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62K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很慶幸教育局為我們提供了這次教育資訊科技培訓學習的機會。使我終身受益,視訊中老師的精彩講解,學員間的集體討論,使我對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將促使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1、提高了資訊科技的素養。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直觀形象,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教學流程圖讓教學過程更加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推進教育資訊化、促進教育改革和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對於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3、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4、本次培訓採用網路學習、小組合作的形式,時間空間靈活,給人輕鬆自由的選擇學習時間帶來了方便,特別適合邊工作邊學習的人。通過線上討論的方式進行,這一點也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線上討論中,不但解決了老師佈置任務,而且解決了平時教學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小組的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最後經過小組互評,共同完成這次培訓,小組成員也可以在全班討論區發表個人意見,這樣提高了小組成員的參與度。

5、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從計算機基礎操作,如文件編輯,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教學設計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開始培訓,並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6、矯正了觀念的偏頗。以前一提到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就把它同資訊科技培訓等同起來,經過這次培訓明白了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總之,這次培訓學習到許多電腦操作方面的新知識,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心,通過這次培訓,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在計算機領域有更大的突破。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2

今年5月29日至6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湖南省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訓專案——“國培計劃”資訊科技培訓。其培訓的模式新穎,充分發揮了資訊科技教育的作用,使50名教師享受到優質的學科培訓資源,增強了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意識,學到了不少的應用技術。在本次資訊科技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學員手冊》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轉變的觀念,素養的提高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國小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科技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訊,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裡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國小的資訊科技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把資訊科技應用於各科教學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只有一間,給正常的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國小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科技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理論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

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理論知識系統化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3

通過暑假這段時間的網上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地掌握了有關現代資訊科技的知識,提高了認識。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資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培訓中我充分認識現代資訊科技的這種巨大的作用,作為一名教師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於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學習和掌握現代資訊科技,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資訊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傳統的各種技術手段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有其侷限性和使用範圍。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師必須掌握新的技能,學習新的技術,也是國小教師這一專業的特徵。比如,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課程開發與整合的能力,將資訊科技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新課程的特點與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這些新技術,新方法,尤其是資訊科技,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直通車。因此,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新教材,新課程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之一。目前,通過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訓,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服務於教學,充分顯示了它的優勢。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表、錄音、錄影、動畫等功能於一體、圖文並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確是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益。

通過這個暑假的培訓,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4

在我們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資訊科技,是資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青年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重慶市20xx年農村國小資訊科技教師專項培訓給我帶來了一次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1、通過培訓,聆聽了李院長關於《基礎教育熱點和發展趨勢當前教育中的幾個問題》,瞭解了《國小國小技術課該怎麼上》,更是懂得了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只為追尋幸福》,明白了《教師的專業寫作》與《課堂教學與設計》及其課件的製作,學會了在《新課程背景下國小資訊科技說課、聽課、評課。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缺陷。

2、通過培訓使我收穫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未來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為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中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特別是董老師的個人專業成長更是一下打開了我心結"做自己的事,認清方向,執著努力,不至於在過程中丟失""人一怒就變成豬"讓我平息了內心的煩悶。

3、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

4、每天在探索的時候,每一點進步,每完成一個作業,甚至每下載一幅圖片,一段文字,都是為今後完成作業作準備。一旦當我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變化,再加上採用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技術,學生的負擔就會有所減輕,學習的興趣也會真正萌發。

培訓後在工作中的打算

1、把我受到的培訓,回到校後與其他學科教師分享這次教育培訓的成果。

2、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通過培訓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要儘快團結行動起來,利用現在教育技術和國際互連網,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5

資訊科技學科有別於其它學科,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作為計算機教師,自身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師將學生帶領到哪一個知識層次,取決於教師的自身素質。因此,資訊科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應具有先進的資訊科技的教學理念、熟練的資訊科技教學技能以及資訊科技的教學研究能力。

一、應具有先進的資訊科技教學理念

資訊科技知識、技能、資訊裝置等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資訊科技教師若思想保守、教學形式單一,不與時俱進,不跟蹤資訊科技發展趨勢,就很難將資訊科技課上得生動活潑,更談不上去吸引學生,因此資訊科技教師一定要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資訊科技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時時關注計算機的發展動態,通過閱讀計算機雜誌、報紙、自學、進修、進行網路交流等方式來拿握新的計算機知識,在專業方面不斷給自己“充電”。

二、應具有熟練的資訊科技教學技能。

為了使學生產生並保持學習興趣,教師應熟記資訊科技教學內容,使教學達到預定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具備教學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在此基礎之上具備熟練高超的匯入、講授、提問、組織教學、控制教學及媒體應用等教學技能。作為資訊科技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結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媒體應用等進行精心安排,儘可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應具有資訊科技的教學研究能力

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過程中,資訊科技教師應不斷地給予學生指導,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從而改進教學效果,使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這就要求資訊科技教師具有教學設計能力,針對教學進度進行評價,不斷反思,改進教學,不斷總結經驗,與其他教師交流心得體會,以達到“納百川而成大海”之功效。

資訊科技教育是一片廣闊的天地,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通過教師的辛勤耕耘和學生的不懈努力,使學生真正願學、能學、學好。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6

通過學習深深地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發展深刻地影響了整個世界,也深刻地影響了各學科教學世界,也深深地影響著各學科學科的教與學。

資訊科技平臺可以使各學科變得更加現實,使各學科模型思想發展到了空前的水平。在現代資訊科技平臺的支援下,很多的原來只能在抽象世界裡的課程實驗變成現實;可對抽象的各學科的概念、過程進行了模擬;再難的計算、再複雜的過程,只要給出演算法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了解決;複雜多變的教學系,利用計算機可以實現化靜為動地揭示學科圖形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藉助現代資訊科技平臺,可使得各學科知識的發現過程更容易呈現;蘊含在各學科知識裡的教學思想更容易表達;教學方法更容易實現;各學科與現實的聯絡更加密切。利用資訊科技平臺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各學科學習環境,操作、觀察、試驗、猜想、發現等過程變得具體而清晰,嘗試錯誤的成分減少,教學思維指向性的增強,教學推理邏輯基礎更加穩固,教學思考更有程式性,這就能極大地增加了學生通過自主的積極的學習思維而成功建構教學概念及其體系,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並使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現實。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7

最近教育部頒佈的新課標牽動著我們所有教師的心,尤其是資訊科技學科改動最大,學科的名字由資訊科技變為資訊科技。今天觀看了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課標研製組的組長熊璋教授及核心專家組成員對於新課標的解讀,理解了為什麼把資訊科技改為資訊科技,資訊科技以知識導向為主,講操作、講程式設計。資訊科技以素養導向為主,著重於資訊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強調資訊社會責任。課程價值方面,學生會操作幾種機器、會編寫小程式、會使用幾種軟體,這些都在不斷的淘汰、變化和更新,光學會幾種操作並不能適應和勝任社會的發展去做創造性的工作,資訊科技的課程價值在於育人,關注學生的認知力、理解力和學習態度,訓練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舉一反三,適應力、勝任力和創造力能有所提升。

教師要弄明白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的資訊科技課偏重於技術操作,而技術導向撐不起素質教育,要把教學的重點從教學生技術轉移到如何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要建立素養導向的學習目標:專案學習的主題具有引領性;學習任務的佈置在有趣性的同時具有挑戰性;設計持續性學習評價,評價的方案和標準很重要;要善於發現和利用身邊的資源構建數字化、開放性學習環境;不斷在教學中進行總結,進行反思並改進。

課標的改革在大層面上是很好的,培養青少年數字素養,服務國家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但具體實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教師要改變之前固有的教學模式,側重於專案教學,要更加註重學生素養的提高。國中的主要內容是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智慧社會、跨學科主體互聯智慧設計,教材是否統一,教材上的案例是否能夠具有代表性,在讓學生感興趣的同時完成相應的任務。教師在面對這樣全新的課程時,要經過不斷的學習、培訓和鑽研,要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精神,全力譜寫資訊科技教育的新篇章。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8

在資訊科技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已經十幾年了,作為一位和資訊科技課程同步成長起來的資訊科技教師,我目睹了這十幾年來,資訊科技這門課的發展並逐步走上正軌,心裡感到無比的欣喜和自豪。

今天領導安排我坐在這兒做經驗介紹,內心感到非常慚愧,因為無論理論方面還是實際教學經驗,需要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今天我只是結合十多年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經歷,和一些零散的個人看法和心得,來向大家彙報交流,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更是學生獲取知識做人求真的主戰場。對於課堂教學模式我們要好好進行研究,如何減少教師的多餘灌輸性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合作性學習,完善課堂教學,創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新課程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學過程必須是師生雙方平等、積極、探索的互動過程;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我校的資訊科技教學在上級教研部門,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框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狀態,如參與程度、交往環境、思維狀態、情緒反映、生成狀態等評價的形式有語言表述、文字表達等;評價過程又有過程和終結兩種。評價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外部學習動機的激勵評價,而是細心地、耐心地觀察、發現、賞識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堅持不懈的鼓勵學生進步,不斷地為學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加油,在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激發上下功夫。評價要做到:一是評價要適時。有時一句適時的輕聲激勵,可以幫助學生戰勝困難,嘗試到勝利的歡樂;二是評價要客觀,避免使用言過其實的語言,應具有啟發性和鼓勵性;三是不能打壓、責備、挖苦、簡單行事。

在我們聽課時,時常覺得我們的教學正在被一種形式化的東西扭曲著。時不時聽到有節奏的“啪、啪、啪”鼓掌聲和“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的讚揚聲,一節課,往往掌聲不斷,贊聲不絕。剛開始,覺得很新鮮,時間長了,令人生厭。看看學生,被表揚者,無動於衷,有時覺得表揚來得實在太容易,有時感到莫名其妙;讚美的同學有口無心,鼓掌也隨心所欲。得到的小獎品不珍惜隨處亂扔。這樣的獎品太廉價。

不錯,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對學生一味的盲目肯定,不嚴格要求,姑息遷就,甚至迴避缺點,迴避問題,使學生形成不恰當的自我評價。造成學生的是非觀念模糊。降低和歪曲了事實的標準性,使被評價者獲取錯誤資訊,同時也混淆了其他學生的視聽。

恰當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適時的評價可以給學生合作學習加溫;恰到好處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探究學習走得更遠,走向更高。所以,評價到位、適時、恰當,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課上學生各抒己見,加上教師精當的評點,就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就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適當地,評,才是認真地,學,的先機。化。在新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我們一直進行著,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研究,在這方面應該說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成果展示都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和規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我們現在的課堂上,從學生針對導學案進行提前自學到在課堂上針對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再到針對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小組集體合作探究,直至獲得成果進行有序展示,這些都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規範,作為教師,我們在這一環節所要研究的是怎樣採取更有效的、更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課堂教學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學堂,並儘量縮小兩極分化,使每個學生都優收穫這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重點。

我們南學,洋思,,北學,杜郎口,, 人們幾乎都都談,講,色變,教學不能走極端,要從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好好研究“講”,正確把握“講”的作用。葉聖陶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 由此可見,葉老並不是一概的反對老師講,相反,倒主張“精要的講”,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的講。新課程需要老師怎樣“講”呢?首先我們要將功夫放在對教材和學生的研究上,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講”、“講什麼”和“怎麼講”這三個問題。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熟練技巧,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的精要的“點”,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儘可能自己去探索。把課堂講解變為課堂點撥,是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重要標誌。教師不再獨佔課堂,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只是對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能力點、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指點。縮短了教師的講話時間,這便要求教師的,點,要做到,六要,:①要少 ②要精 ③要適時 ④要到位 ⑤要有激勵性 ⑥要有指導性。

不能當講的不講,該挖掘體會的沒有挖掘體會,該掌握的沒有掌握,這樣的教學勢必缺少深度和廣度,缺少課堂教學應有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 ,講,自然是課堂上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的講解和反饋。這裡的講解應做到,在形式上:①有始有終,②聲蓋全堂;在內容上:①少講過程,多講方法 ②少講這麼做,多講為什麼這麼做? ③少講題面,多講寓意、引深、變式等。努力提高學生講的時效性。防止形式主義,浪費時間。

新模式下的教學原則:

1、壓縮教師講課時間、變講課為點撥的原則。

2、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變聽為講的原則。

3、立即落實、反覆落實的原則。

4、科學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原則。

5、學習形式科學、多樣、有效原則

新模式課堂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預備知識回憶、明確任務等

2、任務引導,自主、合作、展示、點撥等形式學習新知識。

3、練習、學生講解、教師點撥等形式跟蹤落實。

4、鞏固檢測、師生總結

當然,我校的,以評導學,以點導講,的課堂教學模式,關鍵還是在以教師的評價、教師的點撥下的學生充分展示和自主學習。教師這種,導,的作用特別是在國中階段是課堂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

在教學中,我們針對每種課型總結提出具體的教學流程:

新授課教學流程:創設情景,明確任務,任務引導,激趣引思,學情反饋,展示交流,點撥提升,鞏固檢測,課堂總結

複習課課堂教學流程:知識梳理,精講點撥,測評達標,質疑反饋

作品講評課教學流程:作品展示,小組討論,師生點評,完善改進,鑑賞總結

二、分層次教學

早在2500年前我們的先聖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層次教學,是依據素質教育的需求,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學生差異,改變大一統的教學模式,是實施因材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促進全體學生髮展的有效措施。

我們龍源學校學生的來源遍佈全市的城區和各個鄉鎮,接近90%的學生來自農村,我們一位副校長曾笑稱我們學校是,建在城裡的農村學校,,學生家庭文化、生活閱歷、知識水平尤其是計算機技術掌握的程度千差萬別,並且每學期伊始在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來自全市各個地方的不少新生加入,其中有一些新生來自於硬體設施相對落後的山區鄉鎮,導致他們的資訊科技知識水平相對較弱,這樣就會出現一個班級裡面既存在著能做動畫、程式設計的電腦高手,也存在著連鍵盤指法、滑鼠使用都成問題的困難學生。

在教學中要讓每位學生進行積極地自主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溶入課堂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及其意義,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不同進行合理分組,分層教學

(一)深入瞭解,科學分組

針對我校的實際,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瞭解學生具體差異情況,以便進行合理的合作小組劃分,我在開學第一節課發了一份調查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如:在調查表中設計下列問題:

1.你在原學校是否開設過資訊科技課程?都學過哪些知識?

2、你家裡是否有電腦?

3、你是否覺得資訊科技課應該講解一些課本之外的知識?

4、在以前是否接觸過課本知識內容以外的計算機知識?

5、除了以前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你還掌握哪些知識?

6、你以前參加過資訊學奧競賽、機器人大賽、電腦繪畫之類的活動嗎? 另外還可以通過個別談話,調查班主任等方法把學生的底子摸清楚,然後根據學生基礎及愛好進行動態編組,首先把學生按照通常方法分組,把那些計算機技術掌握的程度較高的學生分到8個小組去擔任學習小組長,同時他們共同成立小組組成奧賽組、電腦繪畫組和機器人組。

(二)細化任務,分層教學

從資訊科技教學目的出發,針對每一節課的教學要求,設計一項學生的作業,作為學生自我學習並完成的任務。這是目前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訓練與接受資訊,形成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如:學習,認識Windows及附件,的那一課,設計一個自己完成的圖畫作品的任務;學習文字輸入和Windows"寫字板"時,設計寫作自我簡介的文章的任務等等。

針對學生知識、技能水平的差異,採用分層次教學。對每組組員(大多數的學生)的教學任務提出基本的要求;對每組的學習組長(技能水平高的少數學生)的教學任務提出較高的要求。例如:在學習《文書處理》部分內容時,普通層次的大多數學生只要掌握一般文書處理就可以了,但可以讓高層次的學生利用WORD 20xx自主創作一份電子板報,主題自擬,內容要求健康、積極向上。

(三)互助交流,合作探究

每組知識水平相對接近的同學在層次較高學生的帶領下,採用相互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作業任務,讓有不同特長的學生相互配搭,互相幫助,彼此模仿、示範,分享學習成果,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同時,教師也要照顧到高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要設計多個高層次的知識目標讓其來完成。

例如,在幻燈片製作中利用超級連結做古詩集,我讓各小組自由製作,然後課後在她們的相互合作中每位同學把古詩集上傳到了教師機,來集中對比反饋,展開競賽,這樣,他們有的組製作李白詩集、有的組製作杜甫詩集……忙得不亦樂乎,各個小組,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鍊。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使每一個小組都有互相學習的榜樣,課堂學習氛圍既活躍又充滿競爭性。結果形成了全班比,小組比的熱鬧景象。

再如:對於Word文書處理部分的學習,在設計好自己動手製作"板報"的作業任務之後。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分組時一是要求自願,這樣可以保證協作的效果好;另一方面要求不同水平的組儘量搭配協作,這樣可以促進能力較差學生的進步。)。

在此階段,教師主要做好引導工作,把握好任務的內容、進度和方向,學生通過小組協同合作完成任務。同時,教師應儘量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尤其是那些原來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好適時的鼓勵,激發其興趣,提高水平。

(四)全員參與,體驗成功。

學生在小組內探索、交流、達成共識後,接下來由各組彙報學習的結果,教師可對學生的方案提出適當的建議。教師也可以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把完成的各種作品上傳到教師伺服器中。學生通過學生機的瀏覽器或者電子教室進行集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親歷過程,體驗成功。

三、多元化評價

(今天談的評價,僅僅是指在課堂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 課堂評價是制約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新型的課堂需要我們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改變過去單一的評價模式。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題,從學生的參與面、活動狀態、活動形式、達標程度等內容入手,制定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應是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並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

針對每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應制訂出適合每節課的評價方案。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9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樣匆匆。首先感謝進修學校給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讓我們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跟進新時代的步伐。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

時間短暫,收穫頗豐。培訓中,鄭旭兵老師“電子調查問卷”為我們今後科研提供了方便;樊繼承老師的幽默讓我們對“微課”有了更深一層次的區分與理解;趙老師的“CS7·1錄播軟體”讓我們不再對錄製心生恐懼……幾位老師資訊科技運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形象,使我比較全面地學習了有關創新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瞭解和學習了有關“翻轉課堂”、“微視訊”、“可汗學院”“白板教學”等一些世界頂級的教育模式,以及國內對這種教育模式的嘗試應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真的是開闊了我的眼界,使我進一步對一線的教學改革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以前往往只侷限於一根粉筆、一本書的教育模式,已經遠遠不適用於今天的教學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二、通過培訓,夯實了專業知識基礎。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現在,我所在學校都普及了班班通,為農村偏遠學校實現資訊化教學奠定了堅實的硬體基礎。社會已進入資訊化技術變革高速時段,網路已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各方面,許多學生都已可以熟練“玩”電腦。

1、電子白板助課堂

當電子白板教學深入課堂後,由於沒有認真、系統地學習,在電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圖示或者說明上說的基本功能去亂摸索,浪費了許多時間,掌握的功能卻少之又少,只有許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對目前學校班班通裝置中的投影式電子白板及教學點電子白板功能技能上了一個大臺階:(1)利用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可以省去許多傳統的教學工具,如粉筆、刻度尺、三角板,圓規、掛圖、電視(DVD)等。(2)恰當地選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2、深入掌握“CS7·1”課件製作技巧

通過兩天學習“CS7·1”,使我對“CS7·1”的動畫製作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老師從淺入深,從基本的概念理解開始,以例項入手,給我印象深刻的知識點是音樂的播放與停止、遮罩層的使用、動畫製作等技巧。這些技巧的應用,將大大提高我今後製作課件的水平及效率,學就能用。

3、認識了新的課程——微課

在一天老師的講解下,我初步認識了“微課”這一門新的課程。他們指出“微課”是指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通過學習,本人從別人的身上學習到一些有關微課設計的知識。一節微課能否設計得好、教學效果佳,知識點的選擇和分析處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我首先慎重選擇知識點,並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通過這兩週的學習,我深深感知到了資訊科技知識的貧乏。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在此期間,我不再眼羨別人製作的ppt課件有多美,不再疑惑不同音樂該如何合成,不再覺得視訊擷取是那樣複雜繁瑣……反而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作息技術手段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0

11月14日-18日,我有幸參加了市北區赴上海的“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四天的時間先後聆聽了胡東芳、陳向東、梅劍等多名專家與教授的精彩講座,參觀了上海市盧灣二中心國小和進才實驗中學,觀摩了老師運用白班手段的優秀課堂教學。來去匆匆感慨良多。

一、本次學習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胡東芳教授在講座中提到了教師反思與課堂教學品味的提升,以自己的講座為例生動的體現出教學要努力達到目標——淺顯化、趣味化和生活化。沒有枯燥的理論講解,四個生活的案例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對比出中外教育的理念的差距,我們的教學定位不能只是書本知識的傳遞,是學生一讀便知,不讀不知的知識,要了解研究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基於教材又超越教材。正如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胡教授進一步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講座分別從教師反思是什麼,為什麼,反思什麼,如何做,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並給予指導,使我們受訓老師強化了自己反思成長的願望,明確了提高教學層次和品味的方法和途徑。

二、提升資訊科技應用理念

在四天的專家講座中,都提到了有關資訊科技教學的應用問題。陳向東教授告訴我們,現代學習環境已遠遠超躍了傳統的課堂,課堂中的新技術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熱點。我們面臨的變革,是學生也是共同體成員,存在著不同型別的學習方式,學習可以發生在校園的任何場所,學習空間需要聚集不同的成員,學校要為不同型別的學習提供條件,學習空間儘可能支援不同型別的學習。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立足實踐,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選擇新的工具,具有評價意識,不斷創新的應用。

而梅劍教授的PPT課堂演示,從細微處見真功,就我們一線教師普遍用到的PPT課件的設計,從專業研究的角度,詳細分析了視覺4元素——文字、圖片、圖表、背景的設計原則,對教育物件的影響等,提升了我們的理論深度和水準,以更好的應用於輔助教學。

三、實地參觀感受現代化資訊科技

這次的培訓參觀了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二中心國小和進才實驗中學。

讓我們一行人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學校中的硬體設施的配備,更在於老師們運用白板輔助教學的嫻熟。在一節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運用白板的強大功能進行溝通和交流,重點內容加以突出強調,學生的不同思路可以隨意展示與修改,教與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來自現場的白板效果的震撼,更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現代化氛圍,折服於整個學校從領導老師到學生銳意進取的精神。

在這次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中,我受益匪淺,在深受啟示的同時,也有所反思,深感我目前急需提高自身各方面素養。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如何發揮資訊科技的輔助作用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煥發新的光彩,值得我深思與感悟。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腳踏實地的研究學習新的資訊科技,為我所用,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的層次和品位。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1

xx年1月11日至1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培計劃”的培訓。我們來到了京津走廊上這顆明珠廊坊。雖然學習是艱苦的,但是我快樂著,充實著,在這裡,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和同行們的高見,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努力用新知識來提高自己。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有了質的飛躍。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培訓學習非常必要。

整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專家們的解惑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和急需的領域,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可以說是“人心所向”。

二、知識更新非常必要。

我們作為資訊科技教師,資訊科技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那我們的知識更新也要與它合拍,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通過這次學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基本功還和同行們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後,自己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學習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技術過硬的人,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努力。

三、理念的更新更重要。

我們教學中如果沒有先進的理念跟上,我們就很難找到先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就無法打造高效課堂。在這交培訓中,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自己在過去時候,我一直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主角,沒有真正的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這次學習,我一定要做學生的引領者和指導者。

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做好後續研修,在實踐、學習中不斷進步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2

最近學校組織了有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2.0的考核,目的是想通過這次考核,使老師們能適應現代技術的急速發展,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來提升教學效果。

在我參加的數學組考核中每一位老師都表現的十分優秀,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手段製作適合自己授課的課件,都非常值得我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最重要策略之一。盧老師在以《觀察物體》這一課,通過盲人摸象故事進行匯入,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由於選課特點,課件的中間多利用引導性問題進行新知的學習;最後通過在一體機螢幕上動手操作進行練習鞏固。整堂課都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盧老師事先通過錄屏軟體將自己尋找素材、後期加工的全過程進行錄製、剪輯,並在考核現場展示,完美展示應用技術工具的熟練程度。

可我覺得盧老師最吸引我的是她所展示的專業素養。她說課時語速適當,語調輕重緩急恰如其分,在內容上思路清晰、邏輯明確、重點突出。並且盧老師的這節課體現了資訊科技對本節課重難點突破及教學目標達成起到關鍵輔助作用,沒有為了展示而展示,這也是本次考核的目的。

就像吳主任和桑主任強調,有時候“多多益善”並不一定合適。是的,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以生為本,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活動,擯除過多的學習形式,讓資訊科技真正服務與課堂,將整堂課聚焦到教學重難點上。任何外物的出現都不能喧賓奪主,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及效率。

自接觸資訊科技我一直在摸索實踐,如何將息技術更好的'應用於課堂教學中,本次培訓以及考核使我獲益匪淺。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3

伴隨著4月溫柔的海風,我們來到了海口市二十五國小,參加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舉辦的,全國資訊科技與教學深度融合應用培訓會。隨著教育改革程序的深入和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科技與教學的融合也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也在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術。此次有幸參加資訊科技與教學深度融合應用培訓會,使我收穫頗多。

一、資訊科技與教學的融合關鍵在於建立“學習路網”

來自東北師範大學的鐘紹春教授為學員做了《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與學創新》專題講座,鍾教授談到了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仍存在的幾個問題:在應用方向與範圍方面,大多數應用集中在課堂教學,在課堂互動教學、課後個性化學習、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等方面,有一定的應用,但比例較低。在資訊科技與教學融合方法與層次方面,多數是快速呈現知識和獲得資訊,主要是PPT、資源包等形式,以文字、圖片和音視訊資源為主,層次相對粗淺。在教師準備課件和相關資源方面,獲得資源的方式主要是網上搜索,絕大部分課件是簡單的資源拼湊,即便是有一些質量較好的課件資源,也很難與教師的實際需要完全吻合。

而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就是構建學習路網,學習路網可以為解決教育瓶頸問題提供全方位支援,它是一種構建起讓學生認同並主動學習,按照需要並找到適合的方式學習,得到最適合的教師幫助並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完成學習活動,全面培養學生創新與合作、認知與系統思維,學科關鍵問題解決與職業能力,以及多元智慧的新教育體系。學習路網不只關注課上知識的生成,更關注課下對學生學習的監控和個性化指導。比如:對於理科來說,大多數疑難知識是自然現象、規律的總結,以文字、公式、圖表等方式呈現在書本上,通過書本理解知識是非常困難的,簡單的多媒體方式往往效果不理想,這時教師需要改變知識的呈現形態,比如:虛擬模擬、虛擬現實等。同時更重的是要建立教與學全過程監測、調控和個性化的支撐體系,利用大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最終形成學習路網,達到實時監測學生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為學生個性化學習和教師調控教學安排提供依據;能夠根據學生情況,定製學習流程,引導、指導、組織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形成創新及系統思維能力,實現優質教師實時服務於所有學生的目的。

二、資訊科技工具的使用要做到適時、適度、適當

在培訓會上,來自合肥市素質教育中心的凌英渡主任為學員做了《聚焦課堂有效融合》的報告,用一個個詳實的案例為我們講解了資訊科技工具的使用怎樣做到適時、適度、適當。目前來說,教師在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活動多數只是在使用資訊化工具,有的教師甚至是為了用而用,但深度融合不僅要求教師會使用技術那麼簡單,需要教師把技術轉換成教學能力,並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併成為常態。在設計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找準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融合點,使其中每一項技術的使用都是為教學設計服務,為滿足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服務,為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習內容的互動服務。

比如PPT課件很早就深入了課堂,可教師教學時往往是將教學內容整版地播放給學生,學生就按照預定的模式、思路、線索進行人機互動,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的思考,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如果使用板書的話,老師可以邊講邊寫,講到哪裡寫到哪裡,學生的思考就跟到哪裡,實現了學習過程思維的視覺化,比起整版ppt來說更利於學生學習。如此還有其他技術手段的使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服務於課堂,那就不如不用。

經過兩天的學習後,我們又進行了兩天的分組實踐活動,在劉蓓、安偉兩位專家的指導下,我所在的小組以《細胞的增殖》為題目,設計了一節模擬展示課。從明確教學目標到資訊科技整合點的確定、從教學過程設計到教學反思分析,我與來自長春和江西的幾位老師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並榮幸的代表小組進行了最終的展示,使我自己也得到了一次歷練。

以上是我培訓時一點收穫,認識還不夠深刻,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還有這樣學習、培訓的機會,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最新的理念,使自己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4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教學成為活躍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主要手段。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路,開展教學;資訊科技今後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

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就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而在未來教育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幫助者和品德的示範者等。教師既是學生的長者、引路人,又是朋友、夥伴。由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學生在學校獲取的知識、技能不可能滿足學生終生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樹立終身教育思想,認識到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傳授一些現有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掌握不斷獲取知識、加工資訊的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教師的眼光不僅限於課堂,更要放眼社會。

資訊科技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個性、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作用。通過近一段的學習,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掌握嫻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是一個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業務能力,將資訊科技用於教學中,教師能省時省力,學生能根據直觀演示輕鬆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益。因此,我們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資訊教育技術,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本次網路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把資訊科技和語文教學有機整合,可以切實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創設情境,昇華拓展教學;能夠增大教學容量,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等。

在講授為主的語文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的資源庫,可以創設情境,增加興趣;應用書寫功能,可以自主互動,注重生成;應用探照燈放大鏡功能,可以突出重點,關注難點;應用繪圖功能,可以理清思路,把握文脈;應用記憶回放功能,可以回顧重溫,課堂小結。

通過這次學習,還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微課程的設計與製作,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我們一定會在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真正讓教育技術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

通過課程的學習使我更加充分的認識到了資訊科技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下面我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就是要以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資訊科技作為工具和載體融合、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解決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從教學整體上看,資訊科技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從教學系統上看,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引起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一系列的變化,導致了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行為等的一系列變化。

作為一名國中英語教師,我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平時的教學中,在教學中儘可能的使資訊科技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和多媒體化的優勢得以發揮,以計算機為工具,以網路為資源,以課堂活動為載體,以語言交際為主線,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魅力。

資訊科技下的英語教學,要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情境性、真實性,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教學情境,啟用學生的先前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高低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被提高,同時他們學習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也會被喚起。而資訊科技就是將各種不同的資訊,如文字、影象、動畫、聲音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抽象的圖形、數字,死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從而達到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多媒體,傳統的英語教學已經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學習內容枯燥,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但資訊科技教學能給學生提供聲音、畫面、人物、情景,使學生置身於真實語言學習環境之中,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了合作與展示的平,縮短了教學和現實的距離,營造了真實、輕鬆、愉快的情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而且也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學生處於真實語境之中,表達的慾望得以激發。這種情景性學習和交流無疑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觸、體驗、理解、運用語言,體現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輔助英語教學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學中要通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使我們的教學方法大大豐富,不再侷限於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枯燥方式。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創設真實的英語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效率,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資訊科技的心得體會15

通過聽幾位專家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講解,使我比較全面地學習了有關創新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標準及實施方案,教育資訊化規劃的內容、方法和策略,區域資訊化套餐課程建設,資訊科技下的校本研修,遠端培訓的質量管理,培訓管理中的資訊科技應用,專案管理與方案設計等內容;初步瞭解和學習了有關“翻轉課堂”、“微視訊”、“可汗學院”等一些世界頂級的教育模式,以及國內對這種教育模式的嘗試應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瞭解了目前世界或是國內在教學上應用的一些先進資訊科技。上海是中國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區域,到上海蔘加這次培訓,並且能與各位專家面對面、座談式、討論式的交流學習一些引領中國乃至世界的一些教育教學情況,真的是開闊了我的眼界,使我進一步對現階段的教學,對教學改革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總體上,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當今我們正處在一個教育大變革時代。

我國的教育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可以說是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還要繼續發展,教育必須要向世界看齊,必須減負增效,必須同時代同步,必須同現有的資訊科學技術同步,用先進的資訊科學技術引領教育,促進教育,這樣才能使教育不斷髮展和超越,傳統教育在我國已有多年,我國的教育要長足發展,提高質量,必須應用現代先進的資訊科技,先進的資訊科技將推動教育的時代變革。

2、先進的資訊科技對促進和提升教學質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對教師資訊科技教育應用能力的培訓和提高迫在眉睫,任務艱鉅。

4、應該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回去之後再認真梳理、學習、提高,把學到的知識用到自已的實際工作中,並且要發揮骨幹作用,發揮自己的培訓作用,培訓、引領我校教師認真學習教育資訊科技,並且能盡力用到教學實際中,提高教學質量。

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心得體會2

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面對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我們的學習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非常有幸,我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湖北省中國小教師資訊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通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我們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

1、可以說,此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在平時我都停流在基本應用上,然而通過此培訓,才真正的認識到自我在資訊科技的運用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後的業務提升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學習,只有這樣隨時為自我更新,補充新識,更新觀念,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

2、隨著資訊化快速發展,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要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其次,我們要運用技術,有效的輔助課堂教學。

1、通過聆聽專家老師對“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培養”和“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資訊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資訊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2、通過聆聽專家們對“網路學習資源應用”、“PPT20xx高階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國小微課設計與製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還要繼續學習,不斷提高。如對“微視訊的加工與編輯”的解析和對“PPT20xx高階應用”深入仔細的分析與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麼是辦公軟體強大的功能,平時我只會對辦公軟體進行簡單的應用,沒有更進一步去學習,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我還有一個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微視訊的製作,下一步我要自己製作微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這將在我今後的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