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彙編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彙編7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金黃的枯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悠柔的弧度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佳節到。我登上了故鄉的山。往日,崎嶇的亂石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情。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大伯。往日與大伯的歡聲笑語,又在我難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濃烈。

去年的重陽節,過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長。那時,大伯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老人,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新,又寬厚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讓我想起“絕類彌勒”。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大伯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片片回憶,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壓在我們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到何謂親情,明白到在世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

如今的重陽節,我站在山上,習習秋風,

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與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個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唸著,踏向了歸途……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裡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說“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裡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製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侷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就是重陽節,我非常的高興,因為可以不用補課,而去登山!

可是到了山腳,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山不算高,但是好像挺陡的。以我的膽量,能不能爬上去再下來還不一定呢!我畏畏縮縮的看了一眼,連小弟都說要上了。我這個大姐,可不能這麼丟面子吧?害怕是害怕,面子我可想要。怎麼辦呢?涼拌!我勇敢的邁開步子,像出征的戰士一樣跟著大家走去,可心還砰砰跳呢。

剛剛上山,樹葉和樹枝就送我一件小“禮物”:瘋狂的颳著我的臉,好像要告訴我別上山了,我才不會動搖呢。又走了幾步,一個陡峭的斜坡向我伸出了手,表示熱情,不要啊……我最怕上斜坡了,當我看到小妹小弟都上去時,我也三步並作兩步,差點沒用上手了,誒呀,太難過了!我幾乎是蹲在地上,不敢邁開一步。大家催我,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這時候,爺爺拉了我一把,這才爬過去。

又往裡走了,一路坎坎坷坷,好在沒有太難過的坡啊。終於,走近了一點。可是,又是一個斜坡向我表示熱烈的歡迎來啦!誒,平時我可沒這麼有人氣吧?手腳並用,我如同一隻小狗般上坡著,啊!好險呀,要不是我趕忙抓住身邊的樹枝,說不定就掉下去了。心中罵著:蘇鑫,你這個大傻瓜,連一個小小的坡也上不去了嗎?

終於上來了,可是,大家又要往下走了。啥?我這麼累爬上來,這就走啦?誒!等等我呀……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赤溪韭菜園燒烤場面內擠滿了老老少少,處處充滿歡歌笑語。大家扶老攜幼、歡聚一堂,共度美好的重陽節。

大人們準備了琳琅滿目的菜餚,有綠油油的新鮮蔬菜,有美味可口的羊肉串,還有香噴噴的香腸。一家人聚在一起,準備燒烤物品和工具。爸爸搭好燒烤箱和煤炭,媽媽、奶奶把菜餚清洗乾淨,小孩們用鐵絲把洗好的菜穿成一串串的。有像斑馬線一樣的年糕,有像一束花般的花菜串,還有像珍珠串般羊肉串。隨著陣陣香味撲鼻而來,第一批美食馬上開吃,我們看著燒烤箱上的美食直流口水,並不斷催促隨著上菜。

羊肉串燒烤好後,我們爭先恐後地搶羊肉串,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奶奶邊勸我們慢慢吃,邊把好吃的東西遞給我們,我們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全然不管別人。

父母提醒我們,才發現奶奶未吃東西,我們紅著臉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奶奶,奶奶開心地笑起來,直誇我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燒烤讓我品嚐了美餚,享受了休閒時光,重陽節讓我懂得孝順老人,尊老愛幼等中華民族的美德。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來了,習作班的老師和我們一齊準備著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美味的三明治,我心裡幸福滿滿。

老師一來就先把食材發給我們,又發了一張精美的三明治包裝紙,讓我們自己折成一個三明治盒子試試。我先用右手把最大的三角形往左一折,再用左手把剩下的兩個三角形往右折,一個三明治的形狀就摺好了,哇,看起來好高檔啊,跟蛋糕店裡賣的三明治盒子一模一樣。

當老師大聲說:“誰要生菜啊?”我趕快把手伸得高高的,她便走過來把生菜夾給我們,幾乎所有人都要了一片生菜。我看著自己手中的生菜,那上面的水珠,就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珍珠,好不翠綠,我偷偷和同桌一起嚐了一小片,感覺還不錯。老師又說:“拿番茄了。”聽到這句話,我們爭先恐後地上去搶,可我只搶到兩小塊,而教室裡的同學們都已經被擠成了肉餅,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急,我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還沒緩過氣來呢,老師又發話了:“拿好吃的香腸了。”聽到這句話,我像離弦的箭一樣迅速來到老師面前,“啊,搶到了!”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因為已經有兩大塊香噴噴的香腸擺在了我的面前了。我開心地想:“這麼大塊,不如讓老師幫忙把它們分別切成兩片吧。”於是,我又跑上去,急切地說:“我要切兩片、我要切兩片……”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陣陣笑聲。老師滿足了我的心願,真的把它們一分為二了。最後,我把食材全部放好了,老師又幫我們在上面加了一些好吃的番茄醬和沙拉醬,它們似紅白將軍一樣捍衛著我的三明治,我輕輕一夾,給他穿上了盔甲,就這樣,一個三明治就做好了。

回家的時候,我心裡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我想:爺爺奶奶看到這份特殊的禮物,一定會很開心的。”這個重陽節真令人難忘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農曆九月初九,我都會想起唐朝詩人王維寫的這首古詩,想起古人在這天吃糕(高)登高的畫面。如今,為了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又被定為了“老人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想知道我家的重陽節是怎麼過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大早,媽媽便蒸好了一大盤重陽糕。看著那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剛要伸手去拿,媽媽突然拍開我的`手,嚴肅地說道:“百善孝為先!先給爺爺奶奶送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唰”的一下,就熱到了耳根子,急忙賠笑道:“母親大人教訓得是,孩兒遵命就是!”爺爺奶奶吃了我送去的重陽糕,樂得合不攏嘴,“好吃好吃,重陽糕真好吃,乖孫子真孝順!”他倆一邊吃著重陽糕一邊開心地說。我默默祝願:吃了重陽糕,爺爺奶奶壽更高!

吃了“重陽糕”,再登“德勝巖”!晚飯過後,我們全家總動員,一個都不少,早早地來到了德勝巖山腳下。“哇,山好高啊!好多人啊!”一眼望去,如天梯似的通往山頂的臺階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有的三三兩兩,有的成群結隊,更多的是全家老少一起傾巢出動,好不熱鬧!

順著人群,我們爬到了半山腰。這時,奶奶氣喘吁吁地說:“哎呦喂,我的老腰不行了,我得先歇歇。”說完,便一屁股坐在了石階上。爺爺見了笑話道:“你個老太婆,平時叫你多動動,你不肯,現在可好,爬不上去可沒人揹你!”我見狀,連忙跑到奶奶身邊,一邊幫她捏腿,一邊笑著說道:“奶奶,別擔心,我扶您上去!”奶奶得意地朝爺爺說道:“聽見沒?老頭子,我有孫子扶,就不信爬不到山頂!”

就這樣,全家老少都抱著“不到山頂不罷休”的信念,一鼓作氣地爬上了德勝巖的最高峰。站在山頂上,我們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不久,賞完美景,我們準備打道回府。誰曾想:“上山容易,下山難!”爺爺奶奶說,他們的兩條腿像在彈棉花,兩個膝蓋不停地打顫。他們還自嘲說:“人老了就是不中用啊,弄不好呀,這“重陽節”要變成“重陽劫”咯!”一旁的爸爸媽媽趕緊停下腳步,爸爸扶爺爺,媽媽扶奶奶,邊扶邊說:“放心吧,有我們這兩個現成的柺杖呢!哈哈哈……”最後,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回到山腳,安全“著陸”。

今天,我們一家用吃糕登高的方式來過這個重陽節,看到爺爺奶奶開心的樣子,心裡甜滋滋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這可是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的節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現一下!

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麼說,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幹就幹,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

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過猛,讓槍給夾了。沒事,現在早好了,一點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很呢!”

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麼想著。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裡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

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裡的事、田裡的活都由我包乾了。我這雙手幹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

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來,緊緊地貼在我了的小臉上。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願在人們的心裡天天是重陽! 重陽節作文:充實的重陽節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燦燦,燦燦??”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裡。趕緊把媽媽叫來。趁著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說:“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說:“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複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紮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著姥姥乾淨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