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17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坦率的說,大師當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長河》的確有驚豔的地方,雖然還是免不了矯揉造作,但至少還流露出一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無骨之作。書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師的書法賞析,尤其是第四篇《鐘山之碑》,源於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師在接受南京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這個碑文是我的真實心聲”。

碑文中有這樣一段:“南京人民於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巨集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主事者命餘,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不知“滿紙菸霞”從何而來?秋雨老師才寫了三句話,就覺得字字珠璣,還毫不猶豫地誇自己“滿紙菸霞”。如果幸運的話,這塊碑傳個幾百年,“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這些文字能夠留給後人研究當代中國的拆遷盛況,真是委屈了這塊石頭。

何謂“文化”?大師自己恐怕也說不圓,因此他借謝晉之口說“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而實際上,看起來嚇人的《何謂文化》,不過是以幾篇演講主打的雜碎拼湊,更本談不上宣傳中所謂對文化最“誠懇、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幾百張好紙。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還是難以想象這些流放者是如何來到監獄一般的寧古塔的——面帶什麼樣的表情?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不得而知。或許他們對皇帝來說只是龐大機器上的小小零件,故障了便拆下一大塊進行處理,再重新裝上新的,連檢查都省了。

就這樣,許多零件丟失在了去垃圾場的路上。

這是多麼冷酷無情啊!只可惜,他們再也回不到遠處的大工廠了,只能讓往事如濃煙一般飄散。

只不過,這群流放者就像一位位造物主,為蠻荒之地重新建立了秩序。這些被驅逐者像是來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們用自己的一切所知教導本地“土著”,每個人都致力於創造自己的“桃花源”。敵人不再是敵人,而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在寧古塔還上演了一出真人的“吳兆騫的救贖”。原本註定客死他鄉的人,有了真正的朋友,也真正的'回到了家。面對從天涯到海角的距離,真摯的友誼將二人連結在了一起,也為本地土著增添了一份情思。

對這些人來說,流放是失敗的。因為這無疑將他們的大好前程扼殺在了幻夢之中。可這次流放又是有意義的,他們是餘灰,將文明之火傳播了下去。他們以白骨為柱,血肉為磚,智慧為漆,勤奮為瓦,在這裡建造了真正的秩序之塔。他們是懸崖下的洞天、荊棘中的玫瑰、沙漠中的綠洲,在無盡的苦難中祈求一絲絲的美好。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之前一直在看的是一些外國名著,一同學看了就嘲諷我說中國那麼多優秀的作品為什麼不讀,然後就送我了這本書。

自上次讀完《我與地壇》之後便愛上了那種讀散文時的享受。今晚還在跟朋友開玩笑說要尊重文字,讀書之前要沐浴更衣,儘管是玩笑話,但讀這些書的時候的確要心無雜念,如此才不算褻瀆了這神聖的文字。

初讀前面部分時還難以理解為何書名叫做《文化苦旅》,但當文章涉及到文革時便顯得沉重,苦旅也得以見得。餘先生一生在苦旅,在修行,在修心,即使在受人誹謗時仍不忘自省,得出自己並無過錯時也無意爭辯,於他,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爭論上不如寫寫文章,其“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度令人驚羨,其無慾無念不爭不吵的'選擇令人佩服。

餘先生不單單是在空間上帶我們領略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還在時間上追尋優秀的文化與文人。走南訪北,橫穿古今,都江堰的讚美、莫高窟的感慨、杭州城的剖析、寧古塔的風霜,日昇昌的興衰,天一閣的沒落……每個地方都有著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而餘先生也做到了用手中紙筆將文化之火傳遞給我們。

歷史是厚重的,值得反覆揣摩,文化是悠長的,需要傳承,這本傳承文化之火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單單讀了一遍,必然難以理解的深刻,希望日後再次拜讀會有新的體會。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5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說到清朝,讓人聯想到一系列的清宮電視劇,讓人聯想到康熙盛世,讓人聯想到晚清的沒落...讀完《寧古塔》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文化的認同與融合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勢力十分強大,大多數漢族知識分子都堅持反清復明,甚至在武夫們紛紛投降後,一群柔弱的書生還寧死不屈。這時,康熙出現了,他下令宣揚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錄用漢族士子。但這並沒有改變一些”頑固分子“,康熙於是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懇打動了他們。這便是文化的認同與融合,使清朝開始了穩定的統治。

文化的壓抑與摧殘

誰都知道那滿清十大酷刑,殺的花樣十分多,每一種殺戮都慘不忍睹,他們的花樣是把死這件事變成了一個可供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長過程。這種方式充斥著殺戮的快感,並扭曲著人性,人道基礎,影響深遠,至今還未根除。

再說流放與株連,更是讓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種折磨,一種慢慢的.心靈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隨著株連,一個人不小心說錯了話,辦錯了事,那麼就有可能株連九族,一些根本沒見過面的遠房親戚甚至是鄰居也會被牽扯進來。於是人們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沒有人格也沒有聲音了。文化彷彿在顫抖,在這死一般冷靜的樹林中,身上的傷痕讓他不敢再邁出一步。

對於清朝,就像其經濟一樣,經歷了盛世與沒落,文化亦是如此,經歷過融合與摧殘。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嘆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著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著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裡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著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著、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 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 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餘秋雨在這裡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著,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文化苦旅》剛讀來十分深奧,對其中許多優美的句子覺得晦澀難懂。通過年齡的增長,社會的積累,越讀到後來我越敬佩餘秋雨,他的歷史散文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每游到一處地方總會仔細思索,然後在其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帶給我們無盡的沉思。

如今人們有哪個能做到像餘秋雨一樣去思索,去探尋。往往遊客到景點後拍照留念就去吃喝玩樂了。沒有多少人會深入瞭解其中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更沒有多少人會去了解其宗教哲學和歷史淵源,並寫下如此有哲理性的文字。

當我讀到《江南小鎮》這一章節的時候,眼前似乎浮現出我當初去周莊,同裡這些古鎮時的場景,就如書中描繪的一般,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潺潺流動的河水,悠閒划著小船,並唱著歌的漁民們。當然還有色彩繽紛,味道可口的各類糕點和特色小吃。一條條木製的竹筏飄過貫穿古鎮的小河,一股竹子中清香的味道,十分安逸,舒適。就如“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匯村”這幅楹聯一樣,盡情闡述了江南古鎮的魅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我,仍舊讀得一頭霧水;我,仍就想要努力迴歸作者的心境;我,仍舊不夠好。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就像書中所寫,每當作者遊歷一個地方,總會追溯在此地留下過哪些歷史人物的足跡亦或經歷了怎樣的文化變故。我也總會在網上找尋這些並不熟悉的景點、人物,渴求從這些資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發點,雖然是用這樣的方式。略知背景一二,不免在讀書時各種情思混雜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個觀點產生歧義,但最終還是會迴歸平靜。交給歷史去判定吧,我還不夠資格。也因此,讀到最後,甚至產生自卑感,這樣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間最微小的存在。我想,當作者面對這些“無言”的歷史遺蹟,也會產生自卑感吧!

我願意相信,歷史這個老人家不是無言的,每一個經過他認真擦洗的景物,每一個經過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觀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認真解讀他的人,更缺少的是迴歸於他的人。就像如今,為了爭奪歷史人物故里而吵的死去活來的開發商,也許連此人生平都不甚瞭解;為了表達自己觀看景物的激動,一些人小刀潦草一揮刻上個“ 如果有這樣一次機會,我願意去踏訪一個個歷史遺蹟,迴歸歷史,迴歸自然,迴歸平靜,慢慢叩開他們的心絃。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著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說,他穿著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為什麼說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為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說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說,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說,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也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香茗,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一顆單純、乾淨、坦誠的心,筆端流溢位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曆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一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彷彿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像一個導遊影子,摸不著,卻處處皆在,在指引著我,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文化苦旅》是一個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文章讀來有一種讓人嘆息的滄桑也有一種細膩的溫情,我想這中感受源於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一篇篇散文中包含著作者的這個中國悠久的文化的感慨和嘆息,人歷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一種吞吐千年的歷史厚重感。

在書的第第二節道士塔中寫道一個姓王的道士粉刷了莫高窟的.雕像,將中國的文物讓外國人一件件一車車的用錢財珠寶換走了: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的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中國敦煌石窟的珍貴文物一件件的少掉,而王圓籙卻毫不心疼。當代的文官也將這些文物拿來送人。這讓我十分痛惜中國千百年留下的文物竟被這樣的送出去了。他們這些賣國賊,真想將他們五馬分屍。他們是千古罪人,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人而恥辱。以前的政府可真是腐敗啊!別人販賣中國文物他們不管也就算了,他們自己也拿來送人真是可恥啊。

《文化苦旅》讓我瞭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讓我知道了以前的中國人是那麼腐敗,我為現在的中國人而自豪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著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七年級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著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閱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汙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著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群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全書主要是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的散文形式的確與眾不同,但你看了本書的篇目後,想在正文中尋找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乃至江南小鎮的周莊、同裡是什麼樣子,那你肯定會大失所望。因為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其過人之處是在點明某地後,即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麗而沉鬱的人生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詠歎。

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我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那獨有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初次讀餘秋雨的文章,就被他作品的沉穩、大氣所吸引,更加另人折服的是他學識的淵博以及他對學術嚴謹的態度。要深刻地讀懂餘秋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就不能不讀。在公司舉行的女職工讀書活動過程中,我匆匆地讀了其中大部分作品,並且收益頗豐。感受,自然是有的,可一提起筆,就感到思緒紛雜,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許這就是餘秋雨散文的魅力吧,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回過頭來卻又感到縹緲,神祕了。

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