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週記彙總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4W

轉眼間,歲月匆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一週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仔細地寫一篇週記了。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清明節週記彙總十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在清明節裡,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上墳、包艾餃、玩一些遊戲……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上墳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與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麼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後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想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餚擺放在太太爺爺的墳墓前,然後,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後,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與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與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包艾餃

我們一回家,就開始做起艾餃來,我們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後,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中,再去洗乾淨,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中,把糯米與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後,開始包起艾餃來,在艾餃裡面包滿甜甜的芝麻。我可與別人做的不一樣,我做了個“女人像”那個女人的“肚子”中,裝滿了芝麻。燒好後,咬一口,汁水從中間噴了出來,我大聲叫道:“哇!真好吃呀!”

清明節週記 篇2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戚城公園踏青。

剛下過小雨,公園裡空氣清新。那些緊貼地面的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葉子,鬱金香、迎春花、桃花、櫻花、玉蘭花、丁香花競相開放。鳥兒在草坪上、花叢間、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著。

我們來到一片鬱金香前,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還有橙色的。一陣微風吹來,花兒隨風搖曳。綠色的葉片上幾滴雨珠晶瑩剔透,象一顆顆透明的珍珠。

我們來到桃樹前,滿樹盛開著粉紅的桃花,芬芳撲鼻。

小胡邊栽種著幾顆高大的柳樹,柳枝上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柔軟的枝條隨風舞動。

我們爬上了一個土坡,土坡旁邊有幾顆高大的樹,媽媽說:“這是榆樹,上面還結著榆錢兒呢!”說著,媽媽走到榆樹前,摘下幾個榆錢兒對我說:“你瞧,榆錢兒中間鼓鼓的、硬硬的,樣子好像古代的銅錢,吃起來還微微發甜呢!”我一聽,迫不及待地從媽媽手裡拿過一枚榆錢兒,放進嘴裡嚼了嚼,嗯,真的有點甜。

春歸大地,萬物復甦。這次我看到了她,聽到了她,聞到了她,觸到了她,嚐到了她,並把她寫進日記裡,永遠幾下她。

清明節週記 篇3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尤其是在對於天氣或者季節上的把握,精準度頗高。今年的節又是個雨天,回想起來,這個節氣上多半以下雨為主。而每年我隨家人一起去掃墓祭祖很多次也都遇到雨天。

但是今年不同於往日,並不是在本地掃墓,而是回到爺爺的家鄉南京去掃墓。因為聽說是遷墳的緣故。而這次掃墓的陣容也頗為強大,作為一個大家族,往常都是有派幾個代表去掃墓的,今年可以說的全員出動。

我們包一輛中巴,一行十餘人,走上祭祖之路。

這個季節恰逢春季,所以也正好都是踏青,春遊的時節,所以藉此機會我們全家也共同小遊一把。

中午的時候,我們到達目的地,新墳的墓地在爺爺家鄉小鎮較為偏僻的小山上,我們撥開雜草叢生的泥面,魚貫的穿過已經被人踩出的一條小路。天公還算作美,出來的時候是下著雨,但是到當地,竟然是個陰天,不用打傘那麼麻煩。大家有說有笑,一點也沒有被這陰鬱的天氣所掃到興致。我想,大家肯定都憋壞,工作忙碌的忙碌,家庭需要照顧,除春節國慶以外,難得有這麼一個機會聚一聚,出去走走。

我們在新墳的前面,按照長幼先後次序,磕頭,然後焚燒紙幣。環顧一下四周,到處是綠色植被,以及欺負連綿的山頭。雖然山不是很高,但對於我們這裡沒有山,到處都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所覆蓋的新型城市來說,很新奇,很有趣,我們應該多多回歸到自然當中。

接下來,大家都表態說,難得有機會來一次,不管怎麼樣都要到市裡逛一逛。然後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我的爺爺,作為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質最老的人,他最有發言權,雖然他在家裡平時沉默寡言,但是說出來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當然,爺爺同意。

於是我們又驅車一個小時來到南京的市裡,我們兜一圈玄武湖,那裡很大,古老的城牆上被覆蓋著層層疊疊的爬山虎,在煙雨悽迷的空氣中遠遠望去格外的憂傷,彷彿在訴說著南京這座古老城市做經歷的喜怒哀愁。這片湖的風景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我們一行人,三三兩兩成群結隊走的也很艱辛。看來我們都市人真的應該多多鍛鍊。

黃昏的時候,我們又到秦淮河的夫子廟一帶,在那裡解決晚餐。秦淮河的夜晚,華燈初上,沿街店鋪的商販們早已蓄勢待發。各種小吃,小玩意兒,還有小寵物玲琅滿目,應接不暇。最後我們在停車場碰頭的時候,都發現各個家庭都滿載而歸。

今天的行程雖然很趕,但是很充實,我望著沿途的風景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只是發現最後大家都累,都在車上沉入夢想。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與爸爸?媽媽去浙江湖州的臨安公墓祭拜祖先。

當我們的車子快到的時候,公路上已經擠滿了掃墓的人。他們手裡拿著掃墓的用具快步走著。我們跟著人流上山了。

祖先的墓在亭子的旁邊。我們來到墓碑前,爸爸點燃了香與蠟燭,我與媽媽獻上了鮮花,然後燒了一點紙錢,媽媽說:“這些錢是給他們用的。”最後,我們每人三鞠躬,表示對先輩的懷念。我說:“明年再來看你們。”

當我們走出墓地時,又有許多人來掃墓了。

清明節週記 篇5

這一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是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床,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裡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時,我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裡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裡也十分的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跟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裡,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時,馬路上的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著。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時,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著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一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著,一邊喝著,一邊講著。交流著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時才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清明節週記 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日,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日,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象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日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著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裡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裡,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媽媽對他們說;“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象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著。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爸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日的掃墓。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的雨,淋溼了誰的思念;清明的雨,落寞的思念,如煙雨纏綿。——題記

天空不知何時下起了雨,一個人走在路上一言不發的沉默。低著頭,看著路面的潮溼,心也跟著潮溼起來,潮溼的空氣中夾雜著莫名的壓抑,我狠狠地吸了下發酸的鼻子,然後,就有大顆大顆的眼淚從我的眼眶中砸了下來。

從不對任何人過多得提起你,是因為我做不到平靜的提起和想起,那些記憶每每觸及一次便是撕裂心肺的疼痛和淚流滿面的思念。所以我一直一直把你放在我的心底深處,那個誰都不能觸及的地方,在自己的世界裡小心翼翼的思念……從很小的時候,爸媽忙著衝事業,所以我就和姥姥一起生活,他給了我快樂以及無憂無慮的童年……捉小蟲,挖野菜,種花草,每每想起,心裡總是一片暖意。

就這樣一天一天我在悄悄地長大,而姥姥在一天一天的蒼老。

清明節週記 篇8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 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 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 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 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 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 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 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 “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 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 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 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 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 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 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 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 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 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 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 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 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 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 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戴柳]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清明,“家家插柳滿簷,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

今人《蕪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賣楊柳,家家折一枝綠柳蘸上清水,插上門楣,婦女則結楊柳球,戴在鬢邊”。

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

清光緒二年《懷安縣誌》:清明,“插柳於門,男女亦各戴之。諺雲:‘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為辟邪之 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紀年華之義,有所謂清明插柳“紀年華”,“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凡官民不論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夢樑錄》)戴柳即為成年標誌。據此,後世便有“紀年華”之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徵青春之義。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盪鞦韆]古代,清明節有盪鞦韆的習俗。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 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 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 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打鞦韆時,人在空中盪來盪去,翩翩若飛,很有趣味。《開元天寶遺事》記 載:“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笑以為宴樂,帝呼之為半仙之戲。”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 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也有人在 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 踏青的習俗。據宋朝史籍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士女豔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人們帶著食物,來到郊野,投向大自 然。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的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蹴鞠”為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據《說苑》記載,相傳為黃帝發明,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鞠”在戰國時代已開始流行。其時的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唐代用動物的膀胱為球膽,內中充氣,增加了球的彈性,可拳打腳踢。

大約在漢代有了蹴鞠的專著《蹴鞠經》。唐宋時出現蹴鞠的專門組織球會“圓社”。杜甫“十年蹴鞠將雛運,萬里鞦韆習俗同”的詩句說明在唐朝時,清明蹴鞠已十分興盛。

唐人仲無顏在《氣球賦》中描寫了時人足球賽的情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弛突喧鬧,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圓”。當時的球賽有兩人對踢的“白 打”,即以踢的花樣和次數多少決定勝負;亦有三人踢的“官場”。到了宋代,開始使用球門,同時有了評判勝負的裁判員,此為現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僅在民間 十分流行,在宮內亦然。韋莊在《長安清明》中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王建在《宮詞》中亦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

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中“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的詩句,說明除了民間和宮延,軍隊中亦開展踢球活動。

據說唐僖宗非常喜歡踢球,他曾對俳優石野豬誇口說:“騰若步打進士,當得狀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歡蹴鞠,高俅之所以深得徽宗寵信,並被封為太慰,就是因為他“踢得好腳氣球”。

[鬥雞]鬥雞作為一種娛樂活動,早在春秋時就相當流行,傳承至唐代,風靡一時,並形成了主要於清明時鬥雞的習俗。

唐玄宗在即位前就十分喜愛鬥雞活動,待他即位以後,在宮中專門修建了雞坊,選養了千餘隻“金毫鐵距、高冠昂尾”的雄雞,並派五百小兒專門負責訓 養。皇帝如此,達官顯貴爭先效仿。許多人為此不惜重金,以至傾家蕩產。由於鬥雞之風大興,城中男女均事鬥雞,貧寒者無資購雞,便以玩假雞為樂。

傳說唐玄宗在一次出遊途中,遇一小兒賈昌玩木雞。玄宗將小兒召入宮中,使其在雞坊訓養雄雞。因賈昌訓養有方,深得玄宗賞識,遂“金帛之賜,日到 其家”。賈昌在當時號稱“神雞童”,社會地位日變。他的父親去世時,唐玄宗下令“縣令為葬器喪車”。時人有詩諷刺說:“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關於鬥雞的記載,早期可見於《戰國策.齊策》、《左傳》、《史記》等書。《三輔黃圖》記載漢長樂宮有鬥雞臺。漢畫像石、畫像磚有屢見不鮮的鬥雞 圖。唐杜淹在《吟寒食鬥雞應秦王教》中對鬥雞的場面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寒食東郊道,揚鞴競出籠。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長 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清明節週記 篇9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著神經,損傷著肝腎。嘉陵江邊,遊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著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裡邊,唾液溶在茶裡。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跟物。自然沒什麼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汙染的眼。

古城裡,衣著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跟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裡到處都是祭奠後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穫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著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著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於死地而後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人可醒?

清明節週記 篇10

清明節是農忙的日子。人走在村莊的小道山只聽見呼呼的風聲,往日農閒時的歡聲笑語早已銷聲匿跡。此刻的路上連針落地的聲音都響徹雲霄。人們正三五成群的在地裡忙活著,有種玉米的、點豆子的、壘田埂的……您可不要小瞧種玉米哦!它可是一項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活兒。

今年我和媽媽一起種玉米。早上,我和媽媽準備好鋤頭、玉米種、化肥就往地裡趕。從我家到地裡需要爬過一個高高的山坡。剛開始,我和媽媽還有說有笑的往前走。快到半山腰時,缺乏鍛鍊的我覺得喉嚨直冒煙、臉蛋滾燙滾燙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兩腳發軟,我再也挪不動步子了。媽媽只好停下忙碌的腳步等我。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英英,你不會忘了你學畫的情景吧!以前你的畫總是一塌糊塗。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你不懈的努力下,同學和老師對您的畫都刮目相看了。做一件事不管多苦多難都要堅持下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猶如加了油的汽車,衝勁十足。我奪過媽媽手中的鋤頭扛在肩上向山頂衝去。

哎,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我心裡非常愧疚。我汲取教訓認真完成這不起眼的活兒——丟種子、丟化肥。我和媽媽的辛勤勞作總於讓種子們睡上了安穩覺。

我們把剩下的玉米種和化肥裝好,扛起鋤頭往家走。路上碰著許多晚歸的人群。

夕陽的餘暉照在臉上,我一下就想起了“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您看我多像打靶歸來的戰士,微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好像在誇獎我。這個忙碌的清明節讓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