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心得體會[熱]

來源:果殼範文吧 3.68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心得體會[熱]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端”是“開端”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與屈原有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端午節還和孝順的曹娥有關呢。因為曹娥的父親被江水淹死了,她到處找也找不到父親的屍體,所以自己在五月初五跳江了,後來曹娥抱著父親的屍體浮了上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這種孝順父母的.精神而設定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有趣了,有賽龍舟、掛艾草、畫額、避五毒、包粽子等等。“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的早上,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線。五彩線很漂亮,這個禮物是我最喜歡的,我心裡特別開心。這五彩線可不能隨便丟棄,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時摘下來扔進小河中,寓意是將身體中的疾病隨水沖走。這五彩線中也寄託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啊!媽媽給我係五彩線後就要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葉洗乾淨。她拿起一片大的和一片小的粽葉來包。先包棗粽然後包肉粽。我媽媽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還有一個習俗,我非常感興趣——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避五毒呢?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我們要驅趕這些害蟲。我們要在此日午前,在屋角及陰暗處撒石灰或是噴雄黃酒來滅五毒、驅晦氣。同時也可以將室內室外打掃乾淨。原來端午節也是要告訴人們要講究衛生啊。

今天,我帶著媽媽給我係的五彩線,吃著香甜的粽子,過著這美好的傳統節日,真是很開心。我還想過一次這樣的節日。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

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給我買了粽子吃。那糯香的味道,甜甜的紅棗,再粘點兒白糖……那味道真是有香又甜。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天天都在想香香甜甜的粽子,天天吵著吃粽子,有一天,媽媽突然問我:“兒子,你那麼愛吃粽子,那你可知道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為什麼非要吃粽子?”聽媽媽一問,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媽媽讓我坐下,然後慢慢的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各種習俗。“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在民間又稱端陽節、五月節……我國民間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媽媽。我們寧夏人過端午節就只是吃粽子吧?也叫端午食粽?”“就知道吃,小饞貓!”媽媽捏了捏我的鼻子繼續說道:“端午節吃粽子是全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粽子的`花樣可多啦,有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的就叫“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老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沒等媽媽說完我又搶著說到:“賽龍舟這個習俗又有什麼紀念意義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楚國。楚國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示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種習俗延續至今,還被列為運動專案……端午節的還有很多寓意吉祥的習俗,等你以後長大了,有更多更有趣的知識在等著你去學習,去了解呢。 真沒想到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的有趣的習俗和感人的故事,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好!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可惜沒能吃到家裡的粽子,只能在學校超市買幾個回來煮,也就算過節了。看著身邊的同學都陸陸續續回家陪家人過端午節了,不禁輕輕嘆了一口氣,有羨慕,有無奈,其中滋味,該是孤單一人在外求學,感覺無依無靠的人都明白的。

來廣州讀書這一年多,深深感受到自己對傳統節日變得冷漠了。像中秋節、清明節和端午節這些傳統節日同學都會回家陪家人一起過,只有情人節、聖誕節和女生節這些我認為不痛不癢的節日才會全班同學一起過。像我這種不能回家又在廣州感覺沒有任何歸屬感的,只能宅在宿舍看看書、上上,看著QQ空間上同學炫回家後家人的各種關愛,默默地點一個“贊”。

據我在中大讀書的同學說,他們學院今年給每個學生髮了2個粽子,這就是中大學子的福利吧,住在中大附近的廣外學子的只能當作沒看見。中大孩子們你們就別得瑟了,廣外校友在外有所作為,將來衣錦還校之時也是廣外騰飛之時! 不過我也很享受這僅有的3天假期,《紅樓夢》看了幾遍,還是愛不釋手,剛好放假有時間,今天又拿出來看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最後那兩句“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子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再次引發我的感慨,突然好想哭,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從心裡承認了自己是一個不孝順的女兒。

我突然又想起不久前在圖書館舉辦的空巢老人展上看到的那些老人,其中有一張照片的文字寫到:我知道把老人放在這邊不好,可是我城裡的2個孩子要上學,我們夫妻倆要拼命賺錢,都是照顧得了老的照顧不了小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

我羨慕那些能夠每逢有節日就回家的同學,我也好想回家,幫忙料理做粽子的材料,然後美滋滋地跟老爸老媽老弟一起包粽子。家裡的粽子裡面的餡都是非常多的,豈是學校的'粽子所能比的?去年我所在的社團也組織我們在一起包粽子,雖然包的粽子很好吃,大家也玩得很開心,可是那種感覺跟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因為家人有一種血緣情懷,那意味著至少這輩子我們是彼此在這個世上的依靠。

真感恩中國的這些傳統節日都能流傳下來,讓那一顆顆在外奔波勞累的心可以在節日期間找到一個“藉口”回家。是啊,家永遠是溫馨的港灣。像我這種因為求學和路途太遠而不能回家的人,雖然心裡有些失落,不過也沒關係啦,想想毛澤東的“孩兒立志出關山,學不成名誓不還”就OK啦,慢慢在外面磨練,終有屬於你的一片天。

我從今年2月22號來廣州就沒有回過家,暑期打算在這邊實習也不回家了,覺得自己好“狠心”,怎麼就不回趟家呢?我也說不清其中緣由,這樣糊里糊塗的過日子,也挺好的。 大大的端午節,小小的一點個人感想,還有小小的一個願望:明年端午節回家。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4

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節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統節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繫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於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為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現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淨後,一股腦的放在嘴裡,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著,我們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濃香穿梭在脣齒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

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朮、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製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夥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盪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牽著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節日的氣息。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5

粽香從天人合一飄來,溫潤生活,美麗征程,芬芳時代奮鬥精神。美麗的節日,總是伴隨著美麗的食物,這食物無不是天人合一烹調出的美麗結晶。過年的餃子,人工包住的“自然的餡料”;中秋的月餅,人們對月亮的.模仿,寄託團圓的美麗情懷;端午節的粽子,更是如此。自然的粽葉,包起人工種植出來的米糧。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是為了傳承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奮鬥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需要用奮鬥精神攻堅克難,戰勝疫情,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我們需要用奮鬥精神去創新創造,打破“卡脖子”技術,自立自強,打造更多原創,築造世界高地。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一隻粽子香飄悠悠歷史,一片奮鬥精神情懷激盪時代,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奮鬥的民族。我們的奮鬥精神揮毫出中華文明的燦爛歷史,潑墨出今天舉世矚目的世界奇蹟。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6

每逢端午節,就會放一天假,家家會包粽子,看賽龍舟比賽。可是,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過端午節又為什麼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原來,端午節起源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國王室貴族,可因為楚王身邊遍佈奸佞,屈原屢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接到了楚都淪陷的訊息,他萬念俱灰,來到汨羅江邊,跳江自盡。沿江的百姓知道這個噩耗,紛紛駕船來到江心,將一筒筒米倒進江裡面餵魚,以防魚吃掉屈原的遺體。後來,劃小舟演變為賽龍舟,竹筒倒米演變成包粽子。農曆五月初五成了中國人民為紀念屈原而特定的節日——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吃粽子。剛一進屋,一陣清香就撲鼻而來,是粽子的香味,誘人的香味把我肚子中的小饞蟲一下子就勾了出來,攪得我一個勁兒流口水,畢竟一年吃不了幾回粽子。開飯了,看著餐桌上的魚和炒土豆,我和小弟弟誰也沒動筷子,我們都在等那香噴噴的粽子。粽子來了,小弟弟馬上就搶了一個用黃線捆的.粽子(奶奶說捆黃線的粽子是豆沙餡的),可包開粽子一看,是個蜜棗的。於是,他又迫不及待地包開了第二個、第三個……直到第六個才包到豆沙餡的。小弟弟一邊埋怨奶奶騙人,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可口的粽子。一會兒,他的小臉上、鼻子上就灑滿了白米粒。那滑稽擲腦後,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著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後,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後來,屈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鍾愛國家可沒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為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魚吃粽子別吃屈原的屍體,後來稱這一天為端午節。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一定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塗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該就這麼結束自己,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該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該因為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起粽子的口味,每個地域的傳統各異,每個家庭的習慣不同,每個人的喜好也各有千秋。有的人喜歡吃白白的鹼粽,沾上濃郁的蜂蜜,一口咬下去純純的美味;有的人喜歡黑黑的肉粽,裝滿蓮子、香菇、雞蛋、滷肉,豐富的口感讓人心滿意足。這還僅僅是粽子界最常見的兩種口味,市面上還有五穀粽、蜜棗粽、桂圓粽、蛋黃粽、豆沙粽,甚至現在還有香芒粽、榴蓮粽、泡椒牛肉粽。當然,不管是甜的糯的,鹹的Q的,還是重口味的,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7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午”為“中”。“端午”,“中正”也,這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仲夏午月午日飛龍在天,此時龍星處在正南中天,為全年周天執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歷來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個午日,亦謂端午。美好的源頭一旦形成,就必然流淌出文明長河,奔流向前。在這條文明長河中,聰明的中華民族不斷豐富、孕育著節日文化的精彩。人物的傳說,讓端午節有了厚重的.精神情懷;美麗的習俗,讓端午節有了鮮活的思想內容。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路高唱文明之歌,一路傳承創新不停,從簡單的祭祀圖騰到紀念人物、到各種習俗的形成,到今天成為家國情懷的美麗載體,端午文化史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奔騰的一張美麗名片。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8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魚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裡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裡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裡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於是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9

賽龍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一次。端午節去了民族文化村,看了龍舟賽。

每艘龍舟上都有很多跑者,也有很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一會兒,只有一個人吹口哨,所有的龍舟迅速向前移動。每艘龍舟上,都有一名隊員在前面打鼓,為後面的隊員加油,其他隊員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划著龍舟前進。

我看到每條龍舟都有自己的顏色。龍舟就像一條龍,有一個龍頭和一個龍尾。真的很漂亮!一艘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有許多美麗的圖案。每一隻美麗的白天鵝都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艘棕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真的不一樣。其他所有的龍舟都有圖案來裝扮自己,但是這條龍舟根本沒有圖案,只是一條普通的龍舟。這艘龍舟是木頭做的。還有一種是橘黃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用小圓點裝飾,非常精緻漂亮!

一開始緋紅龍船很遠。第二位是橙色的龍舟。但是後來棕色的龍船,不知怎麼的,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伴隨著它。棕色龍舟上的隊員用力划著龍舟,獲得了第一名。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獲得了第一名,但他們仍然不驕傲,很快就劃好了龍舟。沒有別的龍舟能趕上褐色的龍舟。

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向終點線。第二艘是天藍色的龍舟,第三艘是深紅色的龍舟,第四艘是橙色的龍舟。

這就是精彩的龍舟賽!我非常喜歡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賽龍舟!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0

端午節就要到了,又是艾葉飄香時。端午,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2300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節日,綿延著東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彷彿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箏,彈撥撫滑間流淌著一曲悠長的韻律。此時此刻舉辦楚風廟會開街儀式,是文化,是精神,是紀念,是傳承,也是拉動消費的契機。

端午,是一支古老激昂的歌,是一首熱情奔放的詩。這次楚風廟會內容豐富,以端午民俗一條街、國潮美食、文創集市、焰火晚會、楚風民俗巡遊、民俗表演、沉浸式劇本互動遊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端午體驗。街頭聞到了久違的煙火味,琳琅滿目的商品填滿街市,吸人眼球,吃喝玩樂“廟”不可言。

端午,不僅需要粽子,更需要精神充盈。開街儀式上,火鳳凰展翼而來,帶著盛焰點亮夜空,河泊潭屈子紀念園楚風廟會盛大開啟。開場舞蹈《盛世楚韻》帶觀眾穿梭時空。集體雜技表演展現了歷史悠久的'傳統雜技。充滿書香氣息的古典舞《書簡舞》,婀娜搖曳的舞姿盡顯東方典雅美。歌舞表演《橘頌》中,選取古楚音音韻,曲調古樸幽雅、委婉深情。開街儀式之後,廟會三個小舞臺也陸續上演精彩節目。

楚風廟會盛大開啟,又讓我們追尋到一個不朽的詩魂,一條奔騰不息的汨江,詩魂和汨江緊緊連在一起,對華夏乃至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1

端午節在中國人的心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傳說,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不滿統治者的統治,憂國憂民的屈原在汨羅江投江自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用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在海南過的第三個端午節,以前的端午節沒有什麼感覺,因為我們只是窩在宿舍裡,也沒有什麼活動,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國的很不一樣。今年,我們兩個班的同學在文珍老師、劉文霞老師還有吳超華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三亞市四馬村一家黎族人家,過了一個非常精彩的端午節。

我們租了三輛車,從學校7點半出發,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後,來到了四馬村。這一家黎族人非常好客,因為我們的人特別多,所以,那一家人也請了很多人來幫忙。我們今天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怎麼樣包粽子,我們大家在家裡基本上都沒有包過粽子,所以大家都不怎麼會,只有幾個海南的同學會包,我就覺得特別羨慕和佩服。

文珍老師也教我們怎麼樣包粽子,我們一共包了兩種粽子,一種是甜的,一種是弦的。甜粽裡面包了蜜棗、花生和葡萄乾,而鹹粽里加了豬肉,這可能是因為南北的文化差異,南方人喜歡吃鹹粽,尤其是海南人,而我們北方人大多喜歡吃甜粽。一開始學習包的時候,包了半天也沒有把它包上,不是米放太多,就是粽葉被折壞了,然後後來都弄好了之後,就是綁繩子的時候怎麼綁不出四個角,一開始就是特別灰心,不過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總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粽子,雖然樣子不是特別好看,可是,還是覺得心裡很高興。後來我一共成功包了四個粽子。大家都包完了之後,我們就開始煮了,大家燒火、煮粽子,洗菜、切菜忙的不亦樂乎,我們大家一直忙到了中午1點多,然後才開始吃飯。感覺這麼多人在一起吃飯,尤其是和這麼的'同學在一起,感覺真的很好,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人這麼全的在一起吃飯,所以這是一段很是珍惜的時光。

中國古代的節日,現在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了,現在的端午節,賽龍舟都很少看到了,所以,我們今天這個活動我覺得特別的有意義,不僅可以增進我們同學之間的感情,學習了怎麼樣包粽子,然後也會牢牢的記住這個很難忘的日子。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2

端午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走到廚房正看見奶奶、奶奶和爸爸在熱火朝天地不知道在做什麼?

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在包粽子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節啊!我去洗了手,擠進奶奶和奶奶的中間,只看見一些綠綠的葦葉、黃黃的糯米、紅色的豆子和一捆捆線。我尋問奶奶粽子到底怎麼做?奶奶用柔和的聲音說:“首先把葦葉圍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放進去,然後按住再裹起來,最後用線捆起來。看一個粽子就做好啦!”我看著奶奶的做法也隨手拿起了兩片葦葉開始包了,我好不容易把葦葉包成了一個漏斗形狀了,我把糯米放進了皺巴巴的葦葉裡。咦,為什麼糯米會從下面漏出來呢?我低頭一看原來底下有一個很小的洞,我輕輕地把葦葉收緊一些,可是天不從人願葦葉破了。“唉!”我開始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寶貝,別灰心,多做幾次就會了。”說著奶奶拿起葉子包了起來,看,小巧玲瓏的葉子在奶奶的手中變成了一個綠油油的大粽子。我驚呆了,奶奶包粽子的速度竟然這麼快。我暗暗下決定:我一定要把這粽子給包好!

經過幾十次的失敗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像樣的粽子,不管它很難看,但是我還是很欣慰的,因為它是我經過幾十次的失敗才包好的。

奶奶把粽葉放在已經煮開的開水中,燒上個幾分鐘。我問奶奶“為什麼要把粽葉放在開水中煮?”奶奶說:“等一下,包起粽子來好包一些。”奶奶又把糯米浸在水中,浸好後,奶奶在糯米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攪拌均勻。糯米好了,該新鮮的'豬肉上場了,奶奶把豬肉一塊一塊切得特大,因為我最愛吃粽子裡的肥肉。

材料準備好了,該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把準備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奶奶動手了,她把粽葉捥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部放上一層糯米,在中間夾上一塊肥肉,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把多餘下來的粽葉,蓋上,再用線,一圈一圈的包緊再打上結,四隻粽子為一串,奶奶一個小時不到就包了幾十串。我看奶奶包得那麼的輕鬆,自己也想包一個粽子,自己怎麼包也包不好,奶奶在催我“快點,快點,要蒸粽子了。”我在奶奶催促下包好了一個粽子,這個粽子真是難看。哪能跟奶奶的相比呢!

開始蒸粽子了,奶奶把一個個粽子放在鍋裡煮。我燒火,我燒了個兩個小時多,粽子雖然熟了,我燒得卻像兩紅蘋果似的,通紅通紅的。

粽子蒸好了,我開始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了,一揭蓋,一陣一陣粽香爭先恐後地撲鼻而來。我拿出自己包的粽子,雖然有些糯米露出了,但一吃,好難吃,但我把那隻粽子吃了。因為那是我自己包的。

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3

從早上六點開始,我們學生會就進入到操場集合,為活動準備,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老師居中指揮。大概到十點左右我們把場地佈置好了,之後就是所有班級陸續到場地觀看。我們還需要為此秩序,帶領同學們有序進入觀眾臺。忙碌到上午終於讓所有同學進入場地。之後就開始了精彩的表演活動。

雖然我們沒有參加這次表演,但是我卻可以觀看這次活動。參與表演的人有老師也有同學。甚至有家長來參加。活動的主題全部都是圍繞著端午節。我們也從活動中看到了很多端午的特色比如粽子,比如端午的來歷,又比如龍舟比賽等等,讓我們大開眼界。

當節目舉行到了一半時,作為學生會成員我們開始為每一個觀看節目的觀眾發放粽子,每人一個,在看節目的時候吃著好吃的粽子,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這次活動吸引了很多人來參觀,為了紀念這次活動,我們學校學生會有同學專門負責攝影,並製作成視訊。

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過上了有趣的.端午節,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端午的熱鬧,端午的輕鬆,放下了學習的壓力,每個人都露出了笑容。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時光,讓我們可以參加表演,也可以欣賞表演,與同學老師一起過端午,非常好,讓每個同學都為之高興。

這天的努力沒有白費,因為我們為這次活動提前做的準備,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節日過得開心,同時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也因此學會了配合,彼我們為了加快場地佈置,為了更早的看到好節目,所有學生會同學,都積極貢獻自己得力量,為這次活動奉獻。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都獻精彩的節目,這是全校老師和同學一起努力的成果。

想要過節,我們就必須要團結一致,這樣才能夠在節日當天可以欣賞到精彩節目,這次活動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全校師生更加團結,同樣對我們今後的學習也是極大的激勵,讓我們有了繼續不斷開拓學習的力量,活動雖然短暫,卻讓每一個人融入其中,也讓我們放開了一直繃緊的心絃,得到了放鬆,對以後的學習更加有利。

一次大型的活動需要很多個默默付出的人,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表演人員都在其中付出了努力,也讓我們以後開展活動有了借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