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優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2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優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感受比較深刻。作者餘秋雨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這並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一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作者恰恰做到了為我們的`心靈寫下了大大的“震撼”!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悠久的歷史滄桑為背景,再加上其獨特的行為風格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以有人說:“讀《文化苦旅》就是在讀行走的哲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牌坊》。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著嚴格針對的群體,那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數的壓迫”,想必我不再說大家也很清楚,文章牽著線從牌坊,走到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裡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尼姑庵裡的女教師,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教師的來頭,也未交待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提到是

大戶人家的小姐,但我們都很清楚。這些素娥臨凡的女教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衛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這一篇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混”,“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數的殘忍。

還有在《道士塔》寫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品先寫王道士敦煌石窟的罪人,儘管也意識到“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但也提到一些官員的無知和腐敗,但還是將更多的憤怒如洪水般傾瀉出來。這一篇揭示了一個文化悲劇,但除了憤怒與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訴我們出現這樣悲劇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則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發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根源性動因。

世界每一個角落裡都有著文明,全世界都浮動著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讀《文化苦旅》苦,寫《文化苦旅》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於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餘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裡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裡,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遊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遊子的惆悵。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於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為無數遊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範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侷限於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遊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裡,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說,這裡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遊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遊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後。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於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沒有遊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說,衝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為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裡,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為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迴歸自然,以水為道,迴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為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於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讀後感3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時光不斷向前翻湧變化,於歷史中尋找自己的背影,唯有文化永恆。

這本書的來源也很奇妙,1991年,曾經作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他,辭去一切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相關重要遺蹟。出於對人性本真的執著,他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只為探訪那些經過幾千年風吹雨打可能早已破敗不堪的人類結晶。他的文字裡用極富中國化的語言描繪出了相當深的哲理內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那個時代中華兒女對歷史遺蹟的記憶。

回到《文化苦旅》這本書,先簡單介紹一下,全書共包含了四個部分,分為起點,中國,世界,和人生。通過這四個部分,我們可以更切實地感覺到文化與我們血脈相連,我們的生命裡都有著和它扯不斷的關係。跟隨著餘秋雨的腳步,我們將離開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和燈紅酒綠的繁華夜景。看到的不再是人頭攢動的景點,車水馬龍的街道,而是沙漠之外,雪山之巔,只有幾頭犛牛的地方,只有幾艘小船的地方。那是水墨江山,是高山背後蘊藏的古老神話傳說,是溪水之上的竹筏裡留著的記憶與無名情懷。起點寫的是作者的幾個童年往事,一名女教師來到了餘秋雨先生幼時所在的小山村,用新鮮的知識為鄉村解凍,作者也因此有機會走出鄉村,前面的起點看似和文化苦旅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其實這是餘秋雨先生年輕的時候埋下的一個伏筆,也是他後期進行文化之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個部分中國之旅主要是對中國文明遺址的探索,以及對背後故事的挖掘。第三個部分世界之旅記錄了餘秋雨踏遍的一些重要的文明遺址的足跡。有兩河流域、埃及、阿拉伯半島、希臘、羅馬等重要古城。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就像文中的風雨天一閣一文中,餘秋雨先生在痛恨文化結晶流失的同時,也贊同了人們對天一閣的堅守。寫了範先生及他的後代對古籍的精心呵護,勾畫出了一個文化戰士。而中華民族的韌性就是在這份堅守中體現。

其實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他給我們展現了多少文化遺蹟,而是我們自己穿越歷史走到這些文物面前,去聆聽他們過去的故事。瞭解過去的人和過去的悲歡離合,併為之感動。同時自己也不斷地在思考:怎樣在健全的文化人格中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精神困頓拯救出來,有厚重深遠的憂患意識,並利用這種意識對文物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面對文化,我們永遠都是迷途的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跟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跟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跟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跟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跟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餘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書憑藉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該書獲得了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臺灣最佳讀書獎。

剛讀完《文化苦旅》的開篇,就有著一股莫名的衝動讓我拿起筆,想要寫一寫那我不理解可是讀過卻有一種明悟的莫高窟。

我跟隨著餘先生,跟隨著他的腳步,去探索一個我從未接觸的、玄妙的飛天世界。我站在道士塔前,傾聽著從塔內傳來的哀嚎,它在列舉著一個罪人的條條罪狀,在向世人敘訴說心中無休止的痛。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畫面,那個古老的民族在無助向他求饒,卻無法阻止那惡人的行為,在他手中,一箱一箱的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被外國冒險家以極少數的錢財運走,在他手中,飛天的壁畫被那石灰刷得一乾二淨,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消失在飛天的歷史長河中,在他手中,飛天雕塑的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

我流下淚來。我好恨,正如餘先生所恨的那樣,恨自我不能用自我的胸膛去阻止那小丑與小丑之間的交易,恨自我不能與那小丑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恨自我即使能夠攔住車隊,卻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裡,然後大哭一場。

莫高窟,莫高窟,你有著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前呼後擁向你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在你這兒的舉行著跨越千年的遊行。

在餘先生筆下,莫高窟有著我不曾體悟到的獨特的美,那些粗粗細細的線條和深深淺淺的色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些石像已經不是簡單的觀賞品了,他們身上肩負著中華文化傳承的重任,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命是漫長的,是永恆的。

正如餘先生所說的,“莫高窟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只要是只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理解它的洗禮和薰陶。”

以後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去莫高窟看看,做他的朝拜者,去探尋它的底蘊,去理解它的洗禮和薰陶。因為正如餘先生所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並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供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活力,享受著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所以,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往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夢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儲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往,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所以,“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僅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我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及人群,每每、處處無不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暑假在家無聊,於是跟著餘秋雨先生走進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長河。

《文化苦旅》書寫了文化之苦旅,描述著歷史之盛衰。餘老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的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流著中國文化色彩的莫高窟,逐漸消失在大漠風朔中的陽關雪,古代文人薈萃的廬山,恩澤天府之國的都江堰,聲勢浩蕩的長江三峽……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奔向浩瀚的'太平洋。在這兒,已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讀它,讓我受到了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昇華。

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最觸人心絃的還是莫高窟及其大門外的道士塔。餘老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的,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不同的色流記錄著不同的年代:青褐渾厚的北魏,暢快柔美的隋朝,流利噴射的唐代,精細溫煦的五代……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歷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可是堂堂一個佛教聖地卻交給區區一個道士來看管,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民族悲劇!當餘老先生在心底痛苦地呼喊“住手”,並想跪下來求他等一等時,我的心靈也震撼了。但是當作者說他腦中一片慘白時,我也只能做無奈的嘆息。是啊,等又能等什麼呢?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縱然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我們可以在道士塔前唾棄,但就像餘老先生說的:“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負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在這裡,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元都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催人淚下。

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裡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殘留著花的香氣,腦海裡保留著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9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感觸最深有兩處。

一、 道士塔

初讀,我還以為《道士塔》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偉人而建的,讀後卻讓我有一種和作者一樣的恨之心情!

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籙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此,王道士對洞窟裡的壁畫不太滿意,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著石灰桶,拿著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劃。第一編石灰刷的'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他就又來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隱泉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氣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

當作者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時,眼前有一彎清泉,橫臥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了,怎麼下去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著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心情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心情?且水面之下,飄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呢?看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著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望。凌亂是因為書中有太多精彩之處,不知應該回憶那一幕。興奮是因為大腦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興奮劑,言語已無法表達。失望是因為凌亂,無頭無緒。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裡。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為散文不是小說,《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為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為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為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著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著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嘆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峰上的臺階。

苦旅不是為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為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說,探索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說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是一艘永不停靠的航船,不懼風颳雨打嗚咽著喊出一個時代的悲鳴;文化是一條奔騰東去的大河,無視暗潮洶湧呼嘯地衝刷掉年積日累的汙濁;文化是一個倔強苦旅的青年,歷盡千帆,蓬頭垢面下掩藏的清澈雙眼仍然笑得動人。

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將這一切或巨集偉,或悲哀,或歡欣,或渺小展示給了我們,讓從來抽象的“文化”有了具體的形象。特別是眾多富有中國特色的“驛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那神祕尼姑庵裡美麗的尼姑和後來的年輕女老師,沒有人知道她們來自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只知道她們總是前衛而智慧。這是新時代的女性形象!她們寧願狠心遠離家人故鄉,也不甘於被“貞節牌坊”這種故舊封建的思想束縛一生。這就是中華文化中女性的苦難。

那正值壯年,風華正茂的大文豪蘇軾,懷著忠君愛國之心和報效國家之意,卻只因一篇寥寥數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題發揮,牽扯出巨大的風波,最終含冤入獄。小人們說,蘇軾——這位以愛國和政績聞名的文豪,輕視國家,挑釁君王。這恐怕是我聽到過最荒唐的笑話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不過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蘇軾當時的風頭太盛了,於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輿論”這無數把槍,便齊刷刷地瞄準了年少輕狂的他,最後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聲轟然。這又說明了古代中國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獄”。儘管這個名詞是清代才開始具象化的,但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文字而入獄判刑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這種文化又在書中的另一篇文章《寧古塔》中,表現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從來沒有言論自由權。

好在這黑暗的一切最終沒有根植於中國大地:美麗的尼姑們,最終得以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輕女老師們勇敢地打破了成見和束縛,加入了中國女性爭取權利的隊伍中,自信又美麗;蘇軾從小人讒言和驕傲破滅中昂起頭來,挺過千辛萬苦,用謙遜自強又樂觀的心態從頭再來,民間歷練不會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親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於歡樂和精彩,而在於它的真實與樸素,苦難及悲傷。每一粒文化結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條漫長又充滿苦難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後,總會苦盡甘來。

我不禁期待,接下來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苦,文化之苦旅。

思,歷史之長河。

——題記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凋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物構成。或許在常人眼中山水僅是高山流水,不無特別之處,象徵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由此可見,當他泛舟於千年文明的長河之中,對自然風光情由獨忠,才會有獨樹一幟的思想見解。他超越了現實中的詩情畫意,還回顧與歷史,欣賞著了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遊歷的途中,再翻開歷史的長卷,疊加自身的觀念,呈現給讀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國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他買掉了一車又一車的文化古物。這不僅是自取其辱,對於中國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國的罪人,也是歷史的罪人。餘秋雨恨他,那些專家們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睜睜地看者外國人運走中國的東西,卻無能為力,也恨世界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罪人,恨歷史無法改變。但值得慶幸得是,無論敦煌運到倫敦,巴黎,運到彼得堡,東京。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他們可以帶走文化,卻帶不走文化。

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境。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燦爛中華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來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問到中國歷史上令人最激動的工程是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會毫不憂鬱地回答道是長城。而餘教卻說是都江堰。他總有獨特觀點。著要說服人們得要花點工夫。因為他必須把自己的思維灌輸到別人的腦袋裡。在描述長城時,他大力讚揚,從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覺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長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巨集偉就更難了。可他娓娓到來。從修建的時間看,他比長城早數十年,早已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從對社會功用看,長城早已頹廢,而他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請流;從歷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著一代英雄人物;他讓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從建造的歷史人物看,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橫生,甚至打動了我。想想也如此,想當年秦始皇築長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積極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統一,他常常成為了排場。

我非常佩服餘教的獨特的審美能力,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國文化的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著,卻處處皆在,在指引著我,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這裡,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元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這裡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裡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裡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裡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裡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裡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裡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裡,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裡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裡是鼻子,這裡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