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節作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清明節作文15篇

清明節作文1

車輪捲起浮在地面上的塵,向後看,村莊的模樣流動在蕩起的黃色煙塵裡。我第一次發現天邊離我是那麼得近,灰白的天似蓋,從頭頂壓下來,那除了平坦,也只剩平坦的田野被深深地鎖在這方牢籠裡。遠處的地平線,繚繞的是一層又一層乳白。我疑心那是未散盡的霧藹,又懷疑那許是墳頭的香火。近處空蕩得很,寒冬過後,土地死一般沉寂,農人還沒種下莊稼,故田地裡還沒有生踴躍的生機。有的只是,仰頭吶喊的,沒有明豔花朵的枯樹,它們三五成群,守衛著那一方方土堆。

我出了神……今天,他們也許是在迎接什麼……伴著一路的顛簸和已經掛上樹梢的太陽,透過後視鏡看,原來的村莊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就在眼前了,大伯站在道路中間揮了揮手,我認得,雖然見的面實在不多。路是高起來的,所以要到田裡去,必須跨過一道不矮的土坡。

我一隻手抱著酒和一些零碎的糕點,將另一隻手交予父親,至今可想他近似劈叉的醜態。可我即便走得再艱難,也不敢嚷,那是記憶以來第一次上墳,生死這些事總是令人敬畏的。父親兄弟三人似在討論這什麼,指點著墳頭的樹。我湊上去,從家鄉話裡零零碎碎地聽出個大概。這樹被人修剪過,只是不知是誰。父親的意思,大概是某位老人在暮年積德行善,又或者是爺爺奶奶關係好的朋友吧。

他們三人繞到墳的背後去,插三炷香,在短下去的'香燭裡,越來越清晰的白煙中,他們灑下酒,跪在地下,磕三個頭,又繞回原處,重複著同樣的動作。紙錢,酒精在烈火下俞燒愈烈,紅、綠、藍各色在火焰的鍛造下,最後歸於沉寂的黑色。

看著父親擦拭石碑的身影,我又記起了父親給我講述的從未謀面的爺爺和奶奶的故事:“你爺爺啊,從前厲害的很哩!選上了空軍,要不是他哥擔心他的安全,估計早開上飛機了。後來和你奶奶一塊開了診所。兩個人看病,買藥,經常都不上我們兄弟幾個。不過也很疼我們的。我媽啊,戴個眼鏡,人卻潑辣得很,我要是受了誰的氣,你奶奶準能替我出頭。你爺爺我總是讓著她……”父親一聲呼喊,將我拉回了現實。“來啊!給爺爺、奶奶磕頭。”我磕頭,夾雜著空蕩田野上回蕩著的鞭炮聲,鄭重其事。

和父親一起用鐵鍬把土翻起來,將酒、糕點埋進土裡。回家的路上,心思飄得很遠很遠看,遠到衝破了碧空所束縛的天地的格局,又記起了父親提及爺爺奶奶時,那閃著柔情的眼眸……

清明節作文2

又到了一年僅有的一次清明,每及此節,我和爸爸總會從自己家騎車趕到老家去給我爺爺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爺爺,心中不免有幾分喜悅,可又不免惆悵傷感起來。去墳場的半路,漸漸下起了小雨,連著心裡那份傷感更不是滋味了。

爺爺在我六歲那年就去世了,可我總忘不了他對我的好,爺爺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對我還是很好的,三個孫子孫女中,爺爺最疼我了,有好吃

的總忘不了我,有好東西總招呼我爸爸去拿給我,小時候總喜歡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還有一張相片紀念那一時刻,那時的爺爺和我兩人臉上都洋溢的歡樂。可就在我五歲那年爺爺得了一個很重的病,奶奶,媽媽和嬸嬸輪流給爺爺守夜,總怕爺爺一不小心就會離咱們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

睡去,當爺爺難過的時候或想晚上起來,她們總會扶他起來,可兩個弱女子的力氣也不夠大。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畢竟還有工作,當他們不在的時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顧爺爺了,一個七旬老人要照顧比他重許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嗎?可不僅僅是這些,當爺爺半夜氣喘得緊的時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過這時候奶奶不會急著去找醫生,他知道找醫生就來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時奶奶就會抱著比她身體重很多的爺爺在院子裡跑起來,天知道那有多累,每當爺爺氣順了奶奶才停。當咱們不在的時候,都不知道奶奶這樣過多少回。

終究爺爺還是撐不過那個春天,去了。全家上下瀰漫著一股悲傷,莊重的氣氛。送爺爺走的那天,淅淅瀝瀝的下著下小雨。咱們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雖然小,可是當我得知爺爺走的時候,也悲傷異常,渾渾噩噩的.,送行的或者會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記得那時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爸爸與爺爺的父子情深可沒有半點虛假。爺爺,還是,進了火葬場。

回憶結束,早已到了墳場,我熟悉的來到爺爺墳前,為他燒紙,就算爸爸這般剛毅之人也還是不覺紅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舊還是下著細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清明節作文3

幾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地方,點在那“欲斷魂”的節氣中,而我的思緒飄在那更遠更遠的空中,猶如斷線的風箏,終究會落在不知是什麼地方的地方。

從小,清明節在我的心中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節日,應該說是不熟悉,什麼時候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過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煙雨一般,飄過則過,渙散則散,不會觸到我內心的任何角落。

這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彩色氣球、沒有歡笑的節日。鮮花的美麗不是讓我們觀賞的,它們將飛向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到爺爺奶奶飛到的地方。

煙火,打開了人世間的另一扇門,那些話語那些淚水,都走進了那扇門。這扇門啊,多少年前我們看著那些此時令我們緬懷的人都走了進去,是緩慢的,以後的每一年,我們都要讓火焰親自開啟這扇門,沒有人的進出,只有那些被我們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論兩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們有著同樣的行路方向,多麼寬廣深遠的路,永遠只會是單行道。

十歲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時分去做了這個節應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爺爺奶奶的墓園。記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開得格外燦爛,掛滿金黃色花朵的枝條在園中變得分外詭異,此時似乎已經不是生的權力使花朵開得這樣亮麗,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綻放。

一個穿著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襯托著一雙白皙而修長的手,這手中有一束這樣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聲音是沒有呼吸的聲音。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時豔然綻放在我的身邊。我看著他,沉默。無話可說的風靜得像我與花之間空氣的靜,我與花同時都是這個世上還在呼吸的生靈,我卻感覺這花並非來自人間。

滿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滿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這樣森嚴;滿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這般淒涼。

清明,十歲的清明節。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間的一切光亮刺眼。這兩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像墓園中的墓碑與花朵,但它們確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緒這樣飄飛。從小很少有放風箏的習慣,更沒有在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經歷了,而真正放飛過的幾次中有一次風箏很美麗地自由了。我在清明節的思緒如同那放飛了卻永不歸回的風箏。

在這“欲斷魂”的節氣中,思念是永不熄滅的燈火,而懷戀是那個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謝的花朵,那樣使人心碎。

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依舊和往常一樣,在我的記憶裡沒有哪一年清明節是沒有下雨的,這應該不是詩中的好天氣吧!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忘本、知恩圖報的美德,人們通過這一節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先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年清明節都會趕回老家掃墓,祭拜先人。國家也挺”厚道“的,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致大家都有時間回老家祭祖。我相信大家都能親身感受到回老家祭祖隊伍的龐大。真如”千軍萬馬“,攜老扶幼,舉家從四方趕來。只為到先人墳前一訴衷腸,慰陰陽相思之苦。其聲勢已勝過春節。可是,真的只是懷戀先人,敘舊情、訴衷腸嗎?我看不盡其然吧!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我們一躍而過。中國的發展速度驚顫世界,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小康之勢銳不可擋。對!人們的生活寬裕了,大家富起來了。可這得歸功於誰呢?國家嗎?社會嗎?NO!這都得歸功於我們的先人,是他們在天有靈,保佑著我們。才有我們的順風順水,平步向前。所以,我們得報恩。當然,我們還有一點點私心,我們需要的財富,需要更大的權利,需要更高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先人們繼續保佑自己。我們不遺餘力,從百忙之中趕回老家到祖墳前拜一拜。

當然,中華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在先人生前沒能好好盡孝,如今日子好過了,可他們已長眠地下。這是我們的痛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彌補心中的遺憾,那就是讓他們在那邊過上好日子。於是我們給他們燒花不完的紙錢,讓他們在那邊衣食,過上好日子,以盡”孝“道。

清明節延續至今,並被定為法定節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人們回老家祭祖也是常人之事無可厚非的,這是。可其居心何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希望人們做到真正的不忘本,不要讓清明節失去真正的意義所在。清明本流思親淚,莫讓欲心玷祖墳。

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喃喃自語道,我理了理身上的毛衣,嘴角邊勾出一絲笑意,“太姥姥,我來看您了”。

春雨飄渺,似煙似霧,這朦朧的一片,又一幅景象,浮現在我眼前。

記得小時候,您總教我念詩,並告訴我關於那些詩背景,正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是李白麵對人事滄桑,“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那是李後主面對故國故景的無奈,面對正義正理,譚嗣則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浩氣……每當太姥姥唸完每一首詩的每一句的每一個字,那回味無窮的韻味,都會使我意猶未盡。

在去往石門峰的路途中,我想著,想著,眼裡流露出幾份迷茫,春意正濃,天未全暖,窗外是一陣陣的.寒風呼嘯,肆意妄為的寒風躥進車內,揚起我耳畔的幾根黑髮,我卻感不到一絲涼意,低頭一看,難怪呢!今天穿的毛衣,是您留給我的……。

記得前年秋天,您仔仔細細,一板一眼地織著毛衣,我癲癲地跑到您身邊,趴在您身上半是嘲諷,半是疑惑地對您說:“太姥姥,您一大把年紀,還織毛衣,看得清嗎?”太姥姥聽出了我語氣中的調侃,倒也不生氣,眼裡還流露同了幾分寵愛:“傻孩子,我為了你不著涼,還顧得著老眼昏花嗎?”說罷,便使勁摟了摟我,我知道,她那一抱中包含了數不清的血緣之愛。

當最後一片枝葉飄落,您為我織的毛衣也完工了,綠葉般的顏色,小翻領,盡顯出了它的俏皮、可愛,還有靈氣,以及太姥姥那施加於它的濃濃親情。

那一年的冬天,我穿上了它,過了一個完美的春節,但沒想到,在20xx年2月27日一個寧靜的中午,您帶著微笑去世了,我拽緊了身上的毛衣,頭低垂,緊咬著嘴脣,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因為您說過,女生要堅強一點,但這一切都沒有用,我的淚珠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落在您的枕邊,落在您的床頭……。

狂風依舊呼嘯,我不會遺棄那綠色,俏皮可愛,卻又快退了色的毛衣,也不會忘記您詩一般的面孔,更不會忘記您對我深沉的愛……

又是一年清明,太姥姥,您可安好?

清明節作文6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個紛然。”這句古詩出自我國古代著名詩人高翥所寫的《清明日對酒》這句古詩充分的表現出了我國人民過傳統節日時的情景,也巧妙的敘述出了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這個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有著很多習俗,為了把這個傳統節日和習俗傳承下去,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活動——祭奠烈士。

首先,我們來到了國旗臺下,準備聽彭校長致辭,彭校長主要交代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和流程,交代完畢後,我們踏上了要出行的校車。在校車上,我看到了沿途的風景,有堅韌不拔的白楊;有襯托鮮花的綠葉;也有頑強不息的小草。這似乎都彰顯出了革命英雄的品質,我覺得他們彷彿都在說:“向革命英雄致敬。”

“目的地到了!”隨著老師的命令,我們陸續下車,迎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來到了烈士公園。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敬仰烈士,去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去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整齊有序的走在寬敞的大路上,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說今天不是清明節,但已經臨近清明節了,缺一點清明節的天氣前奏都沒有,依舊是烈日當空,豔陽高照,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沒有一點休息的意思。

在走的過程中,我們鴉雀無聲,這是我們對人民英雄的尊重。走著走著,從寬敞的大路道狹窄的小路,終於到了烈士公園的臺階上。果然,革命英雄從來都是平凡樸素,從不張揚。通往烈士墓碑的臺階很多,有些早已佈滿青苔,不知是否是這座烈士公園建造時間已長久的見證,處處青青點點。路旁有很多樹和草,鬱鬱蔥蔥的,這種幽靜的環境加深了我對這座烈士公園原有的'信仰。終於到了烈士墓碑面前,這裡卻格外的乾淨,這也得感謝我們的保安叔叔,是他們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才使得墓碑完好無損。大概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座墓碑是英雄的象徵,是高雅的,也是純潔的,容不得玷汙更不能有汙穢的存在。

等我們把佇列站好後,“祭奠烈士”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項:奏唱國歌。當我們唱起嘹亮的國歌時,我彷彿全身熱血沸騰,我頓時感覺我身上肩負著國家的重任。我們是新一代的接班人,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爭取為國家做出貢獻。不能辜負先輩們的殷切希望。第二項:默哀一分鐘。這一分鐘包含了許多情感,例如:對革命先輩們的敬仰、對革命先輩們的尊重、對革命先輩們的愛戴。這不僅僅是短短的

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

很小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只是覺得這一天沒有國慶節、兒童節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後,我才對清明節有所瞭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咱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說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長這麼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傷心,更多的是不捨。

今天是清明節,咱們全家人像往年一樣到鄉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的帶領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乾淨,並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說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幹什麼呀?”爸爸回答說:“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點點頭再也不願多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心裡很難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咱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著隨風搖曳的燭火,彷彿看到了婆婆那張佈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著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唸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著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地的一戶富裕人家。後來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並逃亡到桃源鄉下定居,一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咱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後代。

灰濛濛的天依然下著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到了,咱們又來看您啦!知道咱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咱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一定也在天上關注著咱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著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溼溼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清明節作文8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的前幾天,為了讓大家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並不像以前那麼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大家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大家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裡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裡消失了。回到了這裡,感到在大家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鬆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裡;一簌簌映山紅向大家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彷彿在向大家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大家在它這裡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大家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後又開始鋸,經過了一番周折後,終於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大家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於烤好了,肚子已經哇哇叫的大家,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嚐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大家吸取了一點教訓,讓大家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大家上山了,大家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讓公平來結果這場無必要的戰爭。也讓大家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大家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後,大家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裡結束了,大家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哎!”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麼結束了。

清明節作文9

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掃墓有感作文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我和爸爸、媽媽再次來到我們襄樊烈士陵園。

來到一個個的烈士的墓碑前,向烈士們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在這雄偉而高大的墓碑前我不禁想:這麼多為國而戰、挺身而出的熱身男兒為了人民而失去了像金子一樣寶貴的生命。烈士們啊!你們為了我們現在幸福生活而犧牲,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親人,雖然你們想起了,但是你們在戰場的時候,把這份感情放到了一邊,你們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我們全國人民奮勇而戰,你們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高貴。我在這時候不禁想起: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誰換來的?是你們,是你們用鮮血換來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它。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將把你們的意志發揚光大,傳遍天下。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這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作文1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記得有首詩中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前後,天空總是煙雨濛濛的,雨絲隨風漫天飛揚,這“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景色,更為清明節增添了幾分憂傷與惆悵。

提到清明,我不禁想起了捨生忘死,曾經歷下赫赫戰功的革命烈士。“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主席慷慨激昂的詩詞是對他們的熱情謳歌。“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清明節這天,人們對烈士充滿了濃濃的思念和暖暖的懷念。目光裡會更等多的映進對它們的崇拜和敬仰,腦海裡也會浮現出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和永垂不朽的豐功偉績。“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名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安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豪情和壯志,譜寫了一段段壯麗的詩篇;用鮮血和生命,付出和奉獻,歌頌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托起了整個民族的希望,染紅了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燃起了一代代熱血青年的奮鬥情懷。“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啊!烈士啊!是你們,給我們這一代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永恆的目標,帶來了不朽的榜樣!是你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以你們為驕傲,以你們自豪!

烈士啊!我們深深地,深深地,懷念您們……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當我們端坐窗明几淨的教室裡讀書學習時;當我們坐在餐桌前享受美味時,腦海中就會閃現出無私奉獻的革命烈士們。所以,更應該珍惜時間;不能明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積極進取,為祖國的美好而奮鬥!

夏日給人以浪漫,秋日給人以高遠,冬日給人以凝重。春天則帶給人無限的憧憬,而清明節正處春季。清明,使人們盤點過去,追思前人,展望未來的時節;清明,有幸福也有關愛,有回顧也有暢想;清明,帶給人以感恩,遐想,帶給人生命的意義和感悟。

民諺雲“種樹造林,莫過清明”“穀雨清明兩相連,慢種耕田莫遲延。”讓我們播下綠色的希望,期待著收穫的季節。

清明節作文12

清明,這兩個字就透著那麼一股子新鮮、可愛、萌動、美好的含義。當然了,杜牧的一首《清明》,最是膾炙人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七絕可以被改編成詞、散文、戲劇、沙畫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背景情緒終歸是清冷悲愴的。而悲傷之餘,以杏花村的酒,又把人們拉進了現實生活當中。不管是借酒澆愁也好,還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也罷,通過酒這種載體,增加了許多的人間煙火氣。

其實清明節,遠不是這麼一個讓人憂傷的節日。它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五個節氣,正是草長鶯飛日,花紅柳綠時,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恰好離正月裡的元宵節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在那個“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夜晚,忽然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人約黃昏後”,已然奠定了郎情妾意的基礎,接下來還需要一個時機,推動這段感情趨於成熟,那就是清明節。來的正當其時的清明節!

清明祭祖,順帶踏青,荼靡花開,萬物懷春,青年男女更不能例外。趁此機會,男女再次接觸,感情再次濃烈。著名的國寶展子虔的《虢國夫人國遊春圖》,呈現的就是一行數人遊春踏青的場景。可見唐代對婦女已經很開放了,貴族、平民皆是如此。男女之大防是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才誕生的怪胎。其實,祭祖最好的禮物就是家族延綿,人丁興旺。而男女兩情相悅不正是人類繁衍的基礎嗎?

當然了,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是一個不被多數人記得的日子。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陪之流亡,為之割股,因不願出仕被燒死在綿山的介子推,那一天要禁火吃冷食。我小時候對寒食節的記憶,就是吃一種用豆麵玉米麵小米麵混合後,提前蒸制好的一個的枕頭狀的紅棕色的食物——甜饃饃。工序很繁瑣,兩三天前就在鍋裡慢火細蒸,熟後切成片,停火。寒食和清明之際,是全家的主食,也是孩子們的零嘴。其實我根本就不會做,徒記得味道罷了。還是複習一下韓翃那首關於寒食的詩罷: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中國傳統的節日很多,最重要的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智慧的中國人民把這些節日逐個分配到一年四季裡。春秋各兩個,夏冬各一個,使得一年四季都有過節的期待和儀式。這些個傳統節日和農時相匹配,和收成相關聯,處處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多麼美妙的節日!嗯,這是我們的節日!

清明節作文13

農曆二月二十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節。從節氣上看,清明節“時在春分後十五日”,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光,故農諺中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從節日上看,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祭祀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日子。隋以前,寒食節重於清明節。但由於兩節相差只有一天,隋以後,兩節逐漸合併,成為一節。

清明節的寒食禁火,始於春秋時期的晉文公與介之推的故事,後延續成習。清明掃墓,始於秦漢,“編為五禮,永為常式”,成為後來節日的主要內容。此外,清明節還有踏青、郊遊、沐浴、插柳、盪鞦韆等習俗。

在中原和江南地區,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節日,很受重視。小時候,我在山東,感受很深。老人們一般不叫清明而稱寒食。寒食的前幾天,就開始做準備。蒸饅頭、買供品、打紙錢,孩子們則圍著大人要扎鞦韆,忙的不亦樂乎。寒食當天,不舉火,全家吃冷食。小孩子則趁機纏著大人要求買些平時難得一見的餅乾、糕點,解解饞。清明節那天,上墳祭祖,添土培墳,插楊柳枝,擺上供品,跪拜磕頭。結束後,則郊遊踏青,小河裡洗臉,打彈子,盪鞦韆,真是喜樂無極。

從歷史上看,古人對清明節也很重視。詩詞中常有有關寒食清明的吟詠。只是個人所處的環境和心情不同,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也大不一樣。唐朝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最為有名,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不僅抓住了清明節時春雨綿綿,乍暖還寒的特點,表達了遊子在外孤獨思家的心緒,還用清新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雨中田園風光的水墨畫圖。有人將該詩的標點略作改動,形成了一幕精彩的話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你看,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話,典型的話劇。

唐朝另一詩人韓翃的《寒食》也很有名:“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本是禁火,皇上卻傳火給宦官,宦官的權勢之大可想而知。這首詩借古諷今,詩味很濃。特別是“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將清明時節的春意傳神地表達出來,表現出作者高超的煉字能力。

清明節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想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我初次接觸跟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這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瞭,這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跟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裡。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裡,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這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這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這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跟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裡。從這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絡。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這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