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踏青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踏青作文7篇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1

4月4日下午,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姑媽一起去老爹爹、老奶奶墓前掃墓

上路咯!路的兩旁到處是黃澄澄的油菜花,花開得很旺,朵朵菜花就像一隻只金蝴蝶,風一吹,那些“金蝴蝶”就翩翩起舞。湊上去聞一聞,好香呀!花香引來了許多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油菜花旁有一棵桃樹。我走上前去摸了摸桃樹的樹幹,很粗糙。而粉紅的桃花卻像嬰兒一樣纏在樹媽媽的懷裡。我突然明白,這桃樹是春姑娘的法杖,桃花是嵌在法杖上的紅鑽石,它格外得耀眼。

遠處是一大片綠油油的麥田,麥子已經長到我小腿高了,葉子墨綠墨綠的,有的已經抽出麥穗了,麥穗看上去飽滿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我忽然覺得這些麥田是春姑娘裙子的一角,風一吹,這裙子就隨風盪漾,多美!

除了這些大植物,可別忘了那些不起眼的植物呀!地上長著一叢藍小花,橢圓的藍小花中綴著黃色的花蕊,就像一隻只藍精靈在不停地飛舞。

到了墓地,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一些新土,再用大鏟子抹平,又在地上挖了兩個圓圓的泥塊放在墳墓上。媽媽說:“這是給老爹爹、老奶奶修房頂,這樣不會漏雨到房裡去。”我半信半疑地點了頭。爺爺拿出兩大包放著紙元寶的紅袋子,鄭重地放到墓前,爸爸掏出打火機點燃了紙元寶,火燒得特別旺。爸爸、媽媽、爺爺和姑媽都輪流向墳墓磕了一個頭,然後爺爺對我說:“快磕頭!”於是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磕了一個頭。媽媽對我說:“我們是在給老爹爹、老奶奶送錢呢!這樣他們在天上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我聽了,又似信非信地點點頭。

掃完墓,我們回家了。這次掃墓讓我懂了老家對去世的人祭奠的習俗,而踏青讓我感覺到了春天的魅力。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2

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和媽媽打算踩著薄薄的雨絲去劉山踏青。

剛一下樓,春雨就迫不及待地親吻我的臉頰、脖頸,涼涼的,癢癢的。我撐開傘,雨點兒立刻在傘上播放起歡快的音樂。

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狂暴,沒有秋天的纏綿,也無冬天的寒涼。它柔柔的,綿綿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一路踩著春雨,我和媽媽來到了劉山腳下。春雨中的劉山像是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霧濛濛的。雨水洗過的空氣格外的新鮮,沒有一絲塵埃。山坡上的花更豔了,林中的樹更綠了,地上的草兒更嫩了。我們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雨中觀景,霧裡看花。

隱隱約約的,遠處那一抹金黃映入我的眼簾。春雨中的油菜花雖然沒有晴天的耀眼,但卻多了幾分雨中的朦朧美。走近細瞧,油菜花的姿態也十分有趣。它們有的高昂著頭,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把身體斜側過來,像一個孩子急切地想要看到表演;有的則低著頭,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微風吹過,油菜花紛紛點頭,盡情接受春雨的洗禮。

雨還在密密地下著,它“潤物細無聲”。也給大山帶來了一份小禮物——顆顆漂亮的雨珠。看,樹木的芽苞上,草兒的葉尖兒上,花兒的瓣蕊上,像掛滿了顆顆鑽石,晶瑩透亮,閃閃發光。微風一過,這些雨珠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枝葉間,花草上來回地打滾,然後歡快地投入大地的懷抱,滋潤萬物。

林間,爬山虎那紅裡泛青的葉子把大樹纏得緊緊的,正生機勃勃地向上躥。葉尖兒一順兒朝下,雨珠順著葉尖一路歡歌地撲向大地媽媽的懷抱。而有的爬山虎則靜靜地躺在林中空地上,有爛漫的山花點綴,像是一幅五彩繽紛的圖譜,給雨中的劉山點上了亮麗的一筆。還時而有小鳥發出婉轉的曲子,與清風細雨應和著,歡迎闖山的客人。

不知不覺中,我和媽媽已經到了山頂。站在眺望塔上,舞鋼的全景盡收眼底。龍泉湖煙霧繚繞,遠處連綿的山巒矗立在煙雨中,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成了春雨裡最美的一幅水墨畫。

雨還一直下著,我正陶醉在這迷人的奇幻景中,媽媽叫我該我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揮揮手,告別了劉山。伴著飄飄雨絲,帶著春雨的氣息,懷著滿心收穫,走在回家的路上。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3

清明節為什麼要踏青?清明大家為什麼要踏青?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精神氣爽,一年的勞作從此開始,春耕春種,開始忙碌。祭拜祖先,追憶先人,也在同時進行。踏青節、掃墓節、聰明節都是清明節的別稱。中華民族的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掃墓和郊遊結合起來即陶冶情操,又促進了身心的健康。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以及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4

不知不覺中,清明節來臨,這一天,我要和媽媽去農村的一座小山上踏青。

我們大約二十分鐘就到目的地。這裡真美!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整座山,每棵樹都像威嚴的將軍一樣厲害。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遍佈山間,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空氣不知要比城裡好多少倍,我貪婪的呼吸著。

媽媽看到我那陶醉樣,笑著說:“快去爬山吧!”我和媽媽走上“羊腸小路”,小路兩旁開滿鮮花,黃的像金子,紫的似瑪瑙,白的像雪花,紅的如朝霞……壓得花枝都彎下腰,偶爾會看見幾只瑪蟻在“散步”。愛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盤旋翻飛,不捨得離去。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爬山,不僅不覺得累,甚至還覺得挺舒服呢!我們一會兒就來到山頂,我站在山頂向下望,山下一塊塊田地,一座座房子,還有那藍藍的天空,讓我覺得心曠神怡。

真是一個美麗的小山、美好的踏青日!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5

我們放了三天假,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節日媽媽告訴我清明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他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春季儀式。我想起來了,古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是不是寫的清明節呀?媽媽說:“就是呀。”我還能背下來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哦,我明白了,清明節不光是祭奠祖先的日子,還是人們踏青春遊的好時節。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6

翻看報紙,許多以“小鎮”命名的房地產廣告,其古韻樸質的實景畫面,會使我的思緒飄飛在那生我養我的家鄉小鎮。可是,如今卻回不去了,那兒早已沒有容身的家,也沒有什麼可以走訪的親友了。但是,我又不得不回去,因為小鎮的青山之上還安息著先人們的靈魂,每到清明,這種意願就特別強烈。

清明,歷來為小鎮人所看重,尤其是父輩。小鎮人過清明的所有民俗儀式,都在悄無聲息地秩序中進行著。早在清明節前十幾天,人們就在計算著日子,聯絡著親友,安排著行程。紙錢是悄悄購買的,柳枝是悄悄插於屋簷和門窗上的,清明粽、清明粑等祭品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或許有一天夜裡,夢見了先人的音容笑貌,於是說:“他們都在那邊唸叨著了,該去添土祭墳了。”

記得,小鎮的清明總是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來臨。綿綿的細雨灑落在堅硬的'青石板街面上,無聲無息,使人思緒萬千,想起黯然傷神的往事,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扛一把鋤頭,提一個裝有祭品的竹籃,揣一顆思念的心,老老少少一大群人就去墳地祭拜了。小鎮人的清明祭品不如城裡人雅緻,沒有鮮花之類,大多是些酒、肉、米、茶、蛋等食品,自然少不了香火與紙錢。小鎮的清明之境,可以讓逝者靜靜地躺在泥土中,不再有痛苦與悲傷,不再理會塵世的恩怨情仇,靈魂得到安息,得到超度。

清明的祭奠儀式是一個充滿傷感的畫面:拔淨一片亂草,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冷酒,點上幾支香燭,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人,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默默的哀思。沉積的親情如潮水湧起,如陽光傾瀉,如清風徐來,親人們的面龐在繚繞的清煙中漸漸清晰起來……

小鎮飄蕩著清明粑的香氣,古樸滄桑的街道上行人匆匆。淚溼衣衫的人們在墳頭的三炷清香中叩拜,爆竹聲把小鎮的寂靜一次次撕破。在通往山林的青石小徑上,間或能碰上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的掃墓踏青人,熟悉的,閒聊幾句;陌生的,會心一笑,從彼此的喘氣聲中一擦而過。行至疲乏時,擇一處光潔的石巖席地而坐,小憩片刻。這時,一縷從大山深處拂來的清風,帶著春天的氣息,挾著麥苗的鮮潤,裹著油菜花的芳香,讓人一次次深深地呼吸,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體,溶進血液,盪滌全身。

小鎮人過清明,少了世俗,多了虔誠;沒有斷魂,只有思念。

清明節踏青作文 篇7

今天是週末,剛好又是清明節。人們有一個習俗,在清明節這一天,如果家裡有去世的人,家人就會去掃墓,紀念這個去世的人,人們就會去郊外踏青。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媽媽帶著我和我的朋友王雨桐,去郊外踏青。一路上我們又說又笑。不一會到了一片滿眼金黃的地方,我們異口同聲地說:“油菜花開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那麼耀眼、那麼金黃。我們就在油菜花地裡奔跑,你追我趕,跑累了我們就坐在油菜花地裡玩石頭剪子布。這時候媽媽說:“咱們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野餐。”我們終於到了有水又有山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幫媽媽開啟包,拿出包裡的東西。媽媽在地上鋪了一大塊塑料布,我們把包裡所有好吃的放在布上,有果凍、大禮包、麻辣條、滿口脆、跳跳糖……全是我平時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一邊吃一邊玩,吃飽了我和王雨桐又放風箏。我們的風箏一隻是很多腳的蜈蚣風箏,一隻是衣裙飄飄的嫦娥風箏。王雨桐放的是蜈蚣風箏,王雨桐舉著蜈蚣風箏在地上奔跑,因為蜈蚣身體太長了,飛不起來,老是在地上栽跟頭。一陣風吹來,把我手中的嫦娥風箏送上了天,那嫦娥真的像急著奔月似的,隨風而去一轉眼就不見了。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田野。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唱著歡樂的歌,這一天我們玩得太開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