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日記彙總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4W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端午節日記彙總六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是關於端午節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或重五節。

相傳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辦法獻給楚懷王。但是,他的辦法並沒有被採納,反被逐出宮去。後來,秦軍打入楚國國都,他見楚國無望,抱石跳入汨羅江而亡。他跳江的時間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跳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在我的老家湖南至今還保留著吃粽子、賽龍舟、灑雄黃酒的習俗。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們那邊把粽子包成細細長長的三角形,餡兒有綠豆的、花生的、紅棗的,唯獨沒有肉的。中午,我們來到河邊看劃龍船比賽。岸邊已經是人山人海,河面上停著兩條裝飾一新的龍船。每條船上都有十幾個人,他們穿著不同的隊服,船頭一個指揮的,中間一個敲鑼的,船尾一個掌舵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船上的人們用力揮動雙臂,划動船槳,嘴裡喊著:“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岸邊的群眾也在為他們吶喊助威。哪一隊先到終點,等在岸邊的隊員就會燃起鞭炮來慶祝他們的勝利。而灑雄黃酒是因為天氣開始熱了,蚊蟲、蛇類都出來了,雄黃酒有驅蟲辟邪的效果,所以家家戶戶會在屋子周圍灑上雄黃酒。

故鄉的端午節可真熱鬧啊!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最佳吃貨今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端午聯歡,8個小組找吃貨。

我們小組趙承浩最能吃,一開始老師讓同學演講,還沒開吃,趙承浩像一匹餓狼拿起一個粽子,包開粽葉,一口吞掉了可憐的粽子。第2組的是竇亞偉,她平常很淑女化,可是今天可不一樣他拿起了一個兩個拳頭內麼大的粽子,和趙承浩一樣,也是一口吞掉了。第三組一個比一個文雅,沒一個吃貨。第四組的是李澤鐸,先吃掉了一個粽子,不知從誰那裡又撩過來了一個,他又是一口吞,最後韓守林又給了他一個,結果又是一口。第五組的是郝家喜,他沒帶任何東西,可是吃的很多,他把組長給自己的吃完了,又問他同桌“好同桌,你的桃子吃不吃呀?”第六組的是左世傑,他帶了五個粽子,靠著牆刨開粽子蘸著糖,一口一個。第七組組長帶領的很好,大家的放一起分成八份一人一份,誰也沒多吃,沒一個吃貨。第八組的王雨輝,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火龍果三下五除二把皮給剝好了,一口塞嘴裡啦吃完之後嘴上都是火龍果的殘渣。呵呵呵,找到了所有的吃貨。

這就是我們班的吃貨,你們喜歡他們嗎?

端午節日記 篇3

我真開心!因為端午節到了,走在街上就會聞到一陣陣粽子的香味。粽子的味道有很多:蜜棗味、豬肉味、豆沙味……

到了中午,奶奶做了好多粽子和我喜歡吃的菜,這時,我迫不及待地來到廚房拿出碗筷,用筷子夾了一個豆沙味的粽子,剝了粽葉後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一邊吃一邊問:“爺爺,怎麼會有端午節這個節日呀?”爺爺說:“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我又問:“為什麼要紀念屈原,那屈原又是什麼人物?”爺爺停了停說:“屈原諫君主而不得,於是無奈之下之溺於汨羅江,希望以此望君清醒。傳說鄉民怕屈原的遺體被魚啄食,就在水面上不斷敲鑼擊鼓嚇走魚群,並把粽子投入江中,引開魚蝦。自此以後,賽龍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爺爺的話音剛落,媽媽就說:“屈原是湖北秭歸人,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聽著聽著,我覺得屈原太偉大了,他是多麼愛我們的祖國啊!

我終於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了嗎?不知道的可以讓你們的爺爺、奶奶、媽媽、爸爸講給你們聽喲!

端午節日記 篇4

今天是端午節,一早起來就吃粽子,我很納悶兒,為什麼平時都不吃粽子的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吃呢?我眉頭緊鎖,一直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想不出答案,對著一桌粽子發呆。爸爸見了,問:“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不是,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粽子?”“哦,這個簡單呀,你聽沒聽說過屈原?”爸爸問。“屈原——嗯——聽過,不就是投江自盡的那個英雄嗎?”“對,這端午節就跟他有關係。”“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因為楚王聽信奸臣之言而不與齊國結盟,眼看就要被強秦所滅,毅然投江自盡而不做亡國奴,楚人知道後就投竹簡飯入江,希望河魚不要吃他的身體,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又競相划船到下流尋找屈原的屍體,這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吃粽子,划龍舟了。”爸爸感慨地說。原來如此,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屈原這樣的人,如:我們的老師,他們挑燈夜讀地為我們備課,絞盡腦汁地思考怎樣讓每一節課變得生動有趣。雖然我們不是老師親生的孩子,但這一年來,老師卻在生活中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生活老師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年級小同學剛剛踏入校門,還不適應學校有規律的校園生活,尤其是那些住校的`住宿生,每當看到走讀生的媽媽們大手牽小手地走出校門,便想到自己的遠方的媽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媽,心裡便不是滋味,有時更是不由自主地哭起來。這時生活老師便會象媽媽一樣來哄他們,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唱歌,直到他們忘了剛才的事情。

他們的這種舍自己休息時間獻給同學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答應教我做粽子,媽媽說:“做粽子要有耐心!”我說:“快點教我吧,我都等不急了!”媽媽說:“先把糯米和紅豆放在水裡浸泡8——10個小時,同時也把粽葉放進水裡,等把糯米和紅豆泡好了,用粽葉把糯米和紅豆包成三角形,用白線纏好扎著。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可怎麼也做不好,媽媽耐心的手把手教我,好不容易做成了第一個,還是個醜八怪,可是我不放棄,一直耐心的學,終於做的和媽媽做的一樣漂亮啦,我很開心!

然後把做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一個小時,就這樣香甜的粽子就做好了。

端午節日記 篇6

飾香包、包粽子、插艾草………6月20日這一天,端午節到了。

在我們家,最熱鬧的要數包粽子了,大家一起圍坐在一起,拿著綠油油的棕葉,包著各種各樣的粽子。邊包粽子,我問起爺爺今天為什麼叫“端午節”。爺爺解釋說:“端午節由來已久,它還有許多別稱,比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現在,我們過端午節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以前,它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弟弟是個急性子,爺爺還沒說完他就插了嘴:“屈原是誰呀?為什麼要祭祀他?”。爺爺說:“別急,你聽我給你慢慢解釋。傳說,在秦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屈原居住的楚國也很強大。秦王就收買楚王身邊的人來去勸他投降。屈原看不下去,就去勸說楚王,經過許多次的勸說都沒有說服楚王。他自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園滅亡。於是,他帶著的無比悲痛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之歌。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棕子。往後每到這天,人們就會往河裡投放粽子,讓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在端午節這天,有的地方還要舉行龍舟比賽。據,說當人們得知是屈原大夫投江後,馬上划船撈救。一直找到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人們把船隻停泊在湖邊的亭子周圍避雨,待魚停後,再次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尋找屈原大夫。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在五月,外界氣候正是高溫高溼,此時病媒細菌大量孳生,各種傳染病此時正式流行的季節。人們就在端午節這一天,將新鮮艾葉掛在門楣以驅除毒氣。用紅布製成紅雞心的袋子,內裝茶葉、米、雄黃粉,掛在小孩的胸前驅邪。還採摘艾草沐浴,稱為“百草湯澡”,去除穢氣。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飾香包、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的風俗。

聽完爺爺的解說,我的眼前彷彿看到屈原大夫帶著無比的悲痛縱身投入江中,他這種愛國,為國家著想的精神隨著端午節的傳統將源遠流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