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中的人和人的活動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3W

初讀朱自清《春》文,感覺文章寫得特別優美活潑,特別是寫景的部分相當出色,內容上既富於生命力,文筆又飛揚靈動,只可惜描寫“人”和“人的活動”的句子較為少見。在我個人觀點認為,倘文中讓“人”多一些,則文章的情味更濃了。試想,在那麼優美、活潑、空靈的環境中活動著,“人”不活躍且靈魂變為紫色在夢幻中漂浮起來才怪。也就是說,筆者略略一翻文章,文中直接寫“人”的語句有3句,它們是“地裡有工作著的`農民”,“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其中,人們有勞作、有休閒,他們或播種希望,或釋放嚴冬以來的鬱悶心情。這些又集中在文章末尾,總讓人覺得“人”和“人的活動”分量並不是很足,景與人的比例嚴重失調。

感受《春》中的人和人的活動

真正是這樣遺憾嗎?反覆認真閱讀原文,發覺其實文中寫“人”或者“人的活動”的地方尚有6處之多,且分佈在開頭、主體、結尾處,佈局合理而和諧。

還是按行文順序去找找吧!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句中大有“人”在;因為要說誰會“盼望”,當然有心理活動的“人”屬於首選。或許有人認為是萬物在那裡迫切地呼喚“東風”早來及“春天”早來。看,桃樹、梨樹、杏樹們就也像“人”一樣在爭相“趕趟兒”赴春市來了。確實這樣,就算只是萬物盼春,那麼理應也該有“人”的份,因為“人”是萬物中的一員。這不!不明說“人”盼春而竟有那麼豐富的意義,朱自清含蓄功夫多麼深!

如果說“盼望”句尚有爭議,那麼下面一句無疑確是在指“人”了。在草地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該句雖也沒主語,沒明說是“人”在活動,卻寫的就是“人”。揣摩揣摩,按上主語也確實難:如加上“人、人們、我們”句意有些不通,老人骨頭酥“打滾”絕對不妥當;如加上“小孩子們”通則通矣,然而成人也會“打滾”呀,因為激動到得意時或許也就忘形了。故一則是難加主語而沒加,二則誠如前述使文章在語言上更體現了含蓄美。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是寫“人”,但不是寫一個人的感受,而是寫整個人類的通常感受。用“你”而不用“人”,體現了作者與讀者的溝通,讓讀者有親切感;用“你”而不用“我”,體現了作者是在寫“人”的普遍感受。一篇小文章,一個語句有如此容量如此內涵,作者考慮不可謂不周到。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多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這幾個同類句屬於寫“準人”句,因為它們是將春比喻為人,讓人感覺它們也在描寫“人”。說起來,喻體有那麼多好選擇,可作者偏偏連續三段用上了比喻且喻體為“娃娃、小姑娘、青年”,全選了“人”,如果不是妙手偶得,那麼必定化去了不少心思。

讀《春》文,初以為只見多處美春景而少見“人”氣;通過尋找《春》文“人”跡竟發現《春》中“人”和“人的活動”多如牛毛。這真是“春美襯人歡,人喜益春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