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過元宵節作文彙編[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元宵節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過元宵節作文彙編[4篇]

過元宵節作文 篇1

我的姥姥家在山東泰安的農村,緊鄰大汶河。姥姥家的村子地勢比較高,汶河在村子的上游分開,在村子的下游又合併,所以村子的名字叫做大中皋。

去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姥姥家過元宵節,爸爸買了好多煙花。姥爺知道我們要來,還給我買了好看的花燈。姥姥告訴我說,等晚上的時候,還可以去放河燈,於是我和媽媽用紙和蘿蔔做了好多的小河燈。

天黑了,我和媽媽把家裡所有的門框下邊,到處都閃著亮亮的光,我特別高興。姥姥在祖先的靈位上點了香,燒了“元寶”,我也給祖先磕頭。點完燈,姥姥準備做飯,姥爺要去給祖墓“上燈”。我和爸爸媽媽就到汶河裡去放河燈。

我們在岸邊把河燈放到河裡,河燈沿著河水向下遊飄去,清清的河水倒映出了小河燈的影子,也倒映出了我和爸爸媽媽的影子。我們又把帶來的“孔明燈”展開,慢慢地放到天上去,“孔明燈”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從一盞盞大燈慢慢地變成了天上的一顆顆星星。媽媽告訴我說,我們放的每一盞燈都能實現我們的一個願望,我趕緊對著天空默默許了好多個願望。

回到姥姥家,爸爸把帶來的煙花放到院子裡,我和媽媽站在遠處。煙花點燃了,好多好大的'煙花飛到了天上,真是漂亮極了。這時,四面八方到傳來了鞭炮的聲音,天上到處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

姥姥已經下好了水餃,我們所有的人都圍坐在一起,看著元宵晚會,吃著團圓飯,每個人都很高興。這時,一個硬幣被我從水餃裡吃了出來,姥姥告訴我,吃到硬幣說明這一年我都可以開心,還能拿到獎狀。我聽了以後開心極了,希望還能吃出更多的硬幣來。

大家吃著、笑著、唱著,元宵節在歡聲笑語中留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過元宵節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我早早的起了床,在吃早飯的同時讓我看到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

放炮!對,就是放炮,我疑惑的'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放炮呀?今天是元宵節又不是過年。”爸爸還沒說,姐姐就連忙說:“今天雖然不是過年,但放炮不一定就只能在過年放呀!今天放炮,是因為人們想迎接元宵節,放炮很喜慶,所以大家用喜慶的方式來迎接元宵節。”爸爸又說:“元宵節跟過年一樣喜慶,所以大家才會放炮。”我這才明白今天為什麼放炮。

到了中午,我吃完了飯,就想著今天晚上,會有什麼好看的。想著想著我朋友就來了,她說:“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掛燈籠吧!我說:“好呀!”我們兩個一直掛呀掛,掛呀掛,從東邊一直西邊,掛的我手快要痛死了。我們兩把燈籠掛完了,就坐在那裡休息。

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各回各家了,晚上吃完了飯。爸爸帶著我們去看燈籠,到了那裡,我們看著那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們不由自主的讚歎道:“多美的景色呀!”

因為今年是猴年,所以花燈很多都是猴子的造型。

每年,元宵節晚上都會掛燈籠看花燈放鞭炮。爸爸對我說每一次元宵節都會給我買一個禮物,當做記念。今晚爸爸給我買了個晚上,只要一開啟就會發亮。

這就是今天發生的事。

過元宵節作文 篇3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湯圓、觀花燈和猜燈謎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主要內容活動。

關於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天帝放了一隻神鳥下凡間,結果神鳥被一個獵人射死了,天帝大怒,要在正月十五日殺了人們。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私自下凡,去告訴人們。有一個老人想出了一個主意:在正月十五日放煙火,掛著紅燈籠,使用紅的`東西,讓天帝誤以為人們被燒死了。果然,天帝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人們被救了。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每年這個時候便會放煙花,掛花燈。

雖然都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但各地的過節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的人們在舞龍。有的地方的小孩子會拿著會唱歌的花燈玩耍。在我們海門老街,會舉行猜燈謎活動。人們帶上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老街,去猜謎。只見一盞盞精緻的小燈籠上粘著一條條五花八門的謎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五彩的燈籠,此起彼伏的吵鬧聲和喊叫聲,讓平日平靜的老街熱鬧起來。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美好的節日!我愛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元宵節作文 篇4

春節剛過,我們又將迎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記得小時侯的元宵節內容豐富而精彩。留戀於過年的孩子們很早就準備好了各種燈籠,天還沒有黑,便點燃燈籠裡紅色的蠟燭,用棍子挑著滿街轉悠,邊走邊指指點點,相互評價,看誰的燈籠更大更漂亮,看誰的蠟燭燃燒的時間更長。這些高低跳躍的燈籠,遠看如螢火蟲發出的`顫顫的亮光,緩緩拉開了晚上狂歡的序幕。

天漸漸黑了下來,各家門前的燈籠和蠟燭也次第點亮了。在蠟燭稀少的年代,我們還想出各種辦法,挖出了各種形狀小巧玲瓏的蘿蔔燈,把棉花纏到木棒上,沾上豬油,製作了土蠟燭,雖然看起來有些土氣,但是燃燒質量一點也不差。這種參與其中的樂趣,只有那個年代的孩子才能體會到。聽大人們說為了驅邪,家裡所有的地方都要用蠟燭照到。這讓大家忙碌起來,我們在濛濛朧朧的夜晚,手持蠟燭,各處走動,連平時不常去的老屋,也因為孩子們的活動少了沉悶,多了生氣。大人們則精心製作元宵,等孩子們忙完,一家人坐在一起,開始熱熱乎乎團團圓圓吃元宵,享受彼此貼心的溫暖和天倫之樂。

街上的氣氛有序而濃烈。大家三三兩兩,提著燈籠,走街串巷,手裡燃放著如線的焰火,眼睛左右觀望,欣賞著各家門前各色燈火,相互交流著歡愉的趣事,有時又一溜煙不知跑到哪家,專注地看大人燃放各種煙花。十五的夜晚,到處流動著紅火,到處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現在的十五,人們自發聚在一起的活動少了,主要由部門或單位組織一些民間娛樂活動,比如踩高蹺、滑旱船,還有燈會,而農村有了電燈以後,再也不用拿著蠟燭到處照明瞭,各種電燈把元宵節的夜晚照得更亮了,各種禮花也璀璨了皎潔的夜空,只是有時讓人感覺多了美麗,少了特色和奔跑忙碌共同參與的樂趣。

過了十五,才真正感覺到年走遠了。不過,我們也進入了又一個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