融會貫通了。

二、學會學習。要求學生學會學習,教師首先要懂得學習策略和認知策略。正如威爾遜所說:“學習是終身的事業”“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無知,從而激發自己進一步學習的熱忱。向書本學習,向名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生活學習,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豐富自己,才能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引來時代的源頭活水,才能做到常教常新。

三、學會教學。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我想即便是教了幾十年書的教師,也未必就完全弄的很清楚,對於我們沒教幾年的老師來說,就更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過程了,記得師範裡一位導師曾說過:“教書不必須非得智商很高,最重要的是要講天分,還有後天的教法”。這個說法我是同意的,因為在大學裡就有些教授知識很淵博,但上課時課堂上是趴下一大片的。

四、學會創新。教學說透了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式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生命。所謂“教無定法”,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正如課堂上也沒有“幾大步驟”,說到那裡,我個性佩服的一個人是魏書生,首先,他不是正統師範院校,不受那些條條框框的限制和約束,把生活中最本質、最原汁原味的東西帶進了課堂,他的課堂上猶如一股活水,不斷湧現出新的智慧。有老師曾抱怨,魏書生的課很難模仿,而我覺得魏書生的課正是因為沒有了那種條條框框的教學模式,完全是隨課堂的真實狀況而隨機迸發的教學智慧,才使得他的課那麼有魅力!智者的智慧,不是旁人能夠輕易學來的,只有自己去挖掘自身的智慧之泉,勇於走創新之路,才是教學成功的出路!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不是一個終結點,而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對語文教學及當好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教師讀書心得 篇8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可以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著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教師讀書心得 篇9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提升個人素養,爭做魅力教師——讀《魅力教師的修煉》有感。

在學校“讀書沙龍”活動的倡導下,我認真讀了《魅力教師的修煉》一書,該書分別從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形象魅力、語言魅力、溝通魅力和反思魅力等角度系統地闡述瞭如何全面提升教師魅力,從而更好地位教育教學服務,讀了此書得到不少感覺,我想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段的進行教育實踐,不斷的反思才能提升自身的魅力。雖然我從教的時間也有四年,平時也注重自己的人格修煉,但還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修煉、提高,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生喜歡的魅力教師。

下面談幾點自己的努力方向與目標

一、品德修煉: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而行”與“不從”就是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所至。我們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而修煉教師人格魅力的關鍵所在是為師者必須擁有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

二、微笑教育:泰戈爾說過:“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試想,一個整天板著臉兒、不苟言笑的教師,怎麼跟學生產生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學生只可能對他(她)敬而遠之,因為他(她)即便可敬也不可親。而反之,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要知道,一個人的笑容是可以具有多重意義的。一個教師臉上充滿笑容,不僅使學生感到溫馨,進而感到可親,讓學生願意靠近你,願意與你進行心靈的交流,而且笑容傳遞給學生的還有老師的關愛、信任,從而使學生內心樹立起自信、升騰起希望,就如同冬日的一束溫暖的陽光給人們帶來難以言喻的喜悅和無以倫比的新希望。

三、終生學習:自己現在的知識框架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定要不斷地學習,使自己擁有淵博的學識和靈動的智慧。正如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惟有教師善於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書。只教學生讀書,而自己少讀書或不讀書,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須知曉,你想給人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假如自己只有一滴水,如何給人一桶水?所以,不斷學習,終生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閱歷是自己努力的方面目標之一。

四、語言修煉:教師的語言魅力是體現人格魅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教師的課堂語言,更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是體現教學藝術的主要形式。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相信當今課堂上精彩紛呈的課堂語言還不多見,自己還需不斷努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五、反思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教師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再提高。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的一條重要的途徑和一種有效的手段。感覺平時對自己課堂教學過程的點滴有所感悟、思考,但是用文字來做深層次的總結、提煉能力還有所欠缺,要不斷加強。

總之,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老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本書給我指明瞭努力的方向,指導我不斷修行,教師朋友們,翻開《魅力教師的修煉》這本書,向你們未來的成功之路邁進吧!

教師讀書心得 篇10

走親訪友,短途旅行,避暑納涼暑假裡的每一天就在歡歡喜喜、充充實實的高溫天氣中悄然度過。眼看著假期一天天接近尾聲,心裡不由得暗生焦急之情《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還原封不動地放在原處。終於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忙不迭地翻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照本書說來,大概可以稱為最後通牒效應吧。

本以為心理學之類的書很枯燥,都是些抽象的專有名詞和概念,沒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經典實驗、故事及問題情境,喚起了我閱讀正文的興趣。看此書,就像在聽一位哲人娓娓道來,書中教育活動中的心理效應和規律闡釋得如此清晰明瞭,連我這種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讀懂了其中的道理,受到了些許啟發。那些案例似曾相識,幾乎都發生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而很多效應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不過,冠之以頭腦風暴效應、南風效應、蝴蝶效應等專業名詞,我們的教育活動似乎也凸顯出它的深度和價值來了。

讀到書中真實的謊言一文,我不禁對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讓上了名單的後進生在8個月後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在心理學上,這種由他人的期望和熱愛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稱為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在教育中也屢見不鮮。

我班上有個姓馬的男孩子,年齡偏小,貪玩好動,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績在班上差不多穩居倒數第一,孩子們嫌棄他,不願和他玩,常常喊他大笨蛋。為了糾正孩子們的錯誤想法,為了使馬同學重拾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些許進步,我努力讓馬同學感受到我對他的期望。一年級期末評語欄內,我這樣給他寫道:大凡後來有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小時候大都是調皮又聰明的,不過他們後來都是把聰明仔細地用到學習上去了.新學期,老師相信聰明的你會越來越棒在課堂內外,相比其他孩子,我更關注馬同學。上課時,他偶爾會專心聽講,我立即表揚他:你們看馬同學眼睛炯炯有神,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哦做作業了,他偶爾字寫得比較工整,我馬上誇獎他:你稍一認真,字就寫得端端正正,真能幹儘管他差不多每次最後一個把課文背出,每次測試成績總在六、七十分間徘徊,可我仍然沒有放棄對他的期望,堅持指導他背好每一篇課文,訂正好每一樣作業,每一張試卷。也許我的不離不棄感動了馬同學,小傢伙在期末複習階段給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幾個歪歪扭扭的鉛筆字:周老師,您放心,我會努力的,我的目標是90分以上!多麼美好的願望,多麼要求上進的孩子!我的內心湧起一股暖流,摸著他的頭說:好孩子,老師相信你會成功的。果不其然,這孩子在期末考中取得了90.5的好成績,位居倒數第二,他那胖乎乎的小手興奮地拉著我的衣角說:周老師,我考到了。雖然馬同學目前仍然屬於班中的後進生,但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次較大的進步。

我想:我們對孩子的期望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遞給學生,學生一定能感受到這種期望,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優秀的,從而提高自信心,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我們何不用一種發現的眼光,期望的心理,鼓勵和培養的態度和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啟發每一個孩子,孩子身上一定會產生獨特的羅森塔爾效應。但願我們真實的謊言下,能創造出更多的神奇。

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名為互悅機制的心理效應也很有教育價值。班級裡的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表現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喜歡,我認為這種兩情相悅應建立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信任之上,從而彼此產生好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班級和諧的氛圍。

班上有個學生姓金,是個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孩子,加上塊頭大,經常把同學弄哭。金同學的家長又常把過錯強加到別人孩子身上,既不承認孩子的錯,也不接受老師的建議,以為老師故意找家長的茬。這樣一直惹事生非的孩子,幾乎沒有孩子喜歡他,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很惱火,要說喜歡談何容易。這樣的孩子,這樣的.情況,置之不理肯定行不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金同學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飯量大,不挑食,每次就餐表現最好的就是他,也許這是唯一能樹立他良好形象的地方。因此,我推薦他擔任他們桌的桌長,孩子們也同意了。金同學工作非常熱情,尤其在我面前更加幹勁十足,吵架也罷,擔任桌長工作也好,無非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體現他個人的價值。一次,他這桌的孩子把飯倒翻了,我趕緊拿了掃把打算清掃。金同學立馬放下手中的調羹,扯著大嗓門向我喊道:周老師,讓我來,你去吃飯好了!說著,一個箭步過來就把掃把拿走了,很快就把地上的飯粒掃得一乾二淨。看著他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對他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回到教室,我第一時間表揚他:金同學雖然年紀小,卻工作認真,勇於承擔責任,真是個小小男子漢!從此,他努力以男子漢的標準要求自己,髒活重活搶著幹,還主動為班級、為同學幹這幹那。金同學還會和同學吵架,我故意把原因歸結為因為塊頭大,力氣大,才不小心把同學弄哭,還給他戴上高帽子:你是班上的大哥哥,一定能保護好班上的同學們。每次,他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漸漸的,孩子們喜歡上了金同學,金同學也喜歡上了大家。正如書中所說,走進教室,回到家裡,告訴我們的孩子吧,他們是被接納的,是被喜歡的,也許這會成為孩子新生活的開始。這就是你喜歡他,他喜歡你的心理效應帶給我們的驚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及鮮活的案例介紹和演繹了眾多心理效應 ,條條效應都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學實用的方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學習用書。如仰八腳效應教我們為師者不僅要可敬,還要可親;暗示效應啟迪我們從各方面入手,用多種方式讓班級充滿暗示的積極力量;80155法則告訴我們班級管理應預防為主,干預有方,他律不如自律

幾小時囫圇吞棗般的閱讀僅僅是走馬觀花,泛泛而讀,其中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書不厭千回讀閒暇之餘,一定會再次走進它細細研讀,對心理效應達成真知真信,並自覺自願地將它們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而每一個孩子,無論優秀還是後進,無論喜歡還是惹人厭,都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本本生動的圖書,需要我們用愛接近,用心體會。只有讀懂了他們,我們才真正實現了教育的效應。讓我們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用心靈碰撞心靈,用智慧點亮智慧,在讀書中,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共同行走在快樂的成長道路上!

教師讀書心得 篇11

提起龍應臺,相信喜歡看書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吧。初次接觸她寫的文章,還是在女兒上中學的時候,當時因為女兒在備考時,很多時候的閱讀會出龍應臺寫的文章,因為孩子不能讀懂文字背後的內容,曾經苦惱過(女兒因為提前上學,年齡小),為此,我也看書讀龍應臺的文章,以便和女兒一起了解她,讀懂她。

龍應臺,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一九七四年畢業於臺南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

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臺灣、德國多所大學。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三年春為首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臺灣清華大學。著有《野火集》、《銀色仙人掌》、《百年思索》、《我的不安》、《孩子你慢慢來》等十多部作品。

讀她的文章,慢慢感受她的文風,感受她的文字,關注多了,就想走近她,於是讀了她寫的書《目送》,六十八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自己在讀時,時時感同身受。因為女兒備戰大學聯考,曾經讓我一段時間忘卻了她,在同學組織的讀書會群裡,看到了她推薦給家長的書有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突然想起我的手機裡曾下載了此本書的電子版,由於手機不離手,讀起來方便,於是讓我以電子書的方式再次與龍應臺的文字相遇。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裡的龍應臺是一位母親,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臺有著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這本書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我認為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這本書以《蝴蝶結》作為序,描述了她看著一位五歲的孩子為自己包紮一束花,因為花枝太多,而孩子的手太小,草繩又長,小人又偏偏想打一個蝴蝶結,反反覆覆打不起來,阿婆的著急,我的耐心等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坐在石階上,耐心等候孩子扎蝴蝶結的母親的畫面,這是一個多麼有耐心的母親,無論外界如何紛亂,我只願做一個願意等孩子慢慢來的媽媽,是多麼的恬靜,溫暖。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當她成為了一位母親,當她感受溫柔的`小生命時,當她陪伴這個小生命慢慢長大時,她深深體會到了作為母親的幸福;從孩子認識“啵”(鳥)開始,媽媽就逐步帶著他認識了宇宙,認識生活的世界。世界之大,許多事情孩子都在探索,從牙牙學語中到“龍”帶給孩子的想象,從認識黑人到認識自己的身體等等,媽媽都陪在身邊,一同感受著孩子的點滴成長,感受著作為母親陪伴孩子成長的幸福。

作為母親,她是用心的,在給孩子讀故事書時,不想讓孩子接觸血腥的場面,不想讓這些文字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為此把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書束之高閣;作為母親,她是精心的,為孩子選幼稚園,不想讓一些不好的教育影響孩子的個性成長,跑遍了臺灣的很多幼兒園;作為母親,她是有耐心的,當孩子犯錯誤時,她會耐心聽孩子講,與孩子一起分析利害關係,並給孩子適當的懲戒,讓孩子明白這樣一個故事: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閒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屬於它們,一直到有一天,一隻小牛想闖得更遠,碰到了一條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線

教師讀書心得 篇12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我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我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我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裡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著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床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裡。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及收穫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裡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著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裡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讀書心得 篇13

假期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就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就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我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就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就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就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就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就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就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就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就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我的學生,試著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就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此時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就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就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就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僅就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就是笑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就是苦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讀書心得 篇14

《understand your child》是一部系列叢書,針對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一開始我以為它只是一本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書,但是閱讀之後發現,書中所言的都是孩子成長的規律,正所謂辦事情必須遵照事物本身的規律,違背規律便要受到規律的懲罰,養孩子也是一樣,必須遵循他們發展的天性,絕不能揠苗助長,否則會得不償失。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也是孩子的母親,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傾聽孩子,多瞭解他們的近況,多與他們交流,哪怕不能幫他們解決人生中的諸多煩惱,也要做他們的堅強的後盾,永遠的知心朋友。讀完書本,結合實際,我有這樣幾點感悟:

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很多家長其實並不能夠科學地教養孩子。比如:重超前學習,輕適時教育,當看到鄰居、朋友家的`孩子才兩歲就已經學會不少字,熟背幾首故事,一些家長心中就開始焦慮,擔心識字教育晚了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家裡的牆上貼上了許多看圖識字掛圖,開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識字。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類似“早識字”的“超前學習”、“拔苗助長”還有很多,國小低年級學高年級的內容,高年級則學國中的內容……超前學習,就真的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類似“早識字”的“超前學習”誤區很多,那麼這真的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其實,起跑線應該指不同能力和品質培養的最佳期,即關鍵期。比如:0-3歲是孩子口頭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不要逼迫孩子識字,應重點關注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另外,幼兒階段要鼓勵孩子參與各項活動,國小階段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國中階段要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順利度過青春期,高中階段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並在選擇中實現自我教育。在關鍵期內,人的某種行為、技能和能力等發展最快,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相應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這個年齡段,再進行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過早培養,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會影響其他重要能力的發展,其中最讓一些家長後悔的是導致孩子走向厭學。

第二,許多家長甚至教師重智商,輕情商。這顯然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因為情商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情緒調節能力、延遲滿足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有心理學家提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源於智商的高低,80%則取決於情商。如果把智力看做一種個人潛在能力的話,那麼情商則是開啟這些潛能的鑰匙。比如延遲滿足能力是孩子情商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家長和教師都喜歡干預學生,漠視孩子的自主成長。很多家長喜歡充當孩子人生的設計師。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到選擇專業,到就業工作,家長都預先設計好了他的人生髮展軌跡.其實,家長為孩子設計人生道路是出於好意,以免孩子走彎路。家長總是擔心如果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肯定會犯錯的,總想著“孩子現在喜不喜歡沒有關係,等他們長大了就會明白我們的用心的”。但是不知不覺中,家長的過度干預和控制,會變成孩子發展道路的絆腳石,壓縮孩子成長空間,使得孩子沒有機會和動力自主探索和開發潛能。研究發現,當目標由自己設定而非他人強加時,孩子會更願意付出努力,動力更強。若孩子缺乏自我探索,只懂服從父母或他人的安排、變成他人期望的樣子,他們往往畏懼改變,遇到挫折時容易逃避問題、喪失目標和信心。

因此,孩子的人生屬於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自我探索,其他人是替代不了,包辦不了的。請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多引導和陪伴,多給孩子創造嘗試的機會,讓孩子自由、健康成長,走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所以,瞭解了孩子的很多成長規律,我們就能解釋一些他們離經叛道的行為並不是一下子就冒出來的,而是長期自主發展被抑制的結果,這是值得我們每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