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集錦15篇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

(1)開啟檔案:圖形塗色,教育論文《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案》。繪畫P73頁“試一試”

全課總結(略)

〔課後記〕

這個內容其實不難的,而且學生很感興趣,所以安排學生多上機操作,有利於學生掌握塗色工具的用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塗色不正確,左擊和右擊會操作相反導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對調。所以特別提醒要注意。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自定義動畫

教學目標:

掌握物件自定義動畫的設定

教學重、難點:

設定物件自定義動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幻燈片的放映給我們一種動感的效果,那麼,我們能不能給幻燈片中的物件設定動畫效果

讓它更具有個性呢?

二、新課教授:

如果哪位同學已經懂得在幻燈片中接入動畫效果,請他來當一位小老師。物件自定義動畫:

1、功能:物件自定義動畫可以設定單頁幻燈片中不同物件出現的動畫效果和順序。

2、系統預設:程式

預設的物件的出現謀劃同幻燈片同時出現。

3、設定方法:單擊“幻燈片放映”選單中的“自定義動畫”

命令。

4、“自定義動畫”對話方塊:

a、時間:這裡提供了沒有設定動畫效果的物件的列表,我們可以選擇進行設定。啟動動畫的選項意義同幻燈片切換中的換頁方式相同。

b、效果:效果指設定動畫效果的種類以及伴隨播放的音效;動畫播放完畢後,物件的處理。如果物件中包含文字,則我們可以設定文字出現的方式設定完了各個物件的動畫效果和放映順序後,單擊“預覽”,可以看到設定的動畫播放的效果,認可設定,只要單擊“確定”就可以了。放映效果:動畫設定完後,可以演示動畫效果,

對不滿意的設定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更改。

三、練習:

請同學們為古詩設定好動畫,比一比誰設定的最漂亮。

四、作品展示,小結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3

一、本課說明

本課以建立班級網站為中心。由於在第七冊中詳細地介紹了建立網站的各方面的知識,所以對重複的知識可以略複習一下。

二、課前準備

學校生活和家庭照片。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建立網站和網頁,對網頁檔案和網頁的標題重新命名;

(2)掌握“導航”檢視,會利用“導航”檢視連線網頁;

(3)會設定共享邊框中的連結欄;

(4)會設定超連結;

(5)能熟練地使用表格設定網頁佈局。

3、情感性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班級、珍惜同學友誼、尊重老師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強化規劃作品的思想。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在“導航”欄檢視中,將其他網頁和主頁相連;

(2)設定共享邊框和連結欄。

2、教學難點

(1)更改網頁的標題;

(2)設定共享邊框和連結欄。

五、教學過程

1、匯入

教師:我們同學快畢業了,心情都很複雜,你們想不想製作一個班級網站,把你們的過去、現在的記憶留在裡面,作為畢業的紀念呢?

學生回答。

教師:既然想,那就請每個人將自己的情況寫在網頁中,這樣既節約紙,又可長久儲存,富有時代氣息。

2、新授

(1)學生自主地規劃、建立網站。

教師:以前我們學習過網站的製作了,現在請同學們對照教材複習、規劃建立自己的畢業紀念網站。

學生複習、回顧,規劃建立自己畢業紀念網站。

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指導學生製作通訊錄及相簿網頁。

教師示範,學生觀察。

學生練習。

(3)設定共享邊框、連結欄。

教師:上學期,我們學習瞭如何設定共享邊框、連結欄,下面就請哪位同學給大家示範一下。

學生示範。

教師根據學生示範的熟練程度,簡單介紹或示範一下。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學生連結個人網頁。

教師: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情況製作成個人網頁吧!

學生練習製作。

教師:現在我們把做好的個人網頁連結到班級“通訊錄”上。

教師示範講解方法,學生觀察。

學生練習。

展示作品,師生點評。

教師:現在網站做好了,請同學通過郵件傳送到自己的郵箱,以便你以後進行修改和釋出。

學生進行操作。

3、分層練習。

根據自己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完成“試一試”部分練習。

4、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對今天所知識進行小結,並給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一評”。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4

一、本課說明

在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通過“移動”模組可以上機器人前進和後退,可能有些學生在設定“移動”模組的引數時,還發現如果將左右電機的數值設定為不同的值,會導致機器人左轉或右轉。本課將通過機器人跳“8”舞的案例來介紹機器人的轉彎,涉及到“啟動電機”模組的使用,及永遠迴圈結構語句的編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瞭解“啟動電機”模組與“移動”模組的區別;

(2)瞭解永遠迴圈結構語句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使用“啟動電機”模組;

(2)編寫具有永遠迴圈結構的程式;

3、情感性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啟動電機”模組的使用;

(2)編寫具有永遠迴圈結構的程式;

2、教學難點

永遠迴圈結構語句的理解與使用。

四、教學準備

將本課的視訊及相關資料分發到學生機上,事先將本課要用的機器人程式編寫好,以便示範。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

演示機器人跳“8”字舞。

教師:機器人在幹什麼?如果讓你控制機器人“不知疲倦”地跳舞,你行嗎?並說說你是怎麼去做的?

學生演示,彙報。

教師:沒有成功也沒關係,現在啊,老師就叫同學們怎樣設定。

2、新授

教師講解“啟動電機”模組的使用、永遠迴圈語句的使用,同時對“8”字舞進行分析。

學生再次去編寫控制機器人跳“8”舞的程式。

學生表演機器人跳“8”舞。

佈置任務:利用已有的知識,設計一個舞蹈,讓機器人來表演。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指導幫助。

學生表演機器人,其他學生和老師一起對其機器人進行評價。

思考練習:影響機器人畫圓有哪些因素?並試著完成書中的“試一試”1。

學生思考,設定引數、填空。

分組彙報,教師小結。

3、練習

請同學們完成“試一試”中2和3。

學生演示表演機器人,其他生和老師一起評價。

4、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道進行小結,並在教材中的“評一評“中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識Windows視窗,瞭解視窗的組成。

2、掌握視窗的基本操作。

3、初識選單命令。

4、進一步掌握滑鼠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視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

2、難點:選單命令。

教學準備

1、計算機、網路及輔助教學軟體。

2、自制的Powerpoint教學軟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陳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生了Windows98的最基本知識,大家還記得我們講了那些內容嗎?

二、新課教學

(一)、視窗的組成

我們知道,在Windows環境下的所有應用程式都是在視窗中執行的,關閉視窗,也就關閉了程式。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個最常見到的視窗,它具有Windows視窗的許多共同特點。(師給出一張“我的電腦”的圖,同時就著圖講解,過程中注意突出最大化按鈕和還原按鈕的區別。

(二)、視窗的基本操作

1、最小化視窗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剛才講過的視窗右上角的那三個按鈕的作用。先來看最小化按鈕的作用(師做示範操作)。讓學生自己練習一下,同時找學生做給其它學生看。

2、最大化(還原)視窗

讓學生自己試,然後總結得出:單擊“最大化”按鈕,視窗會擴大到整個螢幕,此時“最大化”按鈕變成了“還原”按鈕;單擊“還原”按鈕,視窗恢復原狀。

3、切換視窗

師開啟兩個視窗,請同學觀察兩個視窗的標題條有什麼不同(生答),師給出當前視窗的概念:把標題欄呈深顏色的視窗稱為當前視窗。單擊工作列中的某個視窗的圖示按鈕,就可以切換為當前的視窗(師作操作)。學生自己試。

4、移動視窗

師作講解:指標指向“我的電腦”視窗標題欄,進行拖動操作,可以移動視窗。

5、改變視窗的大小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老師的滑鼠指標的形況是什麼樣子的()。對,當指標成這種形狀的時候我們只要向左右拖動就可以改變視窗的寬度。

那麼我們又怎麼來改變視窗的高度呢?下面老師想請同學來完成這個任務。(請同學來操作)。

師把滑鼠的指標形狀變為,提問:有誰知道老師現在這種指標能改變視窗的什麼大小(生答,師總結,能同時改變高度和寬度。)

6、關閉視窗

有沒有同學知道怎麼關閉視窗(生答單擊“關閉”按鈕,視窗關閉。)

(三)、選單命令

開啟“我的電腦”,以“編輯”命令為示範作講解。(1)以顏色看;(2)以後面的符號看

(四)、視窗的滾動

教師做演示,學生自己練習。

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有關Windows98的知識。下面老師想請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這節課學習到的具體內容有那些。能熟練操作。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畫不規則圖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國小《資訊科技》四年級上冊第3課,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三年級的學生。本課教材是平面圖形操作知識,學習用畫圖軟體畫不規則圖形的方法,教材中選擇了畫魚、畫五角星兩個例項讓學生熟悉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感覺較為單薄,不夠豐滿。所以我增加了畫水滴,讓學生掌握曲線工具的不同畫法,增加了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探究活動,再過度到畫五角星,讓跨越度過大的教材更能適應大部分學生學習。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畫圖軟體,對工具箱有一定的瞭解,能應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畫出規則圖形,學生已經對畫圖軟體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針對四年級學生好動、好嘗試的特點,把本課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主動去質疑、嘗試、討論、歸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同一種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標:

能用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等構建簡單和諧的圖形,能靈活應用工具畫出形態迥異的圖畫。培養學生處理圖形的能力,形成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興趣,利用畫火炬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奧運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與操作技巧是本課的重點;能靈活使用工具處理圖形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實現教學目標採用任務驅動的多思教學法,把教學內容細化成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務中“想一想、做一做、試一試”,達到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的目的。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六、學習方法:

四人小組為學習模組,以小組探究、互幫互學、相互促進、綜合彙報,在小組內開展“誰是巧巧手”活動,看誰畫得最棒。小組人數不宜過多,這樣有利於交流,也有利於評價,在小組內開展活動中,得到鼓勵的面積也比較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小組小巧也節省了大量的評價時間。

七、教學程式:

本課教學共分為六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承上啟下。

讓學生說說上節課學會了哪些工具的使用,並簡單演示使用方法。

師:剛才大家畫的都是規則圖形,如果遇到不規則圖形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畫不規則圖形》。

(二)看書質疑,學習曲線工具。(小任務一)

1.讀書、交流、探索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15——16“畫一條魚”的①—⑥,想一想,曲線工具如何使用,自學中遇到什麼問題?並以小組討論所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通過自學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由於不用心,看完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也不知道曲線工具怎麼用。

第二種,覺得畫魚很簡單,只需三條曲線,再畫上幾筆就完成了,這類學生大多原來電腦基礎比較好,但看書較糊塗,學習大多依賴於對軟體的探索。

第三種,會發現,如果嚴格按照書上的6個步驟根本畫不出魚來,這類學生學習嚴謹,膽.大心細,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對第一、二種情況不必費太多口舌,後續的學習就可以讓他們掌握應學的知識。

第三種情況要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讓學生演示一下自己的發現,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指正書上的錯誤。藉機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最後強調畫一條曲線所必須的三個步驟,學生在說為什麼時,就是一個教學過程,讓學生來主導這一個環節,以生教生,效果更好。然後再讓全體同學動手去做一做,畫一畫這條魚。

最後再彙報,讓學生說說畫曲線的三個步驟,說自己的發現與解決辦法。同時老師結合學生的演講,示範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再進一步說明曲線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介紹畫水滴的方法。

這樣處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學習資訊科技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養成看書、做事膽大細心的好習慣。

2.鞏固新知

學習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後,要讓學生把曲線工具與其它工具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練習,並提供給學生以選擇學習的機會,在畫魚與畫水滴之間讓學生自己選擇,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作業去完成,有利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並在小組內比一比,誰是“巧巧手”。

學生畫完後,老師展示畫得好的作品,特別展示學生中畫的很漂亮的或者有創意的作品,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一樣的工具只要靈活應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授以“巧巧手”的稱號,並以掌聲鼓勵。

(三)找規律(小任務二)

師(邊講邊示範操作): 是多邊形工具,多邊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按住滑鼠左鍵拖曳一條線段,然後就可以在畫面任意處單擊,畫筆會自動將單擊點連線起來,直到你回到第一個點單擊,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多邊形了。

生操作:

1.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三角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2.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四邊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3.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五邊形,並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讓學生總結,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繪畫規律,如果一時學生語塞,可以引導學生留意畫圖規律[有幾個角,滑鼠只要在相應的位置單擊(N-1)次,最後一個角只要雙擊滑鼠,就可以自動閉合圖形(其中,N為圖形的角數。)]。然後讓學生依書上說明畫五角星,難度也就降低很多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講評作品:鼓勵畫得好的學生,“你畫得真好,老師很佩服你,你太棒了!”

(四)用心靈作畫(小任務三)

作畫之前,老師介紹奧運會火炬的由來。

奧運會的火炬儀式,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古希臘的奧林匹亞山是眾神的棲息之地,當地人們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眾神。在聖地奧林匹亞祭祀時,人們還要進行短路競賽活動。哪個運動員首先從祭司手中接過火把,把火神普羅米修斯前祭壇上的聖火點燃,他就是勝利者,他還將被視為英雄而受到人們的尊敬。運動會中進行的“火炬接力”活動,是從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德國長跑運動員到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火炬,然後一個接一個把火炬傳到柏林運動場。我國在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首次舉行了“火炬接力”活動。

師:同學們,今年8月8日奧運會就要在我們中國北京舉行了,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畫出奧運火炬嗎?讓我們用畫火炬的行動來支援北京奧運,看誰畫出來的火炬最漂亮,誰就是火炬手。

然後學生動手作畫,老師在巡視中請幾個畫得快且好的學生離開座位,去找好作品,評出四個火炬手。也讓這些畫得好的學生見識一下,強中更有強中手,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永遠是最好的。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初識畫圖》是江蘇省國小資訊科技教材上冊中第七課的內容,“能使用常用繪圖工具進行簡單的創意繪圖”是《江蘇省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基礎模組第一階段提出的明確要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材選擇了WindowsXP自帶的“畫圖”程式作為實現這一要求的平臺。本課是學習“畫圖”程式的起始課,因此,本課教學任務能否完成直接影響到後面章節的教學。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資訊科技課,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很濃,是對其自主探索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行訓練的最佳時期,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綜合素養。通過前四節課的學習,學生已對Windows有了一定的認識:瞭解了開關電腦的方法;從“開始”選單中開啟軟體並關閉;滑鼠的移動、單擊等操作也比較熟練。本課的學習,單從電腦操作技能上說,只是對滑鼠操作的進一步訓練和強化,但新的軟體環境,對電腦繪畫強烈的好奇心,卻是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探索能力、動手能力的最好鍛鍊。在教學時我大多采用自學指導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後,大膽進行嘗試操作,觀察現象、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理念】

傳統計算機教學把學習、掌握具體軟體知識和技能作為目的,因此十分注意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結構的嚴謹性以及敘述表達的技巧上,而對於如何通過學習活動,形成、提升學生資訊素養和綜合素質卻比較忽略,對先進教學思想和理念的滲透顯得很弱。這種以“軟體為主”的教學方法,與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是相悖的。所以新教材要求我們把培養和提升學生資訊素養放在第一位,改變傳統計算機教材以記錄和傳授為主的方式,為研究性學習構建有利的環境。我們認為,應該把課程中所涉及的各種軟體(如Word、畫圖等)視為教學活動的“載體”,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習中,除了要掌握有關軟體的必要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己駕馭新軟體、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從而實現資訊素養的提升。這是國小資訊科技教育與計算機職業培訓最根本的區別。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並不對軟體的功能和方法都給予明確的回答和介紹,而是給出一定的問題和實驗序列,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建構相關的知識、技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啟動與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認識畫圖視窗的組成,初步瞭解工具箱內繪圖工具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知道用鉛筆工具畫圖的基本方法,嘗試使用彩色畫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畫圖作品的欣賞和對“畫圖”程式的操作,培養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與熱情。

行為與創新:嘗試選擇工具箱中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畫圖區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啟動和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

難點:嘗試彩色畫圖。

【教學方法】

主要教法:採用自學指導與分段實習相結合的方法。

主要學法:觀察、發現、實踐、總結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認識畫圖

一、開啟畫圖程式

二、認識視窗:工具箱、顏料盒、工作區

三、測試工具名稱

四、用“小老鼠”畫圖

五、退出程式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從瞭解機器人的硬體角度來講,本課是想讓學生掌握灰度感測器的安裝與使用,但就程式設計方面來說,本課又是想讓學生理解和使用條件間的邏輯關係,讓學生在程式中使用更加複雜的條件判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瞭解灰度感測器的使用方法與工作原理,理解條件間的邏輯關係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機器人上安裝和使用灰度感測器;

(2)學會在編寫程式時應用多條件判斷;

(3)能應用灰度感測器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3、情感性目標

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互助協作的確良精神,提高學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灰度感測器的安裝與使用;

(2)編寫使用邏輯關係進行多個條件判斷的程式。

2、教學難點

條件間的關係進行多個條件判斷的程式。

四、教學準備

娛樂機器人的資料,黑色邊線、白底的空心倒U字形場地,灰度感測器若干個,安裝有機器人程式設計系統、模擬系統的電腦。

五、教學過程

1、匯入

教師:機器人會認識路嗎?機器人會沿著一定的軌跡行走嗎?

學生回答。

教師演示機器人進行時裝表演。讓學生真實感知機器人會認路和按照一定的軌跡行走。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幫助機器人認識路的灰度感測器。

2、學習新課

(1)指導安裝灰度感測器,並進行設定。

教師示範,學生觀察。

學生示範。

全體練習操作方法。

(2)動手實踐:編寫使用邏輯關係進行多個條件判斷的程式。

教師:在機器人行走時,他什麼情況左轉,什麼情況右轉呢?他是如何判斷是否到了終點了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看書,並以小組為單位去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看書,然後小組內交流、操作。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小組演示,並講述如何編寫使用邏輯關係進行多個條件判斷的程式。

其他同學注意吸取別有成功的經驗,教師點評。

3、鞏固練習

已完成上個任務的同學,請完成本課的“試一試”。沒有完成的繼續操作。

成功的同學進行表演,並幫助沒有成功的小組。

4、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總結,並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情況和收穫,完成“評一評”內容。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Caps lock鍵的使用。逐步掌握功能鍵的作用。

教學內容:

Caps lock鍵的使用及鍵盤操作綜合訓練

教學準備:

1、除錯每臺計算機

2、開啟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上節課,我們練習了滑鼠的操作。同學們的學得怎麼樣呢?

生:還可以。

師:那我們這節課來學習一下鍵盤上的功能鍵的使用。好嗎?

生:好。

二、新授

師: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個功能鍵,它是Caps lock鍵。英文26個字母有大小寫之分,Caps lock鍵的作用就是控制鍵入的字母,是大寫還是小寫。

師:我們還是先去問問世紀博士,好嗎?

生:好。(老師啟動光碟,進入世紀博士“Caps lock鍵的使用”。)

師:看完這部影片後,現在,請大家觀察鍵盤,動動手,填一填。

1.Caps lock鍵位於鍵盤( )位置。

2.按一下Caps lock鍵時,指示燈區的Caps lock燈亮時,鍵入字母則為( )字母,再按一下Caps lock鍵,該燈滅,鍵入字母則為( )字母。

三、請跟我練(略)

四、趣味訓練

1.選擇一種打字練習軟體進行訓練。

2.利用配套光碟中的“鍵上行”軟體進行訓練。

五、想一想

1.Caps lock鍵起何作用?請把上課的內容重複一遍。

2.各鍵的指法熟練了嗎?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個綜合活動,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學習,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測和鞏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瞭解有關機器人滅火比賽的知識,瞭解子程式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動手組裝滅火機器人。

(2)學會編寫機器人滅火程式。

3、情感性目標

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精神,使他們共同克服困難和分享成功。

三、教學準備

將本課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下發到學生機上,機器人、滅火裝置、蠟燭、打火機。

四、教學法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組裝機器人和編寫滅火機器人的控制程式。

2、教學難點

理解走迷宮程式流程圖。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1、匯入

教師:發生火災時,消防員叔叔都會奮不顧身地躍身火海救人,但是,這樣的危險性太大了,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種幫助消防員叔叔找到火源,並把把火撲滅的辦法呢?

學生回答。

教師:如果機器人能走入樓房找到火源,並用滅火劑把火撲滅,那該多好啊!其實這些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實現,今天我們就來設計一個機器人,讓它在一個模擬的房間裡完成滅火任務。

2、學習新課

(1)規劃和搭建機器人。

觀看教師演示機器人滅火,瞭解滅火程式流程圖和場地。

永遠迴圈

滅火

檢查火源

走迷宮

教師講解安裝火焰感測器和紅外感測器的方法及步驟,搭建滅火機器人,學生跟著練習。

(2)探測火焰、尋找火焰,編寫迷宮(migong)子程式。

A、看圖思考機器人如何走迷宮的。

前方或45度方向的感測器檢測是否有障礙

左側感測器檢測是否有障礙

前進

向左傳

向左轉

螢幕展示走迷宮流程圖,學生觀看、思考。

B、編寫迷宮(migong)子程式。

教師示範講解,學生觀察。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幫助。

教師:子程式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一段程式,在主程式中可以呼叫它們,這樣可以使程式的結構清晰、合理,同時也便於閱讀和除錯。

(3)確定火焰,進行滅火,編寫滅火(miehou)子程式。

螢幕展示滅火流程圖,思考機器人是怎樣滅火的?

滅火

左<右

前方火焰感測器檢測到火火焰

左>右

向右轉

向左轉

機器人滅火

調整機器人位

置,對準火焰

學生觀察。

教師演示編寫機器人滅火(miehou)子程式,並設定“條件判斷”模組。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幫助。

(4)編寫主程式。

教師講解編制機器人的啟動方式,在主程式中,根據流程圖呼叫剛才編寫的miehou、migong兩個子程式,並將設定好的機器人放入場地中進行測試。

學生編寫主程式,教師指導幫助。

3、鞏固練習

設計組裝一個滅火機器人,嘗試修改測試程式中的引數,和其他小組比賽,看誰天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火源並熄滅。

學生組裝、測試程式引數。

進行比賽,教師表揚鼓勵。

4、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小結,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收穫,在“評一評”裡打上自己的成績。

教後感:

在除錯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問題,對這些問題有些同學會反覆除錯找原因,但有些同學寄希望於教師解決。如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求各組同學互相討論,及時鼓勵和表揚,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機器人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學生在會下載控制程式到機器人中後,就想知道如何自己編制程式來控制機器人了,在本節課中,將進一步熟悉機器人的程式設計環境,學會最簡單控制機器人的操作——前進和後退。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初步學會對簡單的任務進行分析,瞭解“移動”、“延時”和“停止”模組的功能,能看懂程式中流程圖,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會使用“移動”、“延時”和“停止”模組來使機器人前進和後退,理解機器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3、情感性目標

培養學生編寫程式的興趣,在除錯過程中培養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精神;通過給程式新增備註,培養學生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移動”、“延時”和“停止”模組的使用;

(2)認識幾種常見的流程圖符號。

2、教學難點:

(1)認識和了解流程圖符號;

(2)“延時”模組的作用。

四、教學準備:

在學生機器人上安裝機器人模擬軟體。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

教師演示機器人前進和後退。

教師:同學們,你們看清楚了機器人是怎樣運動的嗎?

學生回答。

教師:機器人前進和倒退是靠輪子的轉動進行的,輪子正方向轉動,機器人前進,反之則是倒退。本節課就是學習編寫程式,讓機器人先前進,再後退。

2、學習新課。

(1)設定機器人前進和停止。

教師演示,通過“移動”和“停止”模組,並設定其數值,讓機器人前進。

學生觀察、然後請同學示範。

學生分組練習。

思考:編寫程式時,如果主程式中的某個模組不需要時,怎麼刪除?

學生交流彙報,並演示方法。

(2)設定機器人倒退。

教師演示,拖動“延時”模組至“移動”模組下,並設定倒退時間,再拖入“停止”模組至“延時”模組下,設定停止所有電機,讓機器人停止。

學生觀察、然後請同學示範。

學生分組練習。

3、分層練習、完成任務

完成本課“試一試”內容。

4、小結與延伸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小結,回顧“前進”、“後退”和“停止”的設定方法,檢查自己在各個知識點方面的掌握情況。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寧夏教育自治區教育廳中國小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的,四年級上冊第4單元第1課時《修飾文字》。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格式工具欄”和“格式選單”完成對文字進行字型、字號、顏色等修飾以及對文字進行加粗、傾斜、下劃線效果的設定。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選定文字的基本操作方法,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掌握修飾文字的基本操作方法,並能熟練操作。

2、知道字母B、I、U按鈕所表示的含義。

3、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運用不同方法設定字型格式

難點:

1、取消字型格式的設定

2、掌握操作的熟練程度

五、教法、學法

創設情景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演示法、討論法

資訊科技教學大綱明確提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藉助其他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獲得的。從而表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獲得的方法是學生去發現,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知識的獲得創設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創造。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教學中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讓課堂洋溢著人文氣息。

在學習方法上,本課主要讓學生運用嘗試學習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發現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實際操作、演示等方式逐步完成的,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

六、教學準備

PPT教學課件、凌波多媒體電子教室、“小豬的作業”文件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一片美麗的森林裡住著一群小動物,老山羊呀為這群小動物舉辦了一個電腦培訓班,昨天,他們學習了修飾文字。山羊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份作業。今天老師把小豬和小猴的作業帶給大家看一看,讓大家給他們當一次評委。比較一下,誰做的最好呀?(小猴的),好在哪裡呀?有同學來說一下嗎?(字型、顏色等)

(通過有趣的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設定任務,引導學習。

師:由於小豬上課太貪玩什麼也沒學會,今天就讓小豬和我們一起學習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3

一、國小語文現代化教學現狀

教育現代化,就是利用教育的理論,然後結合現代資訊科技展開教育活動,利用資訊科技對教育過程和內容進行設計、開發、利用和管理,從而實現對教育的優化。現在很多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對文字、資料等一些資訊進行處理,還可以對視訊、音訊等多樣化的資訊進行處理。多媒體將這些資訊結合在一起並進行綜合處理,形成人們想要的樣子。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方法,讓計算機成為了國小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成員,讓傳統老式的教育變得多樣化,使教育的面貌煥然一新。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資訊科技作為現代教育的潮流,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國小語文課堂中來,逐漸代替了以往的傳統教育,展現出了資訊科技的優勢。不少國小教師都會利用課件來為學生授課,這些課件的影象、文字、聲音可以隨意改變,改變成學生喜歡的樣子,向學生展示形式多樣的功能,這些有趣的影象和好聽的音樂以及一些益智類遊戲都可以讓學生學習的時候更加輕鬆愉悅,讓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學習。

二、資訊科技的應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將會對人類的學習和資訊的傳播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這也一定會推動教育形式的改革,這些多媒體就是教學發展的表現,也是展開教學活動的必要手段。這些發展給教育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條件,不論是國小、國中還是更遠的大學,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都將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從而推動教育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採取這種教學方式,並且還建立了關於這方面的理論,利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資訊教育來輔助國小語文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還可以讓學生學到應該掌握的國小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現代化教育中,利用多種教學軟體進行學習,完美地將國小語文和資訊科技結合。

三、資訊科技的特點

資訊科技具有技術性,主要是因為它是現代的科學,非常先進,裡面的功能也非常多,這就要求使用者必須要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並且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資訊科技服務的主體是資訊,它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提高對資訊處理的效率,我們利用最多的也就是資訊科技的這一點,它主要是用於管理和處理資訊的各種技術,主要是利用計算機和一些通訊技術來設計的。比方說現在的人工智慧,它就是將資訊和人類生活特點完美地結合起來,讓資訊處理系統更加的人性化。

四、國小語文教學和資訊科技整合

教育永遠不能脫離一箇中心,那就是要以學科的理論為導向。國小語文學科的多媒體教學設計需要以基礎理論為主導,充分地利用計算機的優勢,發揮設計者的創造性,針對物件的特點來進行設計。教師需要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在多媒體中展示需要學習的重點、難點,以及這節課的核心內容,在最後還需要對此次課進行總結,讓多媒體軟體在教學中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讓國小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國小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內容還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要正確地表達語文學科的知識內容,要體現出教師的教育思想,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反映出教學的層次和策略。同時還要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就是“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讓學生明白他們需要學的,明白學習的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靈活特性,體現出因材施教的原則。

五、資訊科技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如果對一件事沒有興趣,那麼是不會真正用心去做的,學習亦是如此,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那麼就不會用心去學。對於國小生來說,強烈的求知慾是自主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傳統的國小課堂中,教師單一、乏味、一本正經的講解是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所以,教師必須運用一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達成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為了迅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以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需要將資訊科技帶入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計算機形成的畫面可以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思維的衝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材中的一些內容因為受空間或時間的限制,不能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國小生在理解起來有些難度,此時利用多媒體裝置可以讓一些不可能出現的事物以及現象呈現在學生眼前,將抽象的事物變得直觀,將一些靜態的情景轉化成動態的情景,顯示出事物變化以及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給學生提供非常豐富的感知,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也為他們思維的跳躍奠定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國小語文課中,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可以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活潑,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認知感覺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激發到極限。

(二)豐富國小語文課堂資訊科技的作用不僅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它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增強學習效果,豐富語文課堂。國小生因為閱歷少的原因,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一些生動形象的事物和內容更加感興趣,這就是為什麼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因為動畫片都非常直觀,而抽象思維只有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才可以形成。教材中有很多描寫山水的古詩,但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來學習,學生感受不到這些文字所刻畫的場景,這時就需要利用資訊科技、多媒體來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影象資訊,讓學生看見詩中描述的場景,也為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再結合課堂的朗讀,就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然後共同解決。運用資訊科技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的環境,結合探討的形式,根據不同的學生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有利於發揮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長,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途徑。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在現代教學中,資訊科技是一種學習工具,也特別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學生可以利用資訊科技獲取資訊,然後結合自己的問題,自主探究,最終解決問題,提升自我能力。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將學科知識、生活常識結合起來,在將課外和課內的知識聯絡起來,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到問題的最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還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提升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利用可以是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提前想好自己的問題,然後教師指導學生在多媒體上學習,及時指導學生對資訊進行篩選、處理。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完全被教師調動起來,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培養他們獲取資訊的能力。

六、建立網路交流平臺,實現家長與教師同步

在現代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訊科技平臺賬號,在平臺上面交流資訊。在我看來,這個方法在國小教育上面也可以運用,教師可以建立一個資訊科技交流平臺,讓學生家長加入進來,然後讓家長可以隨時瞭解到學生的學習資訊。運用資訊科技可以更好地吸引家長參與進來,家長可以通過螢幕看見自己的孩子,瞭解班上組織的活動,體驗到國小課堂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將課堂上教給學生的內容展示給家長看,拉近家長與課堂的距離。這種方式,可以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對孩子更加關心。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對孩子進行表揚和批評,優點要加大鼓勵力度,不好的習慣要將它扼止在萌芽中。在網站上開設家長論壇,給家長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方便家長就教師的一些教育方法進行討論,家長也可以對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評價,提出建議。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資訊如此發達,教育中我們不能把學生家長置於課堂之外,而我們就是橋樑,連通學生和家長的心,構建起一個溝通的渠道。在這樣的平臺上面,學生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課下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的方法。當然,在現在的國小語文課堂中,運用資訊科技手段不是將大量的資訊灌輸進學生的頭腦中,而是要根據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量來逐漸教授,真正的教育不在於量的多少,我們關注的是質,所以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一節課的量一定要有一定的把握,要做到適度適量。

七、結語

國小語文教學和資訊科技的整合,為我們的國小語文教育帶來了新的教育變革,課堂不再是以往的死板、單一,而是新穎、多樣。資訊科技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它也有弊端,現在的學生不少都戴眼鏡,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長期注視電子螢幕的原因。所以,我們將教學和資訊科技相結合的同時也要關心學生的健康問題,要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學會啟動“畫圖”軟體

·熟悉“畫圖”視窗的組成

·能夠畫簡單的畫

·掌握儲存檔案的基本操作

教學內容

·“畫圖”視窗的組成

·工具箱上的“直線”、“矩形”、“圓角矩形”、“橢圓”、“鉛筆”、“橡皮”、“用顏色填充”工具的應用

·顏料盒顏色的選取和應用

·儲存圖畫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工具箱中工具的認識和顏料盒顏色的選取

難點:工具箱中工具的選擇和使用

教學準備

準備一張待填色的圖片檔案,並將該待填色的bmp檔案拷貝到學生機。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是學生已掌握了計算機基本操作方法,如認識視窗組成、鍵盤、指法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的但學生感興趣的學習任務。教材按“啟動‘畫圖’”→“認識‘畫圖’視窗”→“應用工具箱畫圖”→“儲存圖畫”→“修改圖畫”→“關閉‘畫圖’”的順序組織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且過程中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學習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應用技巧,有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本課教學內容較多,學生之間有差距,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的不同,會對教學效果有影響,建議以小任務驅動為主,並考慮適當的同桌互幫教學。

教學方法和手段

綜合運用自主探究發現和實踐練習的方法,讓學生熟悉“畫圖”的視窗和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時多鼓勵學生創作,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上一單元,我們認識了計算機,也掌握了使用計算機時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滑鼠和鍵盤操作;我們還知道了利用計算機可以輔助我們學習,可以聽音樂看電影。接下來的單元,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計算機“畫畫”。

(出示一些學生的畫圖作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新授:啟動“畫圖”軟體

師:“畫圖”軟體在“程式”的“附件”裡面,同學們能不能自己開啟畫圖軟體呢?比一比,誰的動作最快。

(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開始──程式──附件──畫圖)

三、認識“畫圖”視窗

師(出示“我的電腦”視窗的結構示意圖):與“我的電腦”視窗比較,“畫圖”軟體視窗有哪些組成部分?

(引導學生認識“畫圖”視窗的標題欄、選單欄、工具箱、型別框、工作區、顏料盒、狀態列)

(1)畫圖區

師:把視窗最大化,我們會發現,視窗中有一大塊空白區域,這就是用來畫畫的地方,我們把它叫做“工作區”。請同學們把滑鼠指標移到工作區的白色畫布上,看看指標有什麼變化?把指標移到畫布右下角的小黑點上,指標又有什麼變化?如果指標移動到畫布右側中間的小黑點呢?指標發生變化的時候,拖動滑鼠,看看會發生什麼?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讓舉手的學生回答,並總結三個控制畫布大小的控制點的操作技巧)

(2)工具箱

師:畫畫需要很多工具,在畫布的左邊有一個工具箱,裡面有16種繪圖工具。大家把滑鼠移動到其中任何一個工具的按鈕上,並且稍加停留,你會發現什麼?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提醒學生同時注意觀察狀態列上的變化。)

(教師讓舉手的學生依次指明工具名稱;然後出示一張工具箱圖片,隨機挑選工具,以“開火車”方式讓學生指出工具的名字。)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5

一、教學內容

《製作課程表》一課是根據省編國小資訊科技第二冊下冊第九課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改編而成的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通過在Word中製作課程表,讓學生掌握簡單表格的製作方法。這一課是根據《綱要》提出的“掌握在文書處理軟體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並能根據需求進行編輯”的要求編排的。教材共分為六個知識點:插入表格、合併單元格、新增斜線、在單元格中輸入內容、調整列寬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個部分。(後兩部分在第二課時進行)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認識了Word軟體,學會了在Word中輸入、修改文字和修飾文章以及圖片藝術字的插入,對Word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本課從實際出發,從製作課程表開始,對Word中表格相關的知識進行闡述,為以後進一步學習、熟練掌握Word軟體打下基礎。本課教材強調的不僅僅是製作課程表知識點本身,更強調知識的遷移及對知識整合創造的能力。

三、教學理念與設計思路

利用網路教室的優勢,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探索、學以致用的習慣。

本課教學,先創設情境,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優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向學生出示不同種類的表格,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從而認識表格的基本組成部分:行、列、單元格;然後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探究、嘗試製作本班的課程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再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促使全體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最後,通過自我評價、課堂延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表格行、列、單元格的概念

(2)學會製作簡單的課程表。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學會製作課程表,並讓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能夠舉一反三,熟練掌握表格的編輯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用資訊科技知識服務於日常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

(2)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激發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

4、行為與創新:

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動腦、敢於探索、善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格的插入與簡單的編輯。

難點:合理的調整表格的行、列和單元格。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準備:

PPT課件:顯示一些常見的表格,表格的單元格、行、列的概念的概述,本課知識點。

網路教室環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導語:星期天,小明去外公家做客。根據外公的要求,小明要介紹自己每天在學校的學習課程。為此,小明準備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料(幻燈片出示:一份是課程表,一份是文字敘述)。請比較一下,小明的外公更喜歡看哪一份資料?

2、引導討論:課程表有什麼優點?

(運用表格來查詢資訊,方便快捷,簡單明瞭)。

3、揭示課題

師:這張課程表可是小明的得意之作,因為他剛剛掌握了一項本領,運用電腦製作表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製作課程表》

(二)、觀察交流、認識表格

1、觀察表格

師:我們以課程表為例,學習用Word 20xx製作簡單的表格。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表格,請你們仔細觀察,看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幻燈片展示不同表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瞭解他們的基本組成部分)

2、教師演示並講解概念:表格的行、列、單元格。

3、出示一個課程表,讓學生數一數是幾行幾列。

(三)、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佈置任務,明確要求。

師:小明的這張電子課程表,製作起來也並不難。相信通過你們的努力,大家也可以順利地製作出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5-37,然後動手操作,在Word中試著製作出我們班的電子課程表。

2、學生開始閱讀教材,嘗試製作課程表。

(四)、小組合作、集體交流

1、小組交流,相互協作。

提出要求:兩人一小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完善自己製作的課程表。

2、彙報交流,突破重難點。

師:在剛才製作課程表的過程中,你已經學會了哪些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展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幻燈片,重點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

(1)插入表格的方法:(挑學生完成)

a、你是如何在Word文件中插入表格?

b、學生利用電子網路教學系統演示:製作一張7行6列的表格。

C、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插入表格的方法?

(常用的三種方法:自動錶格按鈕插入、表格選單插入、手動繪製)

d、教師小結:根據不同的表格選擇合適的插入方法。

(2)合併單元格:

a、合併單元格時,首先要做什麼?(選定需要合併的單元格)

b、還可以用什麼其它的方法合併單元格的。

C、學生演示不同的合併單元格的方法。

(3)新增斜線:

指導學生演示:單擊“繪製表格”按鈕,在第一單元格中從左上角向右下角畫一斜線。

(4)輸入文字

a、提問:如何在單元格中進行文字調整?

b、學生演示交流。

(5)調整行列:

a、交流彙報:如何調整行高和列寬

b、學生演示。

3、根據以上交流,補充修改,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製作的電子課程表。

(五)、有效評價,提高認識

(六)、拓展總結

1、教師進行課堂學習總結。

2、拓展延伸:

備課與教學改進過程:

為了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師生互動,我在課前多次除錯了電子教室軟體,利用極域電子教室的學生演示和廣播教學更好地把知識點突出來,並製作了簡單實用的課件。(因為目前使用的極域電子教室V20xx是我在網上下的,還存在著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作課前我在五年級的一個班進行了試講,主要是測試電子教室軟體的執行情況,並對課件進行了多次修改和教學環節的調整,力求精講多練,給學生更多的動手空間。從選課內容來說,我結合實際,把原來教材內容中的製作環保宣傳表改為教授學生非常熟悉的課程表,為的是更貼近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