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清明節習俗作文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3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習俗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清明節習俗作文4篇

清明節習俗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臨近清明,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下午,我們手拿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向烈士陵園。

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烈士陵園裡寬闊的道路上。來到一個巨大的碑下,我們停止了腳步,舉目望去,碑上寫著“永垂不朽”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碑下,一個潔白的花圈靜靜地“躺”在上面,那兩根漫天飛舞的布條像眼淚似的在為英雄們感到悲傷,旁邊鬱鬱蔥蔥的幾棵大樹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也在為烈士們哭泣。正當我們滿懷悲傷情緒為烈士們嘆息時,少先隊員代表朗讀了為烈士們精心準備的悼辭的聲音傳到了我們耳邊,他們聲情並茂的朗誦使我們原本沉重的心情又抹了一層悲痛。

“請全體同學為烈士們默哀一分鐘!”隨著大隊長的這句話,我們都低下了頭,一分鐘過後我們又抬起了頭。“請各班同學為革命烈士獻花!”一曲鏗鏘有力的《歌唱祖國》突然響起。我的心不由一震:沒有烈士們,怎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烈士們,五星紅旗怎能那麼鮮豔?我們一定要好好感激烈士們!於是,我鄭重地將手中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此時此刻的小白花不僅代表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敬意和感激,而且還表示出我們會好好學習,繼承革命先烈樂於奉獻的光榮傳統!

祭奠儀式結束了,我們又在公園裡玩了一會兒,我躺在一塊大石頭上想: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們卻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整天做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而且還時不時地惹長輩生氣,我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排隊了!”一聲叫喊打破了我的思緒,我立刻爬起來,跟著隊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習俗作文 篇2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習俗作文 篇3

福州特製的“菠菠?”,也叫“清明?”。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長於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皮,以棗泥、豆沙、蘿蔔絲等為餡捏製而成的。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以春天的綠意。

在宋代,寒食這一天,是福州約定的通城踏青的日子,這個風俗,幾乎一直延續到今天。

既然叫“寒食”,自然家家都不升炊煙,吃的是乾糧——圓的是“青飯”:糯米和早米浸透後磨漿,按七三比例對摻,濾幹後搓成狀,餡選豆沙,包作圓形,頂面粘些浸透的糯米粒,排入鋪好“糖?葉”的蒸籠炊熟,趁熱下肚,涼了吃也行。寒食踏青,就帶它郊遊,自家不做的話,街邊包?鋪也還有零賣。

這一天踏青,可以順便做的一件事是採摘最後的黃菠花,這是清明節前田裡野地四處盛開的野草,小小的花色作淡黃,通常整朵擷了,收集一大袋,帶回家中,雜入糯米漿,製成?皮,包入豆沙或蘿蔔絲,?皮有時隱隱可見花苞,入口便是一股特有的花草香,這才難得。“沿街陳列菠菠?,紅豆還兼蘿蔔絲”,這是清人孫亨文描寫過的福州清明與寒食節前的景象,這個特別的食物,與“青飯”相比,歷史不算久遠,在乾隆之後才流行開來的。

花開有時,清明節後黃菠花老去,花莖也韌,想吃的話,只好等上一年了。福州有食友勘探過,這個時候,黃菠花最多的地方,是往森林公園的沿路及山間。

現在是好些人把這些“寒食”的乾糧通稱做“清明?”了。老街和小巷裡,現成的“清明?”開始售賣,通常5角錢一個,在沃爾瑪超市,記者也在冰鮮冷櫃裡找到了本地做的“清明?”,同樣分豆沙和蘿蔔絲,6個一盒,賣3。80元。

至於清明,老福州的俗例是各家必有家祭與家宴,以菠蘿葉榨汁和至濃米漿混合製成“菠蘿祭”,我沒吃過,本地人大概是知道的吧;上山祭祖,山長路遠,扶老攜幼全家出行,當然要攜帶酒菜,掃墓之後,席地而坐,飲宴山間,這也是必須的休息。問問周圍的老太太,告訴我主食有“肉餅餅”,都是將餅對剖,夾入紅糟好的五花肉;盛產光餅的福清則是夾以春筍熬煮的肉片,還有就是當令的蟶與花蛤,殼撒到墓上,肉留下夾入光餅,十分十分地彈牙。至於閩侯,飲食就缺乏一點想象力:跟春天有關的什麼節,都是春捲。

清明節習俗作文 篇4

夜,靜悄悄的,萬籟俱寂。一看鬧鐘,已是九點半了,恍惚中,我看見時間在昏暗的牆上挪動著微小的步子,我的思緒回到了以前:同樣一個靜寂的夜晚,在燈光昏暗的渣滓洞集中營裡,從刑室裡傳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特務瘋狂地審問聲,江姐用蔑視的口吻堅定的語氣呵斥他們的回答聲。接著,是特務們用刑的聲音和令人心悸的潑冷水的聲音……想到這兒,我不禁心中一顫。

如果是我,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我能否堅守自己的信念,能否保住黨的機密,我不斷地問著自己?

我生活在解放多年後的新中國,生活在幸福的懷抱中,我深知,當時的革命志士所受的苦難,我們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長輩們的溺愛幾乎要把我們淹沒!這樣,致使一些從小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們更加對長輩充滿依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這時,我的眼前彷彿闖進這樣一個畫面:當中國人民的生活條件與美國不相上下時,全國的小孩都失去了自理能力,只能讓長輩來餵食,從0歲至25歲皆是如此。我害怕極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幸虧只是一個夢境!但是,這種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五十幾年前,貧窮與落後讓我們倍愛欺侮,五十年後,過分的溺愛不要讓我們變得軟弱無主!霎那間,我又想起了中午我與年邁的奶奶,一位老共產黨員的談話。“早上,老師上《江姐》時,讓我們看了《在烈火中永生》那部電影的節選,我哭了!”吃飯時,我告訴了奶奶。奶奶沒有反應,只是告訴我:“如果你是個共產黨員,你不會哭。”奶奶的話,我深思片刻,理解了,我知道,共產黨員是堅強的,他們有化悲憤為力量的能力,共產黨員的無私的,他們有一顆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的紅心。江姐的堅忍頑強的精神鼓舞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們生活的那麼幸福,我多麼希望我們能心懷歷史,在長大時,去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啊!想著想著,我忍不住在心中為我能有這麼有意義的理想而驕傲。

晚上,在我的夢裡,上演了這樣一部電影:清明節那天,全國各地的少先隊員各自聚集在各地的烈士墓前,著裝整齊,在烈士碑前莊重的宣誓:我們是最好的接班人!一時間,四周的小樹被風吹得沙沙作響,似乎是沉睡著的革命志士欣慰的笑聲。小鳥唱著動聽的歌,花兒裂開嘴,笑得燦爛,太陽將光明帶給大地,大地一片溫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