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資訊科技的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5W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資訊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訊科技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資訊科技的評課稿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

10月21日第四節課,我前往多媒體教室聽了王老師的資訊公開課————獲取網上資訊。這次的公開課非常精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環節設定清晰。分為—————1、複習匯入。2、進入新課。3、儲存網頁。4、儲存網頁上的圖片素材。5、分組探究。6、練習。7、反思。

其次,充分體現了學本課堂的.觀念。在匯入環節,通過幾個問題的設定,自己翻書尋找答案。還有分組探究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其中。

再次,語言清晰簡練。王為老師不愧是老教師,在課堂上完全沒有多餘的廢話,語言清晰簡練,,用詞恰當,這是我們很多新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

最後,環節設定新穎。在練習的環節,王老師讓同學們自己上本學校的網頁,點選教師的介紹,選擇自己並感興趣的教師資料,儲存在文件。學生看見自己熟悉的人,課堂的積極性與活躍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課堂顯得更加的熱鬧,也通過瀏覽教師資料,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教師。

通過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希望今後能夠多聽聽這些優秀的教師們的公開課。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2

國中資訊科技總是與電腦息息相關,從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學生的心不在焉,這就更需要體現一位優秀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育水平。一份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就能很好的體現,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思考一下,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與一般的評課稿有什麼區別。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一點:教學可取之處一、教師素質高,語言表達生動活潑,有親和力,能恰當運用教師形象掌握上課程序;能廣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每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就讓同學上臺演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鞏固所學,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能動性。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二點:教學可取之處二、教師用詼諧、有趣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課堂學習上,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詮釋抽象的知識點,學科專業知識講解準確到位;通過比喻讓學生認識到在操作電腦時不應胡亂刪除系統檔案,使學生在以後上機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於學校機房管理和學生在今後繼續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都非常重要。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三點:提出不足一、設計教學模式方法新穎,但是沒有提前深入瞭解學生基礎,造成很多學生一開始無從下手。建議課前應深入研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分步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課堂教學整體性強,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但在解決學生的突發情況中,並沒有完全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建議教師課前應有充分的準備。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四點:提出不足二、學生上臺演示操作,教師沒有進行鍼對性的點評,對每次同學們的操作情況也沒有較好的總結與評價;教師採用新的教學方法,但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做不來就自己亂玩。建議使用小組互配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第五點:反思。課堂是學生接受資訊科技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節資訊科技課,對培養學生資訊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看完國中資訊科技評課稿我們知道,資訊科技課程要將學生對於網路的興趣引導對課堂的興趣上來,這既是個亮點,也是個難點,也是最能體現老師綜合素質能力的關鍵。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3

聽了蔡老師的課,感想頗多。作為一名剛剛工作的新教師,能把課堂組織得這麼好,學生在課堂上如此安靜、有序,這是我自愧不如的地方。我們常說,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在這一點上,蔡老師下了很大的功夫,成果非常明顯。

從整節課的設計和把握上,總的來說,能夠設計比較恰當的學習活動,引領學生參與學習,絕大多數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掌握了整理檔案的方法,並且還在練習中讓操作更加熟練。然而,就環節設計和時機把握方面,還有一些提升的空間,如果做一些調整會有更好的效果。

1.所有演示操作的部分應該使用廣播,否則學生仍會沉浸在自己的作業上,注意力很難集中到演示操作上。蔡老師在這方面已經改進了很多,但仍有兩處忘記,要在平時的操作中養成習慣。

2.學生會做的內容要大膽放手給學生來演示,邊操作邊解說,老師不要忘記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哪怕讓全班同學鼓掌也是對演示者莫大的'肯定,同時激發其他孩子的表現欲。

3.對學生出現錯誤操作的講解要把握好時機,一旦有某個學生出現錯誤,應立即讓全班同學停下拉,切換到出錯學生的螢幕,直接解決問題。沒有必要等很多人也出現錯誤了,再請一個同學把錯誤操作在教師機上重複一遍。

4.蔡老師在下課之前用按檔案排序的方法快速整理了檔案,學生們很感興趣,卻苦於下課了沒有機會操作。如果把這部分內容的講解提前,並用設定比賽的方法讓孩子們操作,相信本節課的趣味性就會更強,課堂氣氛也會更加活躍。

建議蔡老師下次在設計本節課的時候,可以使用分層任務,讓學生在學會了整理檔案的知識後,通過比賽等方式熟練操作,最後再落實到整理自己的資料夾的應用層面,這樣,本節課的層次感就更強,內容也更加豐滿了。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4

一、引入新課

說一說今年9月杭州要發生的大事。成立美麗杭州志願者小分隊。隊員的服裝上還缺少標誌,需要親手設計,作為小隊的象徵。猜一猜生活中常見的標誌,體會標誌作為一種象徵性的視覺語言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用什麼來製作標誌。

二、探索學習

1、自學課本,掌握word中插入形狀的方法。

2、對標誌半成品進行分析,找出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並自兩個基本形狀組合成彎月形。

3、請學生上臺演示,教師引導。找出正確的組成彎月形的基本圖形。

4、將被遮住的星星放在前面,並旋轉五角星,學會疊放次序、和旋轉的技能。

三、鞏固提高

1、激發創意

①分析中國銀行、杭州城市標誌基本形狀的由來。引導學生選擇有寓意、有代表性的圖形,作為標誌的基本形狀;②選取標誌物中的文字或字母作為標誌的原型。標誌的顏色要符合中國的文化特色或者傳統習慣。③加入主題。

2、創作標誌,挑戰小小設計師。

3、反饋:組合,將標誌印到志願者服裝中。

4、展示學生的作品,講講自己的創意設計。

5、總結

技術應用

該教師技術應用策略較好的環節:

⒈PPT教學貫穿整堂課,星月圖片、中國銀行、杭州城市標誌等畫面與文字相配,顯得形象、生動,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也很好。

⒉在完成星月圖片的組合時,都是運用運用了資訊科技手段進行操作,顯得特別靈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當中去。

⒊全程都是利用計算機專用教室的多媒體平臺互動教學,所以得操作都是電腦上進行,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都是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

4、學生作品的展示也是利用電腦直接觀看,方便快捷。

因為裘老師這節資訊科技課非常完美,所以在技術應用方法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環節。

評課建議

1、從資訊科技應用與學科教學融合的角度來看,裘老師的《設計製作標誌》一課真正體現了資訊化教學的實效性。一堂課,從無到有,學生完成了構思創作的`全過程,利用掌握的資訊科技和手段,突破實踐中的技術難題,掌握了新的技術能力,並完成了學習任務,達成目標。

2、教學設計上可以看出,裘老師靈活處理教材。體現了教學思想和教育的內涵,將創新設計融入其中,突破了教材的侷限性,緊跟時代主題,為杭州G20峰會助力,切合生活實際,做到學有所用。基於教材的創新,是建立在教材內容掌握紮實的基礎上的,從而才能實現從創新到運用的昇華。

3、從教學過程來看,整個過程充滿靈動性。裘老師的教學注重教法和學法的研究。做到了以生為本。整節課既體現了教師主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主體的作用。運用問題引導法和範例法使課堂生動靈活,教師做到了對學生充分了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學、學習微課、學習同伴、學習老師等多種形式完成學習和創作。

4、重難點把握到位。體現主題的標誌以例子進行引導。體現了課堂的開放性、交流性,是一堂資訊科技課充滿了情感。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5

一堂優質課,無論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語言、教學機智等各個方面來講,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即便是再優秀的課還是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談談自己對這堂課的不同想法:

1、過於強化自己課堂的完整性,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朱老師的教學設計可謂完美,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的時間都做了嚴格的預設,相信他在課堂教學的執行中也嚴格地按照設計來開展的。但是正因為如些,學生們的'課堂主體性才被他忽視了。如欣賞作品環節,老師明明指出了作品的問題,也讓學生呆會兒修改,可是真的欣賞完成後,朱老師沒有再留絲毫時間讓學生去修改,而是根據自己的設計流程,先儲存了作品,而後問了學生:“海報做完了,是不是就完成了?”自然過渡到釋出作品環節,再老師演示了釋出方法後,佈置了學生“儲存、上傳並評價”作品的環節。沒有在學生再一次操作時提到讓學生適當修改自己的作品,略顯遺憾。

2、本節課的設計堪稱完美,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這樣一堂課下來,掌握畫圖中文字輸入的方法及要點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有多高?我們透過華麗的外表,來看看學生們的操作,其實有部分學生也許這一堂課中關於這項技能沒有學到多少,因為學生較多,操作過程中有問題的一定也不少,可是朱老師僅採取教師個別指導顯然是不夠的,是不是在操作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採取“動口不動手”的幫助原則進行助呢?也許,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另外在評價環節,這種網上評價的方式很好,但是三年級的學生評價還不夠客觀,圖顯不公平。是不是可以思索一下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如教師評、小組評等,讓評價更為客觀。

3、一瓶水,是否有作秀的嫌疑?最後朱老師拿出了一瓶水,問怎麼分,當有學生說到“把它捐成災區”時響起了鼓掌聲,這裡是不是有作秀的嫌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個人覺得有點過了,結尾平淡點,與前面有個呼應,稍微升華一下就夠了。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6

一、說教材

本節是華師大編的高中《資訊科技》第一冊的第二章的第三節《檔案管理》。本節的學習內容是檔案與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作業系統管理檔案的實現方法。檔案管理是作業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掌握資訊處理技術的必要基礎,這一節在整個教材中處於基礎地位。本節的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檔案與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第二課時講檔案與資料夾的查詢以及快捷方式的建立。現在我針對第一課時來說課。

二、說學情

授課物件是高一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和資訊科技的操作能力,在這節課之前已掌握了作業系統基本的視窗操作和使用者介面的有關知識。並且學生對網頁製作的`興趣較高、感覺很新鮮。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教材分析和學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檔案和資料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和自主探索、協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檔案分類整理的習慣。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加深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瞭解,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校園情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資料夾的新建、檔案與資料夾的複製、移動、重新命名和刪除操作。 教學難點是對檔案、資料夾的理解。

五、說教法

採用任務驅動,學習者通過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針對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

六、說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由具有感染力的真實問題,圍繞為製作多彩的高中生活網站準備的素材分類,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掌握作業系統的檔案管理功能。

七、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課題匯入,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作,評價總結”這一主線展開。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7

一、匯入:

開啟記事本解決三個問題:

1、打入新浪網網址

2、打入網易免費郵箱地址

3、打入www.detectivecn.com

二、課題:電子郵件

(1)電子郵件探祕——學生自己看課本內容

(2)電子郵件地址

三部分構成說明,特別強調@的意思。

三、親身體驗:

1、有郵箱的學生自己給自己發一個郵件並收郵件。

2、沒有郵箱的看老師示範。教師示範2個不同郵箱的申請:163和sina

3、看網頁《一分鐘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後把答案發給老師。

四、課堂小結

王老師的這節課,上得比較實,能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找準切入點。一開始就給學生動手操練的機會——讓學生解決三個問題:打入新浪網網址、網易免費郵箱地址,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也能從中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電子郵件地址的講解可謂是通俗易懂,教師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解釋電子郵件地址。特別解釋了@的含義,即“在”的意思。

王思潔老師設計的親身體驗環節,非常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瀏覽網頁《一分鐘破案的推理故事》然後把答案發給老師,這種巧妙的課堂設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致。而且,在教學中能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體現分類教學的教育思想。同時,在教學中還能注重知識的拓展

由於教師比較巧妙的教學設計,整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在教學中,雖顧及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但後進生的教學任務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教學時間較倉促,最好能講講電子郵件的網路道德。

1、用寫3個問題匯入課題,給了學生一個懸念,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用“誰住在哪裡”來比喻電子郵箱地址很通俗易懂。

3、讓有郵箱的學生自己給自己發一個郵件並收郵件,體驗了收和發郵件。然後教師對申請郵箱作了較詳細的`示範,這顧及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體現了面向全體,分類教學的教育思想。在示範中,老師講了2個不同郵箱的申請,也提到了qq郵箱,擴充套件了學生知識面。

4、在課堂任務設計中先讓學生自己給自己收發郵件,然後給老師發郵件,給了學生較多的實踐機會。

5、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有獨到的方法,整節課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直到最後向老師報告破案的結果使這種積極性達到高潮。

總之,本課設計精到,圓滿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各類學生均有所獲。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8

今天有幸在聽了倪老師上七年級下的《變幻的濾鏡》一課。作為ps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個工具,濾鏡有著其鮮明的特點和效果,圖片通過增加濾鏡來達到不同的效果。本節課主要就是要讓學生掌握這些操作,並且學會使用使用濾鏡。倪老師這節課,基本上已經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上課過程也十分的流暢,順利。下面,我就談談我對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一、精彩的匯入,良好的開端。

倪老師在匯入環節中,並沒有採用常規的開門見山的點明上課內容,而是播放了幾組原圖和加濾鏡後的效果圖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濾鏡的作用。這樣的匯入不但比較新穎,而且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以後的上課過程進行的更加的順利。往更深的講,倪老師沒有把濾鏡的特點直接告訴學生,而是使用這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出來,不是正符合我們現在提倡的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麼,使學生真正做到“會學”。所以說,這樣的匯入是很成功的,這也為整節課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合理佈置任務,凸現學習效果。

通過了精彩的匯入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已經十分高了,已經非常想要了解濾鏡,使用濾鏡了。而這時,倪印月老師不是直接要學生去使用濾鏡,如果這樣做的話,很可能學生注意都在這個上面了,而不會聽老師的講解了。倪老師是通過幾個任務,慢慢循序漸進的去誘導學生去了解濾鏡,這又恰恰彰顯出教師出色的課堂駕馭能力,這也是一名優秀教師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其中特別是“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使用“外面掛濾鏡”的任務,讓人記憶猶新,此任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們為何要教學生學習知識?目的就是在於要學生學會使用他們學會的知識。然而,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沒有動力去使用學會的知識,那麼,這其實是我們教育的失敗。而倪老師的這個任務,從根本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十分樂意去做這個任務,因為他們想要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其實,我們在其他課程上也可以使用此類方法,結合實際佈置任務,那麼很多情況下,學生還是樂於去做的。同時,倪老師的這個任務,也對於培養集體之間互相關心,愛護的氛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突破了資訊科技課堂的束縛。

三、出色的結尾,善始善終

總的來說,倪老師這堂課是很成功的。不但教學目的達成度很高,重難點突破出色,達到了想要的教學效果,並且真正做到了師生之間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使沉悶的課堂成為了學生探索知識的樂園。而且通過出色的備課,整個教學流程實施的非常的順利,當然,也是有不足之處的,如果能在探究任務和評價上再加突破的話,這節課將更加完美。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9

對《可愛的家鄉》這節課的幾點建議

在教師開啟自己儲存的網頁與讓學生自己下載網頁之間,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並突出總結先下載然後在本地機上瀏覽資料與上網瀏覽網頁的優勢之所在。

第一個任務,也就是介紹雞西的任務還可以更明確一點,比如,讓不同的小組分別從自然景觀、人文特點、經濟、氣候等不同的方面選定某個專題,集中搜集資料並進行較為翔實而具體的介紹,要求學生的介紹的資料要有代表性,要能抓住雞西在上述方面的獨特性,介紹要能吸引人(比如充分利用文字、圖片,甚至錄影等多種方式);

“剛才大家練習了下載網頁,可是有時我們並不需要整個網頁,而是需要網頁中的部分文字或網頁上的圖片。”這一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自己總結出來,並且可以讓已經掌握下載網頁中圖片(或動畫)、文字材料方法的學生介紹做法,然後再讓學生藉助學習課件系統學習。

“把你搜索到的介紹雞西的漂亮圖片和介紹雞西的文字資料下載到自己的`D盤上,由組長彙總。一會以小組為單位介紹給在座的全省各地的教育專家們。”這個任務基本屬於為了下載而下載的任務,與真正意義上的任務驅動中的任務還是有差距。為了進一步體現任務的現實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結合上面的建議,可以把任務改為“根據本組確定的專題,進一步收集雞西在自然景觀、人文特點、經濟、氣候等的方面資料,然後製作成一個介紹雞西的簡報(學生之前應該學過了吧)“。由於下載整個網頁不適合製作簡報,學生就會對只下載網頁中某個圖片的必要性體會的更深刻,而且利用下載的圖片製作成PPT不但實踐性更強,還可以加強新舊知識技能間的聯絡。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0

我聽得是四年級的資訊科技課。四位老師教學的都是《“畫筆”的祕密》這一課。

這課主要介紹的是“畫筆”模組的相關命令,屬於基礎模組學習。角色運動會留下一定的痕跡,這些痕跡的保留,需要“畫筆”指令的支援。老師們在教學中,將畫筆的設定與小貓的運動結合起來,將枯燥的命令趣味化,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匯入教學時,老師結合了之前學過的內容,利用一個個趣味小程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新授時,老師先讓學生認識“畫筆”模組,在此基礎上學習畫筆指令的設定,重點圍繞“提筆”、“落筆”、“將畫筆大小設定為”、“將畫筆顏色設定為”等命令展開介紹。對於“圖章”的使用,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使用單獨一個“圖章”命令,舞臺角色會發生什麼變化?使用“重複執行”與“圖章”結合,舞臺角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知迴圈的作用。作為一個資訊教學的新手,這次的聽課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以上就是我本次聽課的收穫。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1

聽了劉老師的一節《表格資料加工》課,感觸比較多。劉老師在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思想的更新上,對教學內容的駕馭與處理上,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優化組合上,教學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創新和突破,下面談談這節課的特點: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資訊科技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劉老師用表格對青少年網路成癮一段資料進行資料處理得出結論,並且用“我覺得”和“通過資料,我發現”進行比較,說明對資料處理的重要性,從而引出課題。這個例子不僅能很好地說明資料處理的重要性,更能讓學生反思,體會網路成癮症對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協作學習

該教師在學生練習階段突出了自主性學習和協作性學習。

首先,選擇的'主題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如:使用問卷調查方式讓學生自己選擇然後作統計。

其次,給予學生個體選擇的機會。可以在多個主題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如:教師畫拋物線,學生可以自主畫其他函式圖象。

第三,採用分組協作式學習。使學生之間保持融洽的關係、相互合作的態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於提高學生自我協調的能力,培養與人共事的協作精神、利於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

劉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裡,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

劉老師將插入圖表、排序、分類彙總的教學融合到畫函式圖象、問卷調查結果統計“任務”中。

通過教師“展示任務”、“講解演示”,激發和保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任務的完成,老師提問學生得出結果的方式,使他們有成就感,更激發他們向更高目標前進。

四、值得探討的問題:

1、時間有點緊迫,學生自主練習討論時間有點短,氣氛不是太活躍。

2、最後總結時也比較倉促如果與學生一起總結效果會更好些。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2

活動前一週,組長通知參加這次活動,當時很開心,這也是我工作兩年來第一次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教研活動,滿心希望在這次活動中汲取經驗,當然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成功,我也在這次活動中學到了很多,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思考與體會。

第一節課聽的是王月琦老師的《資訊的智慧化加工》,王老師有效地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芝麻開門”這樣的情境匯入,激起學生的興趣,在後面的實踐部分學生始終“五子棋遊戲”,“人機對話”中,學生始終都很投入,只是在與機器人小I的.聊天環節中,部分同學已投入其中,不能自拔了,當王老師講到後面的內容時,他們還不亦樂乎的與小I聊天,如何有效控制學生與小I聊天這個度,值得我們思考。

第二節課聽的是吳海燕老師的《檔案的下載》,吳老師的教學環節設計的很巧妙,以下載的一般過程為主線,將檔案的下載貫穿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很值得學習,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分組不明確,導致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是很理想,如果吳老師分組的時候明確一點,這節課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節課聽的是劉蘇梅老師的《規劃網站》,劉老師的教學設計還是很好的,值得我們借鑑,能把一節理論性很強的課設計到這種程度,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在課堂實踐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始終不在狀態,有的學生卻在忙於瀏覽其他網頁,如果這節課在教室上,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這三節課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謝謝曹主任舉辦的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一節課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學習這三位老師的教學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希望以後曹主任多多舉行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3

下面就想從學生的角度來談談對這節課的想法。

1、美味的課前餐

由於朱老師給我們上課時,已經11點多了,同學們都有點兒肚子餓了,可為了上課我們只好忍著。沒想到朱老師盡然給我們帶來了他的家鄉特產--美味的酥餅,讓我們在上課前填飽了肚子,有更好的精神來上課了,真是太感謝朱老師了,還沒上課,我們便有了一個好心情。

2、動人的故事、感人的畫面

《烏鴉喝水》這個故事耳熟能詳,我們都知道,可今天朱老師帶來的故事中,烏鴉卻喝不到水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我們知道了原來烏鴉喝不到水的罪魁禍首盡然是我們人類,看到這些我真得深感慚愧。我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努力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

3、快樂的操作

在朱老師的引領下,我們一起學習了《宣傳海報》的製作,怎麼通過畫圖軟體開啟檔案、怎麼樣才能更快地輸入文字、怎麼修改文字格式、怎麼輸入“綠”……朱老師都能及時地發現問題,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操作上的問題,快樂地進行操作與學習。

4、不斷的肯定

“講得真好,朱老師記下了。”“感人的圖畫,讓人深思的宣傳語。”“多麼感人啊!”“好美,太棒了!”……在朱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會不斷地聽到優美的讚美聲,讓我們感覺自己個個都是能幹的電腦小能手,特別得開心。

5、豐富幽默的語言

“確定下來了,還能不能修改?”緊接著朱老師說道:“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慎重和仔細,要不然一旦做錯了,就好像我們的環境一樣,一旦破壞了,再想恢復的原來的樣子就很難了。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在資訊科技中可以採用撤銷命令來補救。”讓我們不僅瞭解了撤銷命令,再一次地感受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感。在講解另存為的時候,老師說“圖片已經有了自己的家了,我們要想讓他儲存到新的家,就要選擇另存為命令了”,多麼形象的比喻,我們一聽就懂了。課堂上朱老師還不時的提醒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姿勢和正確的指法,讓我們聽了心裡暖暖的。

朱老師的課,讓我們從吃酥餅開始,伴隨著烏鴉喝水的故事,與它一起體驗著口渴的感覺(吃了酥餅),到最終烏鴉喝到了水,我們也得到了水,並一起思索瞭如何使用它而結束。整堂課是一節快樂的課,我真希望每節資訊課都能有如此快樂的體驗。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4

各位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老師,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向老師和鼓樓區資訊科技學科中心組的全體成員歡迎大家來到虹橋國小參加本次活動。受向老師和中心組老師的委託,我很榮幸地隨向老師一起參加了 敏潔老師的教學設計活動。為了順利完成本次開課任務,老師很早就做了充分的準備,我也一同參與了老師的從試教到正式上課的全過程,下面,我就本節課的情況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啟發。

一清晰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屬於國小資訊科技第二冊的內容,該課的特點是操作環節多素材要求大,對老師的系統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複雜的內容中整理出了清晰的教學思路,一條貫串始終的主線將整個課文連為一體,並且主要內容層層遞進,亦步亦趨,表現出了較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使課堂呈現出了既輕鬆活潑,卻又掌控得當的局面。我做了一些觀察,在我附近的孩子她們在自己操作時興趣盎然,不時的露出勝利的笑容,但一旦老師開始教授下一個環節時,孩子們立刻將視線轉向了老師,眼睛裡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慾,不用老師任何的催促,學生們已經進入了"我想學"的心理狀態。顯然,這樣的課堂效果是歸功於縝密的教學設計。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二。訓練有素的學習過程

《新課標》表現出了對創新能力的極大關注,要求我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怎麼樣學習,要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向建構主義的現代化課堂轉變。在我們的資訊科技課中,怎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向老師曾經一再強調過,我們要學會利用好我們的課本,讓孩子真正學會看書。

在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師的學生們不但會看書,而且看得很好很認真。有的孩子還動手在書上做了各種各樣得標記,以記下自己得心得體會。這種良好得看書習慣決非一日之功,從孩子們自然得看書習慣中,我們能夠發現不但是這節課孩子們在看書,以前得課上她們也會看,這是老師長期訓練得結果,也成為課堂上得一個亮點。

三富有情趣的組織結構

在本節課上,老師將時尚的DIY引入了課堂,讓孩子們有了探究的需要。這樣的任務驅動在本課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圍繞DIY的主題,在不斷的探究,不但促進了孩子們對於未知事務的探索情感,也與生活實際較為緊密的聯絡起來。這樣的俞教於樂的形式,會給孩子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

四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這節課上,我們作為聽課的老師,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愉快的課堂氣氛:孩子們的歡笑聲不絕於耳,並且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肯定了別人。作為幾歲的孩子,能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裡學習,是最好不過的了,在這裡,老師做了有意義的嘗試。

五準確的教師定位

在整節課中,我們的教師都不是在做個說教者,沒有刻意的去進行任何知識的講授,而是借用書本和孩子的探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可以說,老師在本節課中不再是一名導演,而是劇中的一個組織者,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很好的發揮了教師引導的作用。

資訊科技的評課稿15

龍老師執教的《畫線》,畫圖程式中有兩種線條,直線和曲線,直線的畫法是比較簡單的。在教學中,採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先讓學生在工具欄中找到直線的.工具,讓學生進行任意的畫。學生的操作完成情況都不錯。在直線的操作中,怎樣把線條變粗,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說一說,怎麼把線條變粗些。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學習探究發現了線條變粗的方法,效果較好。

曲線工具先拖出來的是一條直線,接著滑鼠放在直線的上方按住向上拉,那麼這條線就變彎曲了,並且你還可以拖動一次,曲線可以拖兩次。講清楚要點之後,讓學生來操作,在巡視輔導中發現,多數學生的問題在於拖動過程中沒有到位滑鼠左鍵就鬆開,接著再按左鍵曲線就亂了。

曲線呈現三種圖形,單曲線、雙曲線、封閉性曲線。看到一個案例,用曲線來畫魚,用單曲線繪製魚身,用雙曲線繪製魚身上的花紋,封閉性曲線來畫水滴,只要用滑鼠在三個不同的位置各點一下,就會形成一個水滴形圖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