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重點總結

來源:果殼範文吧 3.98K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生物化學重點總結

一、名詞解釋

肽鍵 :一個氨基酸的a--羧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a--氨基脫水縮合所形成的結合鍵,稱為肽鍵。 等電點:蛋白質分子淨電荷為零時溶液的pH值稱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指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三、填空題

1,組成體內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種,根據氨基酸側鏈(R性側鏈氨基酸;②極性中性側鏈氨基酸:;③鹼性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④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穀氨酸。 3,紫外吸收法(280 nm)定量測定蛋白質時其主要依據是因為大多數可溶性蛋白質分子含有 氨酸, 苯丙氨酸,或 酪氨酸。 5,蛋白質結構中主鍵稱為 等,次級鍵中屬於共價鍵的有 範德華力、二硫鍵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一、名詞解釋

DNA的一級結構:核酸分子中核苷酸從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順序即鹼基排列順序稱為核酸的一級結構。

DNA雙螺旋結構:兩條反向平行DNA鏈通過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所形成的右手雙螺旋結構稱為DNA的二級機構

三、填空題

1,核酸可分為 和 和原核細胞 部位,後者主要存在於細胞的 細胞質 部位

2,構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 ,由3個部分組成

6,RNA

7,DNA

四、簡答題

1,DNA與RNA 一級結構和二級結構有何異同?

4,敘述DNA雙螺旋結構模式的要點。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要點是:1,DNA是一平行反向的雙鏈結構,脫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於雙鏈的外側,鹼基位於內側,兩條鏈的鹼基之間以氫鍵相交接觸。腺嘌呤始終與胸腺嘧啶配對存在,形成兩個氫鍵(A=T),鳥嘌呤始終與胞嘧啶配對存在,形成三個氫鍵(G≡C),鹼基平面與線性分子的`長軸相垂直。一條鏈的走向是5’→3’,另一條鏈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結構;3,DNA雙螺旋結構穩定的維繫橫向靠兩條鏈間互補鹼基的氫鍵維繫,縱向則靠鹼基平面間的疏水性堆積力維持。

第三章 酶

酶:由活細胞合成的、對其特異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質。 酶原:無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質稱為酶原

酶原啟用:酶原受某種因素作用後,轉變成具有活性的酶的過程

Km值:是酶促反應速度為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的底物濃度,是酶的特徵性常數。

競爭性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的正常底物結構相似,抑制劑與底物分子競爭地結合酶的活性中心,從而阻礙酶與底物結合形成中間產物,這種抑制作用稱為競爭性抑制作用

非競爭性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活性中心外的其他位點可逆的結合,使酶的空間結構改變,使酶催化活性降低,此種結合不影響酶與底物分子的結合,同時酶與底物的結合也不影響酶與抑制劑的結合。底物與抑制劑之間沒有競爭關係,這種抑制作用稱為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填空題

1,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個別核糖核酸(RNA)也具有酶一樣的催化活性,稱為 核酶。 59,可逆性抑制作用包括 競爭性抑制作用、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和 反競爭性抑制作用 三種

四,簡答題

1,以酶原的啟用為例說明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在一定條件下,酶原受某種因素作用後,分子結構發生變化,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轉變成具有活性的酶,這一過程叫做酶原的啟用。酶原啟用過程說明了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密切相關,結構改變,功能也隨之改變,結構破壞,功能喪失。

7,酶促反應高效率的機制是什麼?

酶高效催化作用的機制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①鄰近效應與定向排列:在兩個以上底物參與的反應中,底物之間必須以正確的方向互相碰撞,才有可能發生反應。

②多元催化:同一種酶兼有酸鹼催化作用,這種多功能基團的協同作用可極大的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③表面效應;酶活性中心內部多種疏水性氨基酸,常常形成疏水性“口袋”以容納並結合底物。

一種酶的催化反應不限於上述某一種因素,而常常是多種催化作用的綜合機制,這是酶促反應高效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 糖代謝

名詞解釋

1,糖酵解:在不需要氧條件下,葡萄糖經一系列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進而還原生成乳酸的過程稱為糖酵解

4,三羧酸迴圈(TAC):乙醯輔酶A與草醯乙酸縮合生成檸檬酸,歷經4次脫氫及2次脫羧反應,又生成草醯乙酸,此過程是由含有三個羧基的檸檬酸作為起始物的迴圈反應,故稱為三羧酸迴圈

7,糖異生:由非糖物質轉變為葡萄糖或糖原的過程稱為糖異生

9,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其正常水平為3.89~6.11 mmol/L

二、填空題

2,人體內主要通過

3,在三羧酸迴圈中,催化氧化脫羧的酶是 和

4,在糖酵解途徑中,產物正反饋作用的步驟為 的正反饋調節

9,1 mol 葡萄糖氧化生CO2 和 H2O時淨生成 或15,糖異生的原料有 19, 糖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醯CoA,乙醯CoA進入三羧酸迴圈及氧化磷酸化。

四、簡答

1,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義是什麼

①是機體在缺氧條件下供應能量的重要方式;②是某些組織細胞的主要供能方式;③糖酵解的產物為某些物質合成提供原料;④紅細胞中經糖酵解途徑生成的2,3-BPG可調節血紅蛋白的帶氧功能

2糖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義是什麼

①是機體獲得能量的主要方式;②三羧酸迴圈是三大營養物質徹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徑;③三羧酸迴圈是三大物質代謝互相聯絡、互相轉化的樞紐

20,簡述乳酸迴圈的生理意義

肌肉組織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不能將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肌肉組織中糖異生酶類活性也較低,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糖異生作用。當氧供應不足時,肌肉組織糖酵解加強,必然導致乳酸生成增多,通過乳酸迴圈將有助於乳酸的再利用,並防止因乳酸堆積導致中毒。

第五章 脂類代謝

名詞解釋

1,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維持機體生命活動所必需,但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

2,脂肪動員: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經脂肪酶逐步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並釋放入血供全身各組織氧化利用的過程稱為脂肪動員

3,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是從脂醯基的β-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四步連續的反應,將脂醯基斷裂生成一分子乙醯CoA和比原來少兩個碳原子的脂醯CoA的過程。

4,酮體:酮體包括乙醯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內分解產生的特有正常中間產物。

二、填空題

1NADPH2,脂肪酸β-氧化過程中的第一次脫氫由接受,第二次脫氫由+ 接受。

4,脂肪酸β-氧化過是在細胞的 線粒體 中而脂肪的合成是在細胞的 內質網 中進行的。 5,脂肪酸β-氧化的過程包括 9,血脂的主要來源有10,血脂的主要去路有 15,酮體合成的原料為20,脂肪動員的產物為 甘油 和 脂肪酸 23,酮體是在 28,軟脂酸的β-氧化,共進行生成分子FADH2和 7 分子NADH+H, 8 乙醯CoA,淨生成129 分子ATP。

四、簡答題

1,何謂酮體?酮體是怎樣生成的,又是如何氧化利用的?

酮體的生成包括乙醯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 酮體的生成部位在肝細胞線粒體,合成原料為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醯CoA,2分子乙醯CoA縮合生成乙醯乙酸CoA,乙醯乙酸CoA再與1分子乙醯CoA縮合生成NMGCoA,催化此反應的 NMGCoA 合成酶是酮體合成的限速酶,NMGCoA 裂解生成 乙醯乙酸 和 乙醯CoA ,乙醯乙酸 還原生成 β-羥丁酸 或脫羧生成 丙酮。肝能生成酮體,但不能利用酮體。 肝外組織的乙醯乙酸 經過乙醯乙酸硫激酶或 琥珀醯CoA 轉硫酶及硫解酶的催化下,轉變成乙醯CoA並進入三磷酸迴圈而被氧化利用,丙酮可經腎、肺 排出。

2,簡述硬脂酸的氧化過程及徹底氧化的能量計算。必考

硬脂酸的氧化可分為活化、進入線粒體、β-氧化及乙醯CoA的徹底氧化四個階段。

①,硬脂酸在胞液中進行,由脂醯CoA合成酶催化形成脂醯CoA。②,活化的硬脂醯CoA經CAT I 及 CAT II的催化,以肉鹼為載體,由胞液進入線粒體基質。CAT I 是脂肪酸 β-氧化的限速酶。③,脂醯CoA進入線粒體基質後,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複合體的催化下,從脂醯基的β-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和硫解四步連續反應,脂醯基斷裂生成一分子乙醯CoA和一分子比原來少二個碳原子的脂醯CoA。如此反覆進行,直到脂醯CoA 全部生成乙醯CoA。④乙醯CoA通過三磷酸迴圈徹底氧化成CO2和H2O,並釋放出能量。 能量計算:

硬脂酸(18C硬脂醯 9乙醯CoA +8(FADH2+NADH +H+) 8 FADH2 X 1.5 ATP?FADH2 = 12 ATP

++

8 NADH + HX 2.5 ATP ?NADH + H = 20 ATP 9 CH3CO~SCoA X 10 ATP?CH3CO~SCoA =90 ATP

故一分子硬脂酸徹底氧化生成CO2 和 H2O 淨生成90 + 32-2=120 ATP

次β

氧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