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週記模板彙總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5W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週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節週記模板彙總六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天色有點灰濛濛,淒涼的雨從天而降,蒼天彷彿也在為無數的先人抽泣著,淅淅瀝瀝的雨水一遍又一遍地洗刷著梧桐樹,泛黃的記憶又一次浮上心頭……

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後,茂密的枝葉擋住了熾熱的陽光。我挨著爺爺厚實的胸膛,搖著爺爺的蒲葵扇,百般無聊的聽著爺爺念念叨叨的講著大道理,可我總是左耳聽完,右耳就出去了,爺爺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有沒聽懂,我只好裝模作樣的支吾點頭。這時爺爺就會板起臉,然後教訓著我,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然後長大就會沒出息,又或者找不到工作之類的等等。我小聲嘀咕著,不以為然,都什麼時代了,那還會有那種“舊思想”,大道理跟我這個渺小的人有什麼關係!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發覺,每一個我嗤之以鼻的道理都有著它的用處,有的甚至成為我的人生的座右銘。在我終於明白它的重要性,想要再次聆聽時,爺爺卻走遠了……

雨越來越大,每一滴都狠狠打在我的心上,此刻心中竟五味交雜。

清明節週記 篇2

4月7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在家閒得無聊,我回憶了清明時節發生的事,生活彷彿平淡了許多,節日的氣氛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但我還是在許多事情中有很多收穫,在節日中我收穫了喜悅,在活動中我收穫了許多道理,我知道我現在知道的道理和知識有限,但是我堅信,經過我的努力,我一定會超越別人,超越現在的自己,如果在人生中生活像一杯美酒,那麼時間就是一場忘醉,我在時間的流裡,不過是一滴渺小的水珠,我在人生的道路,不過是一個渺小的人物,如果我不繼續努力,就可能變的比現在還要渺小,而我的夢想會離我越來越遠,我和我的夢想就像後裔想去追逐嫦娥,但捉到的只是泡影,我想離夢想越來越近,有什麼辦法那?只有努力學習,所以為了夢想和生活,我立下決心,突破任何困難也要完成我的夢想。

這就是我在清明時節獲得的知識與道理,希望明年的清明時節會讓我悟出更多對生活的感悟和道理,也會讓我的收穫越來越多!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有機會出去玩,我很高興。

吃過飯,該走了吧,可是怎麼媽媽那裡還沒有動靜呢?原來媽媽忽然又牙痛了,還疼得很厲害,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買藥了,可是買回來的藥好像也沒起作用。爸爸說不能去玩了,要陪媽媽去看牙,還不能留我一個人在家,我們只有全家一起去醫院了。爸爸問了好幾間醫院都放假了,最後我們去了浦西的口腔醫院。

醫院的人倒不是很多,但是,媽媽的牙可能真的比較糟糕,年輕的醫生阿姨說急診沒有辦法處理,只是給(清明節作文300字)媽媽開了一種止痛藥,叫媽媽週六或者週日一定再去看門診。媽媽也真夠可憐的,怪不得她那麼堅持督促我刷牙、漱口呢。

出了醫院的門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站在路邊上,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去崇明島,但是沒好意思說出來,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和爸爸說,出來的時候吃的藥已經起作用了,這會兒牙已經不疼了,還有些時間,不然我們去石洞口碼頭看看吧。媽媽真好,我們終於可以上路了。我的心已經飛到了崇明島。

我們小朋友更要傳承這一美好的品德。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大家都拿著紙香等貢品,到墳上去掃墓

我也和家人同去,帶著紙香等貢品。一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車水馬龍,一會兒到了墳地。大家都燒香,放鞭炮,烏煙瘴氣,用這種方法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這使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情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濛濛的傷痛中,承載著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逝去的親人,來年的清明,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清明節週記 篇5

四月四日,在農曆上顯示清明節。

下午,天陰沉沉的,正應證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時,我正與爺爺去“靈祗”公墓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了道路旁有許多新建的廠房;不時還見到一片一片油菜大田。金黃色的油菜花,引來了無數的小蜜蜂,它們忙碌在花海中,辛勤地採著蜜。

不一會,爺爺開著車已經來到了“靈祗”公墓。爺爺按照傳統方式,下車買來了“香”與“紙錢”。我的太祖父和太祖母都安葬在這裡。

我們在墓地東看西找,首先找到了太祖母的墓,太祖母是我奶奶的母親。在墓碑前,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紙錢。我雖未見過太祖母,親情的連續,同樣鉤起了我的懷念。我太祖父的墓在墓地東北角,太祖父是我爺爺的父親。我與爺爺一道,動手打掃起太祖父墓碑上的塵土。爺爺用同樣的方法,再次點燃了“香”與“紙錢”。我在碑前鞠了躬,爺爺誇我真懂事。其實,我心中早就存在著追宗尋祖的期盼,今天終於如願認識了我的太祖們。

懷念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明年菜花盛開時,傳統清明節,我還會再去為先祖們掃墓。

清明節週記 篇6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

廈門薄餅和寒食節有關

廈門薄餅又稱春捲,全國各地的春捲做法都大同小異,但僅有閩南地區的傳統春捲不經過油炸的。

民俗專家郭坤聰告 訴記者,這和古時候的寒食節有關係。寒食,顧名思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日本等國,至今仍 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因此廈門人在清明節吃“寒食”(薄餅)。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而廈門的這一道傳統小吃至 今還保留了這一古老的習俗,這也是全國少見的。

薄餅做法極其考究

在廈門,多數人都吃過薄餅,知道薄餅皮薄而柔韌,吃起來軟綿醇香。記者特意請教了民俗專家範壽春,據他介紹,薄餅的做法極其考究,也很繁瑣,它 必須在立春前後,各種新鮮時令蔬菜上市後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蘿蔔等 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裡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

範壽春說,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裡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著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相關典故

關於薄餅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宋代同安的理學名宦蔡復一在外省署理總督時勤於政務,常廢寢忘食,他有一個非常賢惠而又能幹的妻子,看著丈夫平時讀書辛苦茶飯不思沒有胃口,飯菜總是熱了再熱,很是著急,於是她用麥子磨成粉製成皮,再把各樣蔬菜各夾一些包在一起捲起來,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這也就是薄餅的原形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