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8.72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作為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書,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點知識和歷史知識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惜中講訴苦旅”。對中國滿目蒼夷歷史的感嘆,對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訴,都感觸至深作者。

作為一個旅行過不太多景點的“大忙人”來講,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名勝古蹟,文化古蹟沒曾親眼見識。所以一直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佩服裡面的每一個匠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著。或繼承,或發展,或創新。

文化喚醒文明,世界每個角落都浮動著文明。不論文化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響應的文化發展史,人類不滅,文明延續永存。好想來一場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沒有錢。來一段精彩摘抄吧還是

嚮往峰巔,嚮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文化苦旅讀後感2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裡。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著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著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著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臺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著這世界……

傾聽!為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為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為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為中華文化為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先生在序中寫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照著我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謂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閱讀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隨他再作一次苦旅。我發現,更多的文章帶給我的不是那麼激烈的.憤慨,而是深深的嘆息。

那風煞一代的陽關雪,至今尚有幾人真心尋求?

天柱山寂寞時,有多少文化與其一同寂寞?既然是一同寂寞,那這種寂寞又怎能稱之為寂寞呢?

被人忽視的洞庭一角,默默地擁有著不為人知的博大,可又有幾人能看到這種博大?胸襟小了,視野還能大麼?

再說那延續千年的西湖夢,如今更有誰還有這份閒情逸志來圓呢?

三峽勝景的淹沒,無法被載入此書中,但如今品味《三峽》之餘,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與文化交融之美永沒水底而痛心疾首?

《白髮蘇州》中,先生對西施的悲劇給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許是同鄉的緣故,或許是出於男子憐香惜玉的本能。同為女性,我用心靈最柔軟的部分去感受西施,感受她如水的柔情。為何要如此柔弱的肩膀去承擔一個國家的興衰?沒有男子的明爭暗鬥,何來西施的紅顏禍水?西施何辜?“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在充滿了歡樂的寒假中,我被推薦讀到了餘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它是一本凝聚了中華文化的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是以山水風物尋求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密諦。其中“陽山雪”和“柳侯祠”描述了大漠荒涼的黃河文明的`盛興與衰敗和歷史的深邃蒼涼,而“白髮蘇州”以及“江南小鎮”描繪了形神俱佳的世態人情和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其它許多地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我從未知道的地方,瞭解到了我從未想過的歷史,瞭解到了我從未觸及的知識……

《文化苦旅》這本書十分深奧,僅管我有許多不太懂的地方,但還是深深地喜歡上了一句話:“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讀了它,我開始深思:是呀,藝術是無處不在的,絕不會侷限於某個方面。

歷史遺留的文化遍佈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朋友們,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便可和餘秋雨一起踏上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流浪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錄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赤誠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裡。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低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嘆,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著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著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著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啼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6

一直以來,很嚮往做個自由無拘的行者,像餘老師那樣,將對文化的追問與探索打進簡單的行囊,徒步而行,慢慢欣賞,尋找浩瀚歷史與泱泱文化的鏗鏘足音,瀏覽內心深處絕美恬靜的風景。這種感覺,一定爽歪歪。讀餘老師的`《文化苦旅》,給自己的心靈營設一處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與水村山郭的悠然。你會陶醉其中,彷彿沿著風景名勝的足跡傾聽到了遙遠浩淼的回想。心境是風景的亮?。喜歡在路上的感覺。珍藏這樣一本書,絕對物超所值……

我開始瞭解《文化苦旅》源於國中時學的一篇課文《信客》,那也是我與餘秋雨老師的第一次接觸。開始讀《信客》,只是把它當作一篇虛構的小說,雖然對故事中的人物充滿了敬佩、感動,甚至有點無奈,但畢竟並不真實,以至於當看到這篇文章選自於《文化苦旅》時,竟對這本書的名字感到有些詫異,似乎這份虛構不應出現在似乎如此真是厚重的書中。然而當我真正真正接觸這部書時,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感覺是多麼可笑,在這部書中,我們伴隨著作者的足跡,領略的並非只是那一個個令人稱奇的名勝古蹟,還有那一個個飽含滄桑歷史背後的那一份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被壓得喘不過氣之時,我在目錄中尋找看起來輕鬆些的題目,於是選擇了《臘梅》。

愛極了梁辰魚的這首詩:

“幽花開處月微茫,秋水凝神黯淡妝。

曉徹露濃空見影,隔簾風細但聞香。“

花總給人以一種溫馨的感覺。私自以為,每一朵花都是一首詩,“孤芳自賞時,世界便小了”。我幻想,《夜雨詩意》中的`那段話能得以映現:

“狼狽的苦旅不見了,荒寂恐怖不見了,只是在緊張生活的空閒,讀一首詩,親撫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樣的輕鬆和瀟灑。”

可是,我發現我錯了。當花的生機勃勃與絕症病人那無法挽回的生命形成鮮明落差時,輕鬆和瀟灑成了大笑話。雖然先生極力凸現昏暗中的光明,絕望中的希望,但我想更多的是平凡人,至少我無法那樣豁達,無法忽略那光明周圍是昏暗,希望被絕望包圍,相比起人的生命,一切都太渺小。

但僅是那一點燦爛,就使人心感動。為生命而動容,更為人對美,對生命的生機表現出來的執著而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受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9

“迷信”這個詞本身充浸著一種粗暴的判斷情緒,也交織著從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現代理性文化過度的激烈掙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種哪怕是荒蠻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談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於其外的`人,而為此荒蠻文化所深深影響的族人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困境也許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問題。價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誠如文中所言,今日鄉民的重演儺戲究竟還保留幾分誠意?或許內裡都懷著現代商業功利的心思罷。而這種“誠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嗎?傳統文化在現代性中的融解是一個大智慧的疑難問題,我個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無論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該是用強制暴力去推倒砸爛的,因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談尊重人的權利與尊嚴。何況人類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廣闊的胸襟,透過一個儺戲,可以窺視當下整個中華民族轉捩期的文化困境。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著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說,他穿著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為什麼說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為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說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說,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說,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或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從一千年前射過來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覺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卻讓一個不懂佛教的、無知的王圓?來當家?他就象一個老農看護自己的院落一樣,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大片精妙絕倫的壁畫瞬間灰飛煙滅。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把一個個洞窟開啟。這樣在他晃動著的.鐵錘下,藏經洞裡封存著華夏兒女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沒有了。

當時在無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經洞開啟的訊息很快傳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強國家。他們的所謂考古探險人員紛至踏來。其中有一個叫斯坦因的英國籍的匈牙利人帶著一個叫蔣孝琬的翻譯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經洞的大批經卷和繪畫,打包了整整七天時間,最後打成了29個木箱,在一個黃昏下午,大車,馬車的拉走了,而王圓?站在悽豔的晚霞中,數著那歷歷可數的一點點錢!

如今在遊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們看著王圓?這個小人物,不免要發出長長的嘆息,心中有的只是綿綿的恨!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貶官文化”的確是中國文化中很重的一筆,貶官們仕途興隆、官運亨通時不見有特別優異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貶外放了,才“只好與山水親熱”,有了悲慼哀憤的常情,文采竟也飛揚起來,“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可見貶官們的寫作與抒情豈能不暗懷著盼主上查閱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貶”了,就無奈的寫寫東西,這寫出的東西便恰好印證了貶官的“文品”,既是別有深意和目的而寫,則這製造出的“文品”確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虛偽得緊。那麼,倘若中國文化“極其奪目”的一筆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員們弄出來的,就不曉得到底是中國的貶官們太有才了,還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自我評價“太有才”了。

不過文學在此文只是裝裱,重要的是“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的“聲名”效應,貶官們都化了灰,山水亭閣也仍是這樣的山水亭閣,還理會他什麼“文學”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賺得的“聲名”才是眼睜睜的取之不竭的實利,文學既“幫襯”了貶官的官運又“幫襯”了旅遊景點的聲名,大約可以名垂青史,不朽於後人了。讀懂了餘秋雨的“幫襯”,也就讀懂了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半。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從一千年前射過來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覺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卻讓一個不懂佛教的、無知的王圓籙來當家?他就象一個老農看護自己的`院落一樣,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大片精妙絕倫的壁畫瞬間灰飛煙滅。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把一個個洞窟開啟。這樣在他晃動著的鐵錘下,藏經洞裡封存著華夏兒女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沒有了。

當時在無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經洞開啟的訊息很快傳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強國家。他們的所謂考古探險人員紛至踏來。其中有一個叫斯坦因的英國籍的匈牙利人帶著一個叫蔣孝琬的翻譯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經洞的大批經卷和繪畫,打包了整整七天時間,最後打成了29個木箱,在一個黃昏下午,大車,馬車的拉走了,而王圓籙站在悽豔的晚霞中,數著那歷歷可數的一點點錢!

如今在遊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們看著王圓籙這個小人物,不免要發出長長的嘆息,心中有的只是綿綿的恨!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嘆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著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著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木窗、石板路、烏篷船和縱橫交錯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橋,組成一座平和安靜的江南小鎮。

行走在中華民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關於“江南”這個話題的有很多,唐詩宋詞讚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時歸隱選它,現代影視拍個古裝片的拍攝是它,它似乎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一塊遠離喧囂的城市,洗滌浮躁心靈的“世外桃源”。

當你乘船遊覽在小鎮時,你會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一排排粉牆黛瓦的矮屋,你會看到的不是一輛輛疾馳的汽車,而是一條條冒著炊煙的烏篷船,你會看到的不是喧鬧的城市,而是漁民划著船,妻子在做飯,女兒在看書的淡泊安定。這是一種脫離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著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這種美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正如書中所說,江南小鎮沒有河邊吊腳小樓的渾樸奇險,沒有前險灘,後荒漠的氣勢磅礴,沒有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只是他們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格外平穩、內斂,不張揚,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我願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靜舒適,傳承中華民族的安然祥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