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隨筆(優秀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隨筆(優秀15篇)

清明節隨筆1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被奇妙的大自然所印證,昨天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沉重,因為要給老爺和老奶掃墓,以前,我不懂清明節的真正意義,直到今天掃完墓後,我才懂得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

清晨七點,我們準備給老爺和老奶掃墓,掃墓對我來說可是件新鮮的事,我們拿上工具,出發了。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和老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著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苦短,每一天都要活得快樂,要不斷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夢想終會實現;超越自我,夢想化為動力;超越自我,創造美麗人生!我認為生命就在不斷的.超越自我,超越夢想!在山上,城市的房子盡收眼底,山中開滿了金黃金光的油菜花,深呼一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那些花以不可抗的動

清明節隨筆2

時間的腳步太快了,當你想拉住它慢點走時,你會強烈地感覺它在拽著你奔跑。

清明節又到了。

去年的清明節好像昨天才過,一切都那麼清晰,記憶猶新。晨曦中的山塬一片翠綠,萬物勃勃生機,那無邊的青苗在春風中搖曳著,歡唱著,嫵媚著,隨著風的旋律律動著,整齊劃一。遠處深巷裡時不時傳來幾聲雞鳴狗吠。村道早早就醒了。黃牛伸著脖子伸著懶腰,幾隻小羊咩咩地叫著食物。賣肉的老漢推著整片才殺的豬肉,扯著嗓子吆喝著,滄桑中帶著自信和力量……

按照慣例,今天又要去給父母掃墓了。我早飯匆匆扒了幾口,趕忙來到村口。讓我吃驚的是,那裡已經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幾張大床板拼作一排,上面擺滿了今年的祭祀用品,花樣繁多,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老闆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一見有顧客馬上笑著迎了過來,還沒問我買什麼就說相聲般地介紹起來:“好姨,您來得正是時候,剛上的新貨,都是今年最時興的。您就請上一整套吧,衣食住行樣樣不缺。看您這樣兒,是給老人送的。老人可是辛苦了一輩子,沒吃上喝上,如今生活都好了,你就給老人整套別墅,再把這進口的小臥車整上一輛,這可是寶馬,坐著舒坦,還有電視看呢。您放心,老人丟外國都不怕,這豪車全球定位,一下子就尋著了!”周圍的村民有人喊道:“鄉黨,這光買車沒司機可不行,叫小夥一塊開去得了。”小夥急了:“甭胡說,差點給老人把票子都忘了。”這陰票按陽間的也是一百張一沓,從一元兩元到千元萬元各般式樣,不同的是這千元萬元一張的大面票活人都沒用上呢。說話間小夥已裝了滿滿一袋。我笑著問:“這些一共多少錢?”他大聲告訴我少說也有一個億。我笑了笑說:“我問該付你多少人民幣?”他也笑了,隨即拿起磚頭大的計算器,先歸零,然後一沓一沓地加起來。那計算機響亮的聲音告訴你每加一筆的數字是何等的準確無誤,公平、誠信。

是啊,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沒吃上喝上。

離開村口,小夥的話讓我陷入痛苦的沉思。

那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三年困難的日子剛剛熬過,飢餓摧殘了父親,他體質很差,做不了重活,於是養活七口之家的重擔就壓在母親一人肩上。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起早貪黑地勞作,不但要照顧好全家人吃喝穿戴,還要去生產隊上工,不然年終分不了紅,還要給生產隊倒找錢。那時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勞力一天記八分工,八分工八分錢。男勞力記十分,十分工一毛一分錢。但母親從不落工。七口之家,每五天就要套一次磨子,摞面櫃是靠人力手搖的那種。一次少說三個多小時。母親為了不耽誤上工,睡前就把糧食操持好。套磨子的牲口要到村外很遠的生產隊飼養室去拉,天好則罷,碰上雨雪天就慘了。四周一片漆黑,路面稀爛,很滑,燈光微弱暗淡。那時我上國小,弟妹們都還小,每當我睡眼惺忪地起來準備上學時,母親已卸磨了。黃燦燦的包穀面放在案板上。母親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這一切都在周圍人的睡夢中做的,我們全然不知。一個星期天,又趕上母親套磨子,凌晨四點我摸黑爬起,冒著大雨戰戰兢兢跑到磨房。我驚呆了,摞面櫃咣噹咣噹地響著,母親抓著搖桿的雙手依然機械地搖著,卻兩眼緊閉睡著了。蒼白的面頰凌亂著幾縷黑髮,慘淡的油燈照著母親瘦弱的身影,褲腿和鞋子沾滿了泥巴。一旁,老黃牛瘦骨嶙峋,戴著眼罩喘息著轉著圈,一步一步,無休無止,不知道哪是起點哪是終點。腳下的地面踏出了深深地凹槽,飼養員的話時時在牛耳邊響起:“它們吃得好是要去犁地,吃你有啥用!只能拉磨子!”那一刻我被雕塑在門口。我不忍驚醒母親,她太累了。可我的心像刀割一樣,為不能替母親分擔重負而泣不成聲,為母親的苦命而泣不成聲。我也因此恨過父親,儘管我知道這不怪父親。

父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念過縣裡的學堂,是村裡的文化人。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什麼都會做。拉板胡、二胡、小提琴,刻制皮影,修車子,修鐘錶,養蜜蜂,就連鞝鞋這種事他都會做。我們姊妹是村裡最早穿著明鞝的鞋上學的。總之,他把什麼都能鼓搗個樣子來。父親還酷愛養花種蓮,我常說父親是水命,養什麼活什麼。他在後宅院的空地上開了個大池塘,池塘裡種了蓮養了鴨。捉不完的青蛙魚蟹,也給兒時的我們增添了無盡的樂趣。那時候的農村,最大的娛樂就是看戲。只要聽說哪個村唱戲,十里八鄉,男女老少,成群結隊,趕夜路攆著去看。父親在公社劇團呆過幾年,我知道那是父親一生最開心的日子。後來劇團散夥了,父親就把本村的十幾個藝人組了個小戲班子,因為父親有很多秦腔名角朋友,所以戲班子辦得紅紅火火。父親還添制了一大箱皮影,光行頭能唱好幾十出大戲呢。母親常常抱怨:“你爸手裡不能有幾個子兒,還未暖熱就沒了。”還打趣地添上一句“叫化子擱不住隔夜的食”。其實母親知道父親把錢都花在戲班子裡了。

記得有一年三月,一個四川朋友捎話叫父親去玩,父親也想去看看,二話沒說就去了。後來父親見那裡的油菜花滿山遍野,便向朋友借了些錢買了十幾箱蜜蜂,自己也搭了個小窩棚,風餐露宿在山坡上,這一晃就是一年。第二年春的一天,當父親揹著個破氈卷,身後拉著兩袋化肥,蓬頭垢面回到家時,母親和我都哭了。父親一年的辛苦,幾十箱蜜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摧毀了,什麼都沒剩下。連回家的路費都是朋友給的。常言道禍不單行,就是那兩袋化肥卻給父親帶來了滅頂之災。

鄰居們見父親回來了,都來問長問短,父親沒什麼送他們,便把那僅有的兩袋化肥,除了留給自家的'一些外,全都分給大家。鄰居們知道了父親的遭遇,都說父親辛苦了,不能白拿,就多少撂下些錢才肯離去。可沒過兩天,父親就被大隊幹部帶走了。罪名是“搞投機倒把”,先是和村裡那幾個四類分子關在一起,幾天後父親又被轉到縣裡的學習班。說是學習班,其實還是和那些所謂的壞分子關在一起,不許家屬探視,不許回家。母親整天以淚洗面。

一天,母親告訴我父親已經去了整整半月,讓我去縣裡給父親送件衣服。我知道母親的心思,她是想讓我去打聽點父親的訊息。

那是座沿街的二層小閣樓,樓下的大媽悄悄告訴我,所有的壞人都關在小閣樓裡,上廁所都有人看著。我不知哪兒來的勇氣,端直走了上去。就在我被看守擋在門外的那一瞬間,父親看見了我,他蜷縮著身子靠牆蹲著,顫抖的嘴脣微微張開,無助的眼神迷茫且遊移著,最後下意識地示意我趕緊回去。我竟然愣在那裡。看見父親疲憊不堪的掙扎和那遭受不白之冤的無奈,我頓時怒火中燒,鄙視著眼前的一切,鄙視著那間窄小的閣樓,詛咒著,仇恨著那些害人的人。等我清醒過來時,我已經躲在樓下廁所旁邊的牆角里放聲大哭,成長的壓抑終於像宣洩的洪水任憑瘋狂恣肆。要不是父親在裡邊,我會一把火燒了那閣樓。那年我十五歲。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跪在父母墳前,焚燒著一沓沓祭品,熊熊烈火寄託著生者對逝者的哀思,寄託著女兒對父母的牽念,寄託著沒能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多陪陪她們的終生遺憾。一聲聲呼喚,呼喚著父母孤寂的靈魂不再失落,呼喚著忘恩負義不再重演。淚水禁不住潸然而下,生命的意義就這樣傳承著,延續著。從晉文公親駕祭拜介子推,昭告天下開始。

清明節隨筆3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老媽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老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老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老媽叮囑我們說: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老媽、老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老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老爸到附近的泥地裡,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著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說:“糟糕,下雨了。“小姑和老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隨筆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提到清明節,大家想到的大概就是給自己那些面都沒見過的老相宗掃墓燒紙,亦或是半夜三更上廁所沒紙你老祖宗來給你送紙來了(什麼玩意)。

清明節不只有那些陰間玩意兒,它也擁有跟其他中國傳統節日一樣的美食——青團and清明粑粑。清明草是用來做這兩種食物的原料,這可不是長在墳頭上的`草,在路邊經常就能看得到,其莖、葉為綠色且表面有一點絨毛,花為黃色,跟傳說之下①裡的“小花”一個損色兒。採摘清明草時一定注意不要連根拔出,只需把莖掐斷就可。

我曾經與一個同學去採清明草,操場(重師那個大操場)修建以前是一片荒蕪之地,雜草叢生,清明草也是大面積繁殖,熟悉的“草影”早已讓我有了想讓它離開地面的念頭。

說好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當天不只是萬里無雲,可能十萬裡都無雲,太陽晒著地面,沒有一點清明節陰間的氣氛。我在這“千里清蒸,萬里紅燒”的氣候中尋找著一棵棵草,找到了就把莖掐斷,從地裡取出來再放到一隻手裡邊,不出一會兒就有了一大把草。太陽似乎並沒有看過日曆,愣是把清明節過成了三伏天,草有很多絨毛,手心很快就開始往外排水,毛乎乎加粘乎乎的感覺似乎讓我隱隱約約看到了過世已久的老祖宗的容貌。在我不斷穿越陰陽兩界的情況下,我們總算把清明草的數量採集夠了,清明粑粑就此出鍋,味道我不是很記得,但我只是喜歡去採清明草罷了。

結果一般都不會比過程快樂,快樂的是為結果而付出的努力,老祖宗,需要我給您燒個粑粑過去嗎?(嗶——)

清明節隨筆5

得知明天放假的訊息,我很激動。

因為,好多天以前就打算,清明節一定陪媽媽去看看遠在天國的姥姥,給姥姥送點紙錢,陪姥姥說說話。

可是,昨天得知放假的訊息,第一時間給媽媽打電話時,媽說,前幾天她已經回老家給姥姥上墳了,因為我沒有放假,怕耽誤我的工作,就沒有告知我,她和我表弟,還有我姨一起回去給姥姥上墳了,明天就不回了,等明年再回吧。

我很失望,也很愧疚。

說實話,我感覺自己真的很不孝,小時候姥姥那麼愛我,那麼疼我,我也跟姥姥最親,但姥姥去世後十幾年了,因為工作忙,或者這樣那樣的原因,儘管只有幾十里路的距離,我竟然一次也沒有去姥姥的墳前看看,一次也沒有給姥姥送點必須的用品,亦或向姥姥彙報一下我這焦頭爛額的生活,所以,我竟然也不知道姥姥的墳墓在哪兒?

我早就該回去看看姥姥的呀!可是,我沒去。今年的清明,這個計劃又一次泡湯。

我知道,姥姥不會怪我,她不會怪她養大的孩子怎麼不去看她。因為,她一直都是那麼慈愛,那麼平和,那麼寬容。

姥姥離開我快二十年了,但在我的腦海裡卻時常縈繞著姥姥慈祥的面容,耳邊依然迴盪著姥姥親切的話語,彷彿姥姥還在我的身邊,還在為我操心。每每想起姥姥,我的內心都會如海潮翻滾,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記得前幾天跟女兒說起清明節去看姥姥的事,女兒說,“媽,如果你回去看太姥姥,一定不要再流淚,她看著會心疼的!”女兒懂我,許多時候在家裡,只要提起姥姥,我都會情緒失控,無法自已。

我沒有回答女兒的話,因為我知道,我沒法向女兒承諾,我保證一定不流淚。我知道,一旦回去了,站在姥姥的墳前,望著那一方矮矮的墳墓,讓我和親愛的姥姥陰陽兩隔,我怎麼能不肝腸寸斷呢,除了悲痛和心酸,還能有別的嗎?那時,腦海中又會呈現出與姥姥相處的一幕幕朝夕過往,淚水一定會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亦或像開了閘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姥姥,希望您原諒外孫女的`不孝,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去看您,但您已經被我放在了心底最隱祕的地方,時常在我獨處的時候,與您靜靜地說,與您沉默地對坐,看看您的白髮又多了幾根,問問天堂裡有什麼開心的事情?

姥姥,今天,我又一次錯過了去看您的機會,只能在家裡面對著這薄薄的手機螢幕,寫下這麼一點不成文的文字,來表達我對您最最深切的懷念,最最徹骨的愧疚,最最衷心的祝願!

姥姥,願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節隨筆6

每個清明節,總是有雨,真的是眼淚嗎?或許是。

他無意中說起,清明節我從不回去給爺爺奶奶上墳。我無語。於我,“奶奶”只是個名詞,與我無關的一個代號。奶奶過世時爸爸才五歲,幼時聽到同伴提及“奶奶”,我只有羨慕的份。

而爺爺,待我們兄妹很親很親,可惜,在我大學畢業前的那個冬天,他離去。那天很冷,他卻要吃梨,我和姐姐跑到市內給他買來,媽媽特意切塊,煮了煮給他吃。然後,他咳了好久,再後來,他躺下床上,爸爸叫來好多親戚。我的心很慌張,卻沒有恐懼,聽不懂不這些長輩說什麼,或者是聽不進去,只是看著他們忙碌。最後,一個本村的爺爺看看錶,報了一個時間,我的眼淚忽然掉下來,轉身上樓,姐姐和我一樣,什麼也沒有說。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爺爺離去了,再也不會醒來,我只是無聲地流淚。腦子中想著他對我們種種的好。

那是個陰冷的冬日下午,週日,臘月八年級。我本該去學校,卻因爺爺因吃梨而沒有走。就此,他別過,離開。此後很久,我不吃梨,我不願聽到這個字。“梨”和“離”,真的是巧合嗎?沒有答案。爺爺沒有受病痛的折磨,現在想來,我挺開心。不過,那一年,他才73歲。後來,聽爸爸,此前,爺爺把他的老親戚走了一遍。我一直在想,人,難道真有感知?可是任憑我怎麼想,也想不來一個答案。或許,是另外一個巧合。

第二年的春天,我夢到爺爺,他站在我們學校走廊裡,披著塑料布,說外面下著雨,好冷。我少有這樣的'夢,媽媽說,逝去的人在夢裡從不說話啊。我一點都不害怕。爸爸去了爺爺的墳地,看到有人澆地,不小心衝進去了水,他趕緊封好。

當時我很開心,爺爺相信我,居然跑到學校告訴我這樣的事。我從沒去看過他,沒有為什麼。

後來,我又夢到過爺爺,依舊是笑笑的,只是,再沒有和我說過話。那一次,夢到他生病了,在屋裡躺著,說快不行了。我挺納悶,我爺爺已經過世了,怎麼還生病?醒來,翻看日曆,臘月八年級。

媽媽說,爺爺最惦念的是我。我知道。可我總是不願去燒紙錢,甚至有些牴觸。20多年了,我一直以為,那邊,爺爺和奶奶很幸福地生活著,畢竟,奶奶等了他那麼久,我不想打擾他們。偶爾,有夢就好。

爺爺為人忠厚老實,算是無疾而終,生命的最後,沒有受困於床上,親人很欣慰。

其實,很多個日子,我常常想起他。那個時候,他可能會寂寞。於是,他早早地離開,去尋他離散的妻。

清明雨紛紛。

清明節隨筆7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隨筆8

又是一年清明時,霏霏細雨,點點然思,猶如流不盡的幾行淚。清冷,綿長,寂寥。曾在詩詞中領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悽迷感傷;品嚼“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的懷故憂君;欣賞“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宜人秀色……古往今來,有人認為清明是悲痛無奈時,有人說是抹不去時思念,我要說,清明,是寧靜的憩宿,有無聲的花開花落,陽光雨露,還有你們的堅守與永恆。

揉碎的記憶,情感飽蘸在泥濘裡,垂簾在童年的夢囈中。青磚白瓦,一對老夫妻披著稀薄透亮的陽光,依偎著坐在河邊揀摘菜葉,溝壑縱橫的手浸泡在水中,碧綠碧綠的菜葉幾映得水也綠地同快翡翠一般,好似還有黃金點綴。我就蹲在牆角,看著他們竊竊私語,彷彿慢動作回放,但不知為何,每次老爺爺都貼著伴兒的耳朵根講,而老奶奶不論聽到什麼都會笑如夏花絢爛,給她親愛的老伴兒一個堅定的點頭。

就這樣,夕陽下的稻田中總會有對一前一後,從未分離的老倆口兒,他們的感情仍如初識般純美,青澀。直到我來到這裡的第三年,再也不見那溫情的`背影,連暮鴉飛過的哀鳴,都融化在蒼廬的深處。

之後也只見老爺爺的自個兒了,才知道,老奶奶到天堂洗菜葉去了,他沒有混混沌沌地過日子,每天都拎著小木盆來到河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他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水面,好像是在用眼神與天堂上的老奶奶交流,他的手輕輕摩挲這,蹭得菜葉青得發亮,不知不覺中,他的嘴角微微舒張,上揚。

又是一年清明時,碧綠的湖水風過無痕,唯有噼啪作響的雨點在譜寫永恆的樂章,一片寂靜的人間與天堂,散發著亙古不變的芳香,我彷彿看到兩個老人互相挽扶,步履蹣跚地走著,你們的愛不是短暫而虛假的,愛是長久和彼此的信任的真摯默契。

朦朧煙雨,情深深雨朦朦。

  #713980

清明節隨筆9

清明時節的雨,總是讓這個春天,莫名渲染上一絲憂傷的氣息。在去往公墓的山路上,看著路邊一簇簇的小草,我所有的思緒彷彿一下子就回到了外婆健在時的那些快樂時光裡。

猶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外婆家。外婆的家鄰山,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山上除了遍地的山花爛漫地開放著,更有許多小草蔥蔥郁郁地生長著。草叢中還有許多小蒜,它形如小蔥,卻帶著一股特有的誘人香味,在那個貧苦的年代裡,把小蒜洗淨切碎,調入麵粉攪勻,再煎成油餅一直是我相當喜歡的一種美食。應著這一份誘惑,每次去外婆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山挖小蒜。

有一次,我騎著車子帶著鄰居小胖去外婆家,照例喊了聲“外婆,我來了。”就奔向了山上。小胖在我後面擔心地喊:“你幹嗎不讓你外婆陪我們一塊去?”我得意地一笑,說:“放心,馬上她就會追來的。”果然不等我們挖了幾棵小蒜,外婆已經喘著粗氣跑到跟前來了。我和小胖相視而笑,外婆則嗔怪著罵:“你這孩子老不聽話,這山上有老虎,你們就不知道害怕?”

外婆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急急去找那些躲藏在草叢裡的小蒜,就好像山上真有老虎,多呆一會就會把我們叼走似的。揹著半簍子小蒜下山,山路彎彎斜斜的,外婆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小胖,還不時地用袖口給我們擦著額頭的.汗。

再回到外婆家,我們便成了外婆的小跟屁蟲了,看著她洗小蒜,切斷剁碎,再看著她拿出土雞蛋,打碎,和到麵粉中去,攪勻,我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最後,外婆不等把油餅煎到金黃色,便用盤子盛好遞給我們,一邊叮囑著“慢點吃”,一邊看著我們笑。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一晃又是幾年,我開始去外地上學了,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很多次電話裡,外婆總是不忘問我:還想吃小蒜油餅不?

當聽我肯定地回答說“想”的時候,外婆開始嘆氣,說:想吃怎麼辦呢?那麼遠,老不回來的,寄油餅也不合適呀?

可是不久之後,我卻收到了一個包裹,母親在電話裡告訴我:聽你說想吃小蒜,你外婆特意挖了許多,把那蒜頭製成了泡菜……

那片刻,我一下子眼睛溼潤了,思念夾雜著幸福瞬間齊湧心頭。這之後的好多年,我一直會收到這樣的泡菜包裹;放假的時候,我會揀著小蒜蔥鬱的季節回去,陪著外婆一起上山挖小蒜,為的只是看到外婆那滿足而欣慰的笑容。

外婆去世的時候,剛巧是小蒜變枯的時節。家裡的蒜頭泡菜依然富足,外婆卻走了,躺在那群山懷抱之中,觀望著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黃,黃了又青,聽著我們的腳步聲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清明節隨筆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隨著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路上顯得比較擁擠,大家都趕著去老家祭祖。等我們到了老家,親戚們都已經到齊了。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在爺爺奶奶家聚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我們吃過了中飯,大家便從家裡出發,這時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們帶著奶奶早已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裡油菜花開,蜜蜂嗡嗡,遠遠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陽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綢緞閃閃發光。儘管下過小雨,但還讓人感到春天濃濃的'氣息。山上有許多人在祭祖,不時地傳來鞭炮聲。

爺爺奶奶說:“我們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墳。”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從這裡開始。只見伯父們將落葉掃開,將雜枝砍掉,在墳前擺上糖果糕點等,在碗裡倒上酒,然後緩緩地灑在地上,奶奶嘴裡喃喃地說著,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墳前,大家以輩份和長幼秩序跪拜。燒上紙錢,點燃鞭炮,隆隆的鞭炮聲響徹了這寂靜的山間。

清明節隨筆11

人間最美四月天,草長鶯飛,百鳥鳴唱,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大地充滿盎然生機。清明在四月的伊始,給這份美平添了一些莊重和傷感。

兒時的我對清明這一傳統節日的認識是懵懂的,對它的理解也僅限於唐代大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村。”每年的清明節都是細雨濛濛,今年也不例外,雨,絲絲縷縷,很應時,媽媽說:“賢賢,我們今天去給外婆掃墓”,爸爸開車,不一會我們就出了城,來到了郊外,“哇”,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我貪婪地呼吸著“天然氧吧”,欣賞著窗外的美好春光,小草破土而出,彰顯著它旺盛的`生命力,綠油油的麥浪隨風翻滾,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金燦燦的油菜花,迎春花,粉紅的桃花……開滿了漫山遍野,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正當我陶醉在這春天的美景中時,媽媽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我們已經距離外婆的墓地很近,下了車,爸爸媽媽拿出鞭炮,冥紙,酒水等。我們順著一條羊腸小道來到外婆的墳前,“冥錢飛起白蝴蝶,人生啼哭似杜鳥”,遠處,煙霧嫋嫋,隱隱有哭聲傳來,大家都在思念已經去世的親人,在清明節得到了宣洩,我問媽媽外婆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媽媽說:外婆是一位非常善良,勤勞的人,她的一生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也沒有什麼偉大的抱負,也可以說是沒有機會,她一出生,就被推進為吃飽穿暖而掙扎的歲月裡,短暫的一生,家人是她生活的重心,灶臺和責任田是她永不下崗的工作崗位,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如今生活好了,吃穿用度都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聽著聽著,淚水就模糊了我的雙眼。

我們在外婆的墳前待了很久,還拔了草,添了土。後來,天色已晚,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仍然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

清明節隨筆12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就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是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隨筆13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裡,想起了已故的人跟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著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好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是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裡,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是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一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隨筆14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因此,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根據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

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所以,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隨筆15

清明時節,我和媽媽騎著車子外出踏青。

春天的天氣真好啊!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春風拂過臉龐,像媽媽的手輕輕摸著我的臉。春天的氣息,在我的四周飄蕩。我像一隻憋了一冬的小鼴鼠,歡快地飛奔在寬闊的馬路上;我有時騎得飛快,享受風在耳邊呼呼吹過的快樂。有時來個大撒把,自豪地把媽媽甩在身後。

我一邊騎車一邊欣賞著路邊的風景。迎春花開的那麼燦爛那麼明豔,一條條垂下來的枝幹,鑲嵌著無數的黃色小精靈;花壇裡叫不上名的小花,紅得似火,黃的'賽金,燦爛的顏色招引來了一隻只蝴蝶和一隻只蜜蜂,它們享受著鮮美無比的花蜜。垂柳肩並肩的站著,一條條青綠色的辮子掛在枝頭,時不時吹來一陣風,柳枝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有時兩根柳枝還來個親密接觸,它們纏繞在一起,說著悄悄話。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山南廣場。這兒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汽車“滴滴”的喇叭聲淹沒了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一棵棵挺拔的小草織成了綠色的地毯,陽光照射在地毯上,綠得刺眼;在草坪上打幾個滾、賽幾趟跑、擺幾個poss,那麼愜意,那麼舒服。

最引人注意的是天上飛舞的風箏。有展翅翱翔的雄鷹,有搖頭擺尾的企鵝,有碩大的金魚,有張牙舞爪的蛇,還有憤怒的小鳥。這些動物朋友,在屬於他們的天空中玩耍著,嬉戲著。它們一會兒肩並肩的一起飛上藍天,一會兒又以閃電般的速度衝了下來,一會兒還像喝醉酒似的搖搖晃晃的在天空中打醉拳。人們牽著線,昂著頭,心好像隨著風箏飛到了空中。

清明時節,天清地明,春暖花開,正是踏青好時節,你也來踏踏青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