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薦】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薦】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澀苦的旅途,是心的嚮往;迷失的終點,是情的棲息。心靈與遠古的共鳴,迴盪出了悠悠華夏;腳步與土地的吻合,踏印出阡陌九州!文化的旅途無字的文書,卻可以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與我來說,餘秋雨先生灑脫又帶著滄桑的文筆無疑是開啟靈智的一束朝陽。在朝陽的暈染下,我領悟我一直想的而又說不出道不明的事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中間夾雜著幾聲悽切壯美的羌笛聲。陽關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聽這扣人心絃的渭城曲,就去尋找夢中的陽關。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後,獨屬於文人的魔力便顯現了出來。一首渭城曲,讓他焦急的期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想象,為無法言傳的文化歸屬。陽關路,尋夢道,如今的陽關,以沒有了往日的悽切,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就像是隨著文風逐漸刻板,民族精神的高地,終成廢墟,恍若一切,從未來過。陽關是古戰場,也可以說,陽關是用兵士枯骨堆砌而成。他們因何要戰爭?是為了守候他們身後一方的土地。可是過了千年以後,情形並沒有像他們所想的那樣。陽關終年積雪,陰冷乾澀,羌笛聲愈加悽切。也罷,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心在聽,他們也滅跡在這皚皚白雪中吧…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世間很多看起來很正常的現實常常掩蓋著一個可怕的黑洞。誠如他筆下所寫的王圓?,一個由時代創造的,正常不能再正常的世俗之人,也許是世事的造化,居然讓他一個三清的弟子當起了釋迦摩尼的守護者。而他也真是盡心的守著,也不知是不是無意中感動了佛祖,竟無意中開啟了一扇轟動世界的窗子。

他發現後更離奇的是竟把這無價的經書低價賣給斯坦因。導致中國敦煌的文化有著巨大的空缺,直到現在,有些重要經卷也不得不從外國“借”來研究。可是王道士真的是十惡不赦的人嗎?胡適曾在演講中提到王道士時說,王道士一開始並不知道經卷的價值,最初以經卷能夠治病為由向附近居民售賣,把經卷燒成灰燼和水讓人吞服。這說明王道士一開始對文物價值一無所知。那麼文化的流失該怪他嗎,不怪,又該怪誰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曠達超脫,是歲月沉積後的瑰寶。當可愛高貴魅力之類,既構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不成自我衛護力時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他們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世間真正的成熟大多都來自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跡後的再生,成熟於脫胎換骨。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峨冠博帶的零落凸顯出文化的不朽;渺小的人物讓歷史突出重重的嘆息凹視文化的樞紐;脫胎換骨的成熟預示著文化隙穴之窺。文化的旅途永無止境,餘秋雨先生的文章無疑啟發了我對於文化的探索與思考,也讓我感悟到了繼承文化的重要。對於文化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裡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裡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裡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裡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裡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裡,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裡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裡是鼻子,這裡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裡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讀了餘秋雨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又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午後,陽光暖暖的從窗外照射進來,窗臺上一盆綠蘿鬱鬱蔥蔥,肥大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顫動,茂盛的九里香正抽著嫩芽。

我的手指拂過書架,停留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上,褐色的書皮彷彿是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般親切。如此明媚的春光,沏一杯清茶,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翻開書頁,“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餘秋雨先生這樣說著,這樣想著,這樣走著,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宋朝的風洗去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最終疲憊地伏在邊地旅館的小桌子上集結成了這本書。

這本《文化苦旅》在我看來不能簡單的看成一本遊記,它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反思,更是對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的一種尋找。張曉風說:“山水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人通過文字型現對山水、對自然的感悟,用自然的變化對映人生的變化。作者用豐富的文化感悟力和底蘊寫下的這些文章,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文化內涵,值得好好的讀一讀。

作者一路走來,從莫高窟到陽關雪,他見證了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我也曾去過莫高窟,去的時候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遊人還不太多,有很多洞窟都沒有開放。遊客們都排著隊,靜靜的聽導遊講述佛教故事。據說,把莫高窟的壁畫連起來,整整長達60裡。歷代的工匠們在這裡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他們中間隱藏著許多真正的藝術家,歷史在這裡連綿層累,色彩在這裡揮灑跳躍,生命在這裡蒸騰飛舞。難怪作者會深情的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莫高窟是我們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他濃墨重彩的寫都江堰,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巨集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李冰父子也以神的形象被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民眾祈求能有無數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民眾們以他們獨特的紀念方式世代傳頌李冰父子的功績。

他用低沉的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著江南小鎮,講著白髮蘇州、講著西湖夢,把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聲俱佳。寫《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又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幾百年來在尋求真理、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餘秋雨先生這一路走得風塵僕僕,帶著歷史的煙塵,帶著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理想和掙扎,腳步踉蹌,身心俱疲,又滿懷希望,他讓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文化,去回味、去冥思,去繼承和發揚。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

——題記

瀟瀟灑灑地走了迴天涯,讓山山水水留下了點自己的足跡。你說它苦,它苦中有樂;你說它樂,它樂中帶苦。用旅程修飾筆下的文字;用時間磨礪人生的滄桑;用回憶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說希望筆墨留下的痕跡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希望如此,可卻說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於是,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著一個繾綣的夢想,誠惶誠恐地開始踏訪著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像那海灘上一地的細沙,風過,沙動。潮退後,依舊是原來的樣子,可留下的,還有海的味道。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邈遠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有過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地冥想,有過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語,更有過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峰塔廢墟之中。他常常笑語,這是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或許,又是還了他兒時的一個陳舊的夢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他不得不承認他無法不老,但是至少曾經還像這般年輕的大膽。無論是他筆尖之下那揚揚灑灑,絢麗多彩的文字,還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帶苦澀的旅途,對我來說,都充滿著無盡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僅僅是我一個。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裡纏綿了千年,只為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著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才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當你真正融入這山水畫、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你會迷戀上她千種萬種的風情。陽關蒼茫的白雪,廬山迷濛的霧靄,蘇州精雅的林園,吳江淒冷的落葉,你與它們交融在一起,然後發現自己會無端的動容。交織著老屋的回憶,夾雜著對風景無限的感懷,也許再當你靠在殘破的古老城牆之上,你內心裡,會少一些對著殘垣斷壁的悲涼,更多的是,對久遠歷史的讚歎和對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緒是不止的,我看出來了。每一次臨別時的不捨,全都精巧地隱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為之中,他是怕再寫下去,便很難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書,怎夠抒發他無窮的感懷。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記憶,早已蓋過他口中所說,所嘆的苦澀。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賞的理查德教授一樣,像頑童一樣舉著雙手,引吭高歌。於是,文化的精魂,和著風,和著陽,和著腳印足跡,釋放出它無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有些記憶,從不曾老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文化苦旅》是一部帶著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著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一步一景,一地一文,而每個地方都隱藏著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是散文集的“形”,而共同的對文化的探索,則是這本散文集的“意”,一脈貫通。

最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景描繪的是莫高窟,在無垠的沙漠中,給人的感覺似乎只有荒涼。但是,莫高窟的存在,卻忽然給了這片荒漠一縷深厚的文明光亮。自千年前的絲綢之路開通始,無數來往的路人,或想一見大唐都域的風采,或想一覽羅馬帝國的胸襟,都路過這裡。玄奘也許在這裡留下幾卷經文,印度僧人也曾在這裡描畫飛天。千年以來,這裡有著多少積澱的文化?

在1900年5月26日清晨,這些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打開了。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無意發現了一個藏經洞,百萬冊經卷,帶著已然沉封千年的歷史和百年的冷寂,展現在它們已經陌生的世界前,才疏學淺的王道士帶了幾本書給地方官,但地方官員似乎對它並不感興趣。於是,又一出造成中華民族屈辱的事件到來了,幾個月後,陸陸續續,來自國外的探險者,面對王道士,就跟他們當年面對非洲的黑人一樣,用幾枚銀元換得了幾十箱的經卷,用幾面鏡子帶走了無數繪畫、雕塑,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

這是中華文化的損失。無數人憤怒地指責王道士和當時官僚的無知,可讀到這裡,我想起了一件始終令我遺憾的事。幾年前,當我讀《三國演義》時,看武將們在護城河邊止步,在城牆下奮力拼戰時,忽然想到,為何合肥有護城河,而無城牆呢?之後才知道,它在幾十年前被拆除了。我還了解到,大多數城市的城牆或已蕩然無存,或已只剩鳳毛鱗角了。合肥的“鼓樓”、“鐘樓”都已拆除,只留下一個個地名。這不也跟當年藏經洞經卷遺失一樣,是我們文化損失嗎?這無疑是對文化的破壞。我還能想起,當看到還算完整的西安明代城牆時的震憾。這隻曾在電視螢幕上見過的城牆如此真實地矗立在我面前。呆板的螢幕如何能表現城牆的壯美?但也許,很多景色只能在電視螢幕上虛擬地展示了。當別人與我談論曾經白水壩的麥田和流經這兒的幾道河流和水壩,知道合肥曾經河道密佈時,我似乎只能想象電視屏上顯現出這些畫面,而現實中卻是不可能的了。

讀完《文化苦旅》,我第一次感受到中華文化是現實的,可觸、可聽、可親眼看見的。它不只在書上,它不僅僅在螢幕上,它散落在各地。但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它是現實的卻很難。四周已少有它的蹤跡,有的只是無數火柴盒似的樓。我們城市的現代化讓千年的中華文化大大減少。而且,每個城市都幾乎一個模樣。讀完《文化苦旅》,我們或許該重新對待我們的文化,不再讓它損失,而讓它發揚光大,只有強大的中華文化,才會有強大的中華民族。

《文化苦旅》讀後感6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裡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帶著花的香氣,腦海裡保留著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國人向以”燦爛文化“、”文明古國“而自居,一拿自己與先進國家作比較,總是先打出孔孟先哲、諸子百家和”四大發明“的招牌,當言及國度興榮之時又多以”唐盛宋興“為佐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今不如夕“。

讀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的主基調是憑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力量。書中既有像《道士塔》、《陽關雪》一樣,通過一個個古老的遺蹟,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是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卻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麗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而我卻由此深感我們的文化太古老、太陳舊、太暮氣。沿著餘先生的足跡,我進行了一次巡禮式的文化遊歷,留下的印象不是輝煌,卻是滄桑、悲涼和無法忍受的孤獨和壓抑。在沒讀到餘先生這本書之前,我始終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並總以”老子天下第一“的阿Q精神麻醉、安慰自己,殊不知輝煌早以成為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代文明的光環開始暗淡,而不敢直面現實又無太多造詣和激情的我們又總是隱遁於古代文化的背後,這大概就是吾輩無法超越前人的緣故之一吧!

餘秋雨散文帶給我們的文化語境是不多見的,他採用的寫作手法是文人專用的書面語言,讀起來有些晦澀、深奧、思辯並賦有哲理。這樣的寫作風格使其作品產生一種憂鬱的美、典雅的美。

讀餘秋雨的散文一方面感到內心十分孤寂,另一方面又有心靈解脫之感。他把我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境合盤托出,真是痛快。中國文人有個怪癖:在危難的時候總是罵祖宗;在關鍵的時候抬出祖宗,在發跡的時候瞧不起祖宗,在發展的時候又擺脫不了祖宗。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把中國人這種劣根性揭露的淋漓盡致,真可謂有膽、有識、有勇、有謀。

餘先生的”苦旅“沒有白行,他給中國人文知識分子揭示出一種文化現,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即古代文化雖然很輝煌,但它畢竟時過境遷,並日益被敗枝枯草所”掩埋“。作為繼承者——祖先們的後代,我們還有什麼能夠炫耀的呢?難道我們的父輩們炫耀得還不夠嗎?炫耀的結果不仍舊是被異族欺負嗎。

看著翻動的片片書卷,我的眼前彷彿掠過敦煌莫高窟的風資,聽到了許多熾熱的吶喊與呼喚。 跟著餘秋雨的腳步,我領略到了遺失在中國文化記憶的喜與悲身為炎黃子孫,我們的責任不是懷古、戀舊和品頭論足,而是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屬於新世紀的奇蹟,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紀行。我想,這大概也是餘先生《文化苦旅》之最終所求吧。偶彷彿聽見山河在廣闊大地上哀嘆,哀嘆聲在空谷間傳響,傳響在一片山河寂寥中。它們在嘆什麼呢?僅僅是在嘆惜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無機的奔瀉嗎?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端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書裡寫的,有歷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著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著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我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說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嘆息還是讚歎?

“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9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執著於類似盜墓筆記類手機電子小說,閱讀過程熱鬧,讀完確無積澱,從沒有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恰逢處室舉行“書香飄一線,文化進班組”讀書活動,於家中詢問上大學的孩子讀書建議,孩子從他的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文化苦旅》遞給了我,看到書名的那一刻,疑問突現,文化還苦?目光落在一個“苦”字上:人生可以困苦,文化何為苦?為何苦?

帶著疑問開始閱讀,開篇的《牌坊》《寺廟》,隻立足於童年舊事,並未寫遠遊。既無遠遊,又何來“苦旅”一說?讀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才豁然開朗。先前看似偏題的文章,實則闡明瞭作者作“苦旅”的緣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師的到來使冰封的村莊解了凍,也把家鄉的山河拉進了書本。他便從解了凍的鄉村走向城市,博覽眾書,卻驀然醒悟:人,應當迴歸山河;文字文化,應當迴歸生態文化。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

作者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裡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於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帶著這份情結、衝著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了。這兒,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這雪是蒼涼悲壯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這苦則是因為天寒路遠,卻孤身前行。

作者是極喜歡對比的,從《寺廟》中的寺廟與學校、冷與熱、新與舊,到《沙洲隱泉》中的巔峰與低谷、粗獷與明麗的,對比過後知無一不去向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體。此處則構成了一系列更為巨集大的對比,在對比中更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中更深入瞭解其他文明。

此為“苦”的第一層。

面對這一望無垠的天地,作者感嘆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餘,又將思緒投影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由尋陽關的經過轉為對陽關的直接憑弔。

在用寒風、葦草、群山、白雪、烽火臺等景物描繪出陽關的蒼涼後,終於姍姍點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帶出了“唐人風範”。可惜,唐王朝並沒有將此延續久遠。

因而陽關坍塌了,成了廢墟,作者為之惋惜;陽關坍塌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種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對文化的輕視、對本該傲立於世的中國文化的摧殘的無奈。此為“苦”之第二層。

然而,旅途仍沒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場探索文化的本質、生命的意義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獨行、苦苦求索。

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到了這裡,“苦”的第三層還未曾探及,待讀完後分享。通過閱讀以上部分內容,感覺作者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在作者心中,山水彷彿都有了靈性,成了一個充滿智慧的哲理老人,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來欣賞景物,而且把對歷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反觀自己,每每去到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只是觀景觀物,沒有更深層次的思索,猶感自身文化素養之低,知識匱乏,少了很多意境。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餘秋雨曾經說,人要站在遠處看風景。因為美麗的風景總是在不遠處,遠處才能尋得更好的美麗的風景,這樣人們才會把尋找它看作是一種旅行,同時也是這也是一段較為艱苦的征程,同時風景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不可多得寶物,即使尋找需要翻山越嶺,需要越過大山大河,就像翻越過黃塵滾滾的大漠,你只有不斷地在荒涼的沙漠中前行,心裡不斷地想象自己需要尋找文化的渴望,很快你就不會感到害怕,你就會剝開海世蜃樓的假象,你就會看到一片片美麗的綠洲都在不斷地生長,你會感到非常的興奮,你會享受到一種文化的盛宴。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一直在想作者為什麼會覺得的是一場艱苦的旅行,因為在文化苦旅當中作者不僅描寫了滾滾的歷史、還讓我瞭解到了豐富的人文知識,以及大河山川,還讓我瞭解到了國內外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我從小就對江南的美景擁有深深的眷戀,都說江南多才子,而作者筆下的江南瞬間就被刻畫成一副美麗的江南的山水墨畫,在《江南小鎮》散文描寫到的江南小鎮讓我感受到了清新的感覺其中寫到穿鎮而過的狹窄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居的居民,居民的樓地板就是水,人們在石橋的埠頭上浣洗。

江南的小鎮令人如痴如醉,就是江南人家的這一種水鄉生活也是在讓人流年忘返,而在散文中所提到的江南小鎮人家對人與橋的深深的眷戀還是讓我感到了人們對家鄉的那一種思戀,在拱橋的兩邊,可能就是你不同的親人,而你在另一頭,只有隔著悠悠江水互訴衷情。那樣的淒涼和令人悲傷,同時作者在寫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歷史下的文化,在許多篇散文中都提到了和歷史有關的文章,他把大才子蘇東坡和詩仙李白這樣的大人物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到了散文中去,這些歷史人物曾經都對江南有所垂青,在作者的筆下這些歷史人物彷彿都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了你的面前,作者把歷史人物和美麗的風景雜糅到了一起,讓人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文化也是一場旅行。

尋找美好的文化確實是一段艱苦的旅程,但是我認為作者自己想要表達的這一種旅程,不僅是一種旅程,他更多地想表達的是一種歷史和人物的一種再現,這也是一段特殊的和奇特的旅程,往昔的歷史歷歷在目,而通過這種把歷史給完整的展示出來的實在實在是太少,這樣讓我們學習到了新的對散文的定義,讀後感。都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主要的中心意思還在而且沒有多厚重的意思,而作者卻把兩者之間的關係處理的非常恰倒好處,不是多麼的厚重,也不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沉悶,如果人類尋找文化的腳步不會停歇,對待以前豐富的歷史文化會有有所興趣,那麼尋找文化不一定就是一場艱苦的旅行,它也許會變成一次探險,他也許會讓你迷路,也許也會讓你一無所獲,但是隻要你擁有這樣的一種堅定的信念,那麼在多的痛苦也不算什麼,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著著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著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掉的大門上盯著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_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嘆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明白,原先散文,也能夠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巨集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裡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著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著,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我脆弱的生命與自我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禮貌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為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痴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著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終,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終。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著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著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痴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著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著,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我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為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著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儲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我。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僅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閱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原因就在於看著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為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嘆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著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嘆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裡,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敘述了考察完眾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脫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巨集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迴圈,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嘆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著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說也很疑慮,因為“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才可以捧著《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著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說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為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著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著它,吮吸著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為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東坡先生的詩詞,東坡先生的才學,東安先生的品行,哪一點不讓人歎為觀止,哪一不讓人心生敬佩?如無數沙丘後一片青蔥的綠洲,如被枯枝敗葉所掩蓋的清泉。他的高山景行,令他就算身處重重深淵,也能怡然自得,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可他的光風霽月,成為了使他失去自由的枷鎖。

如秋雨先生所說 ,“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磣,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於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後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雲的蘇軾啊,你作為一個君子,怎會敵過那些小人的詆譭?於是乎,他們看見你被他們拉下雲端,跌入骯髒而黑暗的地牢中時,他們笑了。

我也笑了。真正的才子,怎麼會因身處黑暗而喪失了自己的光輝?無數次的打壓,和著數不盡的謾罵,不會將他的稜角磨平,只會使他展現出更加溫潤而成熟的一面。

我想,當他終於從地牢中出來時,應是帶著笑的。

笑自己終於被釋放?不。釋放,是意料之中的。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廉官,一位讓自己的政敵都讚歎不已的文豪,怎麼可能就這樣憑白無故地死於牢中?那麼...... 是笑那些人的不自量力?亦不是。君子敵不過小人,不是因為說不過罵不過,而是因為不屑去做,不在乎他們。君子是不怕任何事物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影響不到他,影響不到他想做的事。他在笑,是他發現了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認請自己的機會。

他被貶至黃州。在黃州,他日日耕種勞作,與此同時,他也時時剖析著自己,想找到自己至真的一面。我雖然不是蘇東坡,不是和他同一層次的文人,但我知道,他成功了。《赤壁賦》便是最好的見證。

現在,我想透過他,展望整個歷史。 司馬遷、屈原、李白、杜甫......這些人出現於中華上下五千年。貝多芬、海倫凱勒、托爾斯泰......這些人,出現於亞洲大陸之外。我還未曾細數當代幾位著名人物,便已是一驚:冥冥之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將他們的什麼東西奪走,卻又帶給了他們什麼。

我不會說,也說不出口。但我會在心中暗歎: 若是每一位偉人,在成為偉人之前,都務必要受這些折磨的話,那也難怪這世上庸人如此之多,而偉人卻如此之稀少了。可轉念一想,偉人之所以是偉人,不正是因為無論多大的挫折與苦痛,都無法壓倒那始終挺直的骨粱嗎?

如此一想,我又釋然了,隨即更加敬佩不已。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越懂就越發現,做出行動並堅持下來,有多困難。就像是身處於幽黑而深沉的海洋,每個人都坐在一條小船之上,操控著帆,嘗試駛至彼岸。中途有狂風,有驟雨,甚至有海嘯。退回起航點的路很近,可到終點的路卻“長路漫浩浩”。這就是人生。成功與否,都由自己決定的人生。

縱使不知身處何方,縱使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知道,我不再慌了,在人生這場苦旅的路上,我不再慌了。有何可慌? 為何要慌?到不了終點又如何?做不到又如何?

人生本不完美,因為品味了成功與失敗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著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著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著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著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淡青色的封面,模糊了村莊淡淡的剪影,輕煙隨風而去。翻開略略泛黃的書頁,有一雙足跡,踏遍山水,穿越千年時空,走進歷史風塵的深處。我亦隨行,追尋一場文化的苦旅。

  《陽關雪》人文之旅: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拌和著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陽關古址便坐落在這裡,在它身前,沙墳如潮;在它身後,寒峰如浪。

陽關本是一個小小的關卡,可王維的到來,還有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溫醇詩句,讓它也添了幾分長安的文氣。詩中的告別,也不曾是執袂勸阻,取而代之的是放達的步履和豪邁的勸勉。的確,盛唐自有其博大的氣象,它是包容,是自信,更是藝術,情懷的弘廣。然而,宮殿只為藝術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彈指一瞬間,隨著繁盛的消弭,那一份壯美,那一種開闊的氣度與胸襟,也在歷史的風雪中銷聲匿跡,只剩下一個坍塌了的陽關,和荒原上的沙堆一座座。

跟隨著紙上的文字穿越千年,人文情懷的沉浮興衰令人感慨萬千。我也漸漸明瞭,文化,絕不能因封建專制而遭禁錮。只有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方能使它充滿生機,再現文化盛世。

品陽關興衰,我懂得了變遷的滋味。

  《山莊背影》民族之旅:

“月亮升起來了,眼前的山壁顯得更加巍然。”波瀾不驚的文字中,我讀出的卻是波瀾壯闊的歷史。

遠居華夏邊隅的避暑山莊,莽莽蒼蒼的山嶺間,一座座宮殿以一種獨特姿態凝視著周遭的世界。揭開其遮蓋已久的面紗,便是大半部清代史。從康熙帝的勵精圖治,機敏絕人,木蘭圍場上,身影縱橫馳聘,到乾隆帝的好大喜功,洋洋自得,封禁西學,閉關鎖國;再到咸豐、慈禧時的內憂外患。時光洪流中,山莊的背影愈見悽迷。它終成荒園,漸漸被世人所遺忘。

放下書,凝思,腦海中,是一幅清王朝由盛轉衰的畫面。是啊,山莊的背影,便是一個王朝的背影。在時代變遷的路口,也許學習他人,謙恭自己,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屹立於世界的道路。

望山莊背影,我品得了滄桑的滋味。

  《寧古塔》生命之旅:

狂風舞動著沉寂的黑土沙礫,星星點點的白楊點綴著一條亙古踏就,無人問津的驛道。“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這便是寧古塔,古時多少文人賢士流放離家的終點站。

然而,書頁上一個個厚重的文字,卻在向我緩緩訴說,那些慘遭陷害的名士,並未如人們想象的那般脆弱無力,屈服於命運的打擊。方拱乾、吳兆騫和一大批苦厄的文人,在華夏大地的另一端點,尋找到了生命起始的單純。褪去千斤重壓的烏紗帽,他們跳出了功名利祿的捆縛。在艱難中,從前在政見上彼此的偏見渙然冰釋,他們生死莫逆,築成心之長城,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讓文化煥發新生。

思緒隨文字遊走,我醒悟,苦難只是生命中一場修行。而那些真正高貴的靈魂,總是在經受磨難之時,仍能有淡然自若。吟詩作賦的勇氣和信念。

遙望寧古塔,我悟出了生命的況味。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文化苦旅》引我穿越千年,走遍山水,漫溯人生。那聲聲喟嘆中的文化情懷和人間百態,便是苦旅路上的清泉,滋潤著我的內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