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睡覺方式是如何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4W

導語:馬在古代是人類的一種代步工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的睡覺方式是如何的

馬的簡介

馬,草食性動物。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普氏野馬(66個染色體),家馬(64個染色體)可以雜交有可育的後代,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馬的生活習性

嗅覺

馬的嗅覺是很發達的,是資訊感知能力非常強的器官,這使它能在聽覺或其他感知器官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很容易接收外來的各樣資訊,並能迅速地做出反應。發達的嗅覺與靈敏的聽覺以及快速而敏捷的動作完美結合,是千萬年來馬進化成功之處,也是馬為人類貢獻的主要生理特徵。

1. 馬識別外界事物主要靠的是嗅覺

馬認識或辨別事物資訊,特別是近距離的陌生物品或動物,首先表現為使用嗅覺的行為。有時會主動接近物品,鼻翼扇動,作短淺呼吸,力圖吸入更多的新鮮氣味資訊,加強對新鮮事物的辨別或進行探究。然後進行相應的休憩或躲避等行為。馬能根據嗅覺資訊識別主人、性別、母仔、發情、同伴、路途、廄舍和飼料種類。例如,已經證實發情母馬的氣味可以遠距離吸引公馬,當然,公馬靠嗅覺可以確定一定距離內的發情母馬。公馬在遇到母馬發情時常有翻脣嗅天行為(性嗅反射)。

2. 馬依靠嗅覺適應環境

群牧馬或野生馬依靠嗅覺,辨別大氣中微量的水汽,藉以尋覓幾裡以外的水源和草地。所以野生的馬群能夠在乾旱的沙漠中生存。馬根據糞便的氣味,可以找尋同伴,避開猛獸和天敵。

馬對不同的嗅覺資訊會有不同的條件反應。馬在嗅到生疏或危險的資訊時,還會發出短促的噴鼻聲(打響鼻),以示警備,並把這一資訊通知同伴。馬對同伴排洩的氣味有著極強的反應,據觀察,公馬願意在發情母馬曾經排過尿的地點排尿。馬駒要是聞到新鮮的排洩物,將被激起高度的排洩反應,引起排糞和排尿。因此,馬能根據嗅覺資訊,改變馬在群體中的生活和定向活動。

3.利用馬的嗅覺也能建立後效行為

馬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利用馬的嗅覺也能建立馬的後效行為。舍飼馬匹稍加調教可以建立在固定位置排糞尿的習慣。調教方法是,首先將廄內清掃得非常乾淨,只在指定位置堆上糞便,並在埋罐內放入少量尿液。將馬放入廄內任其自由嗅聞,在氨的刺激下會引起馬排糞、排尿的行為。如位置稍不適宜,可以用小杆驅趕,經幾天調教,即可固定,以後馬匹在排洩時會尋找有糞尿的原位置。對於賽馬要調教它在賽前15分鐘排糞、尿,這對保證賽馬發揮較好的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馬的嗅覺非常敏銳,馬憑藉嗅覺來鑑定自己的環境和所接觸的事物,並能根據判斷做出相應的行為。認真觀查馬的嗅覺行為,如對飼草飼料、水源、周邊環境的反應,就能發現那些對於馬匹來說不適宜的條件和因素,及時改進以保證馬匹的建康。利用馬匹嗅覺建立相應的行為,也是一個優秀的飼養管理人員優先考慮的手段。

視覺

馬的行為是其固有的生理反映,而我們人類正是根據馬的行為特徵來接近、控制、訓練、調整馬匹,讓它為人類作出貢獻。只有瞭解馬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才能做到正確地喂、管、調、使,發展馬的有益行為,調教出效能優異的好馬,充分發揮馬的運動效能。

馬的視覺是資訊感知能力很差的器官,因此,在接近和運用馬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突然接近馬時,不要認為它已經看清楚你是誰

馬眼位於頭部兩側,全景視面可達330~360度,只有尻部後方才超出它的視野。因此,馬能夠感覺有什麼東西接近它。但馬眼球呈扁橢圓形,由於眼軸的長度不良,物象很難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看物體只能形成模糊的影象。馬是認識主人的,但突然接近馬時,它分辨不清你是誰。因此,需要以聲音向馬打招呼,不要以為它已經看清楚了。

2.馬容易受到驚嚇,就是因為它的視覺很差

馬對靜態物的視覺感受不如動態物,馬對周邊靜態的動物如蛇、兔等常常發現不了,當這些小動物突然出現時,經常引起馬的驚嚇感,特別是公馬,有時出現突然應激行為,如小躲、驚群,有時會造成人員傷害。馬因視覺不良,有時形成較強的恐怖感,致使群牧馬炸群、役馬驚車和乘馬失控。當馬在異地、地況複雜和夜間行動時,要不斷地用聲音予以安定。

3.5. 光的色調和強度,馬是能夠感受的

強光對馬是一種逆境刺激,經常引起馬的不安。因此,運輸過程不要有強光。馬對紅色光的刺激反應強烈,調教、使役中應注意紅色物體,防止馬驚恐;馬對毛色有一定的好惡感,相近毛色者往往聚集一起。馬對常見的顏色還會產生條件反射,如對身穿白衣的獸醫或採精員出現時會發生相應的反映。

總之,馬視覺感受不很發達,遠不如嗅覺和聽覺。在接近和調教馬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聲音通知馬,不能貿然接近後軀,以防發生危險,特別是蹲下工作,馬往往辨認不出人的形象而發生踢人、咬人事故。

馬是站著睡覺的,馬站立時胸下鋸肌的腱層起機械地彈性吊帶作用。胸下鋸肌為含有強厚腱層的靜動力肌,肌纖維基本上不收縮,很少消耗能量。兩前肢的靜力裝置完善,可長期站立負重。而兩後肢的靜力裝置不完善,表現在膝關節的固定。 通過股四頭肌(動力肌)和股闊筋膜張肌(靜動力肌)的收縮作用,才能使膝關節保持一定角度,需要消耗肌肉能量,一定時間就會疲勞,故兩後肢必須交替負重和休息。

幼駒的骨骼、肌肉和筋腱正在發育,尚未達到成熟,其靜力裝置尚未真正形成,對各環節還不能起到機械地固定作用。為什麼有些是躺著的呢?有些老齡馬,特別是由於長期強度勞動,飼養管理不善和某些病馬,由於骨骼、肌肉和筋腱損傷,機能減退等,致使四肢靜力裝置受到破壞或者不完善,也要臥地休息和睡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