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小故事大道理二年級

來源:果殼範文吧 4K

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無法承受的痛苦之後,才出現在你面前的。當困難來臨時,請再堅持一下,千萬不要只差那麼一點點就放棄了。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心靈雞湯小故事大道理二年級。歡迎大家閱讀!

心靈雞湯小故事大道理二年級

細節即是修養

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一時間,應徵者雲集。經過嚴格的初選、複試、面試,總經理最終挑中了一個毫無經驗的青年。

副總經理對於他的決定有些不理解,於是問他:“那個青年勝在哪裡呢?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而且毫無經驗。”

總經理告訴他:“的確,他沒帶來介紹信,剛剛從大學畢業,一點經驗也沒有。但他有很多東西更可貴。他進來的時候在門口蹭掉了腳下帶的土,進門後又隨手關上了門,這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身體上有些殘疾的面試者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也是乾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

總經理頓了頓,接著說:“面試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書,其他所有人都從書上邁了過去,而這個青年卻把它撿起來了,並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著整潔,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乾乾淨淨。在我看來,這些細節就是最好的介紹信,這些修養是一個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大道理: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諾貝爾曾經說過:“要想獲得成功,應當事事從小處著手。”而關注細節的人無疑也是能夠捕捉創造力火花的人。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

適應是另一種奮鬥

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H·巴洛有一段時間住在鄉下的農莊裡,農莊前是一片樹林。有一天,巴洛教授在樹林邊散步時發現,長得最粗最壯的那棵紅杉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螞蟻。顯然,螞蟻將紅杉當成了安樂窩。

巴洛教授很討厭這些小傢伙,他決定把它們從樹上趕走。在樹幹上,教授找到了螞蟻窩。他先是用溼泥巴將樹洞結結實實地堵上。可是,第二天,教授過來一看,螞蟻們從另一個地方咬了個洞,泥巴對它們毫無用處。教授找來了更結實的木楔,結果,還是不能阻止這幫傢伙快樂地進進出出。

後來,教授聽人說螞蟻很怕膠水和樟腦丸。教授將膠水和樟腦丸混合在一起,塗在螞蟻洞口。這一招似乎有些效果,螞蟻們不敢從新的洞口經過了。然而,一週後,教授遺憾地發現螞蟻們在遠離樟腦丸的樹幹上重新打開了一個洞口。

在與螞蟻的較量中,教授敗下陣來。是什麼讓這些小動物能夠在人為製造的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呢?教授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螞蟻對環境的超強適應能力。

回到波士頓大學,教授在課堂上將這件親身經歷的事講給學生們聽。他說:“很多時候,我們被奮鬥誤導,認為奮鬥必須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事實上,面對社會乃至整個自然界,我們人類是極其渺小的。螞蟻要在樹洞裡生存,也需要奮鬥,但它們沒有被奮鬥誤導,沒有和強大的.人類對抗,而是選擇了適應。知道自己無法改變洞口被堵死這一事實時,它們很快就適應了。與獅子、老虎這些生存境況岌岌可危的動物相比,螞蟻似乎更懂得奮鬥的另一層涵義,那就是適應。”

大道理:

適應其實就是另一種奮鬥。在困難面前儲存實力,重新開闢戰場去應對生活,才會有更大的勝算。

貧困的乞丐

七月流火,連續多日的極端高溫天氣,使熱氣流竄到每一個角落,樹木也停止了舞動,只有知了此起彼伏的叫聲肆意喧譁著,似海潮般陣陣襲來。

街道樹蔭下匍匐著一個看不出具體年齡的乞丐,他有骯髒凌亂的頭髮,一張溝壑縱橫的臉,讓人聯想到北方水土流失極為貧瘠的土地,衣衫襤褸,膝蓋上皮開肉綻,人看了憐憫之心頓生。乞丐的面前擺著一個吃飯的鋁盆,裡面散落著零星的小錢幣。

我手裡拎著客戶送來的新鮮無錫水蜜桃,走到他的面前、蹲下身,開啟塑料袋,對乞丐說:“您拿二個水蜜桃吃吧。”乞丐伸出黑糊糊的手,從塑料袋裡拿出二個桃子,快速送到嘴邊啃吃起來,快得連在衣衫上擦拭一下的動作都免去了。

路上行人經過,責怪乞丐:“真沒有禮貌!人家給你桃子吃,謝謝都不說一聲。”

我立起身,笑著對行人說:“沒關係,他嘴巴太乾了。”

我看乞丐可憐,只是想盡自己微薄之力幫助他,他欣然接受,就是對我的回饋,在“給予與接受”的過程中,我已經得到了快樂。這時真的不必計較什麼,只要盡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後的坦然和快樂。

大道理:

“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問候,都會使一個人感動,好比掌心花雪,滴滴晶瑩。

乞丐的美夢

每天下班,鮑比和女友麗莎都會結伴穿過紐約的中心公園,有說有笑地回家。鮑比注意到,一位衣著破爛的乞丐總是坐在公園的板凳上,靜靜地望著對面的豪華賓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好奇地走近乞丐:“請原諒,我真不明白你為何每天都能如此開心?”

乞丐憨憨地笑:“雖然我沒家也沒錢,可每天都能討取到一些零錢,入了夜還有賓館的彩燈相伴,這樣我便總能夢到自己住進了那棟舒適的賓館。”鮑比對這種近乎自欺欺人的開心深感同情,於是大方地往乞丐的帽子裡放了100美元。乞丐顯然從未接收過這麼大額的施捨,他直愣愣地盯住鈔票,一個勁地道謝。

第二天,鮑比和女友路過公園時又遇見乞丐,鮑比擔心變了天氣乞丐會被凍著,便又仁慈地留下100美元。乞丐禁不住對麗莎誇讚:“你男友真是大好人。”到了第三天,兩人路過公園,乞丐已站在長凳旁等候:“我也想有機會能住一次豪華賓館,你能再幫幫我嗎?”鮑比點了頭,又掏出100美元。

那之後,每次下班,乞丐都會主動跟鮑比友好地打招呼,然後總以住賓館為由伸手要錢。鮑比照例每次都慷慨地留下了錢。如此持續了十幾天,鮑比再沒有更多的錢救濟,便只能自個兒繞遠道而行,以避開乞丐。

回到家後,麗莎樂呵呵地說:“今天那個乞丐專門向我問起你,他擔心你是不是生病了?”鮑比沒吱聲,他當然明白乞丐並非真正關心自己的身體,而是因為沒見著便無法討到錢……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鮑比遠遠地看見那個乞丐一直跟著麗莎往自己家方向走,還反覆抱怨:“你男友是生病了嗎?如果不是,他怎麼可以這麼不負責任呢?以前我只會做住賓館的美夢,是他讓我產生了住進賓館的想法,可他卻消失了,真讓我痛苦無比!”鮑比這才知道,自己的慷慨施捨,一不小心竟然導致乞丐終結了快樂。

大道理:

人生的痛苦,往往因為設定的幸福標準和期待超過了自身能力,或錯誤地將它們寄託於他人。乞丐是這樣,常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