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8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合)《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早就聽說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關於這本書有許多讚揚也有許多批判,最近有幸拜讀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吸引。一口氣讀完,讓我思量萬千,感受倍深。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用平淡自然的語句帶著我們透過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跟著作者的筆我們時而走過荒涼的大漠,時而走進小橋流水江南。從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到江南小鎮,作者用縱橫的筆墨帶領我們經歷了中國文化的千年滄桑。我們從《道士塔》中聽到了莫高窟的文物的哭泣,在《陽關雪》中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在《風雨天一閣》上感受著文化人的人格和良知。每一篇文章都帶著我們走過一個地方,講述一個快被遺忘的故事,引發我們心底深深的思考。

書如其名,不是名勝古蹟的旅遊觀光,作者走過的.是一條充滿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之苦,中國文人的艱辛之苦的,文化之旅。看著莫高窟裡一張張被劃下的壁畫,目送一車車被運向國外的文物,腐敗的官場,墮落的文人,還有那在同胞的屍骨中間為皇軍立碑的中國俘虜。我總是不猶的陷入苦澀的沉思;一生堅守著藏書樓的範氏父子,冒著被免職、甚至可能被逮捕殺頭的危險給學生講學朱熹,又總能給我許多感動。我們走過的是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是看到的卻是隱藏在他們背後的種種思念。

這是一本需要用心看的書,每讀一段都需要你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是一本關注於歷史的書,書中也許會有一些歷史的錯誤和疏漏,可我們真真應該關注的,這些或對或錯的歷史帶給我們反思(上海一個姓金的史學家,從餘氏的《文化苦旅》中挑出了二百例不付史料的錯誤)。

這路是苦澀的,卻能喚醒華夏子孫體內的熱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去經歷一遍的旅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倘若讀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屍,還自己的魂”的深隱之意,便會覺得這是一篇作嘔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通篇都在兜售著“文化”這個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說是一個文化人急於想做官的心靈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濃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現任柳州市副市長的幾句話使我聽了眼睛一亮。”這樣肉麻的話來直接會通今古,就差從棺槨中拉出柳宗元來現場講幾句了,並且說“從根子上使柳州開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貶官”,柳州當代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是“從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貶官們的文化遺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餘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沒忘記格外強調了這位副市長“也是個文人”,那麼我們可以說他餘秋雨也是個“文人”,而且是級別更高的大文人,那麼中國若想“從根子上”好起來,實在只有起用這群大文人、小文人們來做大官、小官這一條不二法門了?

可以說透過此文,我們完全看得出餘秋雨骨子裡幾乎全然未消化現代法治社會、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許知道一些理論,但他接受的卻是比當代新儒家還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操控著文化,文化人附勢權力賣弄著文化,可笑的是餘在文中竟還哀嘆柳宗元失去了“個人的意義”,在官本位的專制體制下,個體當然無法獨立或倍受壓制,餘既然看到了這點,卻不向制度問責,而把希望寄託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豈是真在替古人鳴冤?“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很早就知道餘秋雨先生寫過的一本書叫<文化苦旅>,那是因為”文化本是一場苦旅”,今天有幸讀完全書才深深感受到餘先生這本書中書眼”苦”的含義.

一開篇,文章便顯得很苦。《道士塔》中的那個道士將莫高窟中的一件件國寶以極低的價格,為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心和貪婪,卻將中國最古老的文物的所有價值放棄,換來的是一輛輛馬車將中國的一噸噸國寶拉走,或許是時代的抉擇吧,道士卻不知他開啟的那個洞窟是世界奇絕。大西北的凜冽的風吹的敦惶在無助地流淚,如今,面對於道士的墳墓與早已空空的國寶寶庫,留下的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啊,這次第,怎一個“苦”字了得?同樣的,隨著讀者對文化遺產的丟失的遺憾,作者也感慨開來,一開頭便是對歷史的深深嘆息,讓人嘗過了苦的滋味。

隨著作品的深入,我也彷彿跟隨著餘秋雨先生遊覽大好的風景,與他一同感受與前行。“中國最偉大的建築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隨著他這樣一個開篇,我們便回到了千百年前李冰父子的'時代,在他那無盡的表達下,當他對一片片風景或歡呼鼓勵,或低調批評時,都能深深感受這前人的創造與後人的或悲或驚。當然,文章中也不乏風趣地寫上海人,上海人的傲氣,對他人的鄙視,不知是不是因為作者也是上海人的緣故,他把上海人寫的如此令人喜憂皆具。至今讓我無法忘掉的是上海人的吝嗇,但也無不顯示出作為大都市人非凡的頭腦與智慧。文章就在這樣一篇一篇的遊記中結束了,大半個中國便透過作者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化為這樣一本《文化苦旅》。

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這是他閒暇之餘的一部小作品,但令我震驚的是,這樣一本小小的作品卻記錄下的是中國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旅行,中國的所有人文與風景在一本小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對於書眼“苦”我想可以這樣理解:旅遊中肉體的苦,心靈的苦卻能化為文化和思想的甜。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裡,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隨著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著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嘆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說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說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自從餘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視角寫下《文化苦旅》這本書後,引起了全國人民出門旅行的浪潮,可是卻沒有出現第二本《文化苦旅》。

為什麼呢?

我開始思考餘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態度與角度。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著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交談中形成了他獨特的文風、獨特的情懷。他厭倦了虛偽的官場,正如東晉陶淵明一般,他想著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一樣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出行,而是為了“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正是因為這種意圖,使他與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場人文、自然、歷史的盛宴。

縱觀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華麗的辭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餘秋雨先生也並未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寫,只是筆鋒一轉,便描繪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與議論。它解讀了歷史的蒼涼與大漠黃河文化的興衰,以一種全新姿態去評價、思考人生與未來。

作者是以一個文化人的姿態,站到了時代的角度上,淋漓盡致地表現著自己的觀點。身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是否能用這種不一樣的專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去審視這個世界呢?如果做到了,餘秋雨先生的文跡與足跡就不會再讓我們望塵莫及了吧?

或許餘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們一樣由一個普通人慢慢走來,帶著不一樣的眼光與角度,漸行漸遠,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到這裡我的腦中也開始了一片慘白,可這也只是悲劇的開始。有時候會想一想,事情到了什麼程度才可以說是悲劇?莎士比亞寫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他們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經是悲劇了。可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又該怎樣訴說?還有什麼比失去自己國家文化更為悲傷事情?一個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沒有了,這個民族怎能不消亡?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這天早晨,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著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

有時候真的'很高興中國並不是沒有不懂書,不重書之人。很是慶幸文化遺產沒被搬空,還剩下了一些。但是王道士既不懂書又不重書,他用這些書交換來了一些銀兩,一個山洞的經卷,只是換了些銀兩!我卻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麼也不懂。所以將這些恨轉給了斯坦因他們,可惜我沒有深厚的學識,我不能像餘秋雨說的那樣攔下他們的車,比比學問的高低。我不想聽他們說些什麼:我們無力研究。只是想請他們停下車:什麼都成,就是不能這麼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斯坦因他們的行為是強盜的行為。強盜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

餘秋雨比我想的要深。這是一定的。

攔下了又能怎樣?

我不經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我只得送繳當時的京城,運費姑且不計。但當時,洞窟文獻不是卻也有一筆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宜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裡!這句話中就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裡?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只能讓他停住在沙漠裡然後大哭一場。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待到隨著年歲漸趨穩定的人倫定位、語言定位、職業定位以及其他許多定位把人重重疊疊地包圍住,最後只得像《金色池塘》裡的那對夫妻,不再企望遷徙,聽任蔓草堙路,這便是老。

讀書心得:

前言

一大早,除了上課還要處理很多瑣事,包括做五個小孩的思想工作,花了40多分鐘;與一位來訪家長談話,花了30多分鐘,忙得頭暈腦脹的。本想寫的讀書筆記沒有如期完成,甚至連好友的生日幾乎都要忘了,隨便的發了條簡訊敷衍了事。中午回到家吃過飯後,習慣地開啟電視想看一下新聞,卻總覺得心裡有事放不下,總覺得自己該幹什麼。。。。。。

昨晚無故失眠。在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青雲譜隨想》之後,本以為又會有一個甜美的睡眠(我一直對朋友說自己的睡眠質量是很高的),但卻無故失眠。夜越深,腦子卻越清醒,這段時間因閱讀而滋生的各種想法和以前、最近對生活的零碎感悟都不約而同的紛紜杳至,讓我無法入眠。直到我把它們紛紛在腦子裡過上一遍,整理得大致清楚了,它們才放過我,讓我安然入睡。

20xx年5月23日中午12時25分,此時的`我知道該幹些什麼了,我應該開啟電腦,寫下自己對生活、對人、對事、對文章的想法。不要讓它們被日常生活中的繁瑣之事所吞噬,不要因為自己的一個不留神,不要因為自己腦子裡瞬間閃過的偷懶的念頭,把一些值得記住的東西遺忘掉。

一位網友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沒有經商者的精明;沒有從政者的魄力;我只能專心做學問了。就憑這句話我就認定他在學識上,做人做事的態度上遠甚於我。而我呢,在已流逝的歲月中專心於何事了呢?有沒有如他這般明確的前進方向呢?

在今天,就讓我開始專心地做好這件事吧,專心地寫下生活所悟、工作所得、讀書所想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在這個短暫的假期裡,我讀完了《文化之旅》。雖然閱讀時間很短,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本書裡,大部分的詞彙都是以追溯、思考和提問中國文化為主題的。俞虞丘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技巧,在他的《文化之旅》中追溯、提問和思考了許多城市、小城鎮及其人文景觀所蘊含的文化細節,以及整個中國文化精神。

本書的主題是藉助山水尋找文化靈魂和生活的祕密真相,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在這本書裡,作者幾乎沒有提到景點的具體風景。他突出的一點是,在他指出一個地方後,他以鏡頭切換的形式創造了一幅豐富而深刻的`人文主義畫面,類似於電影中的鏡頭切換。其次是詠歎調的直接表達,這種詠歎調以熾熱的情感和誇張的話語為主。然後,隨著對中世紀文化和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討論,讀者被文章的情感所影響,不自覺地接受了虞丘的文化背景、人文精神和心理過程的影響。這個創意貫穿了整個“文化之旅”。

在《文化之旅》中,虞丘多次嚴厲拷問歷史。其中,有許多悲劇的事情和悲劇的人物,但他很少提及他自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也很少讓人感受到他自己精神世界的祕密。也許當代歷史對作者來說過於敏感而無法跨越界限?此外,作者在《西湖夢》中又是如何知道“背上香包來西湖朝拜的好男人好女人心中幾乎沒有教義的痕跡,但他們的眼睛卻總是看著桃柳綠和水盾醋魚”?大多數外國教堂不是建在喧鬧的城市嗎?這本書裡仍然有這樣的評論。這不禁讓人懷疑,當虞丘發表評論時,他有時會問一些使情況複雜化的簡單問題。

我認為,有了《文化之旅》,俞虞丘可以在新中國散文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雖然有一些影響甚至傷害,但思考和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呼籲“健全的文化個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著別人手裡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裡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著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裡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說,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為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為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啟,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著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著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著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不是嗎?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這是《文化苦旅》中的一文,作者餘秋雨。

很欣賞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是因為它帶領自己看到了什麼異域的風情。也不是它讓自己又心生了些許離奇的感動。自己只是在閱讀這篇以故事形式講述作者小時候的見聞時的經歷中,感受著中華民族的偉大。

在作者的文字裡,牌坊是一種象徵。它並不代表著什麼,也沒有絲毫值得炫耀的表情。只是當那些個早亡了夫婿的妻子,沒有再嫁人,便可以立起這樣的一道牌坊,來證明她的貞潔罷了。村裡的文字不多,也許是沒有多少人識文斷字的關係,這裡可以稱得上文字的東西,似乎屈指可數。孩子們便想到了那一道道的牌坊,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那一定是為了紀念某個人而立起的。

我想:那些村裡的`小孩子,也是那樣想的,所以他們齊齊地把目光瞄向了那一道道高高聳立的牌坊……可惜探究的結果,也許會令小孩子們失望了。因為那些個牌坊,甚至沒有一個名字。似乎也只有村裡的那些最老的長者,還可以憶起那道牌坊是為誰而豎起的。除了他們,卻少有人知道那一道道牌坊後面的故事了。

也許這牌坊並不是為某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而立的,它象徵著那些剛烈的寡婦的總和。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沒有了可以依靠的男人,她活著將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啊!而她卻可以守著那份貞操,堅強的生活在每一天,那便已有足夠的理由立起那道牌坊了。也許這一道“碑”,並不能幫到她什麼,甚至那些沒有名字的牌坊,並不能說明自己的貞潔之心,不能減輕自己的苦難。

那麼,它只能是精神世界的讚頌了,也許當某一個寡婦看到了村裡的某一座牌坊,哪怕看不到它上面的名字,但當她在經歷了苦難後,毅然生存著,保有著那份做為一個女人的尊嚴時,那麼,她便有勇氣說,那道牌坊是“我”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裡,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嘆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峰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裡,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說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說,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說,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裡,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著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合上《文化苦旅》,我心中波濤洶湧。從踏遍中國到踏遍世界,一個個腳印中,見證著古埃及王朝盛世空前的禮讚;驚歎著羅馬軍隊不朽的英雄戰歌;見證著一戰二戰屠戮世界的無情炮火。他邊走邊悟,邊走邊寫,在修行結束的那一刻,他終於破除了“人生之惑”,終於迴歸了最原始的“生態文化”。

初讀這本書的人,如今都已經上了年紀,那個老版本曾經成為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作家,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的思索天下的靈魂。”復旦大學空無一人的外文圖書館內,一盞燈,一支筆,一個滄桑的青年人,卻編寫出了影響深遠的鉅作《世界戲劇學》,至今,仍是這一學科的.唯一權威教材。他還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對當代世界作出了全新的思考。

許多世界知名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於高位的文學巨匠”。如果要問我所敬仰的作家是誰,我是不會猶豫地脫口而出:餘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僅僅是一本普通的遊記嗎?並不是。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尋訪世界所有文化遺蹟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他透過對世界上各處文化遺蹟的思考,寫出了現代人對當今世界的糾結,“保留”或者“埋沒”?誰想讓自己的過往如亞特蘭蒂斯般沉沒於汪洋之中呢?

人生途漫漫,長短何計?

如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雖掛念,但他知道,他肩負的使命何等重要。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起初,只因喜歡餘秋雨古樸典雅的文筆,於是,床頭開始有《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存在。

餘秋雨的文章有著儒生的清絕,卻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筆力千鈞,一派奔流不息的灑脫。借山水之景、風雅之物,尋求文化的靈魂直至生命的真諦,讓人歎服。

他走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品味,去深思,一次苦旅,然而,他將心置入其中,去品味那上千年文化所積累下的芳香。

對於文章,我喜愛細品,所以至今,也才讀了一半。若說影響最深的,不是柔麗悽迷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不是給人以深邃蒼涼之感的《道士塔》、《陽關雪》;也不是重在文化人格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而是那默然不語,一呆上千年的“都江堰”。

文章初始,作者對都江堰並不怎麼上心。這點我倒是一樣,不過秉著看完全本的習慣,還是跟著作者一同走進了那存在近千年的古老建築。年齡比長城更古老的.它,明明鮮有人注意,卻不辭辛勞地為著無數民眾輸送姑姑清流,若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便確確實實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若把他們比做人,長城便像父親保衛著民族與家園,而都江堰便是隻知奉獻的鄉間母親,不炫耀,無所求,這樣的它,讓我敬,卻也憐。

都江堰的水,踴躍著喧囂的生命,不似大海的深沉,以奔騰的方式展現它層層疊疊的精神力量和恣意奔放的生命力。

萬古清流今猶在,鮮聞當年都江堰。喜歡都江堰之水的奔騰不息,喜歡都江堰的無私奉獻。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古老的建築,也展示了他們偉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