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68K

教師參加資訊科技培訓是國家對中國小教師的一項基本要求,教師掌握了一定的資訊科技並能熟練熟練運用於教學,對於提高課堂效率、豐富課堂內容有事半功倍之效。

資訊科技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論文

我縣中國小教師在近幾年時間裡先後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資訊科技初級、高階培訓與考試。教師利用雙休日、假期在縣教師進修學校參加培訓,通過培訓大部分教師都能夠掌握作業系統、文書處理、因特網基礎、文稿演示、課件製作等方面基礎知識。但是,通過培訓後反饋,我們發現教師掌握資訊科技的水平參差不齊,資訊科技水平較高的教師主要集中在青年教師中,而這部分教師一般缺少教學經驗,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資訊科技基礎又較薄弱,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極大地影響了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以下,我就有關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以就教於同行。

  一、加強現代教育思想、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方面的培訓

學科整合是資訊科技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資訊科技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可以深化學科教學。資訊科技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於任何其他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互動性,有了互動性,就能及時地反饋資訊,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時實指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利用資訊科技,可以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知識表現形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濃厚的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增加獲取資訊的數量,延長知識的保持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而無論是是學科教學還是資訊科技的運用都離不開教學一線的教師進行資訊科技教育的培訓,應該首先針對教師的思想顧慮,圍繞素質教育觀進行現代教育思想、觀念的討論,舉例。讓教師認識到,現代資訊科技是何等的重要,對於各類學校來說,它幾乎是實現教學過程改善的期望的第一重要資源環境。其次是針對教師的'心理惰性,強化資訊社會和未來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轉化角色的思想認識,資訊社會中教師的角色定位為指導型、夥伴型、科研型、學習型,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強化教師這方面的思想認識。讓教師認識到現代教師所具備的各種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現代社會,教學必須憑藉各種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大多數教師對於各種資訊科技的運用目前僅僅憑靠經驗,很盲目,經驗是很重要,但是在日益複雜的資訊科技教學環境中,已有的經驗已經遠遠不夠,教師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按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原理設計、組織、實施教學。在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中,軟體的開發、媒體的選擇與優化組合、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效果的評價,教學設計是核心,教

學設計是解決一系列複雜問題、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的過程。

  二、學科教師應掌握的資訊科技技能

近兩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其資訊科技技能到底應該掌握到什麼程度呢?是重技術,還是應該重應用?尤其是在多媒體計算機與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且不說家庭電腦的普及,在學校裡也基本上做到每個辦公室都配有電腦,並且連通了網路。 如今網路中海量的資訊資源,每天呈幾何級數字增長著,我們是否能夠運用自如,是否能夠找到自已需要的資訊呢?這應該是當前教師基本資訊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吧!另一方面,現代的通訊方式,網路環境交流平臺,QQ、MSN、BBS、BLOG、FTP等,教師們是否在利用這些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服務,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呢?再有,利於網路資源的研究性學習、Intel未來教育學習方式、專案學習方式、綜合實踐學習、webquest、Big6等新型的學習方式,教師否瞭解,是否嘗試在教學中使用呢?我想:計算機培訓不僅僅是為了學習使用flash、autherware等幾個工具軟體,更重要的是要力足於應用,使教師瞭解網路學習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師利用網路學習的能力,進而利用網路開展教學與研究工作。

  三、認清學科特點,加強資訊科技培訓的多針對性

每個學科都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對於不同的學科,需要教師使用的資訊科技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如數學教師掌握幾何畫板尤為重要,而對於語文教師來說,幾何畫板較文書處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對於不同的學科,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各學科的教師應該能夠根據本學科的特點設計教學。要培養教師的這種能力,而將不同學科的教師集中起來進行同一形式和內容的培訓顯然是不妥的。因為這樣培訓沒有針對性,使用案例也不能照顧到所有學科的教師。如果受培訓的教師只是將所學到的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教學中將起到不良的效果。因此,應在培訓時將各科教師分開教學,這樣才能針對這一學科的特點,為本學科的教師量身定做培訓方法,培訓內容,使教師能夠較快的將所學知識應用於教學,從而實現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四、資訊科技培訓必須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問題

大多數教師在資訊科技培訓時,都帶著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任務,有一個預期目標,想將資訊科技技能與教學應用到達一定的層次,期望培訓內容的實用,期望訓練資訊科技技能技巧,特別是期望以資訊科技在所關注的某學科教學中如何設計、開發、應用、評價等具體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資訊科技本身為中心開展培訓活動,所以教師訓練資訊科技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期望解決的實際問題與目標進行一系列探索與尋求解決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教師本人、培訓夥伴與培訓指導者組合進行用資訊科技解決學科教學實際問題的行動研究過程。

在培訓過程中,培訓指導者必須圍繞與迎合教師本人的實際問題與預期目標設計一系列具體任務,在有交流協作與指導的前提下,規定教師利用資訊科技完成具體任務的時間,這種以教師本身教學問題為中心的任務驅動訓練方式能大大提高受訓教師的培訓興趣與實踐。

五、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資訊科技培訓方法

我們以往的教師資訊科技培訓主要是以“講解——演示——練習”的方式,很少有學員的參與,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不利於發揮學員的積極性。現代教學理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只是指導者、助學者、組織者。為了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培訓教師應發揮組織者的作用,使培訓的組織更加靈活。比如,在講到某一問題時,如果有哪位學員在這方面有實踐經驗,可以讓他來和大家共享資源。他所講到的例子對於其他學員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發生在身邊的教學案例,這樣會更有說服力。還可以經常組織一些討論活動,為學員們提供相互傳授經驗的機會。老教師可以把豐富的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又可以把計算機技術教給老教師,這樣也就解決了以上提到的教師資訊科技水平與教學經驗參差不齊的矛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