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2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合集15篇)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

斷斷續續的將《文化苦旅》看完了。長舒一口氣,說一聲真不容易。若不是礙於作業,我定會看一部分便置之一邊。

《文化苦旅》告訴我要多方面看問題。

餘秋雨教授通過遊覽山水抒發了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感嘆。網上有許多人評論此書道:“作者將‘苦’擴大化”。起初很不理解,並在自序上留下“這種苦只是被自然,被社會震撼後的情感流露罷了”這樣的讀書筆記。但這讀書筆記是寫在自序上的,而不是後記。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廬山》《青雲譜隨想》等幾篇文章。作者將現代社會的變遷,視為中國文化面臨的悲慘境遇。這一點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也許因為餘秋雨教授年過半百,歷經滄桑,是我不夠世故,不能理解世間的種種淒涼。

“散落在各處山間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斷,但操縱它們興衰的重要槓桿已是牯嶺的別墅,商市,街道。總的說來,這兒已不是中國文人的世界。”

過於追求國人對於古代文化的理解程度只會更添加了文化之苦,如若每個人都能看透文人的思想感情並加以抒發,那麼只能說明作者的思想過於匪淺。多方面看待事物,會得到不同的見解,我們在文化上人才輩出,在科技體育等等其他領域也是毫不遜色。作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時,也應為我國其他的成功而感到驕傲。因為地震,我們失去了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中國文化的見證者:都江堰。文人們定然會為這一損失而痛哭流涕,但是,在災難過後,我們也得到了許多,它讓我們更團結,學會無私奉獻,喚醒了我們的中國心。雖然這一切的代價太大了。

多方面看待問題,可以獲得更寬闊的視角,世間萬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彼此息息相關。也許換個角度看,會讓我們豁然開朗起來。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很好的詮釋了南與北,文化上的差異,如《白髮蘇州》《上海人》等等。

雖然同眾多新時代青年一樣不是很喜歡餘秋雨,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博學令我心服口服。無論是文學家,畫家,歷史人物,作者均能用詳細的語言,讀到的見解,以及名句的引用為我們呈現被青年人忽視的一切。作為一個文科生,真的是越發覺得自己對文化了解得太少。《文化苦旅》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雖然不喜歡,但還是要仔細的看完《文化苦旅》,細細的品味餘秋雨。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2

讀《文化苦旅》的時候,身邊就是古舊的老屋,從夢外將我輕推入夢又將我搖醒的蒲扇,還有那滴雨的屋簷和清涼的月色,在夏日的蟲鳴中沉沉地睡去。老屋和屋內的一切,沾染著過去的味道,被洗得發黃。如今,它已經不再,像文化逝去那樣。

跟著餘秋雨大師的文化尋蹤,我也可以在炎熱的季節得到山麓間書院裡樹陰的庇護,在道士塔看著千年古剎被毀的深深嘆惋,荒涼的孤煙大漠流放的人群浩浩蕩蕩卻也寂寞地行經寧古塔,一段段冗長的土堆未經歲月打磨前燦爛的往昔。一種見證的消失,一種文化存留於世間的印記的消失。

尋訪老先生腳下踩實的每一個腳印,串聯起來便是一條小徑,而小徑與兩旁的雜亂而荒蕪的野草相比是如此分明,好象是過世人迷茫的眼神中扯一條線到那快要消失的文化財富中去。此刻,我更覺得他是一個攝影家,如留下花樣年華一般挽住文化的手,扶住她搖搖欲墜的身形,將她們定格在歷史這張底片中呈現於眼中。

剛剛開始拜讀的時候,便被“苦旅”二字所震撼。旅本是一種艱苦的修行,再加上苦字,那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境界呢?撥開歷史的荊棘,拂去歲月的蒙塵,雖然不能將燦爛的文化拼成一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長卷,將他們塗抹成一樹緋紅的桃花,但那些在殘損古蹟前發出的嘶吼和嘆惋。

那些堅硬的文字卻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纂住那些荼蘼的時光裡文化的衣袂,然後親手叫到我們的手中,這是屬於他的文化苦旅,看著道士的無知,肆意地覆蓋掉的壁畫,他的“住手”彷彿是站在歷史的懸崖上發出的怒吼,一種對於文化的逝去視而不見的質問,而對於我們而言,這更像是海上的燈塔,在我們駕駛的一葉葉扁舟迷航是給予光亮,導引一種正確的文化取向和態度,保護的不僅僅是鐫刻著文化的遺蹟,而更是陷入困境的文化本身。如今,我們在探訪文化的道路上,要做的便是雙手接過那些零星的碎片,用自己的力量和對於文化的不懈探尋是文化這座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冰山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也許那古舊的老屋不僅僅有讀《文化苦旅》時的記憶,過去的很多藏在屋簷下,牆角邊的細節還來不及等我去一一將它們發掘便被隆隆的推土機所掩埋了,而現在我要做的便是緊緊攥住殘餘在現實中的文化碎片,不要讓它們被這個時代的風吹散。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3

倘若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的情感寄託;倘若沒有這一場靈魂的盛宴,我們根本無法洞悉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願我做你的靈魂老友,不需眼淚不需負擔只需陪伴。——題記

“花瓶被扇子敲開罅隙,馬鞭草正在瓶中萎焉,這一擊僅僅是觸及,無聲無息,沒有人聽見。”我曾悄然凝視文化,它卻如秋水般陰鬱遙遠,忽而一朝過隙,雨落兼程,了無音訊。與《文化苦旅》的不期而遇,必然中透露著偶然,偶然也正是絕然。

本書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找文化靈魂的人生的真諦。餘秋雨是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然而餘秋雨先生卻有著極高的探索精神,餘秋雨先生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即使是初次接觸這本書,我也不能不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

凝望牌坊,杯具性的命運令人心寒;走進寺廟,文化的蛻變帶來期望;感受信客,誠信的本質值得深思。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沙漠中的綠洲。一個民族的強大來源於文化的傳承,而歷經千年的中國,外在是一個文化強國,而實際上我們的禮貌正在淪陷和流失。物質禮貌和精神禮貌是相互依託,相互依靠的。若是沉迷於表面,未免有些可笑。也許真的就應出去走走了。在成長的步伐中,那一道道文化藏在泥土中,掩埋在廢墟中,等著開拓者含著淚水,抹去陳舊書上的那份泥土。

究竟是誰,在支撐中國文化?利慾薰心的時代,人人追名逐利,帶了一張張假面孔,看不清餘秋雨先生們在想什麼。一路走來一路艱辛像劃過那麼多年,卻發現自己還在原點,彷徨中上演知己白頭,信任在瞬間就見血封喉。我們的自我價值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雲煙裡。天真的人,趕快為中國文化尋一條出路吧。你或許能夠用愚昧的內心編制華麗的外衣,偏離文化的軌道,用一幕謊言唱出萬世不朽。亦或是放下內心的慾望,就這樣靜靜端坐,品一杯清茶,背上旅行的包裹,為文化的傳承而吶喊,責無旁貸,為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

文化苦旅,倒不如說心靈盛宴。遠行的靈魂,已不再回望。“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沒有深刻傳統文化沉澱的人,不是一位優秀的人。做一個文化路上的苦行僧何嘗不可?素心若禪,拈花微笑。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4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裡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悲劇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後來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群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後張先生用自己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後來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愛情”怎麼可以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裡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裡只有飼料,沒有鮮花!隨著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古以來,學習就講究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廣袤的書海中,我認為更以如此。只讀講述大道理的書,實際作用並不大,所以我喜歡讀遊記。用或淺或深的文字述說一次次旅行,讓人沉醉其中並受益匪淺。

遊記中,我極喜歡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僅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當真正翻開此書時,我如痴如醉,彷彿在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開展了一場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觀賞世界風景,經歷人生風雨。在書中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天時間,我便讀完此書。可卻讀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讀第二遍。彷彿重新開展了一場旅途。這次旅途我放慢了腳步,仔細觀察身邊風景。讀畢,我認為《文化苦旅》主要寫了四種元素,即:風景,歷史,文化,人生。自古以來,華夏文明有許多文化皆是隱匿於山水之間,可以說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人生真諦,見到它也許我們就會想起一段歷史。而秋雨先生並不大張旗鼓的描寫山水,而是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一個不經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體的畫面,令讀者身臨其境,彷彿與秋雨先生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再自然地引出這處風景的歷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讀者在陶醉中豐富了歷史知識,領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嘆大師的功力。這次文化苦旅對我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提高,更有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讀了《文化苦旅》,我認為真應該出去走走。旅行是對一個人的歷練,它使一個人趨於成熟,洞悉人生百態,使一個人增長見識,瞭解各地文化,使一個人逐漸沉穩,領悟人生真諦。而我們卻常常兩三天悶在家裡,坐著無聊而重複的事,想掙脫這種現狀而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藍大海,看看那荒涼沙漠,看看那遼闊草原,看看那祖國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風景!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充滿了太多未知,而知識就是這場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穫知識,領悟文化,體會人生。我想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諦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6

徜徉在一書架散文著作之間,我的心在猶豫,手已經不由自主地取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剛剛翻開第一頁,就追隨著他掉入那華麗的摸不著邊際的文字宮殿。我一動不動,心卻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遊蕩。冷落了幾百年的古戰場烽火重現,敦煌的黃沙中分明有赤腳的飛天在起舞,靈秀的蘇州偏偏在雨中低聲哭泣……

讀著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處古蹟放飛著心靈,讓它隨藝術的激流沖刷每一種文化,讓它與古老中國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卻被撞痛了,因為這文化承載著太沉重的歷史,太滄桑的過去……

餘先生是一位幸運的苦行者,中東焚天的戰火中,冰島封天的嚴寒中,昔日羅馬悲壯的鬥獸場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說他幸運,是因為他總是在最佳的時刻巧遇文化,大雨來到寧波講課,就遇上天一閣開放;黑暗中迷路,卻無意中經過但丁故居。而細心的他又總能從眼前的蛛絲馬跡中看到深遠的歷史,深刻的思想在穩重的文筆下交匯成河,征服了飢渴的讀者,在華美中益顯沉重,深邃中帶有感性,像茶一樣,幾番品讀,仍有餘香再口。

餘先生又是心痛的,因為他必須一次次駐足曾經失去的輝煌,一次次仰望歷史遺留下來的滄桑。最是痛心在敦煌,於敦煌漫天的黃沙中,我真想隨餘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個斯坦因跪下。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彰顯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傳遞的是一個民族的`內涵!為什麼?為什麼敦煌要生在那個時代?為什麼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卻沒有一雙智慧的雙眼,沒有一腔為民族文化而生的熱情?我好恨,好恨自己為什麼不早生一個世紀,與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對峙,我相信我的衝動可以讓他甦醒!

就這樣,敦煌一步步走著,文化一點點殘缺著;就這樣,我們的祖先,他們精神上的財富一點點地流失著。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說些什麼,也許語無倫次的我只能瞪著血紅的眼睛在悽豔的晚霞中與他對視!我願讓大漠的朔風將我與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黃沙漫天的敦煌,我願與他對視千年!讓我用這種方式阻止他們對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總是心存幻想,也許,眼前的一切輝煌與滄桑,都是冥冥之中歷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場戲;,讓藝術活生生地為後人演繹吧!

仍在追隨著餘秋雨先生,讓心在歷史古蹟中游蕩,我在心中祭奠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7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裡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才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裡來,雨裡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為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裡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為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為在餘秋雨的眼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為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裡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嘆息,感嘆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裡,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為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8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跟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跟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跟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跟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跟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9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是有所聞,但是一向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向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齊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線,餘秋雨先生解讀的十分到位,可見餘秋雨先生淵博的知識,餘秋雨先生對中華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刻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餘秋雨先生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餘秋雨先生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餘秋雨先生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裡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餘秋雨先生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向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餘秋雨先生迷惑,而最後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好處。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裡,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能夠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著“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期望庇佑著餘秋雨先生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著,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那裡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就應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方。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0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裡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1

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汨羅。我們看到汨羅,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2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裡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控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著我,感染著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3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悽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餘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裡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眾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

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4

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當看到黃州突圍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時的心情說給你聽,說給大家聽。

餘秋雨曾經這樣寫到: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去找他的'麻煩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於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距他、糟踐他、毀壞他。起鬨式的傳揚,轉化在起鬨式的貶損,這兩種起鬨都源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兩種起鬨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的“烏臺詩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蘇轍說:“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當把蘇東坡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貧瘠而又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

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從“烏臺詩案”來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於中國的獨特國情。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壓在被告臺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中國的獨特國情千年以來難道就這樣一直存在著?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問,又有多少人藉著正義和愛國的幌子去指責、汙衊、謾罵、詛咒那些我們中國人本應該尊重並感激的可愛的人。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骨子裡的那些醜陋的東西難道還沒有去掉嗎?

我想應該可以的……

烏臺詩案後,他真正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端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1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裡。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