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冬至的作文700字彙編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冬至的作文700字彙編五篇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當你真正愛上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語言多麼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這樣無法用語言代替的感覺,我卻只有過一次,就在今年冬至。

她的名字就叫冬至,一個沒有生命的人偶。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一樣沒有生命的東西,怎樣讓我這麼痴迷?同樣地,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的感受,冬至帶給了我一個嶄新的世界,不是她,我又怎麼會知道這世上還有像SD娃娃這樣絕美不可方物的存在呢。

SD娃娃由日本Volks公司開發,Volks公司的SD娃娃,依然是BJD(球關節娃娃)世界的領軍角色。Volks公司對SD娃娃的宣傳策劃設計生產也是其他娃廠品牌不能比擬的。每年固定的數次DP大會、定期的限定版新娃發售、每個月的娃衣新裝釋出會、感謝祭、週年慶、遊園會等等活動辦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讓粉絲們一次一次的興高采烈的心甘情願的掏空腰包。SD娃娃(也就是BJD)酷似真人,最近V社在會員刊上對SD做出了定義,SD娃娃隸屬與“人形”一類,娃娃是孩子們的玩具,人偶是無心的孩子,而人形是靈魂的載體,V社這樣定義是用心良苦的,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被主人所愛,擁有獨一無二的靈魂,正如VOLKS的廣告所說的,SD如另一個自己,隱藏著的真實的自己,伴隨你一起成長。這也正是娃娃能夠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要知道,不是所有美的事物都能給人以影響的。在這麼多孩子中,我只看中了冬至,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冬至是AE家的娃娃,他們家的娃娃大都是甜美型別。,雖然我也喜歡,但是過於甜美總不是我想要的風格。終於,我在三分娃中看到了冬至,不同於別的孩子,她的身上有著一種特殊的氣質,第一眼看上去時,決不能用可愛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冬至的表情沒那麼甜美張揚,更多的是淺淺的的憂鬱與淡然,完全不符合冬至的年齡,彷彿誰都看不到她的經歷一樣。就為這份心動與震撼並存的邂逅,我決定接下冬至。AE家的娃娃並不是日本產的,而是由國內的一家娃社生產,儘管不是限量版,也不是高階的娃娃,但是價值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還是過分了些。我並不想依靠任何人來接下冬至,我只想靠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微薄的稿費,一點一點積累下來就一定能夠達到冬至的高度。這不是奢侈的玩具,儘管很昂貴;這不是固執的信仰,儘管我會朝這個方向走;這不是另類的標籤,儘管很讓人覺得不可理喻……我只是想找到另一個我,讓它成為靈魂的載體,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至少,我想我能做到。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很快,秋末戀戀不捨地走了,初冬悄然已至。

是突襲來的冷空氣,令全城一夜之間披上一層厚厚的“棉衣”。植物也是一夜間佈滿晶盈的白霜,那是種晶體狀的水汽,很漂亮,帶著小絨毛。那些棵已見不到綠葉的樹,沒有葉的點綴和陪伴,只能孤單的度過寒冷的冬天。

清晨,全城被籠罩在輕嫋的薄霧裡,似一座雲上城。像一段段乳白的絲綢在空中飄蕩著,圍繞在全城,如煙如紗。迎面來的第一縷陽光終在霧簾裡照在萬物身上,暖和和的,不時有絲絲刺骨的冷意讓人的身體情不自禁地顫抖。總是會把自己包裹上一件又一件厚實的衣服,怕在寒風凌冽的大街上瑟瑟發抖。然而秋末冬初的天氣就是這樣捉弄人,它在清晨用沉悶、暗灰的'天色欺騙了你。

正午,冬陽高照的天色讓你不得不脫下早晨費盡好大力氣穿上的外套,換上些許單薄衣服。那些罕見的簇擁成團的三葉草和三葉花也會享受著午後暖意,盡情地綻放。各地,古老的弄堂、豪華的大廈、高低不一的民房被正午陽光映照出黑色的影子,稜角分明,傾斜在地面之上。

傍晚,天很快就黑了,比夏天的夜晚來得要早,氣溫驟降,那些在白天盛開如荼的花兒經受不住這寒氣的襲擊,緊閉著花瓣,被輕拂過的晚風吹得左右搖擺。我們又會換上清晨那被脫下的衣服。沒有了夕陽,卻還有天邊殘留的雲霞,反射出夕陽留下的金黃的光,城市之間穿插的樓影漸漸淡下,隨之而來的是燈火闌珊間一派繁華景象。被燈火點燃的光影,夾雜著不停閃爍的五彩星火。

這些在秋末冬初出現的景象,像電影膠片樣,在我寫出這些文字時,存於腦中放映。它不得不使我想起看過的1分鐘“迪拜24小時”影片,不得不讓我為大自然以及矗立著現代大樓的城市而讚歎,讚歎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給我們帶來的一切美的景象,變幻。

每天的生活不是呈現在我們腦中第一映象中,反反覆覆、枯燥無味的。我想,只要你去用一種新鮮的心態對待每天的學習生活。秋去冬來、日升日落、花開花落,會在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姿態。

秋末已過,初冬已至,存於婆娑之間,平靜已對。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沿續到現在。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程序,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人們學著“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聖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今人們講究進補養生保健,在嚴冬季節裡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從中醫養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後;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4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風俗:做湯圓,掃墓,放鞭炮。

做湯圓

我們南方這邊,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湯圓。湯圓可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講究技巧,圓滑和精美,其內涵更是至關重要,“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內涵不就是這樣嗎?在我眼裡,湯圓可是不錯的“橡皮泥”。(捏動物)

今年,踏著冷月的氣息,帶著滿懷的欣喜回來家去了。吃過一盞有一盞的“盛宴”,重頭戲“湯圓”總算登場了。一座“麵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著大人們將水調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來,看著看著,我的手也不知不覺癢癢了,恨不得上前去試試身手。回憶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湯圓的情形真是回味無窮:那時我們做小豬,小狗,真是不亦悅乎。堂兄的叫聲打破了我的夢,我急忙“飛”了過去。當我再次“飛”回來時湯圓已經做完了,滿桌子,米篩上,一顆一顆圓滾滾湯圓,圓潤剔透,閉了眼,好像一碗熱騰騰,香飄撲鼻的湯圓就在眼前,But,這些我都沒參與,真可惜。委屈了我這個“湯圓大師傅”。

掃墓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著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乾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淒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

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們常說:“冬至過後就到了元旦。”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妙趣橫生。想當年,我和堂兄買了好幾盒,自然高興了很久。我們點著香,用顫顫巍巍的手去,火花噴濺時,我們嚇得屁滾尿流,捂著耳朵飛快地跑走了,站在屋裡以那顆活蹦亂跳的心去看“戲”:“噼噼啪啪”,爆竹聲,狗叫聲交織在一起,我們樂得不可開支。

後記

每一年冬至,這“三重奏”總是這樣地演繹著,一切是那麼有趣,讓我回味無窮……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5

聽老人們常說,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記就開始了。可今天並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節.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早晨,我剛起床,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蔥、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麼多的菜乾什麼呢?”“後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姥姥說。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麵、擀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後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著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果剛上“戰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媽媽包的餃子飽滿、結實、整齊,像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為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媽媽指出的原因,終於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當他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第一次包餃子,不僅使我學會了包餃子,而且讓我明白了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真是一舉兩得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