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W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5篇)

1、使用顯微鏡和模仿製作臨時裝片(重點在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小。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2)顯微鏡的使用的圖要掌握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①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邊向目鏡內觀察,一邊轉動反光鏡,看到白色光亮的圓形視野,表示對光成功。(光線不足時用大光圈、凹面鏡)

③觀察: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在一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壓碎載玻片)。

一隻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當看到物像的時候,改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睜開)。

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塗片、裝片。

(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製作步驟:

①先在潔淨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內面撕下一小塊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地把它展平。

④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一側的邊緣,將它的另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後輕輕地放平,蓋在薄膜上,可減少氣泡產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以上臨時裝片製作過程簡稱:

“擦”、“滴”、“取”、“展”、“蓋”(“染”、“吸”)。

技能訓練:

(1)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麼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

(2)物像在視野中的位置、挪動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3)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X目鏡放大倍數

高、低倍鏡下觀察的物象特點

(4)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汙點,怎樣判斷這個汙點是在物鏡上、目鏡上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先轉動目鏡,如果汙點跟著轉動,該汙點在目鏡上,如果汙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汙點跟著轉動,該汙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汙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汙點在物鏡上。

(5)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即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2、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動物和植物細胞的區別

3、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細胞核在遺傳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

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DNA上有遺傳資訊——基因(控制性狀的最小單位)。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2

生命的發生和發展

1、有關生命起源的幾種觀點

(1)神創論;

(2)自然發生論;

(3)生生論(雷迪實驗3,和巴斯德”鵝頸燒瓶”實驗4),生生論了自然發生論;

(3)宇宙生命論(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其他星球);

(4)化學進化論(米勒實驗參見課本6);

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於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氣中沒有氧氣。

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氣的成分:甲烷(CH4)、、氨氣(NH3)、氫氣(H2)、水蒸氣(H2O)。原始大氣與現代大氣的主要區別是原始大氣沒有氧氣。

3、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還要受到紫外線、閃電、宇宙射線)

4、米勒的實驗合成的“有機小分子”是氨基酸。

5、生物進化是指生物與生存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總是一代又一代地發生著改變。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是化石,它是按照時間的一定順序儲存在地層中的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蹟。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裡;越複雜、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總是出現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層裡。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我國的銀杏、水杉和大熊貓是“活化石”。

生物進化在趨勢:一般說來,生物進化在總體趨勢,由簡單到複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7、鳥類化石:始祖鳥似鳥類的特徵: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為翼,後肢有四趾;始祖鳥似爬行類的特徵:兩翼前端生有三個趾爪,口腔長有牙齒,尾長並長有尾椎骨。

8、地質年代分為太古代、遠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寒武紀:三葉蟲時代,寒武紀出現的海口蟲—脊椎動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龍時代。在地質年代早期只有最簡單的生物,越是地質年代晚期,生物種類越多和現存生物也較接近;這說明現在的各種各樣的生物是漫長曆史的產物,生物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9、生物進化歷程:

原始單細胞藻類→原始多細胞藻類→原始苔蘚→原始蕨類→原始種子植物(植物進化系統樹)

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原始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動物進化系統樹)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3

專題一: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3月13至17日)

包括: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細胞膜有結構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統)、細胞質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細胞凋亡、細胞癌變。

本專題知識是其它生物學知識的基礎,應細一點、慢一點,可分出以下小專題進行復習:化學元素專題、水專題、無機物專題、糖類專題、蛋白質專題、核酸專題、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專題、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專題、細胞分裂專題、細胞的全能性專題。如水專題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來源、水的排出、水的調節、水的標記、水的生態、水的汙染。

專題二:生物的新陳代謝(3月18日—3月24日)

包括: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礦質營養、人和動物的糖類代謝(與調節結合脂質與蛋白質的代謝關係)、細胞呼吸、代謝的基本型別。

本專題知識是大學聯考的重點之一,主要是強化知識的整體性,也可以分出酶和ATP專題、植物代謝專題、動物代謝專題、生物的代謝型別專題。在植物代謝專題複習時應突破難點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經典實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關的綜合題、實驗設計題要引起足夠重視。在動物物代謝專題複習時應結合調節的知識。生物的代謝型別專題應給學生歸納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種生物,特別是課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見生物、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如酵母菌、硝化細菌、根瘤菌、固氮菌、乳酸菌、大腸桿菌、醋酸菌、毛黴等。

專題三:生命活動的調節與免疫(3月25日—4月1日)

包括: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人和動物的體液調節、人和動物的神經調節、內環境與穩態、水鹽平衡及調節、血糖平衡及調節、人的體溫調節、免疫。

本專題中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可以給學生補充教參中的部分內容(如植物的向性運動實驗設計等)、植物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轉檯、宇宙飛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問題。體液調節整理課本上提到的各種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學本質、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釋放激素、促激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抗利尿激素、腎上腺素。在複習免疫時要歸納總結淋巴細胞、造血幹細胞、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的形成、特點和功能。

專題四:生物的遺傳和進化(4月2日—4月8日)

包括: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和複製、基因的結構和表達、基因工程簡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細胞質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人類的遺傳病與優生、現代進化理論。

本專題也是大學聯考重點之一,可分出遺傳物質基礎專題、遺傳規律專題、變異專題、育種專題、進化專題:遺傳規律專題要選擇經典進行訓練,教會學生細胞質遺傳和細胞核遺傳的分析判斷,遺傳病遺傳方式的判別,概率計算等。育種專題要把書中所涉及的所有育種方法進行歸類整理、比較,通過例項的典型例題進行復習。

專題五:生物與環境(4月9日—4月13日)

包括:生物因素、種群和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型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物質迴圈、生態系統的資訊傳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環境的保護。

本專題是大學聯考常考點,對一些重要知識點要深化,可以從生態系統的概念展開,理清生態系統的型別、結構、功能,還要聯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內物質代謝、能量代謝、生態因素、種群、群落等知識。

專題六:生物技術實踐、實驗、課題(4月14日—4月26日)

生物技術實踐用一週左右複習。大學聯考必修生物學實驗有19個,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10個實驗課題。要把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必修課本這些實驗逐一複習,明確實驗基本要求,如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方法步驟等,特別是實驗目的、方法細節、原理要引起重視,同時也對選修一的實驗課題進一步強化理解,記憶並加強訓練運用。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4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麼要揹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

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不朽。

我們都知道那個天黑了還不肯回家,站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因為他要站崗,別的孩子早散了,可他為了堅守崗位寧願站著哭泣,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願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裡成長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點評]這篇文章先引英國王子查爾斯的話,對責任一詞作了解釋;再用喻證法、例證法和正反對比論證,揭示出承擔責任帶來的收穫顯示人格精神,深入地闡明瞭恪守自己應盡的責任的意義。

文中不少語句凝練而富於意蘊,耐人咀嚼,發人深思。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5

【複習目標】

1、例舉人類常見的傳染病;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及人體的三道防線;區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瞭解計劃免疫,認識計劃免疫在生活應用中的意義。

4、認識常見的遺傳病及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考向指南】

1、傳染病和免疫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絡密切,病原體的知識與病毒、細菌又有密切的聯絡,這類知識通常聯絡到一起與生活實際出現在考題中。

2、免疫部分比較性概念較多,如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抗原與抗體等,在命題中對概念區別性題目在此部分考點中較多體現。

3、遺傳病常與基因的顯隱性等知識點一併出現。

【精題解析】

1、(20xx山東濱洲)早在10世紀中葉,我國就有人將輕症天花病人的痘漿接種到健康人身上,來預防天花。豆漿所起的作用和人體獲得的免疫分別屬於( )

A、抗原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C、抗體 特異性免疫 D、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抗體是病原體侵入,刺激體內產生的一種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質,痘漿能引發體內產生抗體,稱為抗原,產生抗體後只對一種病原體起作用,因此題幹中提到的免疫為特異性免疫。

【答案】A

2、某地區發現一種新的疾病。開始的時候患病的人數不多,但卻有不斷增多的趨勢,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間接相互接觸的病史。對此,下列看法不正確的是( )

A可能是一種遺傳病 B這種病可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

C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D應設法立即將患者隔離

【解析】此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傳染病的概念和特點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並以次為依據對各項進行審理和判斷。根據提幹知患者之間有直接或間接接觸的病史。患者人數有增長的趨勢,說明此病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由此可知這是一種傳染病,而不是遺傳病。故B、C、D項正確,而A項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根據題意的要求A項符合。

【答案】A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6

生物與環境

1、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絡

(1)生物的特徵: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

(2)生物和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2、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產者: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消費者:不能直接製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

分解者: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

(3)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

3、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食物鏈。

如:草→兔→狼(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層消費者結束;箭頭指向捕食者。)數食物鏈時,要從起始端數起,每條食物鏈要數到底,不能漏數。

(2)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形成了食物網。

計算食物鏈幾條(從植物開始算有幾個分支,分別算出每個分支有幾條,最後相加。)

找出最長或最短的一條食物鏈並寫出來(注意箭頭方向)

4、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越靠近食物鏈的末端(營養級高)的生物數量越少,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越靠近前端(營養級低)的生物數量越多,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少。

5、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1)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2)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複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靠自身的調節能力維持相對穩定,但是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7

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1、角膜:無色,透明,可透光

2、鞏膜:白色,堅韌,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

3、虹膜:有色素(決定人眼的顏色,黑色、褐色、藍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

4、脈絡膜:有血管(給眼球提供營養)、色素細胞(遮光並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5、瞳孔:光線進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調節。亮光時瞳孔縮小,暗光時瞳孔擴大。

6、視網膜:上有大量感光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

7、晶狀體:雙凸透鏡,曲度可以調節,折射光線,使眼睛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

8、睫狀體:調節晶狀體曲度。

9、玻璃體:透明膠狀物質,支撐眼球壁,折射光線。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8

命(半命)題作文

【試題特點】

命題作文是傳統的作文方式,命題作文的題型特點是:出題者給出了完整的、確定的作文題。考生必須用試卷中這完整的、確定的題目進行作文。

從近幾年會考命題作文的命題來看,有這樣幾種方式:

1.直接式命題。此類題單純明快,或直接點明敘說的人和事,或明確提示議論的中心,或清晰地顯現說明的物件。考生做此類題,在審題、取材上一般不會發生什麼困難。

2.導語式命題。此類題或在文題出現之前寫有一段文字,或在文題出現之後寫有一段文字,它們有的起著撩撥學生情感的作用,有的起著引導學生思考方向的作用,有的起著提示考生不要失誤的作用,有的起著建議考生如何取材的作用。對這樣的題,考生要讀好導語與提示,獲取其中對自己有益的資訊。

3.中心語式命題。此類題給出了一個題,但考生也可以對這個題附加上其它的詞語,從而構成對自己有利的題,這時,命題人給出的題實際上就成了考生自由命題的中心語。其實這樣的題已帶有話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的味道。考生做這樣的題,要看清寫作的要求,不要失去一次好機會。

半命題作文也叫補題作文,即將一個完全命題省去一部分,變為一個不完全命題,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補充完整,然後按照命題作文的要求作文。

1.命前半題,補後半題。如:

(1)我關心

(2)愛使我

2.命後半題,補前半題。如:

(1)的喜悅

(2)牽動我的情思

3.命首尾,補中間。如:

(1)在充滿的日子裡

(2)一份的答卷

4.命中間,補首尾。如:

(1),別再讓我

(2)變

【解題導引】

例1.(20xx·重慶)

[題目]:責任

提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時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天下興亡,我有責。意思是說,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應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國家遇到了困難、學校出現了問題、家庭發生了矛盾、同學違反了紀律、自己成績不理想都應當問一問:我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要求:

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也可以寫別人的事可以從正面寫,也可以從反面寫;可以抒感,也可以發表議論。

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③不少於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導寫]我國即將實施的課程改革,將責任感列為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之一。可見,責任這個題目,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本題寫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寫活,寫生動,寫深刻。很多同學面對這個題目會選寫議論文。這就需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千萬別落入空喊口號的誤區。要詮釋好責任,光說大話是不行的,應該緊密結合當今社會的實際,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極富責任感的事件現身說法(比如,x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先生講過一個故事,他在國外某地入廁時,發現一個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衝便,因拉不下水而著急。龍先生感慨道,由此事可以看出這樣的小孩已有了可貴的責任意識),並加以情真意切的抒情議論。這樣才能給讀者以心靈的撞擊,使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在寫作形式上要力求創新,可以採用會議紀要、電視現場談話、劇本、日記、書信等形式,寫出獨具特點的好文章。

具體的寫作思路參考:一、提倡每個人都應加強責任感,搞好本職工作。二、談青少年要培養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是對自己的,也是對家庭的,更是對民族的,國家的,社會的,人類的。三、揭露互相推諉、不負責任的世相,詮釋領導幹部、公務人員應承擔起肩頭責任的主題。四、談責任是雙向的,我們十分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也不能忽視了同樣重要的另一方面社會對個人的責任。比如,x應為下崗工人建立必要的社會生活保障體系,等等。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9

一、名詞解釋

1.光周期現象2.光飽合點3.光補償點5.貝格曼規律6.阿倫規律

4.有效積溫:高於生物學零度以上的晝夜溫度總和,又稱總積溫。

二、問答題

1.太陽光的生態作用有哪些?

2.論述有效積溫法則及其在農業的應用意義。

答:(1)植物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必須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某一階段的發育,而且植物各個發育階段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用公式表示:K=N·(T-C)單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寫成:T=C+K/N=C+KV,K——該生物所需的有效積溫(常數),單位日·度;N——發育歷期即生長髮育所需時;T——發育期間的x均溫度;C——生物發育起點溫度(生物學零度)。V為發育歷期的倒數(1/N)即發育速率。(2)在農業的應用:a.預測生物發生的世代數b.預測生物地理分佈的北界c.預測害蟲來年發生程度d.可根據有效積溫制定農業氣候區劃,合理安排作物e.應用積溫預報農時

3.論述生物對極端溫度的適應。

答:(1)生物從形態上對低溫的適應:

植物:a芽和葉片常受到油脂類物質的保護,芽具鱗片,植物體表面生有蠟粉和密毛,樹皮有較發達的木栓組織;b植物矮小並常成匍匐狀、墊狀或蓮座狀等;c一年生草本,死後留下種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塊莖、鱗莖、根狀莖越冬;e木本植物則以落葉相適應(自保措施)。

動物:動物對低溫的適應: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熱層,以降低熱傳導,或稱增加隔熱性。體型和顏色變化

(2)生物從生理上對低溫的適應:

植物:低溫環境的植物減少細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細胞中的糖類、脂肪和色素來降低植物的冰點,增加抗寒能力。

動物:a.增加體內產熱量(非顫抖性產熱)b.逆流熱交換機制c.區域性異溫性d.耐受凍結e.超冷

(3)生物從形態上對高溫的適應: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絨毛和鱗片,過濾一部分陽光;b.有些植物體呈白色、銀白色,葉片革質發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陽光,使植物體免受熱傷害;c.蔽光效應,有些植物葉片垂直排列使葉緣向光或在高溫條件下葉片摺疊,減少光的吸收面積,減少輻射傷害;d.有些植物樹幹和根莖生有很厚的木栓層,絕熱。

動物:改變毛皮、羽毛等的隔熱性,減少脂肪等。有蹄動物的頸動脈在腦下部形成複雜的小動脈網,包圍在從較冷的鼻區過來的靜脈血管外,通過逆流熱交換而降溫,使腦血液溫度比總動脈血低3℃。

(4)生物從生理上對高溫的適應:

植物:a降低細胞含水量b增加糖或鹽的濃度c旺盛的蒸騰作用d反射紅外線的能力。

動物:a.適當放鬆恆溫x.增加血流量c.蒸發散熱d.忍耐高溫

(5)動物從行為上對高溫的適應:主動躲避不良的環境和溫度,尋找適宜的環境和溫度,夏眠、穴居和晝伏夜出。

4.變溫的生態作用有哪些?

答:(1)促進種子萌發(2)促進植物生長(3)提高植物產品品質(4)促進幹物質的積累(5)加快昆蟲發育速度(6)增加產卵數

5.北方作物引種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適生態因子有哪些,為什麼?(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溫的問題)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0

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過程及基本要求

提出問題: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衝突所在。

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制定計劃:擬定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

實施計劃:進行觀察、調查和實驗。收集資料。評價資料的可靠性。

得出結論:描述現象。處理資料。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變數:在“假設”中,對研究物件有影響的因素就是變數;再根據變數設定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

對照實驗:是指實驗中除這個研究的條件外,其他條件都要相同。

實驗材料達一定數量或設定重複組是為了避免偶然性;計算平均值是為了減少誤差。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1

(1)鹽跟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新的金屬和新的鹽。例如:

①Zn+CuSO4===ZnSO4+Cu

②Cu+Hg(NO3)2===Cu(NO3)2+Hg

只有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裡置換出來。

(2)鹽跟酸反應生成新酸與新鹽。例如:

BaCl2+H2SO4=BaSO4↓+2HCl;

(3)鹽跟鹼反應生成新鹽與新鹼。例如:

①MgSO4+2NaOH=Mg(OH)2↓+Na2SO4;

②MgSO4+Ba(OH)2==BaSO4↓+Mg(OH)2↓

(4)鹽跟另一種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例如:

2AgNO3+Na2CO3===Ag2CO3↓+2NaNO3

也有例外,如: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

(5)不溶性碳酸鹽,高溫下可分解生成對應金屬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氣體。

①CaCO3CaO+CO2↑,②BaCO3BaO+CO2↑;

②Cu2(OH)2CO3(綠色)2CuO+H2O+CO2↑。

常見的鹽有NaCl、Na2CO3、NaHCO3、CuSO4、KMnO4、銨鹽等。它們的特性和重要用途如下:

①NaCl是食鹽的主要成分。粗鹽中除NaCl外,還有MgCl2、CaCl2等,這是粗鹽在空氣中易潮解的原因。

②Na2CO3俗名純鹼、蘇打,是白色粉末狀物質,易溶於水,其水溶液顯鹼性。自然界某些鹽湖出產的Na2CO3俗稱口鹼。碳酸鈉晶體的化學式為:Na2CO3?10H2O,在常溫時在乾燥的空氣中易風化而失去部分水份。

③NaHCO3是白色細小的固體,俗名小蘇打,能溶於水,但溶解度比Na2CO3小,其水溶液顯弱酸性。NaHCO3熱穩定性差,受熱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不管是Na2CO3還是NaHCO3都可與酸反應產生CO2氣體: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在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也可生成NaHCO3。

利用上述反應可以製備CO2,也可鑑別CO32-或HCO3-離子。NaHCO3在醫療上用於治療胃酸過多。

④CuSO4是一種白色固體,能溶於水,其水溶液呈藍色,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是CuSO4?5H2O是一種藍色晶體,俗稱膽礬或藍礬。膽礬受熱能失去結晶水,變為白色的CuSO4。

⑤銨鹽是含有銨根離子(NH4+)的鹽。NH4Cl、(NH4)2SO4、NH4NO3、NH4HCO3等都屬於銨鹽。銨鹽都可作氮肥,易溶於水。銨鹽都能與鹼微熱後反應產生NH3,如: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2NH4H2PO4+3Ca(OH)2==Ca3(PO4)2↓(白色)+2NH3↑+6H2O

NH3能使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利用這一性質可檢驗含銨根離子(NH4+)的鹽。同時要注意銨鹽與鹼性物質如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NH4HCO3在常溫下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從而失去肥效。

⑥KMnO4是一種紫黑色的固體,易溶於水,其水溶液呈紫紅色,常用作消毒劑。高錳酸鉀與濃硫酸混合後,生成了具有極強氧化性的七氧化二錳,七氧化二錳遇酒精時,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而使酒精燈點燃。

其反應方程式為:2KMnO4+H2SO4===K2SO4+Mn2O7+H2O。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2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細胞全能性

細胞全能性為細胞的某種特徵,有這種能力的細胞保留形成有機體所有細胞型別的能力。

細胞全能性

細胞全能性(celltotipotency)比較權威的定義是1984年國際組織培養協會做出的:“細胞全能性為細胞的某種特徵,有這種能力的細胞保留形成有機體所有細胞型別的能力”。這個定義比一般所說的概念“一個細胞中包含著這種生物的全部遺傳資訊(基因),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體”更基本和全面。

它不但包含了培養細胞再生成植株的情況(分化成各種型別的細胞,並以一定形式構建成植物),同時也包含了培養細胞生產次生代謝物的情況(不分化或只分化成某種型別細胞,但仍留著分化為其他細胞型別的能力)。

前者成為組織培養和轉基因植物需要進行植株再生的理論基礎,後者成為像微生物發酵一樣培養細胞,生產人們所需要的次生代謝產物的理論基礎,如通過紅豆杉的細胞培養生產紫杉醇。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3

1、第一章細胞的結構中有關細胞膜的記憶

線葉雙(線粒體、葉綠體有雙層膜)無心糖(沒有膜結構的是中心體和核糖體)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單細胞生物區分記憶

原核生物:一(衣原體)支(支原體)細(細菌)藍(藍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團(藻)酵母(菌)發黴(菌)了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細胞器:原(原核生物)來有核(核糖體)

3、礦質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黃(缺氮時葉子發黃),(P)淋浴(綠)(意指缺P時葉子暗綠) (K)甲肝(杆)(意指缺鉀時莖杆細弱)

4、生物的生長髮育中各種激素缺乏或者過多時的症狀區分

A、生長激素缺失或者過多時的症狀

一頭生(生長素)豬(侏儒症)不老實,將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鋸(巨人症)了去

B、胰島素中兩種細胞的作用

阿(A)姨長得很高--即胰島素A細胞產生胰高血糖素

5、遺傳病與優生中的各種遺傳病

仙(顯性致基因遺傳)單(單基因)不夠(佝僂病)吃軟(軟骨發育不全)餅(並指)白(白化病)龍(先天性聾啞)笨(苯丙酮尿症))

青少年(糖尿病)無腦(兒)脣裂多(多基因遺傳)怨(原發性高血壓)啊

動物的個體發育歌訣

x卵分動植極,胚胎髮育四時期,

卵裂囊胚原腸胚,組織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內胚腺體呼消皮,

中胚迴圈真脊骨,內臟外膜排生肌。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4

1.比較複習法。在複習中,對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例如病毒與原核細胞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

2.分類整理法。有很多章節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結構,將這些概念或結構分類整理尤為重要,否則會顯得比較混亂。如複習到細胞器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標準將這些細胞器進行分類:有無膜結構(單層膜和雙層膜)、有無核酸或遺傳物質、是否與能量轉換有關、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動植物細胞中作用不同的細胞器、能否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水、是否含有色素等,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掌握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再如遺傳規律部分,可以按照性狀類和交,配類將眾多的概念進行分類,找出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絡。再如染色體、染色體組、二倍體、單倍體和多倍體等,通過分類比較可以切實掌握其內涵。

3.串聯複習法。複習時,應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對只是有全面的理解。例如有關蛋白質的只是主要分散於第一、二、五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紹了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場所、結構和功能;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第五章談到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物過程。

記憶方法也應多樣,可採用“五官並用記憶法”、“化整為零記憶法”、“分層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形象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網路記憶法”等多種記憶方法。如採用“諧音記憶法”,原核生物中有惟一的細胞器:原(原核生物)來有核(核糖體)。又如下面的內容可採用“聯想記憶法”,植物礦質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氮(N)磷(P)硫(S),假(K)愛(Ca)美(Mg),可聯想為氮磷硫是一個人,假愛美;微量元素:鐵(Fe)猛(Mn)碰(B)新(Zn)綠(Cl)木(Mo)桶(Cu),可聯想為一個小孩手拿一根鐵棒猛碰一個新的綠色的木桶;色素層析(從上到下):胡耶(葉),ab也;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可記為:甲借(纈)來(賴)一(異)本(苯)亮色書(蘇)。

其中“網路記憶法”是夯實基礎常用的方法,是對每節知識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初步構建以節為單位的知識網路,其實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記憶過程,而且便於今後回顧、理解和再記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構建時要注意三點:?

(1)知識記憶的網路宜簡不宜繁,宜小不宜大。?

(2)要留有今後相關知識的補充和自我檢測的餘地,全寫出來就成了教材的翻版,導致在今後的回顧中出現“走馬觀花”的現象。?

(3)對於空白地方的內容(即知識要點),可註明在X教材Y頁,便於自己快速查詢。

會考生物複習資料15

一、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它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者關係: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最直觀的體現,是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種類多樣性影響生態系統多樣性。

(2)基因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基因多樣性決定種類多樣性,種

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外在形式。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二、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僅次於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三、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較大差別,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在基因組成上也不盡相同,因此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

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

四、我國是世界上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家養動物、栽培植物和野生親緣種的基因多樣性十分豐富,為動植物的遺傳育種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

五、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的,這些個體的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每種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態系統中,並且與他的生物種類相聯絡。

某種生物的數量減少或絕滅,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當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

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

(1)生態環境的改變和破壞

(2)掠奪式的開發和利用

(3)環境汙染

(4)外來物種的影響

七、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銀杉;被稱為中生代動物的“活化石”的是揚子鱷;中國鴿子樹(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我國現已建成許多保護生態系統型別的自然保護區和保護珍稀動植物的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護許多物種和各種型別的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開發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護區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和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

2、人們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的保護和管理;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以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相繼頒佈的法律和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