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9W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教學論文

生物教學論文1

摘要: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概念屬於知識的核心細胞,也是學生開展學習的關鍵環節,生物科學的知識過於抽象。本文從生物小製作在國中生物教學的應用入手,接著闡述了生物小製作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內化概念措施,最後總結了全文。

關鍵詞:生物小製作;國中生物;教學方式;內化概念

一、前言

國中生物對學生後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後期生物學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想要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就必須要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合理應用生物小製作教學方式。

二、生物小製作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融入小製作,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間的結合,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更好地推動生物教學工作的開展。例如:在講解《單細胞生物》內容時,若是採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照本宣科的將教材內容講解出來,知識過於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若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通過顯微鏡能夠直觀地觀察到單細胞生物(變形蟲、衣藻、眼蟲等)、使得學生能夠明確單細胞生物的特徵,進而掌握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接著要求學生製作實驗流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還能夠實驗學生創新、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激情。

(二)實現學以致用

在國中生物教學中,不僅需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需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藉助所學知識藉助生活中的各類問題,不斷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識結構,以此激發自身對生物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植物的生長》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一枚植物種子,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的形狀,使用多媒體將種子的階段變化呈現出來,激發學生對生物生命的好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接著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培育出種子,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在一段時間後,種子會發芽,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強大,在製作過程中學生不僅實現了自身動手探究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創新生物實驗、生物製作教學方式。只有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融合,才能夠不斷激發自身對生物知識的興趣與激情,以此更好地開展生物知識學習。

(三)提升協作能力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中,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學生成為課堂主導,教師在小製作教學中需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以此確保製作質量,提升國中生物教學質量。例如:在《植物呼吸》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水果、蔬菜保鮮作為例子,促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總結出不同水果的保鮮方式,同一水果的不同保鮮方式。經過一段時間,保鮮效果就能夠呈現出來。教師在總結前,應該先聽取學生的總結,最後再進行統一總結,使得學生明白空氣的溼度、溫度、流通情況均會影響水果的保鮮效果,進而總結出最佳的保鮮方式。教師在分組時需要基於整體能力,合理分配學生,只有將不同層面的學生劃分為一組,才能促使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互幫互助、相互協調,共同進步,使得每位學生均能夠在製作中有所收穫。

三、生物小製作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內化概念措施

(一)依據概念開展教學

在事物的發展中,生物的概念是直接將生命活動規律反映出來。在生物教學中,需要將概念提出,強化與事實之間的聯絡。例如: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教學中,二氧化碳屬於光合作用的原材料,教師先開展“光合作用”現象介紹,藉助多媒體將植物光合作用的變化呈現在學生眼前,接著開展“蠟燭小白鼠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促使學生藉助小製作,掌握相應的概念,以此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二)轉變概念教學方式

在學生只有正確理解概念本質的特性,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國中生物教學,在生物教材概念、定義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每個詞語,及時消除學生對概念的認知錯誤。例如:在講解《消化與吸收》的內容時,首先需要掌握唾液與澱粉之間的關係,藉助實驗製作將變化呈現在學生眼前,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實驗流程與實驗中物體的變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反思,總結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明確實驗中的影響因素。通過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樹立深刻的認知,接著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不斷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識結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小製作教學方式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國中生物教學質量,強化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兩者間的聯絡,糾正傳統生物教學弊端,不斷完善學生的生物知識結構,為學生後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茹希.活動教學法在國中生物課堂的應用現狀調查和實施策略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17,01(12):252-256.

[2]劉方圓.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6,09(02):1112-1116.

[3]李麗豔.翻轉課堂模式在國中生物與性教育相關內容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16,10(22):102-106.

生物教學論文2

摘要:

生物模型是從大量的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來的,學生能夠感知的事物,利用生物模型教與學,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模型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例項。

關鍵詞:

國中生物;生物模型;模型建構

傳統生物教學的方式是“一人、一桌、一粉筆”而已,學生學習生物學則以“耳聽、筆記、死記硬背”為要。人的認知規律告訴我們,學習生物學,是從感知生物現象開始的,而傳統的教法和學法違背了這一規律。生物模型正是從大量的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來的,學生能夠感知的事物,利用生物模型教與學,正是遵循了人的認知規律,使教師教起來輕鬆,學生學起來容易。

一、什麼是生物模型

生物模型是指將生物學所研究的物件(原型),去除紛繁複雜的細枝末節,用一種能反映原型本質的物質、過程、假想結構去描述原型。這種理想物質、過程、假想結構稱之為“生物模型”。生物模型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數學模型。

二、三種模型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例項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數學模型,三種模型在國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應用。下面介紹幾個典型的例項。

(一)概念模型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例如,學習了八年級生態系統這一章節,則可以用下面的概念圖,將所有零散的概念連成體系,形成知識結構網。在建構生態系統概念圖過程中,可以直觀的看出生態系統涉及到的各級別概念之間的關係,生態系統的成分、功能、營養結構基礎、反饋調節等。教師給出幾個重要概念,指導學生建構,學生在建構的過程中,將生態系統所有要點進行整合,將自己內隱的思維分析過程展現在師生面前,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如有不當,可以得到及時的糾正。

(二)物理模型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物理模型有著直觀化、形象化的特點,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最普遍,作用最大。物理模型的建構過程,其實就是一項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它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力、想象力、構造力等能力,這些能力正是傳統模式下學生所稀缺的。物理模型包括:實物模型、模擬模型、圖畫。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例舉如下幾個例項來說明。

1.實物模型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例如:在學習《尿的形成和排出》這一節課時,教師先講解泌尿系統各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但講解腎臟的基本單位腎單位時,腎單位的組成是較抽象的。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豬腎臟的觀察和解剖,並講解內部構造,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瞭解腎臟的內部結構,然後播液形成的微觀視訊圖,從巨集觀入手再去學習微觀結構。學生興趣濃厚,知識也易於掌握,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例如,講解《植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展示經過嫁接的仙人掌,講解嫁接的原理及所需要的材料,再遷移到果樹的嫁接上,揭示什麼是砧木,什麼是接穗。通過實物模型的展示,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接受了本來難以理解的知識。

2.模擬模型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例如,在學習《染色體結構》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曲別針、橡皮泥、彩筆、紙條製作染色體這一抽象概念的模型。製作過程分作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分組,讓每組學生取幾個曲別針串成一串,共串兩串。第二步,再在每個曲別針上固定一個橡皮泥搓成的小球。小球代表蛋白質。第三步,取兩張長短相同的紙條,再在紙條上塗上幾種不同顏色的色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基因。將兩張紙條捲成螺旋形,分別纏繞在串成的兩串小球上。螺旋形的紙條代表DNA雙螺旋結構。這樣兩串帶紙條的兩串結構就代表一對染色體。動手製作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並理解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DNA上有遺傳資訊的片段叫做基因,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分佈的,基因也是成對分佈的。DNA是鏈狀雙螺旋結構的。

3.圖畫模型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圖畫模型主要是生物教學內容中的一些結構模型圖。這部分內容一般在教材中呈現的較多,大部分結構模型圖都是考試考察的重點,圖畫模型能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課堂上因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上的結構模型圖,或者出示掛圖。讓學生結合結構模型圖觀察理解。然後再讓學生繪製出模型圖,標出各部分的結構名稱,並說出各部分的功能。通過圖畫模型的突破,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轉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且反饋出來。圖畫模型的記憶更牢固更持久,效率也更好,更容易提高教學質量。

三、數學模型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的內容時。草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繁多,直接研究影響其穩定的因素就很複雜,所以引導學生一起來建構數學模型。假設草原上只有青草、老鼠、老鷹三種生物,橫座標表示時間,縱座標表示生物的數量。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能夠分析出食物鏈越往後端,生物數量越少。能夠在縱座標上找到三種生物數量的大致起點。然後引導學生分析三種生物的變化,鼠增加,草如何變化,鷹如何隨之變化。然後變化到一定程度,三者又會如何發生改變。讓學生自己先試著繪製出座標圖,然後師生共同分析,糾正不足之處。通過數學模型的建構,學生能夠很清晰直觀的看到生態系統中主要生物因素之間的關係。三者的動態關係一目瞭然,學生也知道事物的發展彼此之間都會有影響,不是一層不變的。所以生態系統要保持穩定,任何環節都不能少。

四、結語

總之,建模教學在生物學中應用得很廣泛,也很重要,教師也許並沒察覺到自己在用這一方法。但要提高建模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如生物學模型的種類和建模的基本程式、生物學簡圖的繪製技能,特別是構建生物學數學模型所需的數學知識,如數列通項的求解、排列組合及二項式展開的運用、各種基本函式及變式、函式的求導和積分、座標影象的平移等等。教師在課前要下苦功夫,建模教學並不是每節課都需要建模,哪些情況下需要建模,哪些內容需要哪種模型,哪些模型需要教師自己製作,哪些模型需要學生課堂建構,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累經驗,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林銘霞.國中生物概念教學中的模型建構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

[2]裴景娜.國中生物幾種自制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

生物教學論文3

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翻轉課堂是指翻轉傳統教學結構,知識傳授在資訊科技的輔助下於課下完成,教師更多的是輔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因此,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是大勢所趨。

一、遵循國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原則

遵循國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原則是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有必要在遵循原則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以此達到翻轉課堂教學目標。將翻轉課堂教學原則具體劃分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師生互動性原則、主導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充分重視國中生的作用和價值,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活動,以此為基礎制定教學計劃。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也不再是傳統的傳授者。教師的影響被減弱,而學生的地位逐漸被凸顯出來。作為國中生物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在翻轉課堂中自身的作用,在學生知識內化階段給予指導幫助,從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制定計劃。例如,教師在講授《細胞的結構》《細胞的生活》時,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制定教案,並抓住國中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通過讓學生藉助顯微鏡來觀察細胞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互動性原則強調教師應該在翻轉課堂中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教師需要擺脫傳統“提問等同於交流”“交流的效果取決於交流的頻率”等錯誤思想,根據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並與學生一起展開討論,弱化指傳授者的身份,在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實驗的過程中培養感情,實現構建翻轉課堂的目的。主導性原則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雖然翻轉課堂強調藉助資訊科技讓學生自主的學習知識,但並不是使資訊科技完全取代教師。學生藉助資訊科技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但是往往國中生的學習能力較為低下,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授之以漁”,多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國中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

二、合理設計國中生物翻轉課堂實施的內容

國中生物翻轉課堂的內容設計主要包括知識獲取以及課堂知識內化兩個環節。在此,教師需要深入課本內容,明確國中生物教學目標,從國中生的角度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併為教學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最後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彌補不足,提高效率與學習、教學質量。國中生物翻轉課堂比較重視學生以及師生之間交流溝通的過程,並不過於強調學生成績或學習效果。因此,國中生物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完善教學內容。目標的確定可參考學生給予的反饋,也可參考生物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併為學生劃清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指導學生將難點逐一擊破。從國中生的角度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主要是指生物教師應該分析學習者的特徵。就國中生而言,他們的閱歷還不豐富,對一些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往往由於自身的不成熟,不具有耐力和韌力,一部分國中生只有三分鐘熱度。國中生的這種普遍性格特點就表明一部分的國中生對翻轉課堂一開始會抱有熱情,但是過後會逐漸喪失興趣。這就要求生物教師要分析學習者特徵,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提供給學生學習機會,讓學生可以擺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通過移動終端獲取學習資訊。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網路平臺,讓學生藉助網路增進彼此間的交流。在知識內化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班級展示,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果進行簡要評價。

三、在翻轉課堂中滲透遊戲化學習理念

將遊戲化學習理念應用到國中生物翻轉課堂中並不單純的是利用遊戲調動國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與熱情。而是需要教師在掌握遊戲化學習理念的基礎上尋找遊戲與生物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將遊戲化學習設計策略融入到國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中,實現兩者的完美結合。生物教師可以自制遊戲環節和遊戲內容,把生物知識與遊戲環節結合在一起。例如,教師可以制定通關型的小遊戲,當學生回答對某一個具體問題時獲得第二個關卡的提示性資訊。或者將獎勵和懲罰與遊戲相結合。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生物詞彙進行詞語接龍,當有學生說出與生物無關的詞彙或者停頓超過五秒時就會受到一些小懲罰。例如,俯臥撐、唱歌等。通過這種方式不但會活躍課堂氛圍,還會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生物知識,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水平。當然,在遊戲化學習理念下的教學活動需要借鑑真正遊戲的設計方式,用真實的遊戲和獎勵設計激發國中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同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主動探究生物知識的未知領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實施獎勵政策時,教師應該根據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來選擇獎勵的禮品,而獎勵的禮品也要根據任務難度的提升而提升。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遊戲活動中,在遊戲中感受翻轉課堂的快樂。

生物教學論文4

一、進行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只有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思維意識,讓學生可以把握住生物學習的規律,才能夠促進國中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穩步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在進行對國中生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不斷總結研究相應的生物教學方式,探究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方法,提升國中生物的教學效率,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的生物學習理念和方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國中生物教學現狀

1.對學生的學習特點總結不夠。在傳統的國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習慣的脫節情況。截至目前,在進行國中生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國中生物教師還沒有形成對於生物教學的明確目的,相應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完備的形成,這也就導致國中生物教學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與此同時,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充分考察學生的學習特點,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持續下降,進而影響到國中生物教學的效率。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國中生物課程教學對於國中生的學習特點的把握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2.對國中生物教學內容沒有形成合理的組織串聯模式。作為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中生物知識具有很強的串聯性和系統性,如果能夠充分把握住這一特點,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國中生物教學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國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對國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串聯分析研究。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生物教學內容也就難以形成一個整體,進而導致國中生物學習過程淪落為機械的學習過程,學生也就難以真正理解國中生物知識的精髓,這也就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生物知識只是表面上的皮毛,並沒有掌握完備的生物學習思維理念。

二、沒有形成高效的國中生物教學方法

生物成績仍然在會考中佔據了重頭戲,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考核要求,國中生物教師格外重視學生的生物考試成績,這也就導致國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沿用傳統的生物教學方法,對於創新性的高效生物教學方法沒有足夠的勇氣進行使用。同時,在國中生物教師進行國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重視到對於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的總結研究。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可以看出,在未來的國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重視對於國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追求,以學生的實際特點為依託,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

1.結合學生特點設計國中生物教學方法。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的研究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國中生的實際特點,來制定出合適的國中生物教學方法,並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貫徹“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精神,有針對性地進行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探析,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例如,可以在進行國中生物“生物體的結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學生好奇心比較強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展示顯微鏡,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度。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偏離教學的中心目標,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有效掌握生物知識的基本運用能力,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

2.合理規劃國中生物教學結構。為了保證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應用效率,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方法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結合國中生物知識的具體知識點分佈構造,進行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首先,要保證生物課程教學內容可以合理串聯在一起;其次,要保證生物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緊密結合在一起;最後,要保證規劃好的國中生物教學結構可以有效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進行國中生物複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PPT課件上建立一個一整冊國中生物知識的知識架構圖,並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對生物知識的分析研究工作,讓學生自己動腦進行對這些知識點的關係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防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死記硬背,又可以保證學生形成對於國中生物知識的總體認知,進而有效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

3.博採眾長優化國中生物教學方法。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有效教學”方法的實際需要,充分結合國中生物教學的實際需要,高效促進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在進行“有效教學”方法研究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不斷完善國中生物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國中生物“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就視力生產的原理在國中生物上開展課堂討論。並讓學生對近視產生的原因進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促進學生對於生物知識理解程度的提升。在進行國中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的策略的制定過程中,通過對於傳統生物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的研究,並結合國中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相應教學方法的制定,對國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艾婉婷.人教版分子與細胞模組與國中生物教材教學銜接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xx

[2]謝懷宇.新課程背景下的國中生物紙筆測試命題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xx

[3]張淑清.國中生物課程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D].內蒙古師範大學20xx

[4]紀小蘋.國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D].福建師範大學20xx

[5]邵建絨.對長春市綠園區國中生物教師新課程觀的調查和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作者:鄭鈺鑫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於都中學

生物教學論文5

摘要: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他們通過主動探索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並在實驗中觀察和分析,掌握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國中生剛接觸生物學習,教師對他們要適時引導,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所在。通過和教師的互動交流掌握所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在實驗中認真觀察,深刻理解所學的知識,促進探索能力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國中生物;探究學習;教學研究

國中生物是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樣化的教學環節來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通過自主探索掌握教學中的內容。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把微觀的生物知識轉化成直觀的動態視訊,使學生在觀看中探索生物世界的奧祕,讓他們有充足的學習動力,通過學習、觀察、分析、實驗等環節來促進知識的深化,提高探究能力,實現高效的國中生物教學。

一、精心設計匯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通過長期的工作經驗得出,學生對感興趣的知識的好奇心強,能夠主動探索並積極思考,學習效果較好。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精心設計匯入環節,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讓他們在主動思考狀態下掌握生物知識,提高生物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和父母有哪些相似之處。通過發言,學生對基因如何在親子代間進行傳遞有了濃厚的興趣,會產生疑問:為什麼父母有的特點遺傳給了自己,而有的特點沒有遺傳給自己?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了遺傳、變異、性狀等概念,並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疑問,對生物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增加對知識的感性認識

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探索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時,要從多方面進行教學研究,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經驗,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豐富教學內容,實現高質量的教學。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把資訊資源和生物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有效結合,把抽象的生物知識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可以讓學生探索生物的微觀世界,增加他們對生物知識的感性認識,初步建立生物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植物和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動畫和細胞分裂時染色體運動的錄影,讓他們通過觀看了解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靠細胞體積的增大,還主要靠細胞數目的增加。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中,學生在直觀情境中探究微觀世界的知識,對細胞有了感性認識,使他們掌握生物學習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師生有效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索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他們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掌握的知識也隨之增加。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生物知識時,要明確自己的立場和作用,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能夠深入思考,在遇到問題時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在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師生互動就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的情感需求、學習需求都得到了滿足,能夠積極投入到生物學習中,使他們的生物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例如,在教學“人體的呼吸”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和學生進行互動:人體與外界不斷進行氣體交換,那麼氣體交換的結構基礎是什麼?呼吸系統各器官的功能是什麼?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認真觀察教師展示的圖片,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內容,認識了呼吸系統的組成,瞭解各個器官的名稱和在人體中的大體位置及其功能,順利回答了問題。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索生物教材中的重點知識,促進他們思維活躍性的發展。

四、開展開放性教學,發展學生創造力

在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對於發展他們的綜合素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創新的教學理念開展開放性的課堂,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生物學習資源,促進他們創造力的提高。在開展開放性的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把課堂拓展到大自然中,讓學生認真觀察各種植物,比較植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在觀察和真實感受中提高對生物知識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佈置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利用各種途徑來探索生物知識,如閱讀生物書籍、查閱網路資訊等。在開放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發現能力獲得了發展,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發現生物的奧祕。

五、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實驗教學是國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物實驗中,教師要發揮好指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讓他們通過分析教學內容掌握實驗所需物品和實驗步驟,在實驗過程中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器材,準備實驗物品,然後根據教材上的步驟進行操作和觀察。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操作能力不同,有的學生根據實驗步驟能夠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而有的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出現錯誤。這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探索,找出存在的問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總之,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掌握教材中的生物知識,並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通過觀察和討論促進思維的深入,有效掌握所學知識。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充分挖掘多媒體中的生物素材,結合抽象的知識點創設直觀化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對抽象知識產生感性認識,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教師在教學環節和實驗環節都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啟發,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自主探索中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韓玲.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xx(1).

[2]王明穎.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

[3]李士傑.國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探究能力初探[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xx(3).

[4]程燕玲.議多媒體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週刊,20xx(4)

生物教學論文6

教育部已經明確提出,“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全面開展素質教育”。那麼,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更不利於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學案導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教學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告訴我們,採用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學案導學模式的基本內容

學案是近些年提出來的一個專業名詞,它和教案在本質上有著極大的不同。它是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後,設計出來的學習方案,而教案僅僅是為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而編寫的。在課堂教學中,學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拓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由於教師在設計學案時,參考了大量的與此有關的資料,包含了多種方面的學習內容,順應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知識的缺陷,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上的運用情況

我國的高中生物教學順應了教育改革的發展,教師在生物教學方面有著很大的改變。據科學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校正在實行或者準備實行新的生物教學模式,形成了生物教學改革的良好風氣。學案導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大部分的高中生物教師已經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將其運用於自己的生物教學中去。雖然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在教學上還佔有十分重大的比重,但是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已經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分析當今教育現狀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學案導學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受到了眾多生物教師的青睞,但是教師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並沒有發揮出它的真正作用,這樣的新型教學模式的發展並沒有十分的順利。大部分的學校已經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並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

三、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問題

學案導學的設計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現階段,大部分的學校已經意識到了學案導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並且將其積極運用於教學中。但是大部分的高中生物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學案導學設計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高中生對知識的接收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如果在進行學案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基本認知情況,那麼就無法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真正作用。另外,還有一些學校在設計學案導學時所包含的內容難度較大,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理解上,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現階段,雖然大部分的學校已經在實行素質教育,但是傳統教育根深蒂固,學案導學模式的發展仍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甚至有一部分的學校的學案導學模式在這樣的前提下不了了之。我國傳統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影響,有些學校擔心貿然實施新型學案導學模式會對以往的教學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再者,大部分的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教育方式,採用學案導學這樣的新型教育方式也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另外,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還是以成績為主,這樣會導致教師和學生過分在乎自己的成績,而忽視更重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培養。據科學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校的教學資源並不是很豐富。高中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往往需要通過一些多媒體裝置輔助教學,這樣一來,可以加深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程序。但是,大部分的學校的教學資源並不豐富,多媒體設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很多教師仍是以黑板教學為主,教室裡並沒有安裝多媒體設施或者有的教室安裝的有多媒體設施,但是教師並不會使用多媒體。由此一來,教學上將會存在一些問題,不利於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同時也不利於教師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運用研究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之前,應該將自己的學案導學設計分發給班級裡的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對本次課堂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在學生閱讀完學案導學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並對這些想法和理解加以補充和更正。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設計出自己的課堂內容,並且要區分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在上課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應該首先點明本次課堂的主要內容,並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內討論,帶著問題更好的學習生物課本知識,在討論的同時將問題記錄下來,並在全班進行發言。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並對學生有疑問的地方進行及時的解決,對於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有耐心的去輔導,並且適當的給予鼓勵和表揚。課堂結束之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適當的佈置一些作業,根據批改學生的作業可以知道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的情況。高中生物教師在瞭解完這些情況之後,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生物教學,解決學生的疑難雜症,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和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師的生物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家銀.“學案導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研究,20xx,02:111-113.

[2]吳根旺.論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xx,26:228-229.

[3]劉玉玲.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學案導學模式[J].生物技術世界,20xx,10:205.

[4]唐玉梅.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運用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xx,21:73.

生物教學論文7

摘要:化工原理實踐教學是生物工程等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課,是連線學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重要橋樑,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工程意識的重要途徑,對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必不可少。本文對我院生物工程專業近幾年的化工原理實踐教學進行了總結,同時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為進一步提升化工原理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借鑑。

關鍵詞:化工原理;實踐教學;改革措施;實踐教學質量

工程類學科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化工原理是化學工程類、生物工程類及各相關專業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內容涉及基本理論、工藝計算、裝置工藝設計和選型、經濟核算以及節能等問題[1-2]。化工原理實踐教學是化工原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的重要責任,是增強學生工程意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在培養高階工程技術人才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我院生物工程專業自20xx年開始開展化工原理實踐教學,經過多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通過對現有成績、經驗的總結,不足之處的分析,以及改進措施的提出,以期與兄弟院校之間相互學習和交流,為進一步提高生物工程專業化工原理實踐教學質量提供借鑑。

1實踐教學取得的成績

1.1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基於生物工程專業工科的教學要求和化工原理課程所擔負的教學作用,我校化工原理的實踐教學堅持遵循讓學生一定能深入到大型化工企業中去鍛鍊的理念,這就要求學校與企業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20xx年實習之初,由於生物工程專業成立時間較短,缺少人力、物力積累,學院與化工類大型企業的聯絡較少,實習基地尚未建成。因此自20xx年至20xx年三年內,我們的化工原理實踐教學基本上都處於“游擊戰”狀態。這樣必然導致教師、學生以及企業三方面互相瞭解較少,各方準備不足,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從20xx年至20xx年,我們先後與興平化肥廠、西安南風集團和渭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絡,開展實踐教學。至20xx年,在院領導和相關教師的不懈努力之下,經過多方對比、協商,把實踐教學地點定在渭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後簡稱渭化集團)。經過20xx至20xx三年連續合作,深入瞭解,校企雙方達成“合作共建、互利雙贏”的共識,於20xx年6月舉行了隆重的化工原理實踐教學基地掛牌儀式,化工原理實踐教學基地正式建立,教學基地的建立,一方面改善了實踐教學條件,另一方面為促進“產、學、研”結合打下基礎[4]。

1.2實踐教學過程逐漸秩序化、正規化

經過幾年的實踐教學,基本上已經與渭化集團之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實習模式。每一學年,實踐教學時間定在第三學期化工原理理論課程結束之後。參加人數約120人,分兩批,每批60人。每批學生由三名帶隊教師負責。實踐教學開始之前,由學院主管教學院長和帶隊教師與企業進行聯絡,商洽實踐教學具體事宜,使企業明確實習目的和學生人數等情況,做好實踐教學接待準備工作;進企業之前,統一給學生辦理臨時通行證;進企業後,先進行安全紀律教育和企業概況介紹;正式實習時,一般將學生分為三組,每組20人,跟隨基地指導教師下到不同車間實習,實行倒班制,基地指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現場表現進行打分,反饋給帶隊教師。最終實踐教學考核成績包括紀律(20%)、實踐教學表現(30%)和總結報告(50%)。

1.3實踐教學成效顯著

經過幾年的化工原理實踐教學表明:(1)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對化工生產過程的生產組織、管理措施和經營狀況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觀看現場真實裝置和了解實際的生產工藝流程,對進一步鞏固、加深和理解化工單元過程的原理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工程觀念,為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和後續其他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5];(2)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之逐步樹立正確的工程思想、經濟觀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3)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加強了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學生在工業生產中感受到知識用於實踐後所產生的巨大效益,主動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業生產中所需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差距,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鑑。

2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2.1實踐教學時間短,不能完全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一方面由於化工生產自身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和隨著現代化工生產自動化、連續化和整合化,企業對外來人員數量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高校擴招以來,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學校實踐教學經費緊張,導致目前我院生物工程專業學生實際的實踐教學時間僅為2.5天/人,與生物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培養計劃所要求的7天/人實踐教學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由於實踐教學實踐的限制,目前的實踐教學還停留在“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式實踐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2.2實踐教學內容和基地指導教師的不確定性

按照化工原理實踐教學計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實踐教學指導書便於指導學生學習,但是由於大型化工企業的生產特點,生產車間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導致我們的實踐教學內容很難保證按預期計劃進行。此外,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的大型企業都處於不斷精簡狀態,企業人員編制少,工作任務重。因此在整個實習過程中,車間技術員或車間主任很難抽出時間給學生詳解生產的主要工藝流程及關鍵技術,只能臨時抽調人員,基地指導教師人員不穩定,導致實踐教學內容和效果的波動性。

2.3學生難以真正深入車間,瞭解相關裝置構造和原理

近年來,我國的企業大多進行了改制,技術保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好多企業已經出現了拒絕和學校合作的趨勢。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廠方為了技術保密或擔心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原因,不允許學生瀏覽有關的技術圖紙,甚至不允許觀摩裝置內部結構(除非是巧遇裝置檢修或其他原因停機檢查,否則學生根本無法瞭解主要裝置、管件等的內部結構及物流情況[2])學生到現場後,只能學習熟悉流程、認知裝置,對一些基本的安全生產控制方法,開停車和簡單的事故處理是得不到鍛鍊的,學生真正深入車間時間很短,深入瞭解相關裝置構造、原理的機會很少。學生對實習的總體感覺是“實習有用,但是較膚淺”。

3幾點改進措施

為了使化工原理實踐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經過幾年的不斷探索,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革措施。這些措施的提出將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生物工程專業化工原理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3.1調整教學計劃、將原先安排在學期末進行的實踐

教學調整到學生期末考試之後進行將實踐教學環節調整到所有理論課程考試結束之後進行,便於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實習實踐中去,為提高實習效果提供了時間上和精力上的保證。

3.2系統編寫和修訂化工原理實踐教學指導書,為教學效果提供保證

通過多年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化工原理實踐教學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為了進一步提高實習效果,必須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切合自身實習情況的實踐教學指導書。內容主要涉及:(1)實踐教學的目的、意義和預期效果。實踐教學的目的意義和預期效果的提出,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學實習,端正實習態度;另一方面也使實踐教學單位明確責任,依此做好接待實習的準備;(2)實踐教學基地概況、生產技術、主要車間的儀器裝置、工藝流程、產品種類及特性介紹;(3)實踐教學的管理、評估、考核標準。①實踐教學考勤佔20%,主要考核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出勤情況和遵守紀律情況;實習期間由學校帶隊教師考核;②實踐教學的現場考核佔30%,由實踐教學基地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參與情況和業務能力考核;③總結報告佔50%,由所有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實習報告質量統一考核。實踐教學指導教材的編寫,是實踐教學進一步正規化的重要保障,這樣教師有據可依,學生有章可循,企業任務明確,實踐教學效果有明顯改進。

3.3利用多媒體手段,結合實踐教學指導書,減少實習的盲目性

實踐教學是完全不同於其他理論課教學的,單純靠書面上的介紹是很難讓學生完全理解和接受,學生直接進入企業,必然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及網路資源,將實踐教學基地的生產工藝、所涉及的典型單元操作、典型裝置的原理、結構以及部分現場工作錄影片製作成電子課件在實踐教學前、實踐教學中和實踐教學後讓學生觀看。實踐教學前,播放電子課件並與實踐教學指導書結合起來進行實踐教學動員,使學生在進入實踐教學基地之前就對要實習的目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減少實踐教學的盲目性。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色彩繽紛、圖文並茂的電子課件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增強感性認識,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為進一步現場實習奠定基礎。

4結束語

總之,化工原理教學實習的改革,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和教育部培養創新人才戰略思想的不斷深入,給化工原理教學實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原理教學實習的改革勢在必行。上述內容和觀點是我們在總結六年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希望能為今後的化工原理教學實習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軍.化工原理教學中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xx,77(3):80-81.

[2]張頌紅.化工原理課程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xx,77(3):83-84.

[3]婁向東,王曉冰,趙曉華,等.《化工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26(1):87-89.

[4]王記蓮.高職院校《化工原理》實踐教學改革淺析[J].化工時刊,20xx,23(3):73-77.

[5]楊玲,朱孝欽,楊明,等.化工原理認識實習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xx(1):71-72.

生物教學論文8

摘要:

新課標當中強調,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生物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領悟生物學家們的研究思路與過程。探究式教學力圖通過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文章結合當前國中生物教學的實際,對探究式教學的概念及其在國中生物教學中的限制因素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探究式教學在國中生物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

國中生物;探究式教學;制約因素

在新的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國中生物課程增加了對重要概念學習的要求[1]。國中生物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定義的彙總,還是一個以認識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為目的的探究類學科。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為例,共有9個實驗,課外實踐和探究各4個,還有調查、模擬製作、設計各1個[2]。這說明教師不能只重視生物學事實和概念,還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嘗試探究活動和課外實踐,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主體,注重知識傳承,輕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普遍不高[3]。20世紀中葉,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約瑟夫施瓦布曾說過:“如果要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那麼有什麼學習比通過積極地投入到探究的過程中去更好呢?”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是較為理想的教學方式,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使學生在能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4]。

一、正確認識探究式教學

(一)探究式教學的概念

探究式教學,又稱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絡,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5]。

(二)探究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的差異

雖然關於探究式教學的理論研究已經非常廣泛,但仍然有一些國中生物教師對探究式教學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將啟發式教學用探究式教學來替代探究式活動。教師的這一錯誤認識,直接阻礙了探究式教學在國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和發展。探究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的差異如圖1所示。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的傳統教學方式,都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圖1可知,啟發式教學屬於傳統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產生疑問並釋疑,接著拓展知識點,進行總結回顧。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起驅動作用,驅動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學生的思路隨著教師的引導而發展,缺乏主動的探索過程[6]。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使學生進行自我驅動,教師只是引導者的角色,不佔主導地位。在探索式教學中,要求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並探究問題。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能有效提高其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進一步領悟到科學家的探究思維和方法。探究式教學不僅對傳統的教育目標、教學設計、教育理念進行了革新,而且重新對教師的角色進行定位。

二、探究式教學在國中生物實際教學中的限制因素

(一)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

在傳統教學思想中,國中生物與高中生物雖然都被認為是“副科”,但高中生物與國中生物不同的是,高中生物在大學聯考中還佔有一席之地,而國中生物只進行會考,導致該課程往往被學校和學生所忽視,對該課程的改革力度也不大。同時,學生和家長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對於國中生物的學習也不重視,從心理上對生物就有著輕視思想,並且嚴重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二)大班教學的現狀

致使實施難度較大探究式教學適合小班教學,教師對每位學生能夠有足夠的關注度,使每位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受我國教學實際的限制,大多數學校的班級人數都在60人左右,甚至有的多達80人,探究式教學在許多大班級實施時難度較大。一是無法保證每位學生的“分量”和關注度。二是教師對於課堂的掌握難度加大。此外,探究式教學耗時比較長。但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生物課程的開設相對較其他科目少,學生學習所佔的時間也比較少,只能夠選擇性應用。

(三)部分生物教師教學興致低

如今,生物教師一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教學壓力,另一方面由於所教科目沒有得到各方面的重視而失望。許多國中生物教師的情緒也因此而受到影響,興致較低,甚至灰心失望,不願意在教學技能上進行鑽研。教師的教學思維、教學設計和在教學中的一些手勢動作,都會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7]。

(四)教學資源的限制開展

探究式教學需涉及豐富的文獻資料和相應的實驗操作,這就需要學校有相應的儀器裝置和充足的材料藥品[8]。但由於國中生物的尷尬地位,大部分學校無法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開展探究式教學,很多生物教師只能“紙上談兵”。

三、探究式教學在國中生物中的具體應用

(一)採用薩其曼探究式教學訓練模式

許多教育學家提出了不同學科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結合國中生物的課程特點和新課標要求,可以採用薩其曼(RichardSuchman)探究式教學訓練模式,即“問題—假設—驗證—結論—反思”這樣的程式(詳見圖2)[9]。該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對因果關係進行推理從而建立和驗證理論,是一種從事實建立理論的訓練模式。這種模式基本上模擬了科學家進行探索的程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10]。這與新課標要求“在學習基礎生物學課程的同時,還要領悟生物學家的研究思路與過程”相符合。

(二)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相關部門應增加對縣級及縣級以下地區教學設施的投入,為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提供必要的資源。同時,在教學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發本地資源,根據具體情況開展探究性活動,如調查校園、公園或農田的生物種類;觀察當地常見的苔蘚植物等,這些探究性活動都是可以克服教學設施限制性的教學活動。

(三)設計梯度化探究式教學

按照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Piaget)的理論,國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開始具備各種推理能力,能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演,但還是初步的,特別是在複合、連鎖等演繹推理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差[11]。通過對國中學生認知水平的分析,設計梯度化探究式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心理智力水平。首先,從簡單到複雜,即從僅需簡單操作能力的探究活動到要求較高動手能力的探究活動。其次,從單一能力到綜合能力,即從單一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到整個科學探究的思維、行為的訓練。最後,從片段探究活動到完整探究活動的梯度化設計探究活動,即從教師給定假設、設計環節讓學生實施到學生自己全程進行探究活動。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開展,這種梯度化探究活動將在不同水平上迴圈。

(四)加強探究式教學的評定方式

探究式教學不應只是教師一頭熱,應有實際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將探究活動列入學生的學業評價中,可以通過學生互評、探究結果展示等方式對個人或者實驗小組進行評定。無論是實驗操作測試還是筆試,探究活動中各方面的表現都應計入階段性或結業性考試中,通過上述評定提高探究式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基礎的觀察、調查到複雜的實驗的.方法,具體還是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實施。當然,重視科學探究活動,並不意味著否認基礎知識、理論學習的價值。知識、技能和方法都是形成科學探究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礎。國中生物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思維,調整心態,將探究式教學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吳成軍.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9.

生物教學論文9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程提出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高中生物教師應結合教學大綱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與革新。“生活實踐教學”作為一種建構在學生已有生活實踐經驗基礎上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倘若能將其作為一種有效手段應用到生物教學思想之中,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基於此,文章就生活實踐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與分析,以資參考。

關鍵詞:生活實踐教學;高中生物教學;應用

“生活實踐教學”是基於新課程教學改革而衍生出來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強調在教學中實現課本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融合,理論知識和生活現象的結合。而生物作為高中階段的基本科目,同時也是大學聯考的重點學科之一,如何在素質教育改革浪潮中,引入生活實踐教學模式,聯絡生活講生物,把生活經驗生物化,已成為相關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點課題。顯而易見,就生活實踐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進行分析,以改善現有的灌輸式生物課堂教學現狀,將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1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生活實踐教學是以問題為基點,以活動為平臺,綜合應用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進行再積累的一種教學活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要把生物學科中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體現出生物以生活為基礎、來源於生活的教學理念。所謂的生物課堂生活化,首先符合了生物學科教學改革的發展需要,契合了新課改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其次,實施生活化教學,是為了滿足生物教育發展的內在需要。21世紀的今天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資訊經濟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再侷限於課本、課外書,他們可以藉助網際網路渠道,獲得更為豐富的資訊資源,極大地擴充套件了高中生自身的視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如果不轉變呆板、乏味的傳統課堂形象,將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物教學的效果也難以取得進一步提升。此外,實施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還有利於幫助學生重新認識生物,幫助他們結合社會實踐經驗形成自己對生物的獨特見解。

2生活實踐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啟用生活經驗,置疑導思: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應加強生物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融合,聯絡學生生活經驗,把生物課程中的核心知識點通過我們生活中的某個現象或例項傳授給學生。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把生物教學知識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融合起來,把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經驗”素材作為教學背景材料,並設計相應的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當然,問題的設定不僅要真實,還要具有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性;而對於問題的解決與思考,則需要學生通過已有的學科知識和生活經驗加以整合;問題的思想要充滿生活氣息,走進生物課堂。如此一來,就可以通過問題的置疑啟用學生對原有生活經驗的注意、理解與思考,讓學生能迴歸生活,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思考、辨析、加工、總結、提升,讓所教授的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相融合,逐步簡單化。例如:在講完“酶活性受溫度的影響”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以下生活現象和問題:“為什麼發燒小孩食慾下降且易消化不良而腹瀉?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為什麼最好用溫水浸泡?”通過這些問題增強學生對酶活性的理解,相信在這些生活內容的輔助理解下,學生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低溫、高溫會使酶的活性降低,溫度過高酶失活不再恢復,而低溫引起酶活性降低但在適宜溫度下可恢復。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有效地把課堂與實際生活整合在一起,不僅解決了生活實際中的一些問題,還能強生物生對知識點持久記憶,實現知識向能力的遷移。

2.2創設生活情境,以探感知: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能夠從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出發,把教材中的內容和生活情境融合在一起,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直觀、具體的場景,以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認知活動與自身情感的結合,並在此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情感的驅動作用下,展開積極的想象和思維,理解教材,擴大知識面,而學生的心理機能在此過程中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顯而易見,倘若教師能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針對知識點創設相關的生活化情境,使教學內容生活化,相信更有利於推動高中生物生活化課堂建設,更有利於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2.3迴歸生活實踐,以用固學:

結合高中生物課程教材得知,課程內容一般都是實踐應用性較強的知識點。高中階段生物課程內容的本質屬性和重要特徵是在於“做”和“經驗”,其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與交流中提升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並最終能在實踐中把新知識內化為實用的知識。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結合生活實際巧妙地創設實踐平臺,脫離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的禁錮,形成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氛圍,讓生物知識更具現實性、生活性,讓學生感覺生物就在生活中,從而強化和發展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實踐證明,生活實踐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化平淡為神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新性地應用生活實踐教學法,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雙向性的促進作用。為此,相關教學人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引進生活實踐教學法,構築新的教學體系,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生物教學課堂在生活實踐教學這劑神奇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綻放異彩,實現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戴豐珍;董新姣;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年02期.

[2]潘誠慧;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淺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年11期.

[3]戚鳳梅;聯絡生活實際,構建高效國中生物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8期.

生物教學論文10

生物化學是一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現象的學科,是一門應用面廣,且又比較抽象、複雜的學科,同時也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其理論和技術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中都有所應用,特別是在疾病診斷、治療、預防及新藥開發中[1].在生物化學教學的發展中,教學內容得到不斷改進和完善,理論和實驗教學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案例教學、討論教學、啟發教學、實驗教學等得到一定應用[2,3].近年來,各高校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驗競賽[4],如南開大學、北京礦業大學開展了一系列的化學競賽等[5-7].開展生物化學競賽能增強醫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起到推進作用。

1 傳統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弊端。

生物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在醫學院校,特別是民族院校,不夠重視生物化學實驗,基本沿襲基礎課教學方法,側重於演示現象和驗證。大多為教師準備實驗,講授實驗原理、實驗過程,依照實驗操作過程進行實驗,造成了學生思維定勢,缺乏主動性,限制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無法激起其學習興趣,自然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創新性思維缺乏鍛鍊,只在乎實驗過程是否完成。

另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事先準備實驗試劑,除錯好實驗儀器,更有甚者,老師親自動手幫助完成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多需老師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一來學生依賴老師慣性和惰性就會養成,嚴重影響了醫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 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內容設計與結果評價。

為進一步加強醫學院校,特別是民族醫學院校的實驗教學工作,推動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程序,培養新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人才,建立健全醫學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以及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以生物化學競賽為平臺,充分發揮醫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

2.1 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內容設計 將所帶教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課時安排,合理進行小組間的競賽。競賽流程如下:首先提前告知實驗競賽內容,各實驗小組自行安排時間查閱文獻資料,熟悉實驗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競賽時由教師做簡要講解,主要提示各項內容的操作要點,然後由每個小組學生根據實驗專案自行分工,所需實驗物品也由各組自己準備。如果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一般首先要求各組獨立解決,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講解。下面以《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含量》為實驗競賽專案舉例說明。生物化學實驗競賽題目: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含量,總分為 100 分,具體實驗過程與所用時間要求如下:①準備實驗(時間 20 min);a)試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清洗;b)分光光度計除錯;c)鄰甲苯胺試劑以及 1.00 mg /mL 葡萄糖標準溶液配製。②標準曲線繪製和樣品測定(60 min):a)取 6 支試管編號後,按照順序加入葡萄糖標準液、鄰甲苯胺試劑,見表 1.

加畢,混勻,於沸水浴中煮沸 4min 取下,冷卻,放置 30min,用 1 cm 比色杯,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定 630 nm 處吸光值,繪製標準曲線;b)取 0.100 mL 血清,加入 5.00 mL 鄰甲苯胺試劑。按照繪製標準曲線步驟操作,測定 630 nm 處吸光值。③資料處理(20min):a)橫座標為標準葡萄糖濃度(mg/mL),縱座標為吸光度(ABS),繪製標準曲線;b)根據血清的吸光值,從標準曲線中計算血糖含量。

2.2 生物化學實驗競賽結果評價方法 生物化學實驗作為一門獨立的實驗教學體系,生物化學實驗競賽需採取科學考核方法,制訂出實驗考核詳細的評分細則和量化指標,使生物化學實驗競賽評價更加科學、客觀。結合每個實驗考核側重點不同,結合實際,制訂相應的考核評分細則和量化指標。結合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含量的競賽實際,制訂相應考核量化指標。見表 2.

3 實驗競賽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啟發。

3.1 實驗競賽有利於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競爭能激發學習動力,實驗競賽的教學模式能夠營造一種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也是對競賽選手心理素質的考驗,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能夠順利、正確地完成實驗操作,並在短時間內完成處理資料,既是對選手操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尤其對醫學院校,學生一旦進入醫療機構實習或工作,在當前複雜的醫療環境下,臨床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很有必要。

3.2 實驗競賽有利於提高動手能力 由於小組之間相互競賽,小組內分工合作,有助於提高小組內成員的動手能力,學生動手製配實驗藥品,親自除錯實驗儀器,通過實驗競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動手能力。

3.3 實驗競賽能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實驗競賽是以小組為單位,每一位成員都是小組的有機個體,其操作的規範和成敗都影響著整個小組的成績。因此,小組成員之間必須加強相互溝通、幫助和監督,培養小組成員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3.4 實驗競賽有助於增強學習效果 通過實驗競賽結果的評比,讓學生知道要規範實驗操作、提高熟練度、加強責任心,才能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實驗競賽,使每一名同學得以改進學習態度。同時,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對實驗操作掌握情況的差距,通過對比、查詢、反思,使學生認識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去改進和提高,達到主動學習的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京山,李愛英,侯建明,等。生物化學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探究[J].基礎醫學教育,20xx,15(5):498-501.

[2] 舒樂新,苗戎,楊琳,等。改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實驗室科學,20xx,16(5):53-55.

[3] 趙立青,李登文,張金紅,等。多渠道建立生物化學綜合實驗,增強學生科研能力[J].生命的化學,20xx,34(1):61-65.

[4] 羅海兵。淺談實驗競賽在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xx,6(12):54.

[5] 王秋長,吳世華,趙鴻喜。開展化學實驗競賽,促進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大學化學,20xx,17(1):51-53.

[6] 袁振,白磊,劉金昌,等。淺談如何利用學科競賽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5(34):36-37.

[7] 許麗麗,衷明華。淺談指導化學實驗競賽的一些體會[J].廣東化工,20xx,41(16):209、220.

生物教學論文11

一、資訊科技在國中生物教學當中的應用

(一)資訊科技在生物教學當中的作用

資訊科技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育手段,應用於生物的課堂教學當中,對生物教學的開展進行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不再侷限於傳統教學當中的書本教學,而是利用計算機網路以及多媒體,以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將知識呈現出來。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包含著豐富多彩的自然生物,這就需要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更直觀的感受。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資訊科技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將抽象化的生物知識具象的表現出來。例如只有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細胞、細菌、微生物等,僅從個人的實驗觀察,得不到相對準確的結論。第三,增加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資訊科技手段可以將微觀抽象的生物現象具體化,可以對實驗當中產生的現象進行準確而具體的分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加強了學生對於實驗的理解,使生物實驗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資訊科技對國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進行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資訊科技與生物教學的整合應用

由於資訊科技在生物教學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資訊科技開始廣泛應用在國中生物教學當中。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資訊科技手段來收集和下載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作為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豐富了生物教學素材,有效地拓展了書本之外的生物知識。然後,在課堂教學當中,對資訊科技手段合理地進行利用,突出體現生物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將資訊科技的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開展生物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利用網路、多媒體等資訊科技手段進行相關生物知識的探究。教師佈置相應的生物實踐任務,並予以學生相應的指導,實踐過程由學生自主進行。在進行傳染病的研究時,圍繞生物課本內容,合理利用網路資源進行資料的採集,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引起傳染病的原因、傳播途徑以及有效地預防治療辦法。將資訊科技融入到教學實踐當中,使學生對於教學內容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實踐活動有效地拓展了生物知識,實現了資訊科技與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有利於國中生物教學的進行。

二、加強資訊科技與國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

將資訊科技與國中生物教學進行有效地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中生物教學的高效進行,但仍然有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相互整合並不代表完全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生物教學,而是在生物教學中合理地進行利用資訊科技。其目的是輔助生物教學的開展,而不是完全依賴資訊科技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對於可以直觀感受到的生物現象,例如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課程內容教學時,就可以在課堂實驗以及課外實踐當中,讓學生自主地對植物光合作用現象進行觀察,近距離體驗,根據實驗當中的實際需要,對於其中發生的微觀現象,可以應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進行補充。其次,在生物教學當中合理應用資訊科技,結合當前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對生物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需要加強專業素質,能夠有效地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資訊科技與國中生物教學的整合,不能一味的追求生物教學的進度,向學生傳輸更多的生物知識,往往會欲速則不達,使資訊科技教學成為了一種傳統教學工具,反而失去了資訊科技教學應有的效果。教師合理利用資訊科技,有效地進行教學引導,使學生加強自主學習,實現了資訊科技與生物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第三,資訊科技並不是萬能的,因此要加強資訊科技與國中生物教學的整合,需要與國中生物教學的具體內容緊密聯絡在一起,圍繞著教學內容,合理應用資訊科技,對生物教學的每個環節進行串聯,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述細胞分裂和血液流動等比較抽象性的內容時,就可以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表達。而在介紹人體骨骼結構、器官構造的內容時,實體模型就能夠形象地展現出來。另外,應用資訊科技採集教學資料,需要進行必要的篩選,選擇與教學內容符合的資訊,以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資訊科技與生物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

三、結論

在計算機網路和多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應用,教育自然也不例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進行,國中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入。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與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絡。將現代化的資訊科技應用於國中生物教學當中,並進行有效地整合,極大地加快了國中生物教學和改革,對國中生物教學活動的展開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陳建鈺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培才中學

生物教學論文12

1.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的必要性

以往被動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被動的教學模式主張以老師講述為主,以學生活動為輔。而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想,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使得學生缺少實踐,只能依靠一些書面的資料完成教學。另外老師佈置的作業大多為書面作業,實踐活動包含較少,使得同學之間缺乏交流,理解的層次比較膚淺。長此以往,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意識,而只能被動的接受,使得課堂內容枯燥無味,缺乏活力與激情,並且給學生營造了很大的壓力。處於國中階段的學生有許多優點,首先就是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接受比較快,特別是在生活中處處充滿生物學知識。不過國中生缺乏將已知的知識總結歸納的能力,彼此融會貫通,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傳授脫離了學生的已有的生活體驗,忽視學生的疑問,那麼課堂教學將失去生氣,因此在國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國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優勢

眾所周知,生物學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學習和了解到許多有關生物方面的知識,這也為每個學生學習生物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1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才可以使課堂變得有活力,生物課堂教育要結合生活,不僅要藉助一些實驗和多媒體工具,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只要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那麼課堂教育將事半功倍。

2.2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於滲透情感、道德、生命教育

將課堂教學生活化不僅有利於教師完成教學課程,更使得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傳統的教育由於太過於注重書面的知識,忽略了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使他們逐漸地遠離了生活,忘記了生活的意義,導致許多學生對感情淡薄。所以,只有貼近生活的教學才能使得學生全面地接受知識,更好地融入生活當中。

2.3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為豐富教學模式,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幫助同學更好地認識生物學。這樣不僅使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過各種探究式的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或是通過實驗教學來培養他們的實驗設計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等。

3.構建以“活動”為中心的生物課堂教學

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活動不僅能調動課堂的氣氛,更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將活動巧妙地融入到課堂之中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3.1教學情境生活化策略——設疑激思

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賦予合適的情景,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比如講到生物的變異這一節時,可以引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一俗語,以此設題,講解生物的變異和遺傳,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講到生物與環境時,可以通過“晏子使楚”中的一句名言引題,他說“桔出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其葉徒相似,而其味不同”,由此設疑,來探討為什麼相同的品種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結果。

3.2多媒體教學策略——加深課堂印象突破課堂重難點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也要藉助這些高科技的輔助來完成教學。計算機和多媒體的畫面更加形象、具體,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不僅如此,它還可以營造出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情相融的教學情景,從而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以促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更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3.3校外活動策略——寓教於學

活動對於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應該開展更多的校外活動。通常而言,學生們學習的知識大多來自課本,只有通過在學校外的實踐,才可以將知識與生活聯絡在一起,所以,開展一些適當的課外活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並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團隊合作的意識。

4.小結

筆者認為,一個成功的教學課堂不僅僅限制於幾尺講臺之上,而是應該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為主,將學習融入生活當中。新一輪課程改革不僅要求在內容上結合實際,在方法上也注重實踐,將活動與課本知識相結合。課堂生活是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應將學生限制於被動式聽課,而是將課堂與生活相結合,化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從已獲得的知識中再發掘出新的理解和內容。因而,應該增加一些教學活動,豐富教學的模式,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積累上有更高的理解。

生物教學論文13

海洋生物製藥特色專業的人才模式構建

生物製藥已成為國際和國內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是各國高新技術發展的重點。生物技術藥物已廣泛用於治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和一些罕見的遺傳疾病。隨著生物製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物製藥產品越來越重視,不少高校已逐漸開設生物製藥專業。

我國是個海洋大國,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向海洋要藥”是生物技術和醫藥行業不斷髮展的重要抉擇和肩負的歷史重任[1]。浙江海洋學院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新區,四面環海,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以海洋命名的公立本科院校。為更好地推動生物技術在海洋生物製藥上的應用,我校開設了生物製藥海洋藥物方向專業,力求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培養海洋藥物研發人才。

儘管我校生物製藥專業開設時間還不長,但在沿海大開發對海洋科技人才大量需求的大背景下,我校生物製藥海洋藥物方向專業一開始就吸引了眾多考生的青睞。為將該專業辦得更加有特色、有質量,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強化專業建設。

1.立足專業特色,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生物製藥是伴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而產生的一門新興專業,具有交叉性、實踐性和複合性幾大特徵,這要求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該是複合型人才[2]。

立足專業特色,依據培養目標,著重引進具有海洋背景的人才。目前,我院已從東京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引進了數名海洋微生物、海洋天然藥物、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專業和方向的人才。重視專業教師的全面發展,鼓勵教師出國進修,努力構建一支“複合型”的優秀的師資隊伍。鼓勵教師企業兼職或創立公司,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結合產業,積極與企業合作,邀請企業人員來校講座或講授部分課程,讓學生更全面、更實際地瞭解企業對人才需求的領域和要求。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把學生科學競賽獲獎、科研論文、專利等作為學生考核評優的重要指標。對學生嚴格實行導師制,鼓勵學生儘早進入導師的實驗室和研究課題,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題進行初步的科研設計,並以此為基礎,申報省“新苗”計劃或省“挑戰杯”[3]。導師制管理體系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科研、實踐等工作落實到每個教師身上,並以學生創新創業業績作為導師考核的重要標準。

2.優化課程體系,側重海洋藥物的有關內容

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結合突出海洋特色的專業特點,系統開設了海洋生物製藥、海洋微生物製藥、海洋藥物學、海洋生物醫用製品學、海洋天然產物等具有海洋特色的藥學課程,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具有較為豐富的海洋藥物的知識要素。此外,在開設的其他一些主幹課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與酶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等)中,注重與海洋生物及海洋藥物相結合,重點講述這些技術在製備海洋藥物方面的應用,賦予這些課程以更多海洋藥物的內涵。注重生物製藥技術與產業化管理相結合,增強課程設定的靈活性,形成模組化、彈性化的課程體系。另外,還開設了關於生物製藥前沿的講座及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法規、智慧財產權等選修課程,以適應行業和社會對應用人才規格多變的需求。該課程體系的設定,能將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構建相對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3.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充分利用教室多媒體,在抽象的理論知識講授中多插入圖片和動畫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內容實感性更強,可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理論知識,改善教學效果[4]。將相同或相似的原理、技術或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講解,使學生能清晰地分辨其中的異同點,避免兩個知識點因前後講解相隔時間過長而導致混淆的情況。每門課程適當設定1-3次討論課,教師預先提出幾個比較前沿、熱門的主題,學生通過整理所學的知識和查閱相關文獻對主題進行學習和分析,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由發言討論,通過討論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物製藥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研究內容廣泛,與科研生產結合密切。所以,我們非常注重課堂教學與科研、生產實踐教學相結合。其一,任課教師結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在課堂上介紹生物製藥研究的思維與方法,讓學生了解學科前沿知識;其二,開展專業實驗,使學生在實驗、科研過程中鞏固基本原理和操作,掌握前沿動態,增強學習興趣;其三,帶著課堂上的實際問題,組織學生到藥廠參觀學習,請技術人員作專題報告,觀察生產過程,操作生產裝置,學習實際生產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4.利用海洋環境,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

在組織落實實踐教學的環節中,充分利用舟山及周邊的海洋資源,建立了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基地。校內實訓基地以“浙江海洋藥物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生物醫用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以及“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為依託,以“藥學浙江省級特色專業”為平臺,著力打造優質的生物製藥海洋藥物方向專業校內實訓基地。此外,我們在加強與企業合作的同時,建立了一系列的校外實訓基地,主要包括浙江海力生藥業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浙江神舟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浙江康恩貝藥業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舟山市人民醫院實踐教學基地等。特別是以坐落於舟山本島的浙江海力生藥業有限公司為平臺的教學實踐基地,每年可以接納20-50個學生進行實習、實踐活動。此外,我們也將部分課程的部分教學內容,如《製藥工程學》課程的製藥專用裝置章節,直接轉移到生產車間開展,教師在實體的情況下對裝置進行講解,學生現場提問教師或生產人員,實時操作[3]。學生反映,課本中的相關知識不再是抽象的圖紙和文字,而成了真實的儀器裝置,使得知識學一遍就都掌握了。

目前我校該專業的建設尚處於摸索階段,辦學經驗不足,專業建設經費比較缺乏,辦學水平和規模也有待於進一步加強。雖然我校該專業的教育質量與國內外的涉海類大學之間目前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我校憑藉天然的地理優勢以及在浙江省重點扶持海洋藥物的政策利好下,該專業一建立就受到同行專家的肯定以及學生的歡迎,發展潛力巨大。我們要海納百川,學習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建設思路,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做相應的調整,努力建設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生物製藥專業,為國內外提供海洋藥物的研發人才。

生物教學論文14

在日常的教學中,許多老師對課程資源的認識僅限於教材,以及關於課上教學的直接知識、標本和模型等。通過對《國中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的學習,讓我對生物課程資源有了更深的認識。

廣義上的課程資源無所不包,只要能夠應用於課程教學,能夠服務和支援教學,並且有助於教學開展的資源,都可以稱為課程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我用得較多的還是一些有形的教學資源,如實驗用具、學校周圍的一些公共資源等。但是對於無形的一些教學資源還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其實生物學是一門與生活實聯絡相當密切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一些來自於學生無形的課程資源,學生學習的興趣都會大大提高。如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參觀過的一些場所進行教學;還可以結合學生參與過的一些如制泡菜、制面包等實踐活動進行教學;甚至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家長提供的一些可用資源進行教學。

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平時應當有意識地去積累這些課程資源,恰當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而無形的課程資源是不斷生成的、無限的資源,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收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或者突發的事件,提出的一些問題等進行運用。

此外,我們還不應該只侷限在教材所提供的資源。在課程的學習中有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師在進行有關酶的教學時,不侷限於教材所提供的唾液澱粉酶。而是通過查閱國外的教學文獻,發現了英國科技館所設計的關於果膠酶活性的教學活動。於是這位教師把市場上買來的果膠酶配成溶液,在不同的溫度下,使之與各種各樣的水果泥發生反應。最終,這個實驗設計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們也應有這種創新的意識。

課程資源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有意義的工作,只要我們用心去實施,總會有所收穫。

生物教學論文15

一、轉變觀念,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1.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不單單是簡單地教會學生知識,而是發揮引導作用,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手段。新課程改革會徹底改變之前封閉式的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為學生的參與,學生的創造性都得到重視。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導,要學會找到學生的優點,並且對他們的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轉變這種觀念就得依靠教師的努力,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素質,讓生物教學成為提升學生素質的關鍵。

2.重視繼續教育

促進教師轉變觀念,加快知識的更新速度。作為生物教師,要熱愛生物,掌握高科技領域的生物知識以及研究成果,增強教師基本功,提高教學質量,集中精力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意識,開展自我評估。

3.參加相應的教研活動

參與教研有利於教師熟悉教學的規律,並且掌握新的動態,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並加深對教育理論的認識。

二、營造探索的氛圍

教師要積極把課堂打造成探索的氛圍,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只有在開放、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才可實現自主式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調控,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與領導者。多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對學生中不成熟或錯誤的見解進行糾正,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給予適當的啟發,引導學生繼續探究。綜上所述,在新形勢的生物教學中,一定要轉變原有陳舊的教學觀念,並且集中廣大教師的“點子”,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在生活教學中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總之,初生生物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一定要注意加強生物教學的素質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此達到使教學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熱門標籤