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對財務報告的意義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9W

在本文主題探討之前,有必要對有效證券市場的引入作必要的闡述,以及有效證券市場的現實普遍性。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不僅有效,而且是高效率的。2013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尤金法瑪(EugeneFama)的有效市場假設(EfcientMarketsHypothesis,簡稱EMH)理論則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認為證券市場的價格能正確反映所有可獲取的資訊,因為市場中的投資參與者大量是理性的、精明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們積極參與,每個人都能及時、充分獲取企業的重要資訊,都對未來價格的變化做出理性預測,並付諸投資決策。在有效市場中眾多精明投資者之間的競爭就形成這樣一種局面:證券市場中單個企業的股價,在任何時候都已經體現了企業過往已發生的和當前尚未發生、但市場預期將會發生的事情。正是因為如此,證券市場中的價格總是隨著時間而不停的隨機波動。當然,假如釋出的資訊有缺陷、不充分,比如資訊是錯誤的,或者選擇性內容披露等資訊不完整,或存在內部資訊,那麼證券價格會階段性不準確,所以說,市場有效性並不能保證證券市場的企業股價一定、一貫準確反映企業的價值。而這恰恰印證了證券市場的企業股價相對於市場可獲取的資訊來說是無偏的,並能夠迅速對修正的資訊或新的資訊作出反映,某種意義上,更強化了市場有效性這一結論。

證券市場對財務報告的意義論文

對應到A股市場,儘管一直被詬病估值體系混亂,但不可否認是一個強有效市場。一方面,A股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高的市場之一,2015年交易額全球第一,2016年熊市下的A股總體換手率也在全球市場中處於前列。也就是說“存在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者,他們積極參與競爭”。另一方面,A股價格對披露資訊非常敏感,不僅反映了已披露資訊,也反映了未披露資訊,也就是大家經常抱怨股價“見光死”。此外,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長期偏高問題本身就是管制發行制度下的投資者的估值調整,是一種純粹的市場反映。企業財務報告是企業最綜合、重要的資訊,是證券市場最基本、重要的資訊。有效的證券市場對財務報告的`要求和資訊披露必然產生重大影響。首先,企業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不會影響證券的市場價格。只要企業選擇採用的會計政策不會形成不同的現金流,或者企業對因選用的特定會計政策而產生的現金流等差別予以披露,也就是說市場投資者可以獲取足夠的資訊,那麼企業採取何種會計政策並不會導致其市場價格受影響而波動。這也意味著會計領域的爭論—如折舊、攤銷方法的選擇,遞延所得稅的處理,各項減值準備的處理,以及研發或勘探等費用的處理是採用完全成本法還是成功成本法等等實質上就沒有大的差別。如上述例舉的這些爭論,企業在不同會計政策之間的選擇僅僅影響報告企業的淨利潤,並不會直接影響未來現金流量和股利。上述這些領域中會計政策的選擇也不會影響企業當期實際支付所得稅的額度,因為稅務部門在每一個領域中都有其專門的成本費用和收入的計算方法,並不完全依賴於企業賬務如何處理。而證券市場的價格敏感性更多與未來現金流量以及基於現金流充裕的股利有關聯。如上所述,會計政策的選擇不會直接影響這些變數,那麼企業如何選擇會計政策也就無關緊要了。可以這樣說,有效市場下的企業只要完整披露其採用的會計政策,涉及變更和調整的,也能夠充分披露會計政策或方法調整的任何附加資訊,市場投資者就能夠分析清楚該政策或調整導致的財務報告淨利潤的差異,市場都能看清楚最終的企業現金流量和股利。這樣投資者在比較有效市場中不同企業的證券、或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股價時,不會被不同的會計政策影響、甚至愚弄。企業管理人員不必過多考量選擇什麼樣的會計政策向市場展示“理想”的企業利潤,達成粉飾財務報告的效果,因為不同會計政策的選用對現金流量不產生直接影響。其次,企業資訊充分披露是有效證券市場的必然前提和基礎。有效證券市場必然要求資訊充分、及時披露。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人士(主要是核心管理人員)擁有企業的重要資訊,這一資訊與企業證券價格緊密關聯,而該內部人士能以較低成本,或無須成本獲取、散佈,那麼企業管理人員應及時將這些資訊進行披露,除非企業可以確認市場投資者已從其他資訊渠道中獲取了該資訊。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人員更傾向於披露對市場投資者來說利好性的資訊,收益性往往大於成本。

市場有效性同時意味著市場投資者在對企業未來收益進行預測時,會考慮所有可獲得的相關資訊,那麼企業披露的資訊越充分、越及時,市場投資者所知道的也就越多,分析的基礎更公平,也有利於增加投資者對證券市場、企業的信心。再次,證券市場有效性意味著企業應考慮理性投資者的資訊需求,而無需過多考慮不理性、盲目跟隨性的投資者。有效市場的投資者是理性的,那麼企業的財務報告資訊就無需強調廣泛可理解,務求任何人都能理解而因此採用過於簡單的方式表述。誠然,這其中的緣由確實很微妙:假如市場上有“足夠多”的投資者可以理解企業披露的資訊,這就能夠保證企業的股價等同於市場所有投資者都能夠理解企業所披露資訊時的價格。這是因為市場投資者能理解企業財務資訊,並在企業所披露資訊的基礎上作出買賣決策,而企業所披露的資訊則會促使證券市場的企業股價達到有效的水平。同樣,盲目跟隨性的投資者也可以委託專業的理財經紀分析師或投資基金經理為他們解釋財務等企業資訊,或者可以模仿、跟隨有充分財務知識的市場投資者的買賣決策。這樣在非專業投資者不斷優化投資決策的結果是,有充分財務知識的市場投資者的資訊優勢很快消失了。也就是說,大眾可以信任有效市場對證券的定價總是正確反映企業已披露的所有資訊,即使這些投資者可能不完全理解這些資訊,但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有效證券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保護。最後,有效證券市場將導致企業會計人員與其他資訊提供者形成競爭關係,如財務分析師、媒體,以及管理人員等。有效市場對任何來源的相關資訊都是感興趣的,而不僅僅是財務會計報告。而會計之所以存在,理論上的基本原因是資訊不對稱,最主要的是管理層等內部人和投資者之間。財務會計報告是將企業綜合性相關資訊從企業內部傳遞至外部的一個機制,它本身會促進投資者作出更好的決策,也促進證券市場有效運作帶來社會效益。如果企業會計人員不能按照市場預期及時、充分、可靠的對外提供投資者關注的企業相關資訊,而且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有用資訊,會計的職能將會逐漸衰退,最終被其他資訊源所取代。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證券市場有效性是一種投資市場模型,不可能涵蓋市場的全部複雜因素,在某些特殊的時點也較難代表現實的市場。某些情況下,證券市場並不是完全有效的,這反過來也強化了財務報告的重要性。

當證券市場企業股價能反映所有可獲取的資訊時,就基本可以認定這個市場是有效的。證券市場價格總是基於大量的資訊而隨著時間隨機波動,但市場有效性並不等同於證券價格能準確反映企業的價值,資訊可能存在缺陷,但價格對資訊反映是無偏的。既然證券市場恆有效,那麼對會計報告的披露方式和內容等方面、甚至會計報告架構都會產生不可避免有重要的影響,這也是本文探討有效證券市場下對於財務報告影響的意義。近年來,會計準則的修訂也越來越強調資訊充分、及時性,更多的要求運用公允價值,也是契合市場有效性的這一前提和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