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教案(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9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節》教案(精選15篇)

《中秋節》教案1

 主題活動:中秋節

 社會性:中秋節

 目的要求: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激發幼兒愛長輩的情感。

 準備:有關中秋節的圖片、vcd等資料。

活動過程:

1、瞭解中秋節習俗及有關中秋節的民間故事。

2、播放電視節目《海峽同樂》中有關中秋節的錄相帶,讓幼兒懂得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和臺灣小朋友都在歡度中秋節。

3、引導幼兒做月亮圓缺的記錄卡。

4、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5、活動延伸: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目的要求:

1、學會唱這首歌曲,激發熱愛老紅軍的情感。

2、學會正確演奏方法,掌握各種樂器的伴奏型。

3、會用樂器打出4/4拍音樂的'強弱拍。學習簡單節奏型的齊奏。

 準備:1、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

2、樂器:鈴鼓、串鈴、小鼓等。

3、音樂磁帶;節奏卡;

活動過程:

1、講述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教育幼兒熱愛老一輩革命家。

2、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3、請幼兒欣賞磁帶音樂:有樂器伴奏和沒有樂器伴奏的音樂。讓幼兒比較:哪一咱比較好聽。

4、幼兒練習敲擊樂器:串鈴、鈴鼓、小鼓等。

5、學習各種樂器伴奏型。

6、幼兒學習為歌曲伴奏:

——徒手練習,指導幼兒打出音樂強、弱、次、強、次弱的規律。

——幼兒看樂器標誌練習不同的節奏型。

——看教師指揮進行簡單的齊奏。

音樂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

《中秋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著用搓、壓的方法,把泥搓園壓扁,並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種花紋。

2、喜歡民間節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八月十五中秋節

2、出示月餅,讓孩子們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

——引出孩子們活動興趣

3、老師講解並示範用橡皮泥做月餅的方法。

A、先搓圓再壓扁,然後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

B、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餅。

4、孩子們操作老師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繪製花紋。

5、月餅展覽會。——孩子們互相參觀自己做的.月餅,並說說誰做的好?為什麼?

《中秋節》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是農民豐收的季節,是閤家團圓的節日。

(二)能力目標

知道在中秋團圓之時,有很多人在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與親人團聚。幫助學生理解他們不能團圓的心情,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犧牲許多人的利益而得來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好奇心,讓學生自主瞭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瞭解中秋節風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主瞭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大家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

學生:(略)

老師:八月十五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大家知道這一天有什麼特點嗎?

學生:(略)

老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中秋節。(過渡)

講授新課

一、認識中秋節(板書)

老師:大家往年中秋節都是怎麼過的呢?你們家在這一天都做些什麼事情呢?

學生:(略)

老師:大家說了很多,同學們,開啟課本第五頁,我們認真看一看書上的圖,我們看一看圖中的'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可見中秋節是農民豐收的季節,是個閤家團圓的日子,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人們用各種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圖中人們的面部表情,然後想象一下他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後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音訊“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

老師:大家還知道中秋節有哪些風俗活動呢?

學生:(略)

(可讓同學們欣賞視訊“中秋燈展”、“我做月餅敬老人”;圖片“放焰火慶中秋”、“千展紅燈迎中秋”、“慶中秋”、“中秋吃月餅”、“中秋燈展”、“中秋節廟會”等;還可給同學們講一下各地中秋節的習俗,詳見文字資源“各地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中秋節多美啊!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過渡)

二、珍惜幸福生活(板書)

老師:現在大家說一說中秋節這一天,誰的爸爸、媽媽不在家,他們在做什麼呢?

學生:(略)

老師:他們不在家陪你過節,你的心情怎樣呢?你又是怎麼想的?

學生:(略)

老師:大家開啟課本第二十八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叔叔、阿姨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不能回家和家人團圓共度佳節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邊防戰士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時刻守衛在祖國的邊疆,;紡織工人為了能多織布,為國家做貢獻;火車司機叔叔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在節日中和家人團圓,犧牲自己的利益,它們都是為了更多的人的幸福而付出了勞動,所以我們應該敬佩解放軍,熱愛勞動人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不是呢?

學生:(略)

(最後,讓同學們講一些和中秋節有關的傳說故事。)

課堂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了一些中秋節的習俗,知道在中秋團圓之時,有很多人在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與親人團聚。幫助學生理解他們不能團圓的心情,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犧牲許多人的利益而得來的,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中秋節》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

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盼望閤家團圓的日子,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瞭解中秋節。(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兩個環節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瞭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複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製作了視訊、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匯入了新課; 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自己家裡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的習俗;我讓中秋節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麼、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覆出現;出示節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後,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課迴環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後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

5.對教學內容、文字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餘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鬆,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於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節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於學生的發展。以後要儘量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鬆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後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中秋節》教案5

活動目標:

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祥和的歡樂。

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幼兒一起佈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4、請幼兒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遊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兒自願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製作道具,進行表演。其餘幼兒當觀眾。互相輪換。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節》教案6

月亮對我笑教案適用於大班的中秋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快來看看幼兒園月亮對我笑教案吧。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雲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唸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並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小百科: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彙和優美的句子。

3、感受節日全家人團聚時的甜蜜,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師:同學們,還記得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指生回答)

2、你知道我國有那些傳統節日嗎?老師這有一組畫面,請你看一看,猜猜都是什麼節日?

3、我們來說說中秋節吧,除了吃月餅,你還知道什麼?

4、揭示課題。

想知道中秋節這天晚上,小作者的一家會做什麼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和睦的家庭,同他們一起度過一個幸福美好的晚上。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師讀,齊讀。引出:“節”字,你怎樣記住它?你能用“節”字組詞嗎?

二、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小作者的一家在中秋節的晚上做了什麼?

2、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句話?(6句)

3、齊讀課文的第一句,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麼?(齊讀,回答問題,看書中插圖)“中秋節的晚上”告訴我們時間;“我們一家人”告訴我們都有誰;“在花園裡”告訴我們地點;“看月亮”告訴我們在幹什麼。誰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

4、天上的月亮什麼樣?媽媽端來的月餅又是什麼樣?找同學來讀課文的第二、三句話。(指讀,回答,板書)“餅”字,這是一個形聲字,(拼讀,組詞);再看“甜”字,這是一個會意字,“舌”加“甘”就念“甜”(拼讀,組詞)。從課文第二、三句中你能聽出作者對月亮和月餅有什麼樣的感情?(指答:喜愛)試著讀一讀。

5、我們看這個“又大又圓”、“又香又甜”,自己讀一讀,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指答,板書)月亮這樣美,月餅這樣好吃,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你能用美妙的朗讀聲表達你的喜愛之情嗎?(指讀)

6、欣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吃著又香又甜的月餅,“我”和“弟弟”說了什麼?誰願意讀一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讀)看這句:“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月餅”比作了“月亮”,誰能用“()就像()”說一句話。(指名,板書)

7、“我”和“弟弟”的話逗了爸爸和媽媽,一家人就這樣圍坐在花園裡,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高興極了。齊讀最後一句話,看一看你感受到了什麼?(齊讀,指名回答,板書)

三、感悟。

為什麼他們的心裡都很甜蜜?如果你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能讀出他們的快樂嗎?(齊讀)

中秋佳節是一個親人團聚的.日子,課文中的一家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同學們,你們也一定和家人共度過美好的時光吧。希望你們今後和家裡人相親相愛,幸福快樂地生活。

四、積累內化。

作業:課後製作“中秋賀卡”送給自己的家人。

 教學總結

抓住文章第一句話進行說話訓練。“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花園裡看月亮。”時間:中秋節的晚上,地點:在花園,人物:我們一家人。在做什麼:看月亮。這是一句典型的句式,抓住這個句子,訓練學生說話,對學生進行初步的寫作也起到了作用。課文出現兩處比喻句:“天上的月亮也是個大月餅”、“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感受,從而會運用,達到訓練的目的。例如:學生有的說:“彎彎的月亮就像一個大香蕉。”等等。本課還出現了“又大又圓、又香又甜”,引導學生認識這種結構的詞語,明確“又()又()”的特點。讓學生自主造句,教學時結合生活實際運用:又高又大、又扁又長、又香又脆、又大又甜。這節課對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歸納,加一加、減一減、聯想記憶、猜字謎等等,鼓勵學生自主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識字記字,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與能力。

教學反思:

對課文的朗讀指導還需要更細緻的鍛鍊,加強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為以後上高年段的個性朗讀做準備!充分發揮範讀的作用,幫助學生先從語音、語調、停頓上進行模仿,再引導學生透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自發地有感情地朗讀才最重要!

《中秋節》教案8

活動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嘗試在麵糰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達月餅的花紋、圖案。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麵粉、月餅模具、帽子,桌布 口罩 音樂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中秋節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看月餅,說月餅

說說月餅的不同 形狀不同-- 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紋不同-- 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 餡兒不同-- 豆沙、玫瑰、鮮肉?? 製作方法不同(製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廣式、蘇式?

三、做月餅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月餅

老師示範:先取適量的麵糰,在手中搓圓。用模具輕輕一壓,保持月餅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餅上刻上花紋。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製作

觀察幼兒製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範等幫助。(播放音樂)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六、活動延伸: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食堂蒸熟,讓孩子們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

教學反思:

參與是一種快樂,創造是一種享受,合作是一種幸福。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動腦、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創造力,同時也進一步增進孩子與家長的親子感情,有效促進了家園聯絡。

《中秋節》教案9

活動一:月餅真好吃

活動目的: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種不同的月餅。

2、運用完整的語言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描述出來。

3、體會同小夥伴分享越變得樂趣。

活動準備:

1、月餅(幼兒每人一塊)

2、蘇軾、廣式月餅,水果刀

活動過程:

1、觀察月餅,並相互討論

老師:小朋友們瞧一瞧盤子裡都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的呀?聞一聞,感覺如何?

2、觀察月餅餡,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的

老師:請大家看一看月餅裡是什麼?小朋友們有沒有吃過這種口味的月餅?說一說是什麼味道的?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吃過見過的月餅。

老師:小朋友們還吃過、見過其它什麼口味的月餅?

4、嘗一嘗

幼兒品嚐月餅,體會分享的樂趣。並且知道月餅是中秋節吃的食物。

活動二: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的:

1、聽歌曲,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感。

2、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2、幼兒園中班教案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聽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老師:小朋友們聽完這首歌,有什麼樣的感覺呀?

2、重複聽一遍,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這首歌說的是什麼?

3、一邊聽歌一邊觀看情景表演,進一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內容。

讓幼兒感受爺爺對小寶貝的愛。

4、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三:動手做月餅

活動目的:

1、學習用團、壓的動作製作月餅。

2、樂於參加集體活動,體會成功的快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盤子

2、遊戲貨架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老師:大家都見過月餅了,請小朋友講一講月餅是什麼樣的?是如何做出來的?

3、教師做示範只做月餅,幼兒仔細觀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製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細觀看老師做示範,掌握整個製作過程。

4、動手製作月餅

教師在一旁巡迴指導幼兒用團、壓等方式只做月餅,並提醒幼兒不要用力壓。

5、欣賞月餅

請幼兒把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送到遊戲貨架上。

《中秋節》教案10

語言活動:靜夜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句,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2、體會詩中作者思鄉的感情。

3、喜歡學習古詩。

活動準備:

1、列印的古詩一首,《靜夜思》圖片兩張

2、剛過了中秋節,幼兒知道中秋節有團圓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引出古詩

師;小朋友們,誰會朗誦古詩,請你來為大家朗誦一首。

唐代的詩人李白寫了很多首詩,其中有一首詩是他在外地做客時寫的,流傳了千百年,你們想不想聽?

二.學習古詩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提問:古詩的名稱叫什麼?作者是誰?

2.理解古詩

(1)逐句欣賞

一邊看古詩,一邊聽老師逐句朗誦。

教師解釋句中“疑”、“舉”的意思。

(2)說說自己聽了詩後有什麼感覺?

(3)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床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誤以為是地球上鋪了一層銀白色的寒霜。抬起頭,遙望天邊的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思念離別的故鄉。

(4)看圖片,想象詩中的意境,並說一說使人會想到故鄉的什麼?

(5)遷移經驗,聯想中秋節的含義。

師:中秋節有什麼意義?中秋節家家都要團圓,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學不能回家,他們都很想念自己的家鄉。

圖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詩人看見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古詩朗誦表演

請幼兒大膽地上臺朗誦古詩。

建議:

通過這節古詩欣賞活動,使幼兒對這古詩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很快學會了這首古詩,建議如果配上ppt,效果會更好。

《中秋節》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吃月餅,體會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的'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的視訊 ;

3、為每一個孩子準備半塊月餅。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通過童謠《月姐姐》),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中秋節也叫團圓節,說說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答:如中秋節晚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放煙火、玩燈,一家人團團圓圓等。 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3、看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的視訊,讓小朋友瞭解這個有關中秋節的民間傳說,師生對故事進行討論。

4、觀察月餅,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通過民俗、民間傳說《嫦娥奔月》和觀察並分享月餅三個方面讓小朋友認識中秋節,下面說兩點這次活動的不足:

1、配合童謠《月姐姐》展示的月亮變化的圖片由一個個單獨的圖片改為電子版的圖片在幻燈片上進行演示,這樣更科學、更形象。

2、此次活動中秋節一家人團團圓圓這一意義體現不夠充分,在過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處處滲透中秋節也叫團圓節這一認識。

《中秋節》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感受與教師、家長、同伴共同慶祝佳節的快樂,萌發愛老師、父母、同伴的情感。

2、樂於交往與分享,能積極、主動、大膽地表達與表現。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準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佈置方案後,共同準備佈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通過張貼海報、製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過程: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祕。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1、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並跳邀請舞)

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本次活動的環境佈置沒有表現出節日的氣氛,導致節日氣氛不太濃。教師可以講解一起關於月亮的知識。如果能佈置相應的環境,講解一些月亮的知識相信幼兒對於節日的感受體驗會更加深刻一些,瞭解的會更多一些。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 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 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二:活動準備

1.學習DVD

2.動態教具

3.課件 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份

4. 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 匯入,教師根據幼兒已學的美術活動中《月亮姐姐》,進行經驗的遷移

師:上星期的美術課中,我們學習畫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來,她是誰?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她長了一對美麗的翅膀。

師:對,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還記得月亮姐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有的小朋友畫了圓圓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畫了細細彎彎的月亮姐姐,咦?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月亮姐姐的臉可以變化?

2. 傾聽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發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願望

(1) 師:為什麼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 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你見過的什麼樣的月亮?像什麼?(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進行表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所講月相)

(3) 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請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變化和你看見過的和想象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三: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 師:小朋友們現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姐姐”為什麼變化?

請你們大膽地猜一猜,然後告訴老師。

(2) 播放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變化是因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師:小朋友來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請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兒?地球在哪?那太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月亮姐姐被誰擋住了啊?原來是月亮姐姐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想晒太陽,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陽光被地球擋住了,這個怎麼辦?

師:月亮姐姐很聰明,她想到一個好辦法,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辦法?(用故事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瞭解月亮在圍繞地球旋轉)噢,原來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圍繞地球旋轉,當它轉到地球和月亮中間的時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晒到太陽啦?

四: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 師:月亮姐姐聰明不聰明啊?那老師現在就來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聰明。

(2) 觀看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七年級、十五、二四等),那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 教師出示動態教具,請幼兒總結月亮變化規律

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五:幼兒根據月亮變化規律進行填圖遊戲

師:你們看,圖中的初九和二十四號得月亮被劉老師不小心擦掉了,現在忘掉了她們的樣子,請你們當我的好幫手,幫我把她們的樣子畫出來好不好?

(請幼兒在幼兒用書中添畫出來)

《月亮的味道》 活動目標

(一)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後的快樂心情。

(二)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活動準備

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動過程

一、提問匯入,引發想象

[師]每年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呢?是的,月亮很圓,也很亮。

(出示圖書)我這裡有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念念這本書的名字好嗎?(《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麼味道呢?

幼兒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樣甜甜的。

幼兒B:也可能就是大餅的味道,成成的。

幼兒C:也可能是沒有味道的。

[師]讓我們來看看故事裡的動物們是怎麼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師]《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插問)

1.請大家數一數畫面上有幾雙眼睛?(九雙眼睛)能說說有幾隻小動物嗎?(九隻小動物)

2.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

幼兒A:再找一隻小動物,找一隻小一點的就可以了。

幼兒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兒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麼樣?

幼兒A:這幅畫面讓我感覺很溫馨。

幼兒B:我感覺像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很溫暖。

幼兒C:這讓我想起了宿泊活動,大家睡在一張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魚在想什麼?你們認為它說得對嗎?為什麼?

幼兒A:小魚也想嚐嚐月亮的味道。

幼兒B:小魚說,水裡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趣?

幼兒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兒B:小動物們“疊羅漢”很有意思。

幼兒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動物們是用什麼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們是怎樣“疊羅漢”的?

7.小動物們想摘月亮,但月亮為什麼要輕輕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動物們在做遊戲)我們也來玩一玩。 (教師可請幼兒邊複述邊體驗故事主要情節。)

三、完整欣賞,想象遷移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一遍這個故事。

(播放配樂故事,引導幼兒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師]如果,讓你們也來摘月亮,你們會想什麼辦法?你希望月亮是什麼味道?

(教師示範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兒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飛機去摘月亮。

幼兒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兒C:我要做一架很長很長的梯子。

幼兒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兒E:我希望乘熱氣球去月亮。

幼兒F:我希望月亮是月餅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來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教師可啟發幼兒在區域活動時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

活動評析

瑞士畫家麥克?格雷涅茨筆下的繪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滿童趣。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裡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嚐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嗎?在孩子們的眼裡,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誘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們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確確實實吃到了月亮,這就是童話故事的奇思妙想帶給孩子的無限樂趣。尤其是故事的結尾,當小動物們嚐到了月亮的味道,一個擠著一個心滿意足地睡著時,一條小魚看著剛才發生的這一切,提出問題了:“為什麼它們要那麼費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嘛,喏,就在水裡,在我旁邊呀。”這一情節無疑又激發孩子們更深地去思考和想象??這真是一本既好看,又好玩,還可以讓人動腦筋的故事書。應該講,教師在執教中,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主旨,併力求讓孩子體驗故事的情趣。尤其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從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匯入,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月亮是什麼味道的”,由此激發幼兒聽賞故事的興趣。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採用了“聽賞一想象一討論一體驗”的方式,預設了一些插問,如“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麼樣”,這些插問在啟發幼兒想象的同時,更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並進而體會小動物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當然,在以下方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探討和實踐:

1.需進一步正確把握主次線,採用恰當方式演繹作品

這個故事的重複情節較多,講述中教師採用了邊講邊插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但插問要注意詳略得當。我認為重點插問可以放在小動物們“疊羅漢”的情節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展開討論,使幼兒瞭解動物們“疊羅漢”的順序,感受動物們玩耍時的調皮可愛。次重點插問可以落在小動物們睡著了的情節

上,進一步引導幼兒去體現齊心協力的成功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的情緒。

此外,在講述故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處理好語氣語調以及適度的情感渲染。教學中可以請孩子們學一學小動物的話,讓幼兒融入角色體驗“摘”月亮的快樂,獲得語言練習的機會。

2.要注意滿足幼兒對問題討論的需求

從活動現場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內容是“疊羅漢”,因此教師可以藉此引導幼兒對這個情節和畫面進行重點討論,如“小動物是怎麼疊羅漢的?”“海龜為什麼被疊在最下面?”“海龜會不會被壓死?”結尾時,孩子們對“水中怎麼會有一個月亮”尚存疑問,教師在此可以即興組織一次小小的“辯論賽”,讓孩子們各抒己見,借“辯論”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進而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現象“水中倒影”產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3.應適當選用樂曲,營造溫馨的欣賞氛圍

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音樂的烘托和渲染,教師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樂曲的選用上,還可再做努力。如當小老鼠“摘月亮”時,配上更加優美流暢的音樂;當小老鼠“吃月亮”時,配上活潑詼諧的音樂;當小動物們“同枕共夢”時,再配上舒緩的夢幻曲。這樣處理,會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增強幼兒對故事情趣的感受。

附故事:《月亮的味道》

作者:(瑞士)麥克?格雷涅茨

“月亮,是什麼味道呢?是甜的還是鹹的?真想嘗一小口啊!”

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有一天,一隻小海龜決心去摸一摸月亮。小海龜爬呀爬,總算爬到山頂,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龜還是夠不著。於是,海龜叫來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呢!”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這時,月亮想:“這是在和我玩遊戲吧!”月亮輕輕地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它叫來了長頸鹿。然後長頸鹿叫來了斑馬,斑馬叫來了獅子,獅子叫來了狐狸,狐狸叫來了猴子??每次都是眼看就要摸著了,可月亮總是會輕輕地往上一跳,月亮又漂遠一點,還是夠不著。

最後猴子叫來了老鼠。

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麼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有動。

瞧,老鼠先爬到海龜身上,然後爬到大象身上、長頸鹿身上、斑馬身上、獅子身上、狐狸身上、猴子身上,然後??

“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多麼美味的月亮啊!”

小老鼠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中秋節》教案14

活動目標

1.體驗中秋節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3.嘗試用團、壓、切等技能,在泥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現月餅的花紋、圖案。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超輕黏土、每人自帶一個月餅、泥工工具、蛋糕盤。

2.月餅課件。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1.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中秋節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餅、賞月: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小結:在中秋的時候吃月餅是我們中國的習俗,但是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很少吃。

2.播放孩子們收集的月餅圖片,讓幼兒看一看月餅都有什麼樣的花紋?什麼形狀?然後總結在黑板上面,讓幼兒再想一想月餅還有什麼樣的花紋?

小結:月餅的形狀圓形的偏多,也有一些心形和方形的形狀,花紋有很多很多,有直線的、斜線的、波浪線的等等。

3.今天我們也一起來製作一個圓形的月餅,怎麼做呢?

教師演示:先搓圓再模具中壓扁,再用工具刀刻畫紋。

4.小組討論:我們可以用工具刀在上面刻花紋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花紋?鼓勵幼兒說出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大膽用團,壓,搓的`方法想象製作出各種圖案在月餅上面)

5.幼兒利用各種道具創造性地製作月餅,教師巡迴指導,對於做的好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表揚,並隨時給其餘幼兒展示,讓其他幼兒學習。

6.將幼兒做好的月餅放到蛋糕盤裡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進行“月餅展示會”活動,並讓幼兒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月餅?為什麼?

7.給幼兒播放展示各種不一樣的月餅圖片,比如:小魚的、憤怒的小鳥的、多啦A夢的。

教師小結:月餅的圖案還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可以做出什麼不一樣的月餅?做出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來欣賞。

8.分享品嚐:月餅圓又甜。

《中秋節》教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簡單瞭解中秋節的習俗。

2.讓幼兒體驗過中秋節的愉快,培養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圖片袋:月亮、兒童畫圖片、已剪好的黃色月亮(圓形或月牙形)足量

2.視訊:《月亮做衣裳》

3.每人一個月餅

活動過程:

一、"月亮做衣裳"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中秋節,是月亮的節日)

2. 9月8日就是中秋節,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月亮想要打扮打扮自己,它決定去做件漂亮的衣裳。

3.故事:《月亮做衣裳》

(1)月亮有沒有穿上好看的衣裳?為什麼?

(2)師幼互動交流,知道月亮會從月牙狀慢慢變成月圓狀,又變到月牙狀。

二、"月亮的色彩"

1.師:中秋節的時候,我們會做些什麼呢?(賞月、吃月餅)

2.教師出示月亮圖片,師幼一起賞月。(引導幼兒說一說月亮裡都住著誰?)

3.故事:《嫦娥奔月》

三、"月亮的味道"

1.師:剛才說到了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還會吃月餅。(教師出示月餅念兒歌)中秋節裡月兒圓,餅兒圓圓像月亮,香香的月餅嘗一嘗,哇!月亮的味道美味極啦!你是不是也想嘗一嘗這月亮的味道呀?(引出吃月餅)

2.幼兒開始月餅分享會。

三、"月亮的故事"美術活動:《月亮的故事》

附故事嫦娥奔月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於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於凶水之上,將大風戰敗於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餘的太陽,殺死猰貐,將修蛇斬於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後來,大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裡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於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

教學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其賞月、吃月餅的.活動凸顯著人們家人歡聚一堂的和樂畫面,憧憬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美好的祝福和願望。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熟悉的生活入手,整合了聊中秋、賞中秋、品中秋、畫中秋的活動形式,加深幼兒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體驗節日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