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小資訊科技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9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資訊科技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國小資訊科技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1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學生機器人的“主要器官”。

2.能夠了解感測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夠建立正確的機器人整體概念。

5.學會正確對待感測器的工作方式。

6.激發對學生機器人這一資訊媒體的學習熱情。

7.嘗試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機器人的“器官”概念。

8.為感測器的學習建立合適的實踐渠道。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2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習學生機器人的“主要器官”。

2.難點:理解感測器的功能。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機器人部分內容中,感測器部分的重點章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感測器的學習在國小資訊科技階段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學生理解學生機器人原理、設計學生機器人運動的重要環節,對促發學生的整體概念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課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於讓學生了解感測器的原理和功能,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本課是前面知識的總結和提高,也是今後學習的基礎。

2.教學方法指導

(1)本課是練習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課,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本單元學習的技術。

(2)教師應該事先準備好學生製作機器人所需的素材、感測器實物等。

(3)本節課的關鍵是“評價與共享”,這既是指技術上的評價,也是指資源上的共享。全班交流,小組內研究。

(4)教師應合理安排好時間,交流部分是本節課的難點,既要運用準確的語言介紹作品,又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接觸實物。

[參考資料]

感測器是機器人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紐帶。一般根據感測器的工作特徵,可以分為:光學感測器(顧名思義就是對光產生反應的感測器,比如紅外感測器)、聲感測器(比如microphone)、力感測器(比如壓敏感測器)、位置感測器(比如陀螺儀)。

光感測器:

光感測器的範圍很廣,有最簡單的光敏電阻,就是光強度的大小改變電阻的阻值從而實現對光強度的感知,也有目前最複雜的攝像頭Camera。然而在我們機器人中,用得最多的是Infra-red紅外感測器,其中的紅外接近感測器是機器人在運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感測器,通過它,目前我們可以獲得機器人的在移動過程中與前面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當然這距離非常短。不過,對於我們的機器人來說,這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承受的選擇。

還有一種目前比較有用的紅外感測器是叫紅外探測器,它不同於上面的紅外接近感測器,它沒有紅外發射器,只有一個紅外接受單元,由被測物體發出紅外訊號。一般用來做熱感應用,比如人走近或者動物走進這樣的感測器時,它就會產生訊號。在生產安全領域用的比較多。對於我們嗎,最多就是有人走進的時候能夠作為一種感知手段來讓機器人獲得:“哇,有個發紅外線的傢伙衝我走過來了”這樣的資訊。

還有一種目前我們也能承受的是攝像頭,與之相配套的,能應用於機器人的識別軟體和硬體還相對比較少和昂貴,目前成熟的市場產品有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開發的CMU-Camera套裝,但是價格較為昂貴。但是如果我們不用他們的套裝,自己開發的話,其它硬體投入相對少了,但是你要對計算機程式設計相當精通,而且難度相對很大。

力感測器:

力感測器是用來檢測碰撞或者接觸訊號的,比如機械手的應用,當你放一個東西到機械手的時候,機械手自動抓住它,它就需要力感測器檢測東西抓得緊不緊。典型的力感測器是微動開關和壓敏感測器。微動開關其實就是一個小開關,通過調節開關上的槓桿長短,能夠調節觸動開關的力的大小。用來做碰撞檢測這是最好不過了。但是這種感測器必須事先確定好力的閥值,也就是說只能實現硬體控制。而壓敏感測器是能根據受力大小,自動調節輸出電壓或者電流,從而可以實現軟體控制。

聲覺感測器:

目前最多的也就是麥克風了。主要的問題是如何處理聲音訊號。當前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聲音解決方案。超聲波感測器和紅外接近感測器很像,也屬於距離探測感測器,但是它能提供比紅外感測器更遠的探測範圍,而且還能提供一個範圍的探測而不是一條線的探測。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距離感測器之一了。

位置和姿態感測器:

機器人在移動或者動作的時候必須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姿態動作,否則就會產生控制中的一個開環問題,沒有反饋。位置感測器和姿態感測器就是這個用的。常用的有光電編碼器,由於機器人的執行機構一般是電機驅動,通過計算電機轉的圈數,可以得出電機帶動部件的大致位置,編碼器就是這樣一種感測器,它一般和電機

軸或者轉動部件直接連線,電機或者轉動部件轉了多少圈或者角度能夠通過編碼器讀出,控制軟體再根據讀出資料進行位置估計。還有一種是陀螺儀,這是利用陀螺原理製作的感測器,主要可以測得移動機器人的移動加速度,轉過的角度等資訊。

[參考教案]

1.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貓》嗎?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人物或一段故事情呢?

生:回答老師提問。

師:機器貓就是一種虛擬的機器人,它非常能幹,可以幫助小主人公完成很多心願。這些就是靠它靈巧的雙手完成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繼續學習學生機器人的小器官是怎麼樣變出“大神奇”的。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有知”喚醒“無序”,從實物入手,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新知識的恐懼心理。

2.新授一:學習機器人的“主要器官”(第一課時)

師:機器貓非常靈活,它是小主人公的好朋友,請你觀察下它,看看它是怎麼樣讓小主人

知道它的喜怒哀樂的呢?

(播放機器貓的視訊片斷)

(學生討論)

師:請回答下面一組問題:

(1)機器人的“表情”部件有哪些?

(2)機器人的“感覺”部件有哪些?

(3)在機器貓的身上找一找,它們都藏在哪裡了呢?

(學生回答問題,接合課本內容,並討論)

(觀察多組學生機器人的照片,介紹機器人的主要器官組成,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讓學生動手觸控學生機器人)

設計意圖:用學生較為熟悉的實物作為切入口,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遷移;在真實的環境中完成學習的環節。

3.新授二:瞭解感測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課時)

師:機器貓可以完成很多複雜的工作,神奇極了,在現實的學生機器人身上,也能有這樣的神奇。不過,它們運動的時候,可不是像我們人類一樣,用手腳來運動,而是通過一個特別重要的器官來實現的,它就是――感測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器官!

(學生看書,閱讀相關的章節)

(教師輔導巡視)

知識小問答:

(1)感測器相當於人類的什麼器官呢?

(2)感測器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3)每種型別的工作動力是什麼呢?

(4)為什麼機器人一定要有感測器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

師:結合實物進行詳細的講解。

(學生觀察)

注意:此處學生適應有一定難度,教師可接合課件中的圖片進行詳細的講解,幫助學生適應過程。根據不同的生源特點,教師要採用不同的進度和頻率,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設計意圖:在理解、完成上個任務的基礎上,再次提升任務的難度,讓學生在此中領略知識的快感;將複雜的知識細化,幫助學生梳理已有的知識體系;用客觀形象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有機會和老師進行接觸,避免過於單調的學習交流。

4.總結與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學生機器人的重要的器官感測器,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要常常接觸到它們,今天的機器人之所以能這麼靈活,也和它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教材中介紹的'知識以外,感測器還有很多種類,請回家查詢資料。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課前談話:以學生上課用教材文字內容及編排為談話內容,請學生談談對書本的印象。

1、仔細聆聽,交流發言。

談話匯入,建立和諧的師生學習環境。

範例激趣

1、出示文件《我的學校》

(3種不同文字設定的內容)

2、提問:你覺得3個文件的文字有什麼不同?你認為哪個漂亮?為什麼?

3、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小結(字型、字號、字形)。

1、學生認真觀察範例。

2、瞭解從字型、字號、字形對文字進行設定,明確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明確學習任務。

個案示範

挑選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效果進行示範(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操作要點)

1、先選中要設定的文字。

2、然後在工具欄上選擇相應的效果按鈕,對選中的文字進行字型、字號、字形的設定。

1、聽教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3

【背景】

本課應用了任務驅動法,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資訊科技的過程中,同學在教師的協助下,緊緊圍繞一個一起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並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同學發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立。使同學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同學還會不時地獲得成績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迴圈,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事件】

本節課是由我自身執教,教學本節課之前,同學已經學習了word的大區域性知識,本節課是word的綜合應用的一堂課。

一、資訊科技的作業特別

在上本節課前,我特意向同學透露了本節課教學的內容,讓大家想想應該編一份怎樣的小報,要用到哪些內容。同學提出:“學校正在申請綠色學校,而且舉行了很多的有關環保的活動,所以我們可以編一份有關綠色環保的小報。”又有同學說:“這也可以成為我們申請色學校的一項內容,增加我們學校被評上的機會。”還有同學說:“我們可以挑選好的小報做成一份學校的環保小報紙。”……

說到這裡同學們都興奮了,紛紛發表自身的見解,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

最後我在聽取了同學意見的基礎上,把全班同學分成了幾個小組,安排瞭如下要求和作業:每一小組合作一起完成一份小報;為自身的小報取一個亮麗的名稱和版面;結合學校這幾個星期所舉行與環保有關的活動寫幾篇稿件,收集和調查統計一些自身需要用到的資料。

二、作業的內容豐富多彩

同學在這一個星期通過全體小組成員的一起努力和在老師的協助下,積極的收集有關環保的資料。資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圖片,還有一些統計圖表。其中所涉和到的內容:有學校舉行的“維護環境,千人簽名儀式”,有少先隊大隊部發起的徵集“環保警示語”,有沙門的水資源調查情況,有社會實踐

“訪千年古樹”,有學校舉辦的大地作畫競賽,少先隊大隊部組織的“利用廢物做手工”的競賽,和各個班級開展主題班會的情景等。內容豐富,可以說是前期收集素材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在收集資料的一週裡,從每個小組到每一位同學都非常熱情地參與其中的工作,把自身當成是一個小記者、小作家、小攝影機…… 大家都樂在其中,享受這些作業的美妙,沒有人去逃避,沒有人說累。

三、在資訊科技課堂上

當本堂課的上課鈴聲響起時,大區域性同學紛紛帶著自身小組的“效果”來到電腦室,在小組成員的協調下,大家把這些素材輸入電腦(圖片是在課堂老師的協助下輸入電腦的),然後整理這些素材。

在小組中有一位同學負責將設計在草圖上的版面在word中畫出來,再將其他同學輸入電腦中的文章和圖片紛紛插入其中,忙完了自身手頭上的事的同學也到“版面設計師”旁邊開始指手畫腳起來,大家激烈的討論著。

下課了,每個小組都完成自身的小報。他們通過與其他小組完成的作品比較,自行地評比出了幾張最優秀的作品。

【研討】

新課程的理念,提倡資訊科技教學要培養同學對資訊科技的興趣,使同學具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同學同學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一、開放、綜合的課堂讓資訊科技課充溢了生命

時下,任務驅動法是很多像上技術教師採用的,讓同學以實際的任務明確學習的意義,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而許多工只是技能的訓練,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資源管理器的操作作為一個個任務,說“今天我們的任務是為檔案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讓同學學習困難,持久必會厭倦,因為那些電腦的技能離我們的同學太“遠”了。

在這課前,我所謂的作業是同學自身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機械的謄寫,每個小組中的每位同學可以選擇自身喜歡完成的那一項或幾項,對他們來說沒有負擔,有的只是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在課堂上,那些技能同學都已經掌握了,他們只要把之前學習的知識再結合自身小組的素材靈活運用技能就可以了,沒有教師的規矩、要求,有的是豐富的想象和發明。

二、開放、綜合的資訊科技課帶給同學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愛。

同學在收集素材的同時培養了很多的能力,如:寫作能力、版面設計能力、攝影能力……

每位同學都會選擇自身能勝任而又喜歡的那一項或幾項任務,這是多麼有趣而高興的事物,因為他們獲得了勝利。

同學經歷了各項活動,從這些活動中他們知道了環保的重要性,自身平時怎樣的行為才是環保的,怎樣維護學校的環境等等這些都是愛的表示:愛自身、愛班級、愛學校……

讓資訊科技課與具體的實際活動、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教學,不但對資訊科技教學自身有很大的協助,同時也使得其他學科更有趣味,更受同學的歡迎,在深度和廣度上也拉長了!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檔案與資料夾的查詢、選定、複製、移動、刪除等概念;知道回收站的功能;瞭解剪貼簿的功能;比較檔案與資料夾的移動、複製、刪除的異同。

2、技能目標:嘗試檔案與資料夾的查詢操作;熟練對檔案與資料夾的選定、複製、移動、刪除操作。

3、情感目標: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養成規範、嚴謹、有序的學習態度。

  二、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檔案與資料夾的選定。

2、檔案與資料夾的複製。

(二)難點

1、檔案與資料夾複製、移動、刪除概念及操作的異同點。

2、剪貼簿的概念。

  三、知識點

1、查詢檔案和資料夾。

2、選定檔案和資料夾(單個選定、多個連續選定、多個不連續選定)。

3、複製檔案和資料夾(單個複製、多個複製)。

4、移動檔案和資料夾(單個移動、多個移動)。

5、刪除檔案和資料夾(刪除、還原、清空回收站)。

6、移動與複製的區別。

7、剪貼簿的功能。

 四、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

 五、教後反思: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佛山市《資訊科技》編委會編資訊科技國小版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本課包含知識點有:

1、通過欣賞動畫故事,培養學生對網上瀏覽和網上獲取資源的興趣;

2、初步接觸網路,學習上網的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接觸網路,學習上網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玩遊戲,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互相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通過網路遊戲,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上網;

2、通過欣賞動畫故事,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

教學難點:掌握如何上網。

  學情分析:

網路遊戲是資訊科技應用的一個方面,學生愛上計算機往往從遊戲開始,一年級的學生適當地玩一些網上的益智遊戲,除了操作能力得到訓練以外,更能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瞭解資料夾的作用和基本概念;

2、學會建立資料夾;

3、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複製、移動和重新命名操作。

  教學重點:

1、學會建立資料夾;

2、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複製、移動和重新命名操作。

  教學難點:

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複製、移動和重新命名操作

  教學過程:

小明想要在計算機中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夾,這樣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一、建立新資料夾

在C盤中建立一個新資料夾。

1、雙擊“我的電腦”圖示,開啟“我的電腦”視窗;

2、在“我的電腦”視窗雙擊(C:),開啟“WINXPC:”視窗;

3、單擊“檔案”選單,將指標指向“新建”,在出現的子選單中單擊“資料夾”命令;視窗中出現一個“新建資料夾圖示”。

  二、資料夾的重新命名

1、選定“新建資料夾”;

2、單擊“檔案”選單中的“重新命名”命令;

3、在“新建資料夾”框中輸入“小明資料夾”,並按回車鍵。

  三、移動資料夾

小明想把儲存在“我的文件”中的“房子”檔案移動到“小明資料夾”中。

1、選定“房子”檔案;

2、單擊“編輯”選單中的“剪下”命令;

3、開啟“小明資料夾”視窗,單擊“編輯”選單中的“貼上”命令;視窗中顯示“房子”檔案,表明檔案已被移動。

  四、複製檔案

1、選定要複製的檔案“房子”;

2、單擊“編輯”選單中的“複製”命令;

3、將軟盤插入軟盤驅動器,開啟“我的電腦”視窗,再雙擊軟盤驅動器;

4、單擊“編輯”選單中的“貼上”命令,視窗中顯示覆制的檔案。

議一議:

檔案的複製和移動操作有什麼區別?

練一練:

在E:盤建立一個“我的作業”資料夾,然後把C盤上的“小明資料夾”移到裡面;

將儲存在磁碟中的畫圖檔案複製到“我的作業”資料夾中。

文獻摘抄:

如果需要同時選取多個檔案,可以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再依次單擊所要選取的檔案,這些檔案反色顯示,表示都被選取。

要選取連續排列的多個檔案,可以先單擊麼一個檔案,然後按住SHIFT,再單擊最後一個檔案,鬆開SHIFT鍵。

如果要撤消選取的檔案,可單擊選取的檔案旁邊的空白處。

教後小記:

第二課時練習

練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畫不規則圖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國小《資訊科技》四年級上冊第3課,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三年級的學生。本課教材是平面圖形操作知識,學習用畫圖軟體畫不規則圖形的方法,教材中選擇了畫魚、畫五角星兩個例項讓學生熟悉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感覺較為單薄,不夠豐滿。所以我增加了畫水滴,讓學生掌握曲線工具的不同畫法,增加了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探究活動,再過度到畫五角星,讓跨越度過大的教材更能適應大部分學生學習。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畫圖軟體,對工具箱有一定的瞭解,能應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畫出規則圖形,學生已經對畫圖軟體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針對四年級學生好動、好嘗試的特點,把本課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主動去質疑、嘗試、討論、歸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同一種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標:

能用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等構建簡單和諧的圖形,能靈活應用工具畫出形態迥異的圖畫。培養學生處理圖形的能力,形成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興趣,利用畫火炬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奧運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與操作技巧是本課的重點;能靈活使用工具處理圖形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實現教學目標採用任務驅動的多思教學法,把教學內容細化成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務中“想一想、做一做、試一試”,達到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的目的。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六、學習方法:

四人小組為學習模組,以小組探究、互幫互學、相互促進、綜合彙報,在小組內開展“誰是巧巧手”活動,看誰畫得最棒。小組人數不宜過多,這樣有利於交流,也有利於評價,在小組內開展活動中,得到鼓勵的面積也比較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小組小巧也節省了大量的評價時間。

七、教學程式:

本課教學共分為六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承上啟下。

讓學生說說上節課學會了哪些工具的使用,並簡單演示使用方法。

師:剛才大家畫的都是規則圖形,如果遇到不規則圖形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畫不規則圖形》。

(二)看書質疑,學習曲線工具。(小任務一)

1.讀書、交流、探索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15——16“畫一條魚”的①—⑥,想一想,曲線工具如何使用,自學中遇到什麼問題?並以小組討論所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通過自學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由於不用心,看完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也不知道曲線工具怎麼用。

第二種,覺得畫魚很簡單,只需三條曲線,再畫上幾筆就完成了,這類學生大多原來電腦基礎比較好,但看書較糊塗,學習大多依賴於對軟體的探索。

第三種,會發現,如果嚴格按照書上的6個步驟根本畫不出魚來,這類學生學習嚴謹,膽.大心細,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對第一、二種情況不必費太多口舌,後續的學習就可以讓他們掌握應學的知識。

第三種情況要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讓學生演示一下自己的發現,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指正書上的錯誤。藉機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最後強調畫一條曲線所必須的三個步驟,學生在說為什麼時,就是一個教學過程,讓學生來主導這一個環節,以生教生,效果更好。然後再讓全體同學動手去做一做,畫一畫這條魚。

最後再彙報,讓學生說說畫曲線的三個步驟,說自己的發現與解決辦法。同時老師結合學生的演講,示範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再進一步說明曲線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介紹畫水滴的方法。

這樣處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學習資訊科技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養成看書、做事膽大細心的好習慣。

2.鞏固新知

學習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後,要讓學生把曲線工具與其它工具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練習,並提供給學生以選擇學習的機會,在畫魚與畫水滴之間讓學生自己選擇,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作業去完成,有利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並在小組內比一比,誰是“巧巧手”。

學生畫完後,老師展示畫得好的作品,特別展示學生中畫的很漂亮的或者有創意的作品,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一樣的工具只要靈活應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授以“巧巧手”的稱號,並以掌聲鼓勵。

(三)找規律(小任務二)

師(邊講邊示範操作): 是多邊形工具,多邊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按住滑鼠左鍵拖曳一條線段,然後就可以在畫面任意處單擊,畫筆會自動將單擊點連線起來,直到你回到第一個點單擊,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多邊形了。

生操作:

1.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三角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2.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四邊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3.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五邊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讓學生總結,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繪畫規律,如果一時學生語塞,可以引導學生留意畫圖規律[有幾個角,滑鼠只要在相應的位置單擊(N-1)次,最後一個角只要雙擊滑鼠,就可以自動閉合圖形(其中,N為圖形的角數。)]。然後讓學生依書上說明畫五角星,難度也就降低很多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講評作品:鼓勵畫得好的學生,“你畫得真好,老師很佩服你,你太棒了!”

(四)用心靈作畫(小任務三)

作畫之前,老師介紹奧運會火炬的由來。

奧運會的火炬儀式,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古希臘的奧林匹亞山是眾神的棲息之地,當地人們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眾神。在聖地奧林匹亞祭祀時,人們還要進行短路競賽活動。哪個運動員首先從祭司手中接過火把,把火神普羅米修斯前祭壇上的聖火點燃,他就是勝利者,他還將被視為英雄而受到人們的尊敬。運動會中進行的“火炬接力”活動,是從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德國長跑運動員到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火炬,然後一個接一個把火炬傳到柏林運動場。我國在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首次舉行了“火炬接力”活動。

師:同學們,今年8月8日奧運會就要在我們中國北京舉行了,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畫出奧運火炬嗎?讓我們用畫火炬的行動來支援北京奧運,看誰畫出來的火炬最漂亮,誰就是火炬手。

然後學生動手作畫,老師在巡視中請幾個畫得快且好的學生離開座位,去找好作品,評出四個火炬手。也讓這些畫得好的學生見識一下,強中更有強中手,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永遠是最好的。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在Word3中輸入文字,儲存和開啟word檔案的知識,知道可以用word對指定內容進行字數統計。

2.技能目標:掌握文字的輸入方法,掌握儲存開啟檔案的方法,學會字數統計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初步建立分類管理文件的意識,在自主學習中感受成功的愉悅,體會學習的樂趣。

  重點

難點文字的輸入以及儲存的方法

  教學

素材古代儲存文字的一些方法和典故,要錄入的校園的早晨,板書貼紙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代人們儲存文字的方法有哪些?

老師講解古代儲存文字的方法

師:同學們知識面真豐富,今天科技發達了,我們有了電腦,有了word這位能幹的小助手,我們可以輕鬆的在電腦上記錄,編輯,儲存文字了。

生:刻在石頭上

刻在牆壁上

刻在竹片上

用古今儲存文字的方法的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啟發探究, 技巧點撥師:同學們,我們常用的輸入法有漢語拼音輸入法,五筆輸入法和自然碼。我們一般選用搜狗拼音輸入法,它和我們語文課上學習的漢語拼音基本相同。

老師示範輸入漢字:少先隊員

師:誰給老師一下如何選擇輸入法的,步驟是什麼?

步驟:1.單擊工作列上的圖示,彈出輸入法選擇選單

2.單擊輸入法列表中的搜狗拼音輸入法

師:同學們還要注意一點,老師剛才拼出一個漢字後,要想讓這個漢字出現在插入點游標處,我敲的鍵盤上的哪個鍵?

空格鍵認真觀察老師錄入文字的操作方法並積極回答問題讓學生先了解一下文字輸入的有關知識,樹立學生繼續學習的信心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教師出示一段文字:校園的早晨,請同學們把標題和第一自然段輸入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

師:剛才一位同學把標題和文章輸在一起了,應該怎麼辦?

方法:輸入完標題後,敲一下回車鍵,插入點游標會移動到下一行,重新開始一個新段落,當文字移動到行尾時會自動換行學生認真輸入文章讓學生自己嘗試輸入一段文字,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合作學習,釋疑解難師分別出示三個任務,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1.如何把校園的早晨儲存起來?2.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一共輸入了多少了漢字?word來幫你統計,如何操作?

3.如何把儲存的檔案開啟?

老師先演示

小組彙報

師生共同方法在本小組內認真交流

合作學習

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完成任務,提高效率,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實踐創作,展示師:一年四季中,春有春的明媚,夏有夏的嬌豔,秋有秋的明朗,冬有冬的寧靜,想一想我們學過有哪些描寫四季景色的詩?在word中輸入你最喜歡的一首詩,用師的題目作為檔名,儲存在E盤中。

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積極思考,想己喜歡的一首詩動手輸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深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

梳理,拓展延伸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生:文字的輸入,文字的儲存。字數統計,開啟儲存過的檔案

師:老師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儲存我們的文字了,同學的收穫真大!

  板書

設計文字的輸入和儲存

文字的輸入

文字的儲存

文字字數統計

開啟儲存過的檔案

教後反思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個別學生由於對電腦不熟悉,打字很慢。

國小資訊科技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畫圖”軟體的進入和退出。

2、認識並熟練地使用鉛筆、橡皮、刷子、噴槍。

3、瞭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4、掌握滾動條的使用。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一)教學重點:

1、按住滑鼠左鍵在畫板中的功能。

2、鉛筆、橡皮、刷子、噴槍有不同的粗細。

(二)難點:

橡皮、刷子、噴槍不同選項的選擇。

三、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好學生本課應完成的作業一份,以及學生要用到的素材。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出現在“畫圖”軟體中畫的圖畫,激發學生學習畫筆的興趣。從而匯入新課。

(二)開啟“畫圖”視窗:

1、開始——程式——附件——畫圖。

2、名稱簡介:選單欄、工具箱、顏料盒、狀態列、滾動條。

3、補充:用滑鼠指向你想了解的工具,在指標的下方就會顯示這個工具的名稱,狀態列會出現介紹這種工具作用的文字。

(三)多彩的鉛筆。

1、選用鉛筆:單擊工具箱上的鉛筆工具,後移到畫布就變成鉛筆的模樣,就可以畫了。

2、顏料的選擇:單擊顏料盒中的某一個顏色,你就有了什麼顏色的鉛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