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

讀《文化苦旅》有感1

短短一段開篇描寫,餘秋雨先生以他細膩的文筆帶我們走進了那個淒涼、悲愴的年代。眼前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如此地悲涼,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片空地愈發的詭異。就在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這麼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圓籙。對於我這個對歷史不太通曉的人來說,這個名字無疑是陌生的。不過,作者很快就告訴我們,這個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一個那個時代典型的中國農民就這樣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這麼個逃荒的道士,能有那麼大的影響?抱著這樣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這一章。心情十分淒涼,我去過那個曾經很輝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卻不知道就在這美麗的背後竟然有這麼悽慘的歷史!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是最能觸動我心的段落,此時我的心彷彿也在滴血。可是,在我們譴責王圓籙這個歷史罪人時,有沒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寶藏的發現者?可以說,無論什麼人發現藏經洞都是一種貢獻,都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現。因為藏經洞的發現就預示著“敦煌學”的產生。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同樣有功,而不能視為過錯。至於有人說應該在某個時代發現合適,那純粹是一種主觀主義的一廂情願。

如果說,中國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價值,那可就錯了,他們懂,只是他們沒有真正領悟,他們還在拿這無形的“敦煌學”文化和運費在比較,他們只知這些文物在自己手裡把玩時的價值,卻沒有徹底明白它們對於國家的價值!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卻阻擋不了國外的學者、探險家、考古家的明智,他們不遠外裡、風餐露宿,費盡千辛萬苦,在沙漠中穿行,預料著各種困難,只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風采,奢求著能將它的鳳毛麟角帶回自己的國家研究。而他們卻不知道面對著個骯髒的王道士,一切都變得那麼簡單。他們幽默地聳聳肩,而此時在他們的眼裡,敦煌文化,變了樣子,可想而知,中國,又成了什麼個樣子?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這篇文章都會感慨:“如果我能阻止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個世代……如果我能當政於朝綱……”如果……如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與其糾結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珍惜未來。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雖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為我們放棄敦煌文化的藉口!看,世界已經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會在中國發展地如日中天。讓那個渺小的王圓籙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能夠變得真的那麼渺小。

讀《文化苦旅》有感2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在這裡,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讀《文化苦旅》,在這本書裡,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裡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的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其實不然!

讀著《文化苦旅》,我彷彿置身於敦煌,走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我記得一車車的經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難以想象的低價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後來中國站起來了。當年,日本學者滕枝晃曾怎樣狂妄地斷言:“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種欣慰,這是瑰寶迴歸後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過一場浩劫,可見莫高窟至今還能美麗綻放,實屬不易。

也從這裡,讓我們嚐到了苦澀。再看看天一閣,你可曾知道曾經有幾代人用他們的心血,來守護住了這座瑰園?你來看看,80歲高齡的範欽中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終,藏書閣存了下來。你也許會感激範氏家族的無私奉獻,但在感激與仰望的同時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家族在守護美麗的苦澀!

的確,中國“文化瑰寶”的傳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經營和艱辛維護,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為美,一種像青花瓷那般優雅婉轉的美,也許會有殘缺的遺憾。在書裡我們找到了心靈與心靈的撞擊,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在這兒,也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經歷一次艱難的旅行。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何嘗,人生不也就是一種苦難旅行!不經歷風雨,怎見美麗的虹彩!

讀《文化苦旅》有感3

聽說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了。溫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銳批評來譁眾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蘊,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著古人的`足跡,追尋著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著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著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著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裡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說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4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著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溫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蘊藏著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著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位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裡,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著,又一齊沿著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脫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脫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嘆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說,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裡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著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說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說:“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著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你踏“雪”尋“梅”;沒有都市的歌舞昇平,你“夜泊”“西湖”。就這樣,你思考著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蒼涼;就這樣,你描繪著江南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和世態人情;就這樣,你用你的筆直接觸向文人的心路歷程;就這樣,你詛咒著廢墟,又寄情於廢墟……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憂傷感觸,聽你一一訴說。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面對輝煌,永遠感召著我們的靈魂。而你,餘秋雨,沒有顧忌,沒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巨集的民族文化面前體會著自己的渺小。

面對被破壞面目全非的舉世文化瑰寶,你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剖析著王道士麻木的靈魂,引領他跪地懺悔。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面對這一出整個民族在顫悸的歷史悲劇,你無情地撕開她的傷口。

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終究是明白的,於是,蹲縮在道士塔前寫下這樣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

向他傾洩。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無聊……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譴責,遣責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為祖國的古老燦爛文化的榮耀與恥辱而感慨萬千。

二一蓑煙雨任平生

“風到這裡就是黏,黏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裡纏成線,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江南始終是有著那一份“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觸碰了你,觸碰了我,也觸碰了餘秋雨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雲所鋪成的!

當轟鳴的機器與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遠古的那份單純和寧靜;當破碎的激情與饕餮的物慾橫飛,充斥著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門口看著煙雨下的老人,雨水輕輕的飄落在水中。這才知道什麼叫心靜如水,什麼叫“心,軟了,化了”。

時間越過空間,碧水驚秋,黃雲凝暮,霜冷長河般的歷史亦如追風而逝的秋葉,蓬飛零落。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緒在心底縈繞,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許也只有在這一方淨土,才能在俯仰之間,從容面對滄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舊繞舍似陶家,中秋的`蘇月依然皎皎空中掛。

正如一種禪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在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帶著崇敬和疑問瞻仰著這為大文豪。

從“垂淚千行便濯纓”到《永州八記》,那種入世與出世的蒼涼與孤獨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淚水所溼潤。

靈魂的居出不僅緣於世內之紛亂,更是宇宙深淵處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無法承載他那顆滄桑的心。於是,他來了,將困厄感傷的心境寄託與遊山玩水和紙墨之間。一切都很靜。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裡歷來寧靜。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臺烽火空餘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你說。

因為廢墟吞沒了你的企盼,你的記憶。然而是你,定義了廢墟,又給了它新的詮釋。

廢墟,並不僅僅是斷壁殘垣散落在一片荒蕪之中的蒼涼。古羅馬的角鬥場、中國的圓明園、瑪雅文化遺址都可以說是古代文明留給我們的廢墟,歷史面對它們顯得有些殘忍,但它們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它們就如同時間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承載了不同民族厚重的發展歷程,昭示著不同民族文明的興盛與衰敗。讓人窺見到一個民族步履的蹣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遺言,使你不能不為之動容。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延續,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也不會有未來。

因此你吶喊: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後記:蒼天緘默,大地無語。於是我終於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任,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苦在內心的敏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6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著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開啟這本書,就被裡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著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著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為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裡蘊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著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著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著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著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裡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嘆。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裡,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嘆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說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說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著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蘊,寫出了歷史的悲嘆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嘆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裡,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臺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嘆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嘆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嘆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嘆巴金的慘境,他還嘆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嘆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文化者,謂何?當今世界,文化一詞已經鋪天蓋地,小到家長裡短,大到國家政策,此詞一出,整篇文章瞬間“如獲新生”,十分大氣。那麼,這擁有如此神力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它的用途,又何在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化”,時而如雲霧繚繞之峨峨山巔,時而如四極八荒之滔滔巨浪,時而又如紮根鄉土之蒼翠松竹。他它無處不在,又無跡可尋。

傍晚殘燈,我靜靜地翻開《文化苦旅》,試圖於卷籍中尋覓……尋覓什麼呢?剪不斷,理還亂,我只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祝祈,希望能在其中,尋找那個多年未解的答案。

可翻開此書,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遊過白石清涼的牌坊,訪過肅然寧和的古剎,又跟隨肩挑信義,腳踏客鄉的信客,走出解凍的鄉村……

翱翔九天,俯視山河天地之線,山河無言,卻包容一切,一如千年前,陶潛一句“託體同山阿”;回視萬里,西風殘照,都江堰水物合一,天人合一;莫高窟清冷月夜,年代交織,歲月綿延;陽關煙雪,沙墳荒原,悽迷風雪中放達步履,竟更加暢意向前;黃州赤壁,東坡一賦,衝破千載年帷,至今仍隨大江東去;寧古塔下,悲號餘音中的不屈風骨,仍血脈相傳於那片厚實的土壤中;以至於那早被浩浩史書所湮沒的歷史風雲,渤海國那廢弛千年的廢井冷眼,波光仍然執著地閃著……

何謂文化?此謂文化。覽卷至此,我豁然開朗,卻又久久沉思。

我一直以為文化就是詩詞歌賦,民語俚俗。而當我的目光深入到百年前,千年前,文化突然從一闕詞、一行詩、一本書、一群文人上升到了土地的層次,上升到了天空的距離,上升到了人類思想的寬度——是啊,它又豈能是一人之言,一家之說?文化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也早已鐫入我們的`靈魂。

文化,是土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男耕女織,桑麻稻麥,其實是一種文化——不,應當是文化的最初載體,因為文化,來自山河大地,真正的文化,絕不是連篇累牘的高屋建瓴,它帶著泥土的芳香,攜著江河的水氣,悟著天空的無垠。

文化,是人們內心的柔軟和堅硬。都江堰,一個水利工程,一個歷經千年風雨的滄桑背影,挑起擔子的卻是一個叫李冰的普通官員。他如水般溫柔,撫過豐饒的大地,卻又如鐵一般的堅硬,在泥沙中傲然挺立,千年不悔。

莫高窟多少朝代的文化匯聚,它們風格不同,十六國時期的苦難,魏晉豪邁,筆觸劍戟,隋唐風姿,《高山》流瀉;元代藏傳,神祕之精……文化之長,隨著文物的散失而環繞世界,可文化或豐美或堅挺的塑像,卻屹立於後世之心,存生於中華之脊。陽關的煙雪,一去不歸的羌笛,將士們的內心何嘗沒有柔情?面向朔北,披堅執銳,而荒原上年代已不可考的古戰場上的沙丘,卻十分坦誠——死亡而已,何必遮遮掩掩,夜風嗚咽?

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東坡一人之遭遇,無形中照應了遙遙史冊之後的寧古塔的悲劇,而文人之遙遙悲歌,似是又成了如渤海國之國破家亡後人們僅存的精神脊樑……因果複雜,但我想起因源於自信,而結局歸於篤定。

文化是自信的,它傲視千年,直看到宿敵凌亂,宿命改寫,滄海桑田。文化也是篤定的,它堅守千年,直守到蟬鳴初雪,山地稜絕,初心不變。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自信和篤定支援著他走過千山萬水,源於自然又歸於自然。喧囂城市似與它無緣,它本來,不是人間富貴花。文化的高貴使它能屹立於莽莽荒原,這種高貴又在苦難中更加顯現。也許不是苦難給文化帶來了高貴,但是苦難中,文化必定不會丟失高貴。就像,即使自己心中僅有一點燭光,也要化去別人心頭的萬千霜雪。

文化與人,心意相通。掩卷不語,我笑而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日記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裡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著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著,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著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著《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著讀著,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文化苦旅》,反反覆覆、斷斷續續、間間歇歇讀了幾遍,今日,我從書架上取下這本略帶有灰塵的愛書,又重新咀嚼了一番,別有味道。

跟著《文化苦旅》我領略了西北地區淳樸的民情,瀏覽了江南的柔情,心就那樣隨著作者手中那隻不朽的筆一下一下的遠行,眼睛一行一行的盯著略微泛黃的紙張,手就那樣一頁又一頁地翻閱著……

我崇拜餘秋雨的文字,甚至是迷戀,專情於他對於每一件細小的事情由小及大的拓展、聯絡,循序漸進的解說,對於他書中提及那個浩瀚古老的世界的感悟就像雨露悄悄地滋潤進內心,躍然紙上寫出自己內心的情緒卻又總是寫寫停停、停停寫寫。

作者的文字帶我觀賞了中華千古文化的興衰存亡,目睹了大千世界的秀麗壯觀,詩情畫意的敘述。筆下那如痴如醉的蘇軾李白,美妙絕倫的西湖,千年的文化在凝聚、在融合,南方千年柔和的陽光造就了江南的柔美,歷代官人辛勤維護的天一閣。文化是美的,文化卻又總是缺乏的,又是最容易流失的,令我感觸至深的是道士塔中那位受盡世人詆譭的道士,我們無情的批判他的過失,他的盲目,他的鄙陋,他的無知,可是我們卻總是忽略了那個坎坎坷坷的歲月時光,那裡的風土人情,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一個飢不果腹的時代,一個新文明大量湧入的時代,一片令人絕望的戈壁荒漠,一片遙遠迷茫的`戈壁荒漠,一片封閉禁錮的戈壁荒漠,一片不見綠洲的戈壁荒漠。生命的延續在他的眼中也許是無上重要的,生活的繼續是他的燃眉急事。我們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失足而知榮辱”。可是歲月總會帶給人不同的誤解,隔著近一個世紀的模糊時光,我們做的也只有換一個角度看這一個變幻的世界。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這也許是我所最喜歡的對於《文化苦旅》的書評了,那深淺不一的腳印,踉踉蹌蹌的路程引領我站立在“充滿詩意的原野,歷史悠久的蒼山”。

文字的魅力總是無窮無盡的,它使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總留下一片淨土,去感受文化帶給我的慰藉。我感受他寫下的文字的重量,他對於漢語、對母語、對於家鄉方言的純真的熱愛與追求,對古時生活的迷戀,遠離與喧譁的城市,躲避了車水馬龍,不被現實那鋪天蓋地的科技生活所征服,而是選擇繼續追求文人雅客的生活,用毛筆書寫下他心中的激情,讓文化萬世傳承。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如果說,讀李白的詩,好比喝烈酒;讀柳永的詞,如同飲甘醇。那麼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無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體味甘與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沒有安逸、嘆息的塵土氣息。

《文化苦旅》稱得上是“三位一體”。它寫了中國各處的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可以說是一本遊記。其中也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不論是參觀或是旅遊,餘秋雨先生都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滄桑。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息壓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其實他是把自己真實地融入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出於對自己的負責及對人們的警醒,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最質樸、最深沉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歷史事件的如數家珍,對歷史人物的真實再現,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在他清晰而又獨特的思維視角的帶領下領略了歷史的足跡,感悟到最深沉的歷史呼喊。

如果歷史是一部長卷,再怎麼博大精深也終究要翻過去的;如果歷史是一個故事,是是非非就會在一個多彩的世界裡迴圈往復。我們攔不住他滾滾的潮流,唯有在現實的寂靜中或漠然或虔誠地品味曾有過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記憶。正如餘秋雨先生說的:“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是啊,對於歷史的教訓,歷史的遺憾我們不能漠視、不能旁觀,因為只有敢於同它正眼對視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紅豆的濃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許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也許只有正視、面對、承認了這種沉重感之後,才會有一份輕鬆。人生之路,對我來說還很長,我只是站在一邊,踮起腳來張望,迷惘之餘,心中默默暗記:只要做得踏踏實實,珍惜就好。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喜劇是把人生沒有價值的東西撕壞了給你看——痛快;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壞了給你看——痛心”那麼我認為《文化苦旅》帶給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書,這是一本歷史厚重的書,這更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這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隨了我已五年的時間,五年,近兩千個日子裡,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但是最愛不釋手的仍然是這本《文化苦旅》。

開篇的《道士塔》,就將我們帶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盛衰之中,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一頁一頁的細翻開來,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間,隨著餘秋雨的思緒,情感,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紙面上的文化苦旅。彷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隧道,中國歷史的一幕幕在重現,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繹著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廟堂之高的君主,也有處江湖之遠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無名小卒。他們的故事,或令人傾佩,或令人振奮,或令人傷感,或令人悲哀,但是無一例外的全都留給了後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訓和更多的懷念之情。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積累,終釀成了一份難得的精神食糧。

餘秋雨的文字,不僅有敘述的優美和悲憫的情懷,更重要的是在文字裡加入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讀書中的文字,彷彿穿越了時間空間,穿越了我們的心靈。字裡行間蘊藏著最多的是對事件的剖析,正確和公正的總結。歷史已遠,當用另一種目光回望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思索,一份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從十年前的結緣到今天,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讀這本書了。但是每當隨意的翻開書中的任何一頁,心情仍然會象最初時的激動,每讀一遍,理解則又多了一分,思考則又沉重了一分。

從遠古到現代,從異國到他鄉,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文化苦旅》指引著我們進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來的日子裡,如果有可能,我會帶著《文化苦旅》一起,按圖索驥,身臨其境的真實的去感受,以一種敬畏之情,沿著歷史的足跡,去尋訪那些曾經的滄桑往事。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蝴蝶花的漂亮源於黑喑拘束中一次次的腸蠕動,掙脫,破繭而出的是讓人震撼的新生命;彗星的漂亮源於相互之間強烈的撞擊,掠過長空的是生命華麗的綻開。

光輝的勝利造就了生命的高寬比,而成功的背後卻浸溼著拼搏的淚泉,撒滿了放棄的血雨。決戰,在看不到的地區,它可能是滴水穿石的固執,可能是綠草破繭而出的能量,將會在大家英勇向前的每一個足印裡。

中華五千年文化藝術博大精深,而這在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時間的長短正比。飽經波折,持續更改,改善,自主創新,轉型。文化藝術的旅途是苦是澀的,而文大家要在這裡文化藝術的苦旅中向前也是十分的艱辛。她們中,有許多人沉船在了歷史時間的江河中,此後消聲匿跡。但也是有一些人,憑著本身的堅忍與堅強不屈成功了,每名優秀作品都廣為流傳上千年。如同書裡柳侯祠的主人家柳宗元。

順著歷史時間的江河穿行,易安居士在孤單中化集團哀痛為能量,與低徊委婉中吟誦出了綠肥紅瘦的絕佳辭章;東坡居士開朗豁達,屢屢貶官,以開朗風趣解決人生道路的痛楚,於曠遠中留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杜絕了相留的李煜在車風又起的小樓頂吟誦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歌,千萬愁怨在頑強的'國小漠然承擔中造就了詞帝的盛譽。

她們,擁有大家未曾真切感受的孤單和痛楚,殊不知緘默裡的這份堅忍和承擔讓她們存款了生命的能量。最後,生命如煙火般催然綻開!

塞外飛沙,冷氣輕拂,蘇武北海市牧羊,飲雪吞氈,在天寒地凍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焰般不曾製冷。失去故國之河,心中守衛先鋒的精神本質不變,富貴不淫,威勢不屈,男人大丈夫用凜然的鐵骨扛世仁義,生了千載忠魂。是信心,使他恪守;是義務,使他當擔。蘇武恍若深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花香永住世間。

每每大家羨慕他人的不凡造就時,是不是清晰,在這裡勝利的身後,擁有大家看不見的沒法想象的艱苦。取得成功,並不是一日就可進行的,它必須大家一點一滴的勤奮努力,眼淚,汗液,乃至是大家鮮紅色的血夜,全是獲得光輝勝利的滋潤劑。

實際上,這些掩藏在身後的堅持不懈、忍受中的固執才算是決策勝利的地區。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日本的敦煌學研究家用沉重的語調在敦煌石窟門前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而在場的聽到了這句話的中國學者們並沒有太大的激動,而是默默的退了出去,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相對無言。——題記

餘秋雨對文化總是有著別樣的情感,他用自己的足跡來向世人闡釋著那不朽的,穿越了千年的文化情結。他用近幾年的心血澆鑄著《文化苦旅》,用鏗鏘的文字表達了華夏民族文化歷經的的滄桑。經歷了多少的苦難,那民族的瑰寶傳至今天,完好無損的又有幾個?那西子湖畔的一代名妓蘇小小,那擁有通天本領卻想成人的白娘娘,那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雷峰塔,那寧波月湖西岸擁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天一閣······他們無一不為世人傳頌。

似乎是被這寓意深刻的書名所慟,所以便時時翻閱,哪怕年幼的我對裡面的涵義十分懵懂,但並不影響我從那簡單的字詞中讀出那由內心噴射出的怒火,那對文化深沉的愛戀。記憶中感觸最深刻的是裡面的《道士塔》一文。或許是因為心生哀慼,對那來自遠方,夾雜著血與淚的哭泣感同身受。餘秋雨化身為憤怒的河濤,控訴著那敗壞了莫高窟文化傳承的無知道士王圓籙,控訴著他僅僅為了幾枚銀元,便將無價的文明賣給了外國人的`無知行徑。

王道士原本是一個知識匱乏的農民,當上道士後便掌管了敦煌石窟。他因為嫌棄壁洞太過昏暗,竟用石灰將那自遠古流傳下的筆畫逐一掩蓋,將大能的著作永遠埋在了慘白的石灰裡,再不得重見天日。他講那一個個形態逼真的少女飛天雕塑鑿毀,想要改成佛像,最後變得不倫不類。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好恨!”這是餘秋雨有心而生的吶喊。他恨自己生不逢時,沒有在那時阻止王圓籙愚蠢的行為,恨那時的官吏有眼無珠,錯把珍珠當魚目,再把文獻押運歸京時,隨意糟蹋,以至於最後只留下稀稀落落幾本孤本。

猶記得初看到餘秋雨老師的憤慨時,我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幾本書麼,丟了就丟了,反倒是那些飛天雕塑,實在是讓人遺憾!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文化傳承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文明積澱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個民族發展壯大的基本。《文化苦旅》中所記載的,只是世界在變遷中所經歷的歲月中幾個遺憾的縮影。誰又能保證能正確的面對古物?甲骨文出土前,那些刻有資訊的甲魚殼不也照樣被村民當作藥材賣給了藥鋪?為了賣一個好價錢,他們便將那些個刻文一點一點的剔除,最後終是再也不見蹤跡。

其實,在當代社會,像王圓箻一樣的人有很多,那個在埃及已有3500年曆史的金字塔上刻下的“丁錦昊到此一遊”無疑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在這個人類自以為進步的時代,毀壞文物,斷送文化的行為終究是令人心寒。那個刻字的孩子,留下的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7個字,他也葬送了我華夏泱泱大國,文明之都,禮儀之邦的形象,而丁錦昊的事例也引起了國人對我國現狀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事,並非個例!

重溫《文化苦旅》我彷徨了,那從古至今都未消逝的文化缺陷,是在向華夏的臉上抹黑。我想,作為新中國的一份子,華夏未來的驕傲,我們應該尊重文物,尊重我們的文化傳承!自先秦時期的焚書坑儒,我國就流失了大量的典籍,將千年的文化積澱付之一炬,如今的我們,更該對那走過了艱辛大道的文化致敬。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群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著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著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巨集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著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為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為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為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臺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著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著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著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群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著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裡,依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裡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為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為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著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著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謹以此文紀念並感恩超越國界的中華民族,以及9.18事變79週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