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指南案例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3W

穿反鞋

小班指南案例分析

場景實錄

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樣門口檢查孩子的穿鞋狀況,果不其然又有幾個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會直接對孩子說:“寶寶你的鞋穿反了,快換過來吧!”但是這天我突然靈機一動,故作驚訝的指著蒲玉的鞋說:“哎呀,寶寶,你的鞋寶寶怎樣在吵架呀?你看它們兩個正歪著頭生氣呢!”蒲玉聽後立刻低下了頭左看看右看看,笑著對我說:“呵呵,鞋子寶寶真的生氣了!”於是我之後她的話說:“哎呀,鞋子寶寶這麼好的好朋友,它們怎樣會生氣的呢,你趕快幫幫她們,讓她們別生氣了呀!”只見蒲玉蹲下身子,坐在床邊脫下了鞋子,把它們換了過來,其他的小朋友看見了,都低下頭去檢查自己的鞋子有沒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透過這樣個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給換了過來,沒想到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比我每一天糾正他們的錯誤來得有用,從那天以後,我每一天起床後發現他們把鞋子穿反了就會提醒他們:“快看看你的鞋寶寶又在吵架了呢!”孩子們會立刻自己檢查並把穿反的鞋倒過來,有的孩子穿好了還會開心地說:“我的鞋寶寶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級幼兒現狀分析:

我班幼兒由於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裡老人帶大的,可想而知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嬌慣程度,在家裡什麼事情都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包辦,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們也擔心孩子會做不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潛力越來越差。

2、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活動資料的組織應充分思考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以遊戲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蘊涵著教育契機,就拿穿反鞋這一件小事為例,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只用說教來讓孩子認識左右是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但如過只靠老師的關注和幫忙,又錯失了孩子很好的學習的機會。

3、採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兒對很多現象都喜歡擬人化,他們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機的,他們會對小花、小草說話;會對積木、玩具對話;會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當成好朋友。兩隻穿在腳上的鞋子再老師的口中變成了寶寶還賦予他們吵架的情節,幫忙孩子在情節中關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對了鞋子寶寶才會開心。所以對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據他們的年齡特徵,順著他們的喜好,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描述:

這一天,孩子們正在開心的玩區角遊戲,我正在娃娃家做客呢。突然,“這是我先拿到的!”“不給,是我先拿到的”,建構區中傳來了不和諧的音符,我應聲來到建構區,只見熙熙和妍妍正在爭搶一塊積木,眼看兩人就要“動手”了。因為之前在區角活動點評的時或是談話活動時,我們引導幼兒一起探討過“有人搶我玩具應該怎麼辦?”

這一問題,也曾總結出了幾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一、“一起分享吧”:大家一起玩;

二、“交換玩具吧”:找一個更好玩的玩具作交換;

三、“等待一下吧”:等別人玩好了再玩,等等。所以,我把問題拋給了孩子:“我們一起想一想,怎樣才能兩個人都玩到玩具呢?”兩個孩子僵持了一會,妍妍放手了,對熙熙說:“你玩好以後,先給我噢!”熙熙玩了一會之後,就讓給妍妍玩,兩個小朋友和和氣氣又開始開心的玩遊戲了。

案例分析:

幼兒爭搶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兒園屢見不鮮,而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教師應有不同的解決方式。

制止:“不可以搶玩具!”,中班教師可遵循遊戲的概念,為活動賦予一定的情景性和角色性:“你是娃娃家的誰?你的任務是什麼?”而在小班,大多數的幼兒已經明白“搶玩具是不對的”,但是一旦爭搶起來,還是會頭腦發熱、僵持不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可用一句“搶玩具是不對的哦!”打發了幼兒的興致。當然,為了將自主性“行為”提升為“習慣”,教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預性”的引導以後,可以在集體活動時進行方法的總結,最後嘗試引導幼兒自主解決矛盾。碰到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我們教師可以嘗試著引導讓孩子自己開解決,不要每次都是老師來出面解決,其實,不能爭搶,每個孩子都懂,我們教師要做的只是讓孩子冷靜下來,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信不久,班級裡會傳來和諧之音:“這是我的!”“我們一起用吧!”

一、活動描述: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按照一定的節奏創編兒歌。而對於剛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說,模仿已經很難了,更何況是創編。於是根據他們好動的年齡特點,從模仿生動形象且簡單易學的動作出發。

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祕的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外面上課,你們想不想去?”按排孩子在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後,我坐在太陽下面。“我們的小手很能幹,都會做什麼?”有的說,我的手會畫畫,有的說我的手會穿衣服,有的說我得手跳舞……“老師的手也很厲害會變魔術,你們猜猜我都會變什麼?”這時的孩子又七嘴八舌的說起來了。等孩子說的差不多了,我就加重了口氣說:“看,老師變什麼了?”我在太陽地下就變手影,“是小兔子”“對了,是小兔子,看小兔子在幹什麼?”我的手就上下動,孩子就說“跳跳跳”這樣一來,就把詩歌中的第二句“變只小兔跳跳跳”編出來了。以後的幾句都是在老師做動作,孩子說的情況下完成的。跟念幾遍以後,我就請孩子們自己到太陽下面想動作來做。孩子們都很興奮,一邊說一邊做“老師,我做的是個大老虎。“老虎是怎樣的呀?”“吼吼吼。”……孩子們不知不覺就仿編了很多句,一節課就在我和孩子玩玩說說中結束了。

二、活動分析: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

活動開始,就幼兒去戶外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接著老師的提問:“們的小手會幹什麼。”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生活中經常會回答的問題,所以孩子的熱情很好,都很積極的迴應老師。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來到老師這裡時,老師就加重語氣,使得孩子要關注接下來老師要問的問題中了。老師告訴孩子,她的手會變魔術的時候,孩子的興趣給吸引了。學念兒歌這一環節,並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小朋友內容,而是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自己根據理解把兒歌的內容編出來了。學會兒歌以後,孩子對手影遊戲還是很感興趣,教師馬上滿足孩子這一願望,請小朋友自己學做魔術師,邊玩邊說。教師就在傍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仿編成完整的兒歌。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有話願意說。

藍天白雲,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可以放鬆。老師改變以往的身份以魔術師出現在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重重的聲音吸引著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邊做邊說,不怕說錯,只要把自己喜歡的說出來就可以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