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差弗雷德》讀書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6W

  其一:弗雷德,另一個羅文?雷鋒?

《郵差弗雷德》讀書有感

看到推薦書目的第一反應,是想起了那本曾經人手一冊的關於羅文送信的書。這也難怪,郵差嘛,送信是主業。本能的,以為無新意。

但翻閱十幾頁後,我聯想起的,不僅僅是那位把信送給加西亞的羅文,還想起了那位既熟悉又感陌生的雷鋒叔叔。書本翻閱過半,在感嘆弗雷德的用心、敬業之時,我的神思也在不停地遊走於弗雷德與雷鋒、羅文之間:他們有共同點嗎?他們的區別又在哪?

雷鋒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曾經影響了幾代人,但這在現今很多年輕人看來多少有點“雷人”,在迷失了“革命需要”的如今,想當“螺絲釘”的機會似已無從尋覓;以驚人毅力和絕對服從的強大精神支撐並付諸行動而成為英雄的羅文,曾經成為求職和追求職業發展的年輕人的入門(或提升)讀物,但掩書、閉目、冥思後,頓感“精神可貴,無從操作”(送信的難度還會讓相當一部分人產生距離感,沒有效仿衝動),該書也已被質疑其作用更多的是作為企業增強員工“服從”特質的教案

我一直堅信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同的時代,我們需要不同的榜樣。如果說,雷鋒精神對新生代的教化作用已不可爭辯地漸行漸遠,羅文送信的精神也因為不解決職場實際問題,逐漸成為了一種象徵意義,那麼,弗雷德帶給我們的,卻是有如身邊同事、親友一樣的真實的存在感與溫馨的似曾相識,而且,多多少少都可以在弗雷德身上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雷鋒、羅文和弗雷德的身上其實有著很多共同的特質,比如說,主動性,他們都是積極主動甚至樂觀地去面對工作和生活,願意付出,主動地付諸行動並持之以恆,有激情並且能持續保有。又比如,原則性、服務意識等。當然,弗雷德更多的是從本職工作出發去為其服務物件著想,不像雷鋒是針對普天大眾都提供服務;弗雷德是為了將工作做得更好(或者趨於完美),更好地體現其工作價值並惠及客戶,雷鋒是純粹地為別人付出而不求一絲回報,因此,弗雷德主動介紹、推銷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讓客戶知曉、信賴他的為人和依賴服務,雷鋒是做好事絕不留名,受幫助的人要不感謝解放軍,要不只能感謝菩薩了。從為人處事來看,通過哪種方式幫助別人是沒有本質區別的,但從身為企業員工、創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角度來看,無疑弗雷德更為鮮活、有效和高效。

沒有僅僅強調(或神化)精神的力量和一顆紅心包打天下的英雄氣概,也沒有渲染送封信有如西天取經般艱難、讓人對英雄敬而遠之,弗雷德很現實、很生動,專業術語稱為“很有操作性”,或套用一本書名叫做“他的做法可以複製”。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讀了弗雷德事蹟,讓人感覺到親切並有效仿的衝動的一個原因。

當然,學學弗雷德的很多作法是不難的,但全過程、全方位複製弗雷德式對工作持久的熱情和盡職,這絕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前面不說是“他的成功可以複製”)。可是,即便每人都只是學一部分、只是堅持一段時間、只在某一方面有突破,效果也很可觀的,何必強求每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

  其二:來自問題的溫暖

集團王總推薦此書時提出對幾個問題的思考,是讓人感到溫暖的。因為,與以往強調諸如“送信”精神的思考維度與立場有所不同。除了傳達當前促使企業發達、員工成功需要哪一種精神的同時,也認真地從企業管理的層面思考了為何有的員工還沒有擁有這種精神、如何讓更多員工擁有這種精神。領導想通過營造一種環境、氛圍去培養員工的某種精神、讓員工快樂地工作,這是讓人感覺溫暖的。

其實,我們常常強調某種精神,希望這種精神去影響我們設定的物件,然而卻又往往忽略了對這些受影響物件本身的訴求以及訴求與要求間的“相容性”問題,也忽略了應有的持續跟進。提倡精神的目的是要引導行動,從而產生理想的結果;而精神轉化為持續的、普遍的行動,除了榜樣,還需要環境。弗雷德與弗雷德的精神對企業是同等的重要,都必須靠企業自己去創造環境與條件,去引導和培養,去發現、關注和激勵。

所以,員工別是讀就讀了,還要思考:我如何成為高效、敬業且快樂的弗雷德;管理者也別隻推薦和發書,還要思考:企業怎樣培養和擁有弗雷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